CN205077980U -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7980U
CN205077980U CN201520765136.1U CN201520765136U CN205077980U CN 205077980 U CN205077980 U CN 205077980U CN 201520765136 U CN201520765136 U CN 201520765136U CN 205077980 U CN205077980 U CN 20507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top
thermal
tent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51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昌军
高爱胜
章红霞
杨雷
黄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51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包括篷布和篷架,所述篷布包裹于篷架上,并形成帐篷体,还包括隔热顶和隔热顶支撑杆,所述隔热顶支撑杆设置在篷架上,隔热顶设置在隔热顶支撑杆上,所述篷架包括立杆、横杆、顶杆和斜杆,两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并形成人字形支撑杆,至少两根人字形支撑杆相隔一定间距的平行且纵向排列,且每根人字形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立杆,横杆沿人字形支撑杆纵向排列方向设置在两相邻的立杆之间,顶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人字形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隔热顶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横杆或顶杆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热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由拆卸,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被广泛使用在旅游、野外驻训和各类救灾场合,帐篷在夏季使用阳光直射帐篷造成帐篷内部温度上升,居住体检变差。确有必要设计一种隔热顶帐篷遮挡阳光,避免在夏季帐篷内部温度升高,同时帐篷在冬季使用时,隔热顶可以拆除,阳光照射在篷布上使篷内温度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包括篷布和篷架,所述篷布包裹于篷架上,并形成帐篷体,还包括隔热顶和隔热顶支撑杆,所述隔热顶支撑杆设置在篷架上,隔热顶设置在隔热顶支撑杆上,所述篷架包括立杆、横杆、顶杆和斜杆,两所述斜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并形成人字形支撑杆,至少两根人字形支撑杆相隔一定间距的平行且纵向排列,且每根人字形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立杆,横杆沿人字形支撑杆纵向排列方向设置在两相邻的立杆之间,顶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人字形支撑杆的顶端相连;所述隔热顶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横杆或顶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顶支撑杆包括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部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顶上预留有第二连接孔,隔热顶通过该第二连接孔连接于隔热顶支撑杆的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篷布上预留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隔热顶支撑杆穿过该第一连接孔连接于篷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与人字形支撑杆纵向排列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支撑杆的顶角角度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支撑杆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热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自由拆卸,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篷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热顶支撑杆连接在篷架中横杆上或顶杆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包括篷布(图中未标出)、篷架7和隔热顶2,篷布包裹于篷架7上并形成帐篷体1,在篷架7上设有隔热顶支撑杆21,隔热顶2通过该隔热顶支撑杆21设置在帐篷体1上。
如图2,篷架7包括横杆4、立杆5、顶杆6和斜杆31,两根斜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并形成顶角为120°的人字形支撑杆3,三根人字形支撑杆3相隔一定间距的平行且纵向排列,且每根人字形支撑杆3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立杆5。横杆4沿人字形支撑杆3纵向排列方向设置在两相邻的立杆5之间,且横杆4的长度方向与人字形支撑杆3纵向排列方向相平行。顶杆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人字形支撑杆3的顶端相连,隔热顶支撑杆21螺纹连接在篷架7中的横杆4或顶杆6上。
如图3,隔热顶支撑杆21包括连接部22以及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支撑部23,其中支撑部23的直径小于连接部22的直径。隔热顶支撑杆21通过连接部22螺纹连接在横杆4或顶杆6上。
本实用新型为方便将隔热顶支撑杆21螺纹连接于帐篷体1的篷架7上,在帐篷体1的篷布预留有第一连接孔,隔热顶支撑杆21穿过该第一连接孔连接于篷架7上。
在隔热顶2上预留有第二连接孔,将隔热顶2的第二连接孔套在隔热顶支撑杆21的支撑部23上,并将隔热顶2四周的拉绳8与地面固定。在不需要使用隔热顶时,可取下隔热顶与篷顶支杆。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人字形支撑杆3的稳定性,在人字形支撑杆3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支撑杆3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包括篷布和篷架(7),所述篷布包裹于篷架(7)上,并形成帐篷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顶(2)和隔热顶支撑杆(21),所述隔热顶支撑杆(21)设置在篷架(7)上,隔热顶(2)设置在隔热顶支撑杆(21)上;
所述篷架(7)包括立杆(5)、横杆(4)、顶杆(6)和斜杆(31),两所述斜杆(31)的顶端固定连接,并形成人字形支撑杆(3),至少两根人字形支撑杆(3)相隔一定间距的平行且纵向排列,且每根人字形支撑杆(3)的底端分别连接有立杆(5),横杆(4)沿人字形支撑杆(3)纵向排列方向设置在两相邻的立杆(5)之间,顶杆(6)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人字形支撑杆(3)的顶端相连;所述隔热顶支撑杆(21)螺纹连接在横杆(4)或顶杆(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顶支撑杆(21)包括连接部(22)以及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支撑部(23),所述支撑部(23)的直径小于连接部(22)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顶(2)上预留有第二连接孔,隔热顶(2)通过该第二连接孔连接于隔热顶支撑杆(21)的连接部(2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上预留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隔热顶支撑杆(21)穿过该第一连接孔连接于篷架(7)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的长度方向与人字形支撑杆(3)纵向排列方向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支撑杆(3)的顶角角度为1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隔热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支撑杆(3)的顶角处设有第一支撑杆(32)。
CN201520765136.1U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Active CN20507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136.1U CN205077980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5136.1U CN205077980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7980U true CN205077980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5136.1U Active CN205077980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7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077A (zh) * 2015-09-30 2016-01-20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7077A (zh) * 2015-09-30 2016-01-20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7980U (zh)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CN204060129U (zh) 一种篷顶推拉式帐篷
CN205445113U (zh) 一种折叠凉篷架及其支撑机构
CN20481128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农业大棚装置
CN105257077A (zh) 一种可拆卸隔热顶帐篷
CN203924884U (zh) 一种折叠式帐篷
CN204001963U (zh) 内设床架的帐篷
CN204837288U (zh) 简易连栋温室骨架
CN104100127A (zh) 带有横杆立杆式帐篷
CN203716620U (zh) 一种拱形帐篷支架
CN204071350U (zh) 一种伸缩式蚊帐支架
CN203160741U (zh) 一种园林亭子钢构支撑架
CN205962122U (zh) 一种葡萄支撑柱
CN204699359U (zh) 便携式网球发球训练装置
CN202755729U (zh) 一种防风抗翻倒围护栏
CN205511204U (zh) 一种新型抗压大棚骨架结构
CN203755791U (zh) 一种折叠式帐篷支架
CN204132698U (zh) 收纳折叠桌
CN203213281U (zh) 凉棚钢架
CN204238635U (zh) 一种推拉伸缩式帐篷
CN204071295U (zh) 一种可折叠的小板凳
CN202324795U (zh) 双顶挑檐缩折棚
CN204031964U (zh) 附有简易梯子的遮荫棚支柱
CN206681484U (zh) 一种快速组装式临时围挡
CN204206833U (zh) 一种复合式大棚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