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5230U -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5230U
CN205055230U CN201520828151.6U CN201520828151U CN205055230U CN 205055230 U CN205055230 U CN 205055230U CN 201520828151 U CN201520828151 U CN 201520828151U CN 205055230 U CN205055230 U CN 205055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film
die body
plugboard trough
ioniz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81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峰
邓大平
宋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208281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5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5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52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主要包括由体模连接杆相连接的多段式体模,多段式体模的一端具有头模凹槽,头模凹槽与头模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头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头模相连接;所述头模上具有头模插板槽;所述多段式体模上具有X-Y向插板槽、Y-Z向插板槽及电离室插板槽。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模体,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人体各部位的精确检测。

Description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背景技术
伽玛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是一种融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外科技术于一体的治疗性设备,它将伽玛射线几何聚焦,集中射于病灶,一次性、致死性的摧毁靶点内的组织,而射线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几乎无伤害,并且剂量锐减,因此其治疗照射范围与正常组织界限非常明显,边缘如刀割一样,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伽玛刀”。
随着使用年限及次数的增加,伽玛刀的照射精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由于放疗治疗的特殊性,一旦出现较大误差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且基本达不到治疗目的,因此定期验证伽玛刀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部分关于伽玛刀准确性方面的研究。例如,申请号为2010105144241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多功能测量装置,其主要由模体外层、内层、和模体多功能插件、以及基础环构成,外层和内层用螺丝固定于基础环上组成所述测量装置的主体,各外层及内层之间预留缝隙用以插入胶片,所述内层近基础环端中心位置预留柱形圆孔来放置所述多功能插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特定的放射剂量的测量,但是无法模拟人体进行全方位测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申请号为2006200270124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放疗设备的射野测量及等中心检测装置,其主要包括可调整水平的底架板,底架板两端分别垂直连接对应的支架板,其间轴接可翻转定位的在射野测量面板和背板之间形成有胶片槽的射野检测板,射野测量面板设置铅点标记和形成方形的方野标线,一侧支架板的外侧壁附设带灯中心检测模体,检测模体包括标有水平、垂直标记线的等中心检测基座,基座中心固设与之垂直外伸的水平针体。该装置能够用于放疗设备的精度检测,但是无法检测穿透剂量。
又如说,申请号为2014203478059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用于放疗的动态验证体模,主要包括模拟胸肺部呼吸活动的验证体模、控制验证体模活动的气缸和驱动气缸的电机;验证体模包括:可拆的内腔和多层外部组织,所述的内腔中具有:由多个模拟肺叶的气囊组成的模拟肺,模拟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气囊组;所述的多个气囊分别通过一模拟支气管与一主气管连通,该主气管与气缸连通。该方案所提供的体模,能够有效的模拟了人体胸肺部的呼吸状态,尤其适合在放化疗状态下的呼吸验证,但是仍然无法使用到人体全部位放射剂量的检测验证。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模体,能够用于验证伽玛刀照射于人体上的准确剂量与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模体,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人体各部位的精确检测。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包括:由体模连接杆相连接的多段式体模,多段式体模的一端具有头模凹槽,头模凹槽与头模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头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头模相连接;
所述头模上具有头模插板槽;
所述多段式体模上具有X-Y向插板槽、Y-Z向插板槽及电离室插板槽。
优选的,所述多段式体模包括三段,分别是第一体模、第二体模和第三体模,三段体模均被体模连接杆所贯穿,体模连接杆端部设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电离室插板槽位于第一体模上,Y-Z向插板槽位于第二体模上,X-Y向插板槽位于第三体模上。
优选的,所述头模插板槽内插有胶片插板。
优选的,所述头模插板槽内插有电离室插板,电离室插板上具有中心电离室插孔及偏中心电离室插孔。
优选的,多段式体模的底部为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X-Y向插板槽和Y-Z向插板槽内均插有胶片插板,胶片插板上具有中心定位圈;
中心定位圈的外侧设有定位孔矩阵;
每个定位孔矩阵均具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距离相同,每个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连线均不与胶片插板的分析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多段式体模、头模连接杆和头模的总质量为70kg,材质均为PMMA。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模体进行治疗定位偏差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模体,使用临床定位装置,分别在X-Z平面和X-Y平面使用CT或MR对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B、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最小准直器,作单靶点X-Z平面和X-Y平面放射计划;中心定位圈作为靶点中心,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C、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相应胶片的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D、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成像;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以50%等剂量曲线围成的类圆形的近似圆心作为照射野中心;
E、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治疗定位偏差Cv
C v = ( C X ) 2 + ( C Y ) 2 + ( C Z ) 2
公式中:
Cv——治疗定位偏差,单位为毫米(mm);
CX——照射野中心在X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CY——照射野中心在Y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CZ——照射野中心在Z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模体进行单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分别在X-Z平面和X-Y(或Y-Z)平面使用CT进行扫描定位;
B、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相应准直器,作单靶点放射计划;将中心定位圈作为靶区中心,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C、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D、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成像;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
E、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照射野尺寸偏差Sv
Sv=Sa-Sp
公式中:
Sv——照射野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a——胶片分析软件上,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p——TPS中给出的,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B中,在中心定位圈上确定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模体的总质量约为70kg左右,接近于成年人体质量,放置于待检测设备上时,能够非常逼真的模拟人体接受伽玛刀放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设备质量较小无法模拟人体实际状态导致的误差的问题;
(2)头模部分可单独使用,用于使用“头架”固定的伽玛刀的质量控制检测,此时插板的插入口位于头模的底部;
(3)头模部分通过头模连接杆与多段式体模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可用于使用“面罩”固定的头体一体机的质量控制检测,此时插板的插入口位于头模的顶部。
(4)头模的插板插入口设计,使该头模适用于不同的模体固定方法,扩大了模体的适用范围。
(5)多段式体模部分具有3个插槽,可以插入3个插板;3个插板被与多段式体模组合成一个整体,对模体进行CT扫描时可一次摆位即可完成,减少了摆位操作和摆位误差。
(6)通过设置偏中心的电离室插孔,扩大了治疗剂量检测的区域范围,对伽玛刀治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控制要求。
(7)胶片插板上设有矩形式定位孔和中心定位圈,矩阵式定位孔分布不在轴线上,不影响剂量曲线分析;中心定位圈位置处不扎孔,其位置依靠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判断,排除了扎孔对剂量归一点的影响;矩阵式定位孔可根据测量需要选择胶片,节约了测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多段式体模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胶片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离室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体模,2、第二体模,3、第三体模,4、固定螺栓,5、头模,6、头模插板槽,7、头模连接杆,8、紧固螺母,9、X-Y向插板槽,10、Y-Z向插板槽,11、体模连接杆,12、电离室插板槽,13、插孔,14、胶片插板,15、定位孔,16、中心定位圈,17、电离室插板,18、偏中心电离室插孔,19、中心电离室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体模连接杆11相连接的多段式体模,多段式体模的一端具有头模凹槽,头模凹槽通过固定螺栓4与头模连接杆7的一端可拆卸立连接,头模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头模5同样通过固定螺栓4相连接;
所述头模5上具有头模插板槽6;
所述多段式体模上具有X-Y向插板槽9、Y-Z向插板槽10及电离室插板槽12。
参考图2所示,多段式体模包括三段,分别是第一体模1、第二体模2和第三体模3,三段体模上都具有插孔13,体模连接杆11通过插孔13将三个体模连接,体模连接杆11端部设有紧固螺母8。
采用分段式结构的体模,可以大致分成第一体模1、第二体模2、第三体模3、头模连接杆7和头模5五个部分,便于拆卸运输,也便于在现场组装。当其中一部分发生损坏时,可单体更换。
具体而言,所述电离室插板槽12位于第一体模1上,Y-Z向插板槽10位于第二体模2上,X-Y向插板槽9位于第三体模3上。
根据需要,头模插板槽6内可以插入胶片插板14或电离室插板17。
其中,电离室插板17上具有中心电离室插孔19及偏中心电离室插孔18。
为了便于在不同的机器上放置,所述多段式体模的底部为平面结构。
更佳的选择为,所述X-Y向插板槽9和Y-Z向插板槽10内均插有胶片插板,胶片插板上具有中心定位圈16;
中心定位圈16的外侧设有定位孔矩阵;
每个定位孔矩阵均具有四个定位孔15,四个定位孔15的中心与中心定位圈16的中心的距离相同,每个定位孔15与中心定位圈16的连线均不与胶片插板的分析轴线重合。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检测精度,所述多段式体模、头模连接杆7和头模5的总质量为70kg,材质均为PMMA。PMMA的密度约为1.18g/cm3,十分接近人体密度。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多种利用上述模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具体为如下。
1.1用于检测机械中心与照射野中心之间的距离。
1.1.1使用治疗系统生产厂商配备的专用测量工具和免冲洗胶片(以下简称“胶片”)进行检测。
1.1.2把专用测量工具放在定位支架的定位销上,按生产厂商说明调定位置。
1.1.3将胶片装入专用测量工具内,使胶片处于水平位置,按压专用工具上的压针,在胶片上扎一个孔,随治疗床把专用工具送入预定照射位置,选用最小准直器进行照射。
1.1.4更换专用测量工具内的胶片,使胶片处于竖直位置,重复1.1.3的扎孔和照射操作。
1.1.5胶片显影后,用胶片扫描仪绘出X、Y、Z轴三个方向的剂量分布,分别计算出三个方向上照射野中心与机械中心的距离,按照公式(1)计算机械中心与照射野中心之间的距离dv
d v = ( d X ) 2 + ( d Y ) 2 + ( d Z ) 2 - - - ( 1 )
式中:
dv——机械中心与照射野中心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X——照射野中心在X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Y——照射野中心在Y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Z——照射野中心在Z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1.2焦点剂量率
1.2.1将电离室插板插入人体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进行固定后,使用CT进行扫描定位。
1.2.2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最大准直器,作中心电离室插孔位置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作为靶区中心,治疗计划时间约为300s。
1.2.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执行放射计划。
1.2.4照射开始后,使用剂量仪累积测量60s时间。在治疗计划完成前,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换算为水模体中心位置处的吸收剂量率作为定位参考点剂量率。
1.3输出重复性
1.3.1放射治疗计划50%剂量预置为1Gy,其它同1.2.1~1.2.3。
1.3.2在执行放射计划的全过程中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记录剂量仪的读数Ri
1.3.3按上述步骤执行n=5次放射治疗计划。
1.3.4按照公式(2)计算变异系数CV作为输出重复性。
C V = 1 n Σ i = 1 n ( R i - R ‾ ) 2 R ‾ × 100 % - - - ( 2 )
式中:
Ri——剂量仪第i次测量读数;
——n次测量的读数平均值;
n——执行模拟放射治疗计划的次数,n=5。
1.4输出线性
1.4.1制定3个放射治疗计划,50%剂量预置依次为1Gy、2Gy和3Gy,其它同1.2.1~1.2.3。
1.4.2依次执行3个放射治疗计划,在执行放射计划的全过程中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记录剂量仪测量Ti剂量预置的读数Ri,Ti分别为2Gy、4Gy和6Gy。
1.4.3对剂量仪的读数Ri和剂量预置Ti,使用最小二乘拟和法求出下列线性关系式:
Tc=aRi+b-------------------(3)
式中:
Tc——最小二乘拟和法求出的剂量预置,单位为戈瑞(Gy);
a——最小二乘拟和法求出的剂量仪读数Ri的常数,a≠0;
b——最小二乘拟和法求出的线性关系式常数。
1.4.4按照公式(4)计算输出线性L。
L = ( T c - T i ) m a x T i × 100 % - - - ( 4 )
1.5剂量偏差
1.5.1单靶点剂量偏差
1.5.1.1将电离室插板插入人体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进行固定后,使用CT进行扫描定位。
1.5.1.2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相应准直器,在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层面作中心电离室插孔位置或偏离中心电离室插孔位置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作为靶区中心,50%剂量预置5Gy,使用TPS中的点剂量工具给出有效测量点位置处的计划剂量。
1.5.1.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空置电离室的插孔使用等效材料填充,执行放射计划,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
1.5.1.4将测量结果换算为水的吸收剂量,按照公式(5)分别计算模体中心和偏离中心的剂量偏差Dv
D v = ( D a - D p ) D p × 100 % - - - ( 5 )
式中:
Dv——剂量偏差,%;
Da——吸收剂量实际测量值,单位为戈瑞(Gy);
Dp——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单位为戈瑞(Gy)。
1.5.2多靶点剂量偏差
1.5.2.1将电离室插板插入人体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进行固定后,使用CT对人体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1.5.2.2将图像传输到TPS。在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层面作3个靶点的放射治疗计划,90%剂量曲线包绕中心电离室插孔,50%剂量预置5Gy,使用TPS中的点剂量工具给出有效测量点位置处的计划剂量。
1.5.2.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不使用电离室的插孔使用等效材料填充,执行放射计划,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
1.5.2.4将测量结果换算为水的吸收剂量,按照公式(5)计算多靶点剂量偏差Dv
1.6照射野尺寸偏差
1.6.1单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
1.6.1.1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进行固定后,分别在X-Z平面和X-Y(或Y-Z)平面使用CT对人体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1.6.1.2将定位图像传输到TPS。使用相应准直器,作单靶点放射计划。将胶片插板中心定位圈位置作为靶区中心,选择合适的计划剂量,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
1.6.1.3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相应胶片的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1.6.1.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
1.6.1.5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交点与中心定位圈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6)计算照射野尺寸偏差Sv
Sv=Sa-Sp-------------------(6)
式中:
Sv——照射野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a——胶片分析软件上,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p——TPS中给出的,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1.6.2多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
1.6.2.1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进行固定后,分别在X-Z平面和X-Y(或Y-Z)平面使用CT对人体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1.6.2.2将图像传输到TPS。在靠近中心定位圈位置处作3个靶点的放射治疗计划,90%剂量曲线包绕中心定位圈。选择合适的计划剂量,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1.6.2.3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相应胶片的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1.6.2.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
1.6.2.5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交点与中心定位圈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6)计算多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Sv
1.7半影偏差
1.7.1单靶点半影偏差
1.7.1.1同1.6.1.1~1.6.1.4。
1.7.1.2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分别与80%等剂量曲线、2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7)计算半影偏差。
Pv=Pa-Ps___________________(7)
式中:
Pv——半影偏差,单位为毫米(mm);
Pa——胶片分析软件上,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上80%等剂量曲线与20%等剂量曲线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Ps——TPS中给出的,通过中心定位圈的轴线(X轴、Y轴、Z轴)上80%等剂量曲线与20%等剂量曲线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1.7.2多靶点半影偏差
1.7.2.1同1.6.2.1~1.6.2.4。
1.7.2.2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与80%等剂量曲线、2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7)计算多靶点半影偏差。
2.X-刀检测方法
支持X-刀治疗模式的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检测方法依据GB15213进行。
2.1治疗定位偏差
2.1.1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使用临床定位装置,分别在X-Z平面和X-Y(或Y-Z)平面使用CT或MR对人体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2.1.2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最小准直器,作单靶点X-Z平面和X-Y(或Y-Z)平面放射治疗计划。将中心定位圈作为靶点中心,采用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2.1.3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相应胶片的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2.1.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成像。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以50%等剂量曲线围成的类圆形的近似圆心作为照射野中心。
2.1.5按照公式(8)计算治疗定位偏差Cv
C v = ( C X ) 2 + ( C Y ) 2 + ( C Z ) 2 - - - ( 8 )
式中:
Cv——治疗定位偏差,单位为毫米(mm);
CX——照射野中心在X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CY——照射野中心在Y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CZ——照射野中心在Z轴上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2.2剂量偏差
2.2.1单靶点剂量偏差
2.2.1.1将电离室插板插入人体模体,使用CT对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2.2.1.2将图像传输到TPS。任选1个常用准直器,作中心电离室插孔位置处或偏中心电离室插孔位置处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作为靶区中心,采用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靶区中心治疗计划剂量5Gy。
2.2.1.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空置电离室的插孔使用等效材料填充,执行放射计划,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
2.2.1.4将测量结果换算为水的吸收剂量,按照公式(5)分别计算模体中心和偏离中心的输出剂量偏差Dv
2.2.2多靶点剂量偏差
2.2.2.1将电离室插板插入人体模体,使用CT对模体进行扫描定位。
2.2.2.2将图像传输到TPS。在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层面作3个靶点的放射治疗计划。每个靶点采用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作为靶区中心,治疗计划剂量5Gy。
2.2.2.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不使用电离室的插孔使用等效材料填充。执行放射计划,使用剂量仪进行测量。
2.2.2.4将测量结果换算为水的吸收剂量,按照公式(5)计算多靶点剂量偏差Dv
2.3照射野尺寸偏差
2.3.1单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
2.3.1.1将带有定位孔的未装胶片的胶片插板插入人体模体,分别在X-Z平面和X-Y(或Y-Z)平面使用CT进行扫描定位。
2.3.1.2将图像传输到TPS。使用相应准直器,作单靶点放射计划。将中心定位圈作为靶区中心,采用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2.3.1.3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2.3.1.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成像。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
2.3.1.5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6)计算照射野尺寸偏差Sv
2.3.2多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
2.3.2.1同2.3.1.1。
2.3.2.2将图像传输到TPS。在靠近中心定位圈位置处作3个靶点的放射治疗计划,每个靶点采用5个非共面弧,总弧度数500°,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2.3.2.3将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插入模体内,执行放射计划。计划完成后,取出胶片插板,在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2.3.2.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成像。根据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中心定位圈的位置。
2.3.2.5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交点与定位参考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6)计算多靶点照射野尺寸偏差Sv
2.4半影偏差
2.4.1单靶点半影偏差
2.4.1.1同2.3.1.1~2.3.1.4。
2.4.1.2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分别与80%等剂量曲线、2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7)计算半影偏差。
2.4.2多靶点半影偏差
2.4.2.1同2.3.2.1~2.3.2.4。
2.4.2.2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分析图像,对剂量曲线进行归一,找出通过定位参考点的轴线(X轴、Y轴、Z轴)分别与80%等剂量曲线、2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公式(7)计算半影偏差。
本方案中所提及的TPS,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英文简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体模连接杆相连接的多段式体模,多段式体模的一端具有头模凹槽,头模凹槽与头模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头模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头模相连接;
所述头模上具有头模插板槽;
所述多段式体模上具有X-Y向插板槽、Y-Z向插板槽及电离室插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式体模包括三段,分别是第一体模、第二体模和第三体模,三段体模均被体模连接杆所贯穿,体模连接杆端部设有紧固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室插板槽位于第一体模上,Y-Z向插板槽位于第二体模上,X-Y向插板槽位于第三体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模插板槽内插有胶片插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模插板槽内插有电离室插板,电离室插板上具有中心电离室插孔及偏中心电离室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多段式体模的底部为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X-Y向插板槽和Y-Z向插板槽内均插有胶片插板,胶片插板上具有中心定位圈;
中心定位圈的外侧设有定位孔矩阵;
每个定位孔矩阵均具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距离相同,每个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圈的连线均不与胶片插板的分析轴线重合。
CN201520828151.6U 2015-10-22 2015-10-22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55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8151.6U CN205055230U (zh) 2015-10-22 2015-10-22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8151.6U CN205055230U (zh) 2015-10-22 2015-10-22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5230U true CN205055230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815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55230U (zh) 2015-10-22 2015-10-22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52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41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加速器束流自动对中控制方法
CN107744624A (zh) * 2017-11-30 2018-03-0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一种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用运动模体
CN109480879A (zh) * 2018-12-11 2019-03-19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医疗设备检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041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加速器束流自动对中控制方法
CN106730415B (zh) * 2016-12-26 2019-08-30 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加速器束流自动对中控制方法
CN107744624A (zh) * 2017-11-30 2018-03-0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一种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用运动模体
CN109480879A (zh) * 2018-12-11 2019-03-19 中检集团南方电子产品测试(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医疗设备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3427B (zh)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及方法
CN103096975B (zh) 用于在磁共振成像期间测量对受试者的辐射剂量的剂量计、治疗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CN100431642C (zh) 在适形放疗中精确确定辐射野输出剂量的方法
US6904125B2 (en) Phantom for evaluating nondosimetric functions in a multi-leaf collimated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CN100401096C (zh) 放射疗法中的治疗前验证方法和其中使用的检测器
US8039790B2 (en) Phantoms and methods for verification in radiotherapy systems
CN205055230U (zh) 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模体
CN104888364A (zh) 基于水等效系数的离子束放射治疗剂量验证方法
CN107519585A (zh) 一种基于MRI‑Only的核磁引导放射治疗的三维剂量验证方法
KR101300780B1 (ko) 회전 조사식 체적 기반 세기조절방사선치료의 선량 검증을 위한 팬톰장치
CN108175954A (zh) 一种平板能量探测装置、探测方法及加速器治疗装置
KR100613244B1 (ko) 고선량률 근접치료계획 정확성평가를 위한 팬텀 및 상기팬텀을 갖는 팬텀장치
US8088083B2 (en) System for measurement of head position and measurement tool for such a system
KR101185067B1 (ko) 체적 기반 입체조형 활꼴세기조절방사선치료의 선량 검증을 위한 팬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선량 오차 분석방법
CN209933861U (zh) 多功能影像引导验证模体
Calusi et al. γTools: a modular multifunction phantom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GammaKnife treatments
Natanasabapathi et al. Verification of Gamma Knife extend system based fractionated treatment planning using EBT2 film
CN107765283B (zh) 超长靶区多中心容积调强弧形放疗剂量验证模体及方法
CN112675442A (zh) 一种硼中子俘获疗法定摆位系统
CN201226027Y (zh) 调强剂量分布图检测仪
CN201444201U (zh) 任意角度截面测量固体模体
CN110639133A (zh) 一种可多次复位的头部放疗装置
RU2797781C1 (ru) Адаптивный алгоритм валидации дозиметрической модели тонкого сканирующего протонного пучка в области протонной терапии онколог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CN215025415U (zh) 一种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快速质控的多功能模体
CN215608850U (zh) 一种硼中子俘获疗法定摆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