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6849U -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6849U
CN205026849U CN201520771133.9U CN201520771133U CN205026849U CN 205026849 U CN205026849 U CN 205026849U CN 201520771133 U CN201520771133 U CN 201520771133U CN 205026849 U CN205026849 U CN 20502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screen
novel air
air humidifier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11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越胜
王英志
胡月月
刘嘉静
郭志杰
杨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7711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6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68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属于日常用品领域。所述实用新型包括以柔性风管连通的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送风单元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送风单元内部固定有风机和洁净滤网,在送风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在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水箱内的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通过对风机的通电,实现了对人体呼吸区域进行指向性送风,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循环时的高功耗,同时在送风时还可以进行空气加湿,从而提高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进步,对空气进行净化,获取较为洁净的空气,以便提高生活、工作质量。
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送风模式主要为混合送风(mixingventilation,MV)方式,在该方式中空气净化器为整个房间内建立一个均匀的空气循环环境,使得在该混合送风方式中,令人体能够处于适宜的环境。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所实现的混合送风方式需将室内空气全部处理,这样需要将室内的空气全部进行处理,从而增加了空气净化器的功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加湿单元通过柔性风管连通;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风机,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洁净滤网,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在所述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所述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双层百叶。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壳体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区域具有第一直径,所述壳体在所述出风口对应的第二区域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壳体呈渐缩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洁净滤网包括初效滤网和中效滤网;
其中,所述初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一侧,所述中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风机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壳体外侧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所述加湿单元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风机的通电,实现了对人体呼吸区域进行指向性送风,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循环时的高功耗,同时在送风时还可以进行空气加湿,从而提高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的洁净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的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加湿单元通过柔性风管连通;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风机,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洁净滤网,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在所述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所述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
在实施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存在的功耗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能够降低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的功耗。具体方案如下:
本文中提出的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送风单元1和加湿单元2,二者通过柔性软管3连通。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送风单元1包括壳体11,在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孔洞式进风口12,便于增加该空气加湿净化器的进风量。在壳体11的内部固定有风机13,以便于送风功能的实现。而在孔洞式进风口11和风机13之间,还设置有洁净滤网14用于实现空气的过滤效果。设置在壳体11另一端的出风口15则用于实现指向性送风。
在加湿单元2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21,该半球形的水箱21中储存有加湿用的水,并且在位于水箱21内的柔性风管3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22,用于将水箱21内储存的水经过高频振动后形成水雾,从而满足加湿的用途。
在实际使用时,一方面,在接通风机13的电源后,使得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孔洞式进风口12和洁净滤网14,进而通过出风口15进行送风,同时通过调节柔性风管3的角度,使得出风口15送出的风可以指向人体的呼吸区域,这样在不进行室内整体空气循环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化送风(personalizedventilation,PV),即使得房间中的每个人得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微环境。从而降低了空气净化器对室内进行整体空气循环造成的高功耗。另一方面,在送风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启动换能片22,将水箱21内储存的水经过高频振动后产生水汽,水汽沿柔性风管3上升到送风单元1中,与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相混合,形成的清洁湿润空气从出风口15喷出,从而改善室内人体周围的空气湿度,提高了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是指根据当日最高气温和14时相对湿度的预报值计算指数值,再利用指数的大小划分等级并确定舒适程度。人们可根据当天的指数预报适当地安排室外的生产或活动以及如何防范冷热突变,加强自我保健。
人类机体对外界气象环境的主观感觉有别于大气探测仪器获取的各种气象要素结果。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
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为:
86—88,4级
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
80—85,3级
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
76—79,2级
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
71—75,1级
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
59—70,0级
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
51—58,-1级
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
39—50,-2级
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
26—38,-3级
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
低于25,-4级
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而应用最为广泛的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则表示为:
(ssd)=(1.818t+18.18)(0.88+0.002f)+(t-32)/(45-t)-3.2v+18.2。
其中,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以柔性风管连通的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送风单元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送风单元内部固定有风机和洁净滤网,在送风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在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水箱内的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通过对风机的通电,实现了对人体呼吸区域进行指向性送风,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循环时的高功耗,同时在送风时还可以进行空气加湿,从而提高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双层百叶。
在实施中,在出风口15处还可以设置双层百叶16,双层百叶16边缘与壳体11间滑动摩擦接触,双层百叶可以360°旋转,以便于调整出风口15的双层百叶16,对送风方向进行细调,确保送风能够直接吹向人体呼吸区。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壳体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区域具有第一直径,所述壳体在所述出风口对应的第二区域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在实施中,如图1所示,在壳体11上,与孔洞式进风口12对应的区域相对于出风口对应的区域明显较粗,这样使得壳体11在侧面看来呈现渐缩型结构设计,从而是在在相同风机转速下,出风口15处的风速更快;同时壳体11的纵截面为流线型设计,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摩擦风阻。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洁净滤网包括初效滤网和中效滤网;
其中,所述初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一侧,所述中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风机的一侧。
在实施中,如图2所示,洁净滤网14包括初效滤网141和中效滤网14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孔洞式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首先经过初效滤网141,使得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被过滤掉,接着,空气再次经过中效滤网142,使得空气中的中小型颗粒物被过滤掉,最终使得从出风口15吹出的空气相对于从孔洞式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具有较高的纯净度,这样也使得吹送至用户呼吸区域的空气具有较高的纯净度,降低颗粒物导致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可选的,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壳体外侧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所述加湿单元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控制面板。
在实施中,如图3所示,在壳体11的外侧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112,其中,红外线传感器111用于通过感应红外线的存在与否,去感应人员的所处状态,当人员离开,通过断电使得空气加湿净化器停止运行;当人员回来,进行通电使得空气加湿净化器开始运行。
而湿度传感器112则用于检测外接环境当前的湿度值,可以在当前湿度值低于预设湿度阈值时,对换能片22通电,开始空气的加湿流程;而在当前湿度值高于预设湿度阈值时,对换能片断电,停止空气的加湿流程。
为了便于对红外线传感器111和湿度传感器112工作状态的切换和管理,在加湿单元2的底部还安装有与红外线传感器111和湿度传感器112对应的控制面板23。典型的,通过控制面板的调节,使得红外线传感器111、湿度传感器112根据检测到的湿度、人员位置信息,自动控制风速和加湿量,将湿润清洁空气直接喷射到人体呼吸区,控制呼吸区风速<0.2m/s、相对湿度45%~65%(正常情况下最佳舒适度的风速和相对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以柔性风管连通的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送风单元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送风单元内部固定有风机和洁净滤网,在送风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在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水箱内的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通过对风机的通电,实现了对人体呼吸区域进行指向性送风,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循环时的高功耗,同时在送风时还可以进行空气加湿,从而提高用户的人体舒适度,使得人体舒适指数接近0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和加湿的实施例,仅作为该固定装置中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使用,其具体实现过程类似于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送风单元和加湿单元,所述送风单元与所述加湿单元通过柔性风管连通;
所述送风单元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孔洞式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风机,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洁净滤网,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在所述加湿单元中设置有半球形的水箱,在位于所述水箱内的所述柔性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换能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双层百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壳体在所述孔洞式进风口对应的第一区域具有第一直径,所述壳体在所述出风口对应的第二区域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所述洁净滤网包括初效滤网和中效滤网;
其中,所述初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孔洞式进风口一侧,所述中效滤网位于临近所述风机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
在所述壳体外侧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所述加湿单元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控制面板。
CN201520771133.9U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1133.9U CN205026849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1133.9U CN205026849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6849U true CN205026849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11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6849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68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2761A (zh) * 2023-08-02 2023-10-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个体追随型送风防尘调温湿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2761A (zh) * 2023-08-02 2023-10-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个体追随型送风防尘调温湿系统及方法
CN116892761B (zh) * 2023-08-02 2023-12-1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个体追随型送风防尘调温湿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6673B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204960370U (zh) 环保智能房屋系统
CN203977624U (zh) 一种新型通风吸湿保温墙体构造
CN205026827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05026849U (zh)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净化器
CN102499538A (zh) 提供新鲜空气的床头送风装置
CN106940062B (zh)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
CN203964232U (zh) 管道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5860443U (zh) 一种智能全热交换高效净化新风系统
CN205026852U (zh) 一种新型空气加湿器
CN204962966U (zh) 一种空气湿度调节机
CN204902111U (zh) 一种带全热交换功能的置换式挂壁新风机
CN204717899U (zh) 一种有增氧加湿带冷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07146734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中央空调
CN204006460U (zh) 带有制冷床垫的迷你空调扇
CN109945333A (zh) 一种新风集中处理末端分散调节的居住建筑空调系统
CN207962850U (zh)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
CN205619489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暖通设备
CN110068145A (zh)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206831689U (zh) 一种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10070052U (zh) 一种无风净化空调
CN209147315U (zh) 一种节能型墙体散热通风系统
CN203364352U (zh) 一种家庭暖气管道智能加湿装置
CN201909399U (zh) 一种诱导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CN106931503A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