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7467U -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7467U
CN205027467U CN201520762731.XU CN201520762731U CN205027467U CN 205027467 U CN205027467 U CN 205027467U CN 201520762731 U CN201520762731 U CN 201520762731U CN 205027467 U CN205027467 U CN 20502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light source
led light
backlight type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27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顾志华
庄云峰
徐美芳
丁晓华
段圣如
金佳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27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LED灯板、一个或者多个LED光源、均光板、塑料板和偏光玻璃片。其在通光口处的偏光玻璃片的背面增加数个均匀分布的LED光源,且在LED光源与偏光玻璃片之间增加一均光板,确保在光线透过偏光玻璃片时无光晕产生,保证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方便、清晰的查看石英玻璃内部应力分布状况,对比产品间的应力分布差异。并且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手柄等结构,使得其便于移动,对不易搬动的且对应力要求较高石英或玻璃制品,也可以清晰查看应力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背景技术
在光纤预制棒生产过程,光纤预制棒属于SiO2制品,在形成玻璃态石英后,产品加工过程中,因石英层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产生开裂,现有方法是对加工的石英在制品对接处应力检查,出现应力集中需进行处理,避免在后期拉丝过程中光纤预制棒因应力引起的开裂或断裂。
由于光纤预制棒较重,搬运过程需行车吊运,台式应力仪无法满足需要,现光纤预制棒内部应力查看使用手持式玻璃应力仪,虽然较台式应力仪方便,快捷查看预制棒石英层应力分布,但由于通光口偏振片通过是自然光,背面用半透明白色材料制成,通光效果较差,应力查看时,部分缺陷引起的细小应力分布无法看见,易造成应力检查不彻底引起的预制棒开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可以观察到光学双折射现象,从而快速、连续地分析出光学玻璃、玻璃或其它透明物体的内应力状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LED灯板、一个或者多个LED光源、均光板、塑料板和偏光玻璃片,其中所述LED灯板、均光板、塑料板和偏光玻璃片同轴心设定,所述LED光源均匀分布在所述LED灯板上,所述均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板上方,二者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层;所述均光板的正上方为塑料板,二者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层;所述塑料板的正上方设有偏光玻璃片,二者之间留有第三间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层的宽度为4cm,所述第二间隙层的宽度为2cm,所述第三间隙层的宽度为2cm。
优选地,所述LED灯板的下方设有用于为LED光源供电的电源装置。
优选地,所述LED灯板上安装LED光源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镜架和手柄,所述镜架和所述手柄一体成型,所述LED灯板、所述均光板、所述塑料板和所述偏光玻璃片均通过所述镜架固定。
优选地,所述偏光玻璃片与所述镜架垂直安装,所述偏光玻璃片的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塑料板为半透明白色聚丙烯塑料板,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均光板采用玻璃材质制备而成,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镜架和所述手柄均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为5v电池,所述LED光源为白色LED光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在通光口处的偏光玻璃片的背面增加数个均匀分布的LED光源,且在LED光源与偏光玻璃片之间增加一均光板,确保在光线透过偏光玻璃片时无光晕产生,保证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方便、清晰的查看石英玻璃内部应力分布状况,对比产品间的应力分布差异。并且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手柄等结构,使得其便于移动,对不易搬动的且对应力要求较高石英或玻璃制品,也可以清晰查看应力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的俯视图。
其中:1.LED灯板,2.LED光源,3.均光板,4.塑料板,5.偏光玻璃片,6.第一间隙层,7.第二间隙层,8.第三间隙层,9.电源装置,10.镜架,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为符合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LED灯板1、一个或者多个LED光源2(本实施例优选为5个)、均光板3、塑料板4和偏光玻璃片5,其中所述LED灯板1、均光板3、塑料板4和偏光玻璃片5同轴心设定,所述LED光源2均匀分布在所述LED灯板1上,所述均光板3设置在所述LED灯板1上方,二者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层6;所述均光板3的正上方为塑料板4,二者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层7;所述塑料板4的正上方设有偏光玻璃片5,二者之间留有第三间隙层8。众所周知,应力检验需对物体的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应力检验,在垂直方向应力颜色为紫色,旋转90°在水平方向为黄绿色,这是由于被测光程差与全波片(偏振眼镜)光程差相互叠加或相互减少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光线不足,影响应力观察效果,应力均值线分界处较为模糊,光程在200-300nm以下干涉产生轻微灰白色无法呈现,只有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清晰反应整理应力分布。本实施例在现有手持式玻璃应力仪的基础上,在通光口处的偏光玻璃片5的背面增加数个均匀分布的LED光源2,且在LED光源2与偏光玻璃片5增加一均光板3,确保在光线透过偏光玻璃片5时无光晕产生,保证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方便、清晰的查看石英玻璃内部应力分布状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隙层6的宽度为4cm,所述第二间隙层7的宽度为2cm,所述第三间隙层8的宽度为2cm。所述LED灯板1的厚度为3cm,所述均光板3的厚度为3cm,所述塑料板4的厚度为2cm,所述偏光玻璃片5的厚度为3cm。整个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的厚度优选为26cm,便于携带和把持。本实施例是基于偏振光干涉原理检查玻璃内应力或晶体双折射效应的仪器,故需要合理的设置各个组件之间的间隙,来保证应力检测的精准度。上述间隙层的宽度设置是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并非对数值的简单选择,其可以保证精确的观察到光学双折射现象,从而快速、连续地分析出光学玻璃、玻璃或其它透明物体的内应力状况,从而解决了难以通过数学方法解决的、非常复杂的产品内部质量问题。
优选地,所述LED灯板1的下方设有用于为LED光源2供电的电源装置9。
优选地,所述LED灯板1上安装LED光源2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光材料,可以确保较多光线通过所述偏光玻璃片5。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镜架10和手柄11,所述镜架10和所述手柄11一体成型,所述LED灯板1、所述均光板3、所述塑料板4和所述偏光玻璃片5均通过所述镜架10固定。所述手柄11的厚度为12cm,所述镜架10的纵向长度为26cm,便于把持和携带。
优选地,所述偏光玻璃片5与所述镜架10垂直安装,所述偏光玻璃片5的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塑料板4为半透明白色聚丙烯塑料板4,主要用于对光线再次均和,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均光板3采用玻璃材质制备而成,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优选地,所述镜架10和所述手柄11均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9为5v电池,其横截面的直径为100cm,所述LED光源2为白色LED光源2。
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在通光口处的偏光玻璃片5的背面增加数个均匀分布的LED光源2,且在LED光源2与偏光玻璃片5之间增加一均光板3,确保在光线透过偏光玻璃片5时无光晕产生,保证了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以方便、清晰的查看石英玻璃内部应力分布状况,对比产品间的应力分布差异。并且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手柄11等结构,使得其便于移动,对不易搬动的且对应力要求较高石英或玻璃制品,也可以清晰查看应力分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LED灯板、一个或者多个LED光源、均光板、塑料板和偏光玻璃片,其中所述LED灯板、均光板、塑料板和偏光玻璃片同轴心设定,所述LED光源均匀分布在所述LED灯板上,所述均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板上方,二者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层;所述均光板的正上方为塑料板,二者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层;所述塑料板的正上方设有偏光玻璃片,二者之间留有第三间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层的宽度为4cm,所述第二间隙层的宽度为2cm,所述第三间隙层的宽度为2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的下方设有用于为LED光源供电的电源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上安装LED光源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光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镜架和手柄,所述镜架和所述手柄一体成型,所述LED灯板、所述均光板、所述塑料板和所述偏光玻璃片均通过所述镜架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玻璃片与所述镜架垂直安装,所述偏光玻璃片的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为半透明白色聚丙烯塑料板,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光板采用玻璃材质制备而成,其横截面为圆形,该圆形直径为160c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和所述手柄均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备而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5v电池,所述LED光源为白色LED光源。
CN201520762731.XU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Active CN20502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2731.XU CN205027467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2731.XU CN205027467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7467U true CN205027467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2731.XU Active CN205027467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7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1192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CN106093034A (zh) * 2016-05-23 2016-11-09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导光板应力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1192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CN106093034A (zh) * 2016-05-23 2016-11-09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导光板应力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0526U (zh) 一种玻璃盖板
CN205027467U (zh)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CN103792615A (zh) 一种导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89728A (zh) 一种透光结构的应力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3934756B (zh) 防眩光玻璃的制作工艺
CN105181192A (zh) 一种手持背光式玻璃应力仪
CN204975729U (zh) 水松纸激光打孔机
CN111299110A (zh) 一种磨砂微结构防眩光膜及板材
CN104291673A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玻璃管输送台
CN202486341U (zh) 扩散板
CN204149693U (zh) 一种滚轮的微结构
CN204269906U (zh) 一种棱镜胶合工装
CN205720756U (zh) 一种圆凹点面加光面的导光板
CN203084225U (zh) 一种光扩散板
Yin et al. General strategy toward laser single-step generation of multiscale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s by marangoni effect
CN204269907U (zh) 棱镜胶合工装
CN204641236U (zh) 液晶电视发光装饰件
CN204058247U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玻璃管输送台
CN205787196U (zh) 一种双圆点的凹面导光板
CN204203493U (zh) 一种定向反光片
CN205072546U (zh) 一种展示架
CN205359007U (zh) 偏振光画框
CN207301387U (zh) 自清洁偏光片
CN204287531U (zh) 导光板的入光面结构
CN204029312U (zh) 一种多功能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