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5143U - 肾造瘘管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肾造瘘管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5143U
CN205055143U CN201520779030.7U CN201520779030U CN205055143U CN 205055143 U CN205055143 U CN 205055143U CN 201520779030 U CN201520779030 U CN 201520779030U CN 205055143 U CN205055143 U CN 205055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hole
connecting portion
kidney stoma
fix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90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790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5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5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5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该肾造瘘管固定带包括衬垫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衬垫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衬垫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所述衬垫对应设置于人体背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人体腹部,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通孔用于使插在人体的肾造瘘管穿过。

Description

肾造瘘管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肾造瘘管固定带是用于将肾造瘘管固定的一种装置。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固定肾造瘘管的固定带,通常做法是将两条毛巾卷起垫在患者术侧的腰部,使肾造瘘管腾空,防止受压堵管。用胶带将肾造瘘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防止脱管。该种固定方法中毛巾容易移位,使肾造瘘管直接被患者身体压住,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堵管;另外,毛巾移位皱褶后,长期垫在患者腰背部容易发生压疮,且如果不用胶带将肾造瘘管进行二次固定,容易脱管,用胶带直接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固定,容易导致皮肤发红、发痒,给患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肾造瘘管无法方便有效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包括:衬垫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衬垫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衬垫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所述衬垫对应设置于人体背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人体腹部,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通孔用于使插在人体的肾造瘘管穿过。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还包括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所述衬垫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松紧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衬垫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松紧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衬垫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衬垫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衬垫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U形通孔。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分别包括两个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端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端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衬垫,用于固定所述肾造瘘管。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固定装置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衬垫。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三面以及与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所述第一层的第一面与衬垫相连,所述第一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层的第三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的第四面设置为魔术贴的毛面,所述第三层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用于将肾造瘘管固定。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第三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的第二层,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与所述第二层相接触的一面的另一面设置为勾面,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大小对应所述第三部分。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衬垫的厚度为1.5cm至2.5cm。
优选的,上述肾造瘘管固定带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该肾造瘘管固定带设置衬垫以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使该固定带可以绑在使用者的身上,另外,在衬垫对应使用该肾造瘘管固定带的人体插肾造瘘管的地方设置通孔,用于肾造瘘管穿过,衬垫便可使靠近人体的人体外的肾造瘘管腾空,防止受压堵管。另外,在该肾造瘘管固定带设置固定装置,将肾造瘘管固定住衬垫上,起到防止脱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
衬垫110,衬垫的第一端111,衬垫110的第二端112,通孔113,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15,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第一松紧带131,第二松紧带132,固定装置140,第一层141,第二层142,第三层143,第三层的第一部分144,第二部分145,第三部分146。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固定肾造瘘管的固定带,通常做法是将两条毛巾卷起垫在患者术侧的腰部,使肾造瘘管腾空,防止受压堵管。用胶带将肾造瘘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防止脱管。该种固定方法操作复杂,且容易由于毛巾的移位带来堵管脱管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研究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以改善现有问题。本肾造瘘管固定带通过衬垫使肾造瘘管腾空,防止受压堵管,且设置有固定装置,防止肾造瘘管脱管。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请参见图1,该肾造瘘管固定带包括衬垫110以及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衬垫110设置为矩形,该衬垫110采用双层布料缝制,双层布料中设置有海绵或者泡沫,使该衬垫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也有一定的硬度,使用时,可以使衬垫从背部经身体两侧向腹部弯曲,也可以对身体及导管起到较好的支撑性。
该衬垫110包括第一端111和与第一端111相对的第二端112,第一端111及第二端112位于矩形衬垫110的两条短边方向。第一端111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第二端112与第二连接部122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缝制,当然,也可以是通过拉链、子母扣等连接件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中,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当该肾造瘘管固定带展开时,连接件相互配合的两部分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以及第二连接部122不在同一平面的面上,以使当该肾造瘘管固定带捆绑于人体时,设置有连接件两部分的两个面恰好可以相互接触,保证第一连接部121以及第二连接部122可以相互连接。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的连接件可以是多种,如魔术贴、拉链、子母扣等,凡是可以使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都可以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衬垫110设置有通孔113,使用时,该通孔113对应于肾造瘘管插入人体的部位,用于使插在人体的肾造瘘管穿过。
在使用时,该肾造瘘管固定带呈环形,其衬垫110对应于人体背部,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分别绕过人体背部的两侧对应于人体腹部,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肾造瘘管从衬垫110设置的通孔113穿过。
在本实施例中,肾造瘘管固定带的衬垫110具有一定厚度,具体的,该衬垫110的厚度可以为1.5cm至2.5cm,通过设置其内部的泡沫或者海绵的厚度来实现。当然,缝制成衬垫的双层布料之间的材料也不一定是泡沫或者海绵,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柔韧性的材质,比如说使用多层布料的层叠设置等。衬垫110对应于人体背部部分,病人术后需平卧,肾造瘘管直接压在身下容易造成引流不畅,使用该具有厚度的衬垫110可以使人体被抬高,防止肾造瘘管受压堵管,保持引流通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中,还可以有固定装置140。该固定装置140连接于衬垫110,当该肾造瘘管固定带使用时,该固定装置140用于将肾造瘘管固定在衬垫110上,防止使用者在进行翻身等活动时肾造瘘管滑脱。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所设置的固定装置140是可活动地连接于衬垫110,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肾造瘘管固定在衬垫110的不同部位。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固定肾造瘘管的固定装置140可以包括第一层141、第二层142以及第三层143。第一层141、第二层142、第三次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层141为椭圆形,面积最大,第二层142小于第一层141,第三层143小于或等于第二层142。第一层141为与衬垫110接触的一层,第二层142位于第一层141与第三层143之间,第三层143用于将肾造瘘管固定。
具体的,第一层141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第二层142包括第三面以及与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一层141的第一面为与衬垫110接触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141与衬垫1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胶水。当该固定装置140还未被使用时,涂刷有胶水的第一层141的第一面用离型纸粘贴,以保持其粘性。使用时,撕下离型纸,便可以将该固定装置140粘贴在想要粘贴的位置,简单方便。
第一层141的第一面与衬垫110相连,第一层141的第二面便与第二层142的第三面相接触,且第二层142与第一层141固定连接。第二层142为中间层,其第四面设置为魔术贴的毛面,第三层143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该勾面可与第二层142的毛面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40的第三层143包括第一部分144、第二部分145以及第三部分146。第一部分144、第二部分145以及第三部分146依次固定连接。第二部分145固定连接于第二层142,第一部分144以及第三部分146可相对第二部分145旋转折叠。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40的第三层143的第一部分144以及第三部分146相对于与第二层142相接触的一面的另一面设置为勾面。第一部分144设置为矩形,并且,第一部分144设置有贯穿孔,第三部分146设置为长条状,第一部分144的贯穿孔的大小对应第三部分146,使第三部分146可以穿过该贯穿孔。
使用该肾造瘘管固定带时,将肾造瘘管穿过衬垫110上的通孔113,再将衬垫110对应背部,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对应人体腹部连接。选择肾造瘘管需要固定在衬垫110上的对应位置,撕下固定装置140第一层141的第一面的离型纸,通过该第一层141的第一面的胶水将该固定装置140固定在选定的位置。再将肾造瘘管对应该固定装置140的部分按压在固定装置140第三层143的第二部分145,将第三层143的第三部分146相对第二部分145旋转,绕过肾造瘘管,穿过第一部分144的贯穿孔,使第三部分146的勾面与第二层142对应自然状态下第一部分处的毛面相连接粘贴,将肾造瘘管压在中间部分对应的位置。然后,同样的,将第一部分144绕第二部分145旋转,绕过肾造瘘管,使第一部分144的勾面与第二层142对应自然状态下第三部分处的毛面相连接粘贴。第一部分144与第三部分146的共同固定作用时肾造瘘管不会在其径向方向上滑动也不会在其轴向方向上滑动,已达到防止在使用者活动时肾造瘘管出现脱管的问题。而且,相对于现有的固定方法,固定装置140不用粘在身体上,可以避免患者皮肤发红、发痒等适感。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松紧带131和第二松紧带132。衬垫110的第一端111通过第一松紧带131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衬垫110的第二端112通过第二松紧带132与第二连接部122连接。松紧带具有弹性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拉伸,使该肾造瘘管固定带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若使用者偏胖,可以通过松紧带拉长来适应。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肾造瘘管固定带中,衬垫110的通孔113包括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第一通孔114对应设置于衬垫110的第一端111,第二通孔115对应设置于衬垫110的第二端112,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为U形通孔,该U形通孔的开口在衬垫110的端部方向。U形通孔的设计,一方面可防止肾造瘘管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皮肤可以有更多空间接触空气,以免产生不适感。
进一步的,如图5以及图6所示,对应两个U形通孔,第一松紧带131和第二松紧带132分别包括两个松紧带,两个松紧带并排设置。第一松紧带131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该间隙与第一端111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即两个松紧带分别对应连接于衬垫110的第一端111的端部除U形通孔的开口外的其余两个部分。同样,第二松紧带132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该间隙与第二端112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即两个松紧带分别对应连接于衬垫110第二端112端部除U形通孔的开口外的其余两个部分。如此,对应U形通孔的开口及第一松紧带131的间隙、第二松紧带132之间的间隙部分的皮肤都能很好地通风透气,从而使该肾造瘘管固定带的更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如图7所示,该肾造瘘管固定带设置衬垫110以及与其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以使该固定带可以绑在使用者的身上。另外,在衬垫110对应使用该肾造瘘管固定带的人体插肾造瘘管的地方设置通孔113,用于肾造瘘管穿过,衬垫110便可使靠近人体的人体外的肾造瘘管腾空,防止受压堵管。同时,且衬垫110具有一定厚度,使使用者的身体可以被抬高,更好地防止肾造瘘管受压堵管,保持引流通畅。另外,在该肾造瘘管固定带设置固定装置140,将肾造瘘管固定住衬垫110上,起到防止脱管的作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垫和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衬垫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衬垫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所述衬垫对应设置于人体背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人体腹部,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通孔用于使插在人体的肾造瘘管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所述衬垫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松紧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衬垫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松紧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衬垫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衬垫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U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二松紧带分别包括两个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端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两个松紧带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端的U形通孔的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衬垫,用于固定所述肾造瘘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衬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层包括第三面以及与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所述第一层的第一面与衬垫相连,所述第一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层的第三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的第四面设置为魔术贴的毛面,所述第三层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毛面与所述勾面用于将肾造瘘管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的第二层,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与所述第二层相接触的一面的另一面设置为勾面,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大小对应所述第三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的厚度为1.5cm至2.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造瘘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贴。
CN201520779030.7U 2015-10-09 2015-10-09 肾造瘘管固定带 Active CN205055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030.7U CN205055143U (zh) 2015-10-09 2015-10-09 肾造瘘管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9030.7U CN205055143U (zh) 2015-10-09 2015-10-09 肾造瘘管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5143U true CN205055143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1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9030.7U Active CN205055143U (zh) 2015-10-09 2015-10-09 肾造瘘管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51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9324A (zh) * 2016-05-10 2016-06-29 吕绪昆 一种胃肠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9324A (zh) * 2016-05-10 2016-06-29 吕绪昆 一种胃肠外科用导管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1925U (zh) 一种医用引流管固定腹带
CN205055143U (zh) 肾造瘘管固定带
CN204636334U (zh) 动态血压监测仪
CN103143105B (zh) 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3861745U (zh) 一种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贴
CN204446922U (zh) 一种鼻胆管固定装置
CN211271485U (zh) 一种方便骨折患者大小便的骨盆固定带
CN204502106U (zh) 一种捆绑式理疗电极片
CN210962544U (zh) 一种造口腰带的束腰装置
CN218870638U (zh) 一种骨折病人的冰袋固定带
CN219090745U (zh) 一种可拆卸式ecmo管道固定装置
CN206443727U (zh) 一种方便快捷的止血装置
CN217015026U (zh) 一种便于固定外露导管的固定带
CN207694017U (zh) 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0020863U (zh) 试敏药物导入仪
CN213722919U (zh) 一种多功能腹部垫
CN213190561U (zh) 一种新型弹力绷带
CN208877655U (zh) 导管固定带
CN213665998U (zh) 一种防治冻伤的足套
CN21490924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医用腹带
CN215385843U (zh) 一种家庭用便捷式中医定穴辅助装置
CN211410053U (zh) 一种气压治疗隔离套
CN218890033U (zh) 一种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CN209645618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3029792U (zh) 肾造瘘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1095 Jiefang Avenu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No. 1095-47 Jiefang Avenue, Qiaoko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oq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