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1889U -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1889U
CN205071889U CN201520871695.0U CN201520871695U CN205071889U CN 205071889 U CN205071889 U CN 205071889U CN 201520871695 U CN201520871695 U CN 201520871695U CN 205071889 U CN205071889 U CN 205071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shelter
artificial fish
floating type
type artificial
buoya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16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NERAL FITT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IT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IT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IT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16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1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1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1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涉及人工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鱼礁容易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的问题。所述漂浮式人工鱼礁包括:漂浮件,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鱼礁本体,所述鱼礁本体包括网笼状外罩和填充于所述网笼状外罩内的贝壳。所述漂浮式人工鱼礁用于人工水产养殖。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们为了诱集并捕捞鱼类,保护、增殖鱼类等水产资源,改善水域环境而有意识地设置于预定水域的构造物。人工鱼礁的类型较多,根据其制成礁体所用的材料,人工鱼礁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鱼礁、钢制鱼礁、玻璃钢鱼礁、竹制鱼礁、木制鱼礁和废弃物鱼礁等。研究表明,鱼礁所用的材料的材质、人工鱼礁的表面积和空方比等因素对生活在人工鱼礁附近的海洋生物的生物量有明显影响。
废弃物鱼礁与采用其他材质制成的鱼礁相比,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空方比,更利于海洋生物种群生长,并且更经济。目前采用的废弃物鱼礁大多是采用废旧汽车、废旧船体等堆放形成的人工鱼礁,这种人工鱼礁可以使废品重复利用。但是,由于以上废旧汽车、废旧船体等废品中含有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元素,因此采用所述废弃物制成的人工鱼礁容易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漂浮式人工鱼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鱼礁容易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的问题。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包括:漂浮件,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鱼礁本体,所述鱼礁本体包括网笼状外罩和填充于所述网笼状外罩内的贝壳。
优选地,所述漂浮式人工鱼礁还包括:支架,所述鱼礁本体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鱼礁本体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漂浮件相连,所述漂浮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优选地,所述鱼礁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网笼状外罩中的管体,所述贝壳填充于所述网笼状外罩和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架由钢管或角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棱体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或梯形台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网笼状外罩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混凝土沉块。
优选地,所述漂浮件的顶部设有光源和雷达反射器。
优选地,所述光源为太阳能灯。
优选地,所述雷达反射器为由铝制板材制成的十字架型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可应用于浅海水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中,固定件可以使得鱼礁本体始终位于同一片区域中,从而便于管理,漂浮件使得鱼礁本体可以漂浮在海水的中上层,由于鱼礁本体包括网笼状外罩和填充于网笼状外罩中的贝壳,网笼状外罩保证贝壳不会被海水水流冲走,且海水中的微藻、微生物等海洋生物可以进入到鱼礁本体内部,贝壳为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繁殖环境。由于贝壳通常具有波纹状表面,因此,贝壳的表面积较大,可以为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面积;且,贝壳原本来自于海洋,因此现有技术中与使用废弃车船作为鱼礁本体的人工鱼礁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更加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鱼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鱼礁本体;11-网笼状外罩;12-管体;
2-漂浮件;3-固定件;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鱼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包括:漂浮件2,与漂浮件2相连的固定件3,以及与漂浮件2相连的鱼礁本体1,鱼礁本体1包括网笼状外罩11和填充于网笼状外罩11内的贝壳。具体实施时,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放置于预定海域中,使漂浮式固定于海底,由于漂浮件2分别与固定件3和鱼礁本体1相连,因此,漂浮件2和鱼礁本体1漂浮在预定海域的上层,且始终漂浮在固定件3周围一定海域内的上层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可应用于浅海水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中,固定件3可以使得鱼礁本体1始终位于同一片区域中,从而便于管理,漂浮件2使得鱼礁本体1可以漂浮在海水的中上层,由于鱼礁本体1包括网笼状外罩11和填充于网笼状外罩11中的贝壳,网笼状外罩11保证贝壳不会被海水水流冲走,且海水中的微藻、微生物等海洋生物可以进入到鱼礁本体1内部,贝壳为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繁殖环境。由于贝壳通常具有波纹状表面,因此,贝壳的表面积较大,可以为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面积;且,贝壳原本来自于海洋,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废弃车船作为鱼礁本体1的人工鱼礁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更加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此外,由于固定件3固定于海底,而漂浮件2分别与固定件3和鱼礁本体1相连,因此当海中水流强度较大的时候,鱼礁本体1不会被海流冲到较远的海域中,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的抗漂移能力和稳定性较强。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可以在现场进行安装架设,安装过程简便,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施工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笼状外罩11上面间隔设置有网格孔,网格孔可以为矩形孔、椭圆形孔、圆形孔或者棱形孔。为了避免贝壳被海水水流从网笼状外罩11的网格孔中冲出去,网格孔的尺寸要小于贝壳的尺寸,如此设计,网笼状外罩11的网格孔在保证海水中的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可以顺利进入到网笼状外罩11内部的同时,避免贝壳被海水水流从网笼状外罩11的网格孔中冲出,从而保证网笼状外罩11中的贝壳数量不变,始终可以为微藻、微生物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上述漂浮件可以为由无毒的塑料制成的漂浮球。
为了更好地固定鱼礁本体1,如图3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还包括:支架4,鱼礁本体1固定于支架4上,具体地,鱼礁本体1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架4相连,鱼礁本体1通过支架4与漂浮件2相连,漂浮件2通过支架4与固定件3相连。
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漂浮件2与支架4的上端相连,固定件3与支架4的下端相连,鱼礁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4相连,支架4可以通过尼龙绳分别与漂浮件2和固定件3相连,调整支架4与漂浮件2之间的尼龙绳的长度,或者调整支架4与固定件3之间的尼龙绳的长度,从而调整支架4距离海面(或海底)的距离,进而调整鱼礁本体1与海面(或海底)之间的距离。
为了防止网笼状外罩11与支架4的连接处发生变形,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鱼礁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网笼状外罩11中的管体12,贝壳填充于网笼状外罩11和管体12之间,管体12的两端伸出网笼状外罩11,管体12的两端伸出网笼状外罩11的区域且分别与支架4相连。由于管体12的强度比网笼状外罩11的强度大,因此管体12与支架4的连接处不容易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鱼礁本体1与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为了避免支架4在海水中受到冲击发生形变,支架4由角钢或者钢管制成,优选地,角钢的壁厚大于6mm,钢管的直径大于6mm,上述壁厚的角钢及上述直径的钢管可以提高支架4抗海水腐蚀的能力,使得支架4的使用寿命更长。
支架4为棱体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或梯形台框架结构。举例,请继续参阅图3,支架4为长方体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的相邻的两个横边之间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鱼礁本体1,也就是说,多个鱼礁本体1的两端分别与长方体框架的相邻的两个横边相连,且多个鱼礁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排列。而在如图1所示的长方体框架中,长方体框架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均设有多个鱼礁本体1,而前后两个面上没有设置鱼礁本体1,从而使得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可以从网笼状本体的任意角度进入网笼状本体中。
上述网笼状外罩1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形、棱锥形、圆柱形或者椭圆柱形。优选地,网笼状外罩11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网笼状外罩11的形状为圆柱形,圆柱形的网笼状外罩11的外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网格孔,从而使得微藻、微生物等海洋生物可以从网笼状外罩11的外圆周面的任意角度进入网笼状外罩11的内部,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微藻、微生物等海洋生物。网笼状外罩11由耐腐蚀、无污染的高强度塑料制成,使用寿命较长且不会对海水环境产生污染。
在将上述漂浮式人工鱼礁投放到海水中后,固定件3由于重力大于浮力而一直下沉,直至沉到海底,沉到海底后固定件3的位置将不会改变,从而起到将漂浮件2和鱼礁本体1固定于一定区域内的作用。固定件3可以为铁锚或者混凝土沉块。优选地,固定件3为混凝土沉块。与铁锚相比,混凝土沉块在起到同样的固定作用的同时,在海水中不会产生锈蚀,使用寿命较长,且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较小。
为了便于找到鱼礁本体1,以及防止过往船只经过时损坏鱼礁本体1,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笼式人工鱼礁还包括标识物,标识物与鱼礁本体1相连。标识物位于鱼礁本体1的上方,且露出海面,因此,在过往船只经过时可以看到标识物,从而知道标识物的附近有鱼礁本体1,进而过往船只可以提前转换方向以避开有鱼礁本体1的区域。
为了使远处的船只更容易发现鱼礁本体1,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漂浮件2的顶部设置有光源和雷达反射器,雷达反射器为由铝制板材制成的十字架型结构。当远处的船只对前方海面进行检测的时候,雷达反射器将船只发出的监测波反射回去,从而使得船只在远处就可以知道鱼礁本体1的位置,从而提前转换方向以避开有鱼礁本体1的区域。在阴天或者夜晚的时候,可视度较低,在海面雾气较大或者下雨时候,监测波可能受到干扰而产生误差,此时打开漂浮件2顶部的光源,使得较远处的船只可以观测到漂浮件2的位置,从而确定鱼礁本体1的具体位置,进而提前转换方向以避开有鱼礁本体1的区域。在漂浮件2的顶部设置光源和雷达反射器可以避免过往的船只损坏鱼礁主体,从而使得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浮式人工鱼礁的使用寿命更长,且由于在鱼礁本体1的周围环境不会因过往船只而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更有利于微藻和微生物等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上述光源可以为LED灯或者太阳能灯,由于LED灯需要使用电池供电,当电池没电之后还需要更换新的电池,且电池如果进水可能产生故障,因此,优选地,光源选用太阳能灯,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灯吸收光线,并将光线转换为能量储存起来,到了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时候,太阳能灯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发出光亮。太阳能灯利用了太阳能,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不会因电池损坏而故障,且不会污染海水环境,更加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件,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漂浮件相连的鱼礁本体,所述鱼礁本体包括网笼状外罩和填充于所述网笼状外罩内的贝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人工鱼礁还包括:支架,所述鱼礁本体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鱼礁本体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漂浮件相连,所述漂浮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网笼状外罩中的管体,所述贝壳填充于所述网笼状外罩和所述管体之间,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钢管或角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棱体框架结构、长方体框架结构或梯形台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状外罩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混凝土沉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件的顶部设有光源和雷达反射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太阳能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反射器为由铝制板材制成的十字架型结构。
CN201520871695.0U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Active CN205071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1695.0U CN205071889U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1695.0U CN205071889U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1889U true CN205071889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24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1695.0U Active CN205071889U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188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408A (zh) * 2016-04-09 2016-07-13 马同金 一种带照明的人工鱼礁
CN106135075A (zh) * 2016-05-26 2016-11-23 上海海洋大学 多功能人工鱼礁
CN106906786A (zh) * 2017-03-27 2017-06-30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半潜透空式消浪装置及消浪方法
CN107751073A (zh) * 2017-11-16 2018-03-0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全水深浮架式浮鱼礁
CN109430136A (zh) * 2018-11-20 2019-03-08 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监测装置的框架式集鱼器
CN113287551A (zh) * 2021-04-30 2021-08-24 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修复牡蛎礁的系统及牡蛎礁的生态修复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408A (zh) * 2016-04-09 2016-07-13 马同金 一种带照明的人工鱼礁
CN106135075A (zh) * 2016-05-26 2016-11-23 上海海洋大学 多功能人工鱼礁
CN106906786A (zh) * 2017-03-27 2017-06-30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半潜透空式消浪装置及消浪方法
CN106906786B (zh) * 2017-03-27 2022-05-17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半潜透空式消浪装置及消浪方法
CN107751073A (zh) * 2017-11-16 2018-03-06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全水深浮架式浮鱼礁
CN109430136A (zh) * 2018-11-20 2019-03-08 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监测装置的框架式集鱼器
CN113287551A (zh) * 2021-04-30 2021-08-24 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修复牡蛎礁的系统及牡蛎礁的生态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1889U (zh) 一种漂浮式人工鱼礁
CN107135998A (zh) 一种浮笼式深海网箱
KR101613674B1 (ko) 하이브리드 해양 시스템
CN113639717B (zh) 一种多功能海洋水域环境监测装置
CN112602641B (zh) 一种岛礁外海中小型智能养殖网箱
CN104872008B (zh) 一种深远海防风浪养殖网箱装置
CN203563538U (zh) 一种复合式深水抗风浪网箱
CN202663996U (zh) 用于网箱的抗风浪装置
CN202551906U (zh) 一种可潜式抗风浪钢筋混凝土养殖网箱结构
CN110318381B (zh) 一种风能蓝藻自动收集设备
CN205052515U (zh) 一种笼式人工鱼礁
CN206963676U (zh) 贝壳增殖板及人工渔礁
CN112471029B (zh) 一种深水养殖网箱
CN112471022B (zh) 一种浮力可调的深海养殖鱼笼装置
CN114747522A (zh) 六边形沉底式海参养殖装置
CN203860227U (zh) 一种饵料培养型人工鱼礁
KR20120006180U (ko) 가두리 양식 브라켓
CN211793756U (zh) 一种带有浮筒的半潜式深远海养殖平台
CN214961956U (zh) 一种深海养殖区域用海洋牧场装置
CN208349166U (zh) 一种半潜式网笼用led沉水灯
CN208863387U (zh) 张拉式坐底网箱
CN205455368U (zh) 一种带声呐的人工鱼礁
CN205455367U (zh) 一种会冒气泡的人工鱼礁
CN214546578U (zh) 一种集群式深海网箱
CN217337023U (zh) 一种六边形沉底式海参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jing General Fitting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not to be Propos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30

Address after: 301, 3 / F, building 30, No. 11, Kangding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ENERAL FIT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55, room 1609, A, International Building, 168 Xicheng District Avenue, Guang'an,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ITWEL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