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9831U -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9831U
CN205029831U CN201520834022.8U CN201520834022U CN205029831U CN 205029831 U CN205029831 U CN 205029831U CN 201520834022 U CN201520834022 U CN 201520834022U CN 205029831 U CN205029831 U CN 205029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earphone
adjusting rod
tail
tai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40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340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9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9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98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包括耳机基体及其内的内芯,耳机基体内设有滑杆座,滑杆座上设有轴向滑动的滑杆;耳机基体的前端设有连接臂,连接臂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第一、第二调节杆,第一、第二调节杆分别通过多个连接杆与连接臂及滑杆构成连杆机构并能控制耳塞套直径大小;耳机基体的尾端设有旋钮,耳机基体与旋钮以转动副方式相连接,旋钮内设有以螺纹方式滑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与滑杆尾端连接;旋钮尾端内的进声孔能与耳塞套的出声孔相通,旋钮尾端上设有尾盖,尾盖内设有封堵旋钮进声孔的堵盖,旋钮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小进声孔。该耳机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也能在听音乐的同时又能听到外界紧急声音警告。

Description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塞式耳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耳机的耳塞通常由硅胶制成,其手感较为柔软,伸长力强,且非常耐用,所以戴起来人耳也感觉非常舒适。目前市场上的耳塞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和外观,但一般均包括耳机基体和耳塞部,耳机基体用于与耳机线及耳塞部相互连接,耳塞部一般由硅胶制成,其具有部分球形面与人耳相互接触及匹配,且相互之间的密封性能良好。但这种材质制成的耳塞部,因其具有较强的柔软性,插入人耳后易导致变形,从而不能良好的保持与人耳的适配性和舒适性,而且使用过程中会经常滑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提高了耳机配戴的舒适性,并解决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滑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包括耳机基体,耳机基体内设有内芯,内芯与耳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耳机基体内设有滑杆座,滑杆座上设有轴向滑动的滑杆;耳机基体的前端设有连接臂,耳机基体前端端面与连接臂的尾端连接,连接臂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平行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对称设置,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连接臂的前端铰接,第一调节杆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与连接臂的中段及滑杆前端铰接,第二调节杆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与连接臂的中段及滑杆前端铰接,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的表面均与耳塞套的内壁面连接,耳塞套的尾端与耳机基体的前端连接;耳机基体的尾端设有旋钮,耳机基体的尾端与旋钮的前端以转动副方式相连接,旋钮内设有滑动座,滑动座的侧面与旋钮的内壁面螺纹连接,滑动座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通孔,滑动座的一端面与滑杆的尾端连接;旋钮尾端内的进声孔依次通过滑动座、滑杆座及耳机基体端面上的通孔与耳塞套的出声孔相通,旋钮尾端上设有尾盖,旋钮尾端与尾盖螺纹连接,尾盖的内端面中心处与堵盖连接杆的尾端连接,堵盖连接杆的前端伸入至旋钮尾端内并与堵盖连接,旋钮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小进声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耳塞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弧形体,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体的内弧面连接,两个第一弧形体的端与端之间分别通过塑料薄膜连接形成封闭的出声孔,两个塑料薄膜的表面上均设有小连接杆,两个小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体的连接,两个第一弧形体与两个第二弧形体呈圆周均布,第一弧形体及第二弧形体的外弧面位于波纹管内,波纹管的尾端与耳机基体的前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均由硬塑料制成。优点:1.结构巧妙,通过四个弧形体调节耳塞套直径能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2.波纹管的表面与外耳道为多点接触,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舒适性。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耳机基体的表面上设有螺纹孔,內芯通过音频线与螺纹孔连接,耳机线的耳塞连接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优点:1.如果耳机损坏只更换耳机就行了,避免了资源浪费。2.螺纹连接避免了耳机线容易脱落的问题。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尾盖外端面上设有小进声孔防尘罩。优点:这样能很好的防止灰尘及颗粒物质进入耳机基体内,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耳机基体的表面上设有穿线环。优点:穿线环便于穿挂绳,从而便于携带耳机。
有益效果:1.滑杆的平移运动通过多个连接杆将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变成平面运动,完成耳塞直径的变化,即调节耳塞套放入耳道内的舒适度;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掉落,而且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耳孔大小的人群均适用。2.螺纹连接的尾盖,实现旋钮尾端上的进声孔开启或关闭。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提高了耳机使用时的舒适度,也能在听音乐的同时又能听到外界紧急声音警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包括耳机基体1,耳机基体1内设有内芯2,内芯2是耳机中的发声部分,内芯2固定在耳机基体1内,内芯2与耳机线连接,耳机线的另一端与音乐播发器连接;耳机基体1内设有滑杆座3,滑杆座3与耳机基体1的尾端为一体式结构,滑杆座3上设有沿耳机基体1轴向滑动的滑杆4,滑杆4的横截面为方形,滑杆座3的端面上绕滑杆4圆周分布有通孔;耳机基体1前端面上设有通孔,耳机基体1的前端中心处设有连接臂5,耳机基体1与连接臂5的尾端连接为一体,连接臂5与滑杆4通轴向,连接臂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调节杆6和第二调节杆7,第一调节杆6与第二调节杆7对称设置且平行,第一调节杆6与第二调节杆7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8与连接臂5的前端铰接,第一调节杆6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8分别与连接臂5的中段及滑杆4前端铰接,第二调节杆7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8分别与连接臂5的中段及滑杆4前端铰接,及第一调节杆6和第二调节杆7分别通过多个连接杆8与连接臂5及滑杆4构成连杆机构;第一调节杆6及第二调节杆7的表面均与耳塞套9的内壁面粘接,耳塞套9的尾端与耳机基体1的前端粘接;耳机基体1的尾端设有旋钮10,耳机基体1的尾端与旋钮10的前端以转动副方式相连接,即旋钮10的前端卡接于耳机基体1的尾端上,旋钮10与耳机基体1实现绕公共轴线作相对转动;旋钮10内设有滑动座11,滑动座11的侧面与旋钮10的内壁面螺纹连接,滑动座11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通孔,滑动座11的一端面与滑杆4的尾端粘接;旋钮10尾端内的进声孔依次通过滑动座、滑杆座及耳机基体端面上的通孔与耳塞套的出声孔相通,旋钮10尾端上设有尾盖12,旋钮10尾端与尾盖12螺纹连接,尾盖12的内端面中心处与堵盖连接杆13的尾端连接,堵盖连接杆13的前端伸入至旋钮10尾端内并与堵盖14连接,堵盖14的直径略大于旋钮10尾端进声孔直径,旋钮10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小进声孔15;所述尾盖12外端面上设有小进声孔防尘罩16;所述耳机基体的表面上设有穿线环;所述铰接方式为销轴连接。
图1、图2和图3中的部分结构为原理图,根据说明书中的文字描述完全能够实施。
如图3所示,所述耳塞套9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弧形体91,第一调节杆6及第二调节杆7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体91的内弧面连接,两个第一弧91形体的端与端之间分别通过塑料薄膜92连接形成封闭的出声孔,两个塑料薄膜92的表面上均设有小连接杆93,两个小连接杆9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体94的连接,两个第一弧形体91与两个第二弧形体94呈圆周均布,第一弧形体91及第二弧形体94的包裹在波纹管95内,波纹管的尾端与耳机基体前端面粘接;所述第一弧形体91和第二弧形体94均由硬塑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基体1的表面上设有螺纹孔18,內芯通过音频线与螺纹孔18连接,耳机线的耳塞连接端设有连接头19,连接头19与螺纹孔18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旋转旋钮,旋钮与耳机基体相对运动,旋钮通过螺纹带动滑杆轴向滑动;当滑杆向耳塞套方向滑动时,滑杆推动多个连接杆使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之间距离变大,即耳塞套的出声孔变大;当滑杆反向滑动时,滑杆拉动多个连接杆使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之间距离变小,即耳塞套的出声孔变小;使用时,根据外耳道的大小调节耳塞套的出声孔大小,使之与外耳道相适应,即滑杆的平移运动通过多个连接杆将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变成平面运动,完成耳塞直径的变化。旋转尾盖向旋钮前端移动,当堵盖远离旋钮尾端上的进声孔时,实现外界声音进入耳机基体至外耳道内,从而能听到外界声音;反之,尾盖反向旋转时,堵盖封堵旋钮尾端上的进声孔,从而不能听到外界声音。

Claims (5)

1.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包括耳机基体,耳机基体内设有内芯,内芯与耳机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耳机基体内设有滑杆座,滑杆座上设有轴向滑动的滑杆;耳机基体的前端设有连接臂,耳机基体前端端面与连接臂的尾端连接,连接臂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平行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对称设置,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连接臂的前端铰接,第一调节杆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与连接臂的中段及滑杆前端铰接,第二调节杆的尾端通过两个连接杆分别与连接臂的中段及滑杆前端铰接,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的表面均与耳塞套的内壁面连接,耳塞套的尾端与耳机基体的前端连接;耳机基体的尾端设有旋钮,耳机基体的尾端与旋钮的前端以转动副方式相连接,旋钮内设有滑动座,滑动座的侧面与旋钮的内壁面螺纹连接,滑动座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通孔,滑动座的一端面与滑杆的尾端连接;旋钮尾端内的进声孔依次通过滑动座、滑杆座及耳机基体端面上的通孔与耳塞套的出声孔相通,旋钮尾端上设有尾盖,旋钮尾端与尾盖螺纹连接,尾盖的内端面中心处与堵盖连接杆的尾端连接,堵盖连接杆的前端伸入至旋钮尾端内并与堵盖连接,旋钮的端面上圆周分布有小进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弧形体,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体的内弧面连接,两个第一弧形体的端与端之间分别通过塑料薄膜连接形成封闭的出声孔,两个塑料薄膜的表面上均设有小连接杆,两个小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体的连接,两个第一弧形体与两个第二弧形体呈圆周均布,第一弧形体及第二弧形体的外弧面位于波纹管内,波纹管的尾端与耳机基体的前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均由硬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与耳机线的连接方式为:耳机基体的表面上设有螺纹孔,內芯通过音频线与螺纹孔连接,耳机线的耳塞连接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外端面上设有小进声孔防尘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耳机基体的表面上设有穿线环。
CN201520834022.8U 2015-10-27 2015-10-27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9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4022.8U CN205029831U (zh) 2015-10-27 2015-10-27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4022.8U CN205029831U (zh) 2015-10-27 2015-10-27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9831U true CN205029831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6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402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9831U (zh) 2015-10-27 2015-10-27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98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4606A (zh) * 2016-12-05 2017-02-22 深圳市睿冠科技有限公司 可防异物的耳机
CN115004717A (zh) * 2020-02-03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更高抗风噪性能的无线耳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4606A (zh) * 2016-12-05 2017-02-22 深圳市睿冠科技有限公司 可防异物的耳机
CN115004717A (zh) * 2020-02-03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更高抗风噪性能的无线耳麦
CN115004717B (zh) * 2020-02-03 2023-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更高抗风噪性能的无线耳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27590A1 (zh) 一种蓝牙运动耳机
CN102196331A (zh) 耳罩距离可调的头戴式耳机
CN201986123U (zh) 耳罩距离可调的头戴式耳机
CN205029831U (zh)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CN204425580U (zh) 一种耳机
CN204425582U (zh) 可折叠后戴式英语耳机
CN202998408U (zh) 带有超薄金属拉伸机构的耳机
CN205029830U (zh) 外耳道压力弹性环可调式耳塞耳机
CN106612476A (zh)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CN206743501U (zh) 一种可遮目型头戴式多功能耳机
KR200486114Y1 (ko) 블루투스 이어셋
CN2745306Y (zh) 可三维调整的耳机
CN203446005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套
CN203872331U (zh) 一种并列式双喇叭单元耳机
CN201054760Y (zh) 耳挂式麦克风
CN204377099U (zh) 可伸缩式的耳机
CN203423787U (zh) 一种可微调前均压孔的入耳式耳机
CN2292359Y (zh) 消除耳部压痛的头戴式耳机
CN202282846U (zh) 一种长度可调式耳机结构
CN204206414U (zh) 可调式头戴耳机壳体结构
CN206728240U (zh) 一种半入耳式音频传导装置
CN201674631U (zh) 转动耳机带
CN204929180U (zh) 一种支架式耳机
CN103067801B (zh) 一种入耳式自泄压耳机皮套
CN204707260U (zh) 一种头戴式入耳耳塞两用环绕立体声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