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0784U -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0784U
CN205070784U CN201520861580.3U CN201520861580U CN205070784U CN 205070784 U CN205070784 U CN 205070784U CN 201520861580 U CN201520861580 U CN 201520861580U CN 205070784 U CN205070784 U CN 205070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tch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ceramic wafe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615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COLN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COLN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COLN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COLN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615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0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0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0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降压模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它包括陶瓷板,陶瓷板的正面设有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陶瓷板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若干稳压二极管(1)依序串联形成直流降压单元,第一电阻(2)的一端与直流降压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3)的一端、第一电容(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4)的一端与第二电阻(3)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正极,第三电阻(4)的另一端与防接反二极管(6)的正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负极。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电转低压直流电一般由直流降压模块来实现,直流降压模块有多种结构,但是,在满足一定性能前提下,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同时为了做到结构紧凑,散热问题以及温度监控需要重点考虑,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的直流降压模块,具有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的直流降压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降压模块,它包括陶瓷板,陶瓷板的正面设有若干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防接反二极管,陶瓷板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若干稳压二极管依序串联形成直流降压单元,直流降压单元的一端为正极端,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直流降压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正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防接反二极管的正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负极,防接反二极管的负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形成负极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元器件均安装在一块陶瓷板上,并具有温度传感器对陶瓷板温度进行检测以便于监控,所以结构紧凑,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本实用新型元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高压直流电输入特点,且防接反二极管能够保证在连接时防止接反,从而保护其他元器件,此外,在调试时能够利用防接反二极管的半波整流作用,从而简化调试过程,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对温度进行监控的优点。
作为改进,负极端串联发光二极管,这样,能够简单高效地指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通状态,更加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作为改进,若干稳压二极管位于陶瓷板的左侧,并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第三电阻位于陶瓷板的右侧,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防接反二极管均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自左向右依序分布,且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所在区域为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右上侧,防接反二极管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右下侧;陶瓷板下侧位于稳压二极管下方设有第一针脚、第二针脚,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电阻下方设有第三针脚、第四针脚,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针脚左侧设有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一针脚为正极端,第二针脚为负极端,第三针脚、第四针脚分别为低压输出端正极和低压输出端负极,第五针脚与温度传感器的正极连接,第六针脚与温度传感器的负极连接;第一针脚、第二针脚、若干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防接反二极管、第三针脚、第四针脚、温度传感器、第五针脚、第六针脚这些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经陶瓷板上的镀铜形成的铜线进行连接,这样,各元器件的分布合理,更加紧凑同时相互干扰少,镀铜形成的铜线的线路简短,经陶瓷板承载以及各针脚的设置,本实用新型被做成了片状插件,具有模块化特点,更有利于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作为改进,各稳压二极管均为贴片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均为碳膜电阻,第一电容为电解电容,这样,更加便于安装在陶瓷板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贴片稳压管、碳膜电阻、电解电容在成本和所需求的稳定性、耐久性之间达到平衡。
作为改进,陶瓷板外表面设有将所述的若干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防接反二极管覆盖的电子级环氧树脂,这样,一方面对各元器件加强保护和固定,另一方面提高绝缘性,比如各元器件之间的绝缘性,该改进更加有利于提高耐久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改进,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均为镀锡的钢针,这样,各针脚强度和韧性高,能够可靠稳定地支撑陶瓷板,更加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改进,第一针脚与第二针脚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针脚与第四针脚之间的间距,第三针脚、第四针脚、第五针脚、第六针脚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针脚与第五针脚之间的间距至少大于8毫米,这样,由于第五针脚、第六针脚其实是空脚,不存在电性连接,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的作用在于对陶瓷板提供加强支撑,而第三针脚、第四针脚为弱电输出,所以第五针脚、第六针脚设置在第三针脚、第四针脚左侧更为合理安全,结构更为紧凑,而第二针脚与第五针脚之间的间距至少大于8毫米,能够有效进行隔离,防止第一针脚、第二针脚的强电部分影响位于右侧的弱电部分,第一针脚、第二针脚间距大的目的也在于第一针脚、第二针脚之间加强隔离,尽可能避免相互影响,上述结构在保障结构紧凑简单同时,重点进行了加强支撑和隔离设计,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降压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降压模块的陶瓷板正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稳压二极管,2、第一电阻,3、第二电阻,4、第三电阻,5、第一电容,6、防接反二极管,7、发光二极管,8、第一针脚,9、第二针脚,10、第三针脚,11、第四针脚,12、第五针脚,13、第六针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直流降压模块,它包括陶瓷板,陶瓷板的正面设有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陶瓷板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若干稳压二极管1依序串联形成直流降压单元,直流降压单元的一端为正极端,第一电阻2的一端与直流降压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3的一端、第一电容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4的一端与第二电阻3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正极,第三电阻4的另一端与防接反二极管6的正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负极,防接反二极管6的负端、第一电容5的另一端连接形成负极端。
负极端串联发光二极管7。
若干稳压二极管1位于陶瓷板的左侧,并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第三电阻4位于陶瓷板的右侧,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均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和第三电阻4之间,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5、第二电阻3自左向右依序分布,且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5、第二电阻3所在区域为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右上侧,防接反二极管6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右下侧;陶瓷板下侧位于稳压二极管1下方设有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电阻4下方设有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针脚10左侧设有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第一针脚8为正极端,第二针脚9为负极端,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分别为低压输出端正极和低压输出端负极,第五针脚12与温度传感器的正极连接,第六针脚13与温度传感器的负极连接;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温度传感器、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这些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经陶瓷板上的镀铜形成的铜线进行连接。
各稳压二极管1均为贴片稳压管,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均为碳膜电阻,第一电容5为电解电容。
陶瓷板外表面设有将所述的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覆盖的电子级环氧树脂。
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均为镀锡的钢针。
第一针脚8与第二针脚9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针脚10与第四针脚11之间的间距,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针脚9与第五针脚12之间的间距至少大于8毫米,比如15毫米。
本例中,直流电源为对市用220V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后得到的具有脉动特征的220V直流电;针对220V直流电,一个检测模块中设有四个稳压二极管2,若直流电源为110V直流电,那么只需要二个稳压二极管2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陶瓷板,陶瓷板的正面设有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陶瓷板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若干稳压二极管(1)依序串联形成直流降压单元,直流降压单元的一端为正极端,第一电阻(2)的一端与直流降压单元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3)的一端、第一电容(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4)的一端与第二电阻(3)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正极,第三电阻(4)的另一端与防接反二极管(6)的正端连接形成低压输出端负极,防接反二极管(6)的负端、第一电容(5)的另一端连接形成负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负极端串联发光二极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位于陶瓷板的左侧,并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第三电阻(4)位于陶瓷板的右侧,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均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和第三电阻(4)之间,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5)、第二电阻(3)自左向右依序分布,且第一电阻(2)、第一电容(5)、第二电阻(3)所在区域为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右上侧,防接反二极管(6)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1)右下侧;陶瓷板下侧位于稳压二极管(1)下方设有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电阻(4)下方设有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针脚(10)左侧设有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第一针脚(8)为正极端,第二针脚(9)为负极端,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分别为低压输出端正极和低压输出端负极,第五针脚(12)与温度传感器的正极连接,第六针脚(13)与温度传感器的负极连接;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温度传感器、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这些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经陶瓷板上的镀铜形成的铜线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各稳压二极管(1)均为贴片稳压管,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均为碳膜电阻,第一电容(5)为电解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陶瓷板外表面设有将所述的若干稳压二极管(1)、第一电阻(2)、第二电阻(3)、第三电阻(4)、第一电容(5)、防接反二极管(6)覆盖的电子级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针脚(8)、第二针脚(9)、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均为镀锡的钢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降压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针脚(8)与第二针脚(9)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针脚(10)与第四针脚(11)之间的间距,第三针脚(10)、第四针脚(11)、第五针脚(12)、第六针脚(13)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二针脚(9)与第五针脚(12)之间的间距至少大于8毫米。
CN201520861580.3U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Active CN205070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1580.3U CN20507078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61580.3U CN20507078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0784U true CN205070784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61580.3U Active CN20507078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0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2754B (zh) 具有電能回收之燒機測試設備
CN105207666A (zh) 信号转换电路
CN205070784U (zh) 一种直流降压模块
CN205070978U (zh) 信号转换电路
CN205070783U (zh) 直流降压模块
CN205087733U (zh) 检测模块
CN205076592U (zh) 一种检测模块
CN205087734U (zh) 电梯状态检测电路
CN202977784U (zh) 一种pcb板间的电连接结构
CN205050772U (zh) 高可靠性安全回路
CN202372614U (zh) 一种三相整流桥的老化装置
CN204613312U (zh) 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报警装置
CN203813671U (zh) 矿用多电平智能电源装置
CN208507356U (zh) 一种防雷型电力变压器
CN202050837U (zh) 电子灭鼠器
CN208478425U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总成
CN105217398A (zh) 检测模块
CN105280439A (zh) 高可靠性安全回路
CN204597765U (zh) 一种单管igbt变频器
CN205733366U (zh) 一种低冲击负荷的焊接电源装置
CN201979256U (zh) 多臂电磁铁检测修复仪
CN204517511U (zh) 一种电网谐波能量利用装置
CN105072783B (zh) 一种led电源
CN212935230U (zh) 智能老化交流柜
CN204012731U (zh) 一种具有过零检测功能的补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