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5588U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5588U
CN205015588U CN201520752809.XU CN201520752809U CN205015588U CN 205015588 U CN205015588 U CN 205015588U CN 201520752809 U CN201520752809 U CN 201520752809U CN 205015588 U CN205015588 U CN 205015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guide
quantum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28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泽延
钟燮和
陈细俊
许怀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528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5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5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5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和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的一长度方向的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量子点玻璃管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导光板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以使得所述入光面的两侧缘呈曲线设置,所述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所述入光面相匹配,所述光源正对所述相邻量子点玻璃管的拼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白光LED光珠。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光耦合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并防止产生暗影问题。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技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可大幅度提高色彩显示指数,使液晶显示色域超过100%,使产品画质表现优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但由于量子点材料抗水氧能力差,因此将量子点材料封装于长条型玻璃管中,避免其与空气和水汽接触老化,将量子点玻璃管放置在侧入式模组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通过光致发光原理混合产生白光。
由于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是一个曲面板,具有出光面和设于出光面下方的底面,出光面和底面均沿长度方向内凹弯曲,因此导光板的两个长的侧面的与出光面和底面连接的两条边也为曲线,由于量子点玻璃管无法弯曲,而导光板的两个短侧面为矩形,因此传统的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设计方式中,量子点玻璃管位置在导光板的两个短侧面。但是因为导光板的热胀冷缩系数较大,所以两个短侧板受热后朝向量子玻璃管移动的距离较大,在结构设计上需要确保导光板与量子点玻璃管保持一定距离,导致光耦合效率差,光能利用率低,如果使用多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以适应长边入光时的入光面边缘的曲线,则容易导致拼接位置出现暗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提高曲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光耦合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并防止产生暗影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和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的一长度方向的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量子点玻璃管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导光板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以使得所述入光面的两侧缘呈曲线设置,所述多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所述入光面相匹配,所述光源正对所述相邻量子点玻璃管的拼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白光LED光珠。
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LED光珠,所述LED光珠包括所述白光LED光珠及单色波段LED光珠。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玻璃管包括用以与单色波段光线配合的功能段和设于功能段两端的封装端,所述功能段设置有量子点材料,所述封装端不设置所述量子点材料,所述单色波段LED光珠对应所述功能段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光面对应所述白光LED光珠的位置设有用于将光线进行分散的网点区。
优选地,所述网点区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网点区的圆心位于所述出光面靠近所述光源的边沿上,所述网点区上设有用以对进入网点区的光线进行分散的第一网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点的密度沿网点区的圆心朝向周缘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用以对进入另一端面的光线进行分散的第二网点。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涂覆有反射层或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设有反射片。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光面外的光学膜片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和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的一长度方向的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量子点玻璃管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导光板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以使得所述入光面的两侧缘呈曲线设置,所述多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所述入光面相匹配,所述光源正对所述相邻量子点玻璃管的拼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白光LED光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数个量子点玻璃管,并将多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入光面相匹配,使得在导光板沿长度方向弯曲延伸时,可以将长度方向的侧面作为入光面,导光板热胀冷缩时,入光面的移动距离较短,因此可以缩短入光面与量子点玻璃管之间的缓冲距离,提高光耦合效率,并且降低结构设计的难度,同时针对量子点玻璃管的拼接位置设置白光LED光珠,白光LED光珠直接发出白光并射入入光面,因此能够防止导光板上对应拼接位置亮度较低产生暗影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量子点玻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背光模组 200 液晶面板
120 光源 140 导光板
160 量子点玻璃管 122 PCB板
124 LED光珠 125 白光LED光珠
126 单色波段LED光珠 142 出光面
144 入光面 146 网点区
148 第一网点 162 功能段
164 封装段 220 TFT基板
240 CF基板 260 液晶材料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并提供了图1至图4进行参考,为了能够更准确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1、图3和图4建立了坐标,在本实施例中,OX轴方向为长度方向。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100包括光源120、导光板140和数个量子点玻璃管160,导光板140的一端面为出光面142,导光板140的一长度方向的侧面为入光面144,光源120对应入光面144设置,量子点玻璃管160位于入光面144与光源120之间,导光板140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以使得所述入光面142的两侧缘呈曲线设置,数个量子点玻璃管160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所述导光板140相匹配,光源120正对相邻量子点玻璃管160的拼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白光LED光珠12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数个量子点玻璃管160,并将多个量子点玻璃管160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入光面144相匹配,使得在导光板140沿长度方向弯曲延伸时,可以将长度方向的侧面作为入光面144,导光板140热胀冷缩时,入光面144的移动距离较短,因此可以缩短入光面144与量子点玻璃管160之间的缓冲距离,提高光耦合效率,并且降低结构设计的难度,同时针对量子点玻璃管160的拼接位置设置白光LED光珠125,白光LED光珠125直接发出白光并射入入光面144,因此能够防止导光板140上对应拼接位置亮度较低产生暗影的问题。
优选地,光源120包括LED光珠124,LED光珠124包括该白光LED光珠125及单色波段LED光珠126;光源120还包括PCB板122,使用LED光珠124作为发光单元,PCB板122用于驱动LED光珠124发光,其中LED光珠124的发光波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取。
请参阅图2和图3,由于量子点玻璃管160包括用以与单色波段光线配合的功能段162和设于功能段162两端的封装端164,功能段162内设有量子点材料(未图示),封装段164内不设置量子点材料,单色波段LED光珠126对应功能段162设置,单色波段光射到量子点材料上可以通过光致发光原理混合产生白光,而对于封装段164则无法适用上述发光原理,但如果对应封装段164的位置不设置LED光珠124则导光板140的对应位置会由于亮度较低产生暗影,而白光LED光珠125对应封装段164的位置设置,白光LED光珠125直接发出白光并穿过封装段164射入入光面144。此时能够防止导光板140上对应封装段164的位置亮度较低。
由于白光LED光珠125直接穿过封装段164射入入光面144,在相同的电压下,白光LED光珠125发出的光亮度会比较高,此时会在出光面142形成一个以白光LED光珠125直射位置为圆心的半圆形的亮斑,为了避免亮斑导致的局部过亮问题,请进一步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142对应白光LED光珠125的位置设有用于将光线进行分散的网点区146。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优选该网点区146呈半圆形结构,网点区146的圆心位于出光面142靠近光源120的边沿上,网点区146上设有用以散射射出网点区的光线的第一网点148。通过设置网点区146并在网点区146设置第一网点148,由网点区146射出的光线需要经过第一网点148的散射,能够降低网点区146的射出光线的亮度。
由于亮斑的亮度会随着光线的传播逐渐减弱,优选地,第一网点148的分布密度沿网点区146的圆心朝向周缘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网点148的密度的减小趋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针对不同亮度设计第一网点148的分布密度,能够提高网点区146的射出光线的均匀度。
优选地,导光板140的另一表面上设有用以散射射到另一表面的光线的第二网点(未图示)。为了使得射出导光板140的光线更为均匀,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140的与出光面142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上设置第二网点,第二网点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散射效果,能够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优选地,导光板140的与出光面142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涂覆有反射层(未图示)或导光板140的与出光面142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设有反射片(未图示)。通过设置反射层或反射片,能够将从导光板140的另一表面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到导光板140中,防止了光能的浪费,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
优选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设于出光面142的光学膜片组(未图示)。通过设置光学膜片组(未图示)能够对光线进行扩散、增透等处理,提高背光模组100射出的光线的均匀度,并提高光线利用率。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200和设于液晶面板200入光侧的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液晶面板200包括TFT基板220、与TFT基板220相对平行设置并设于TFT基板220上方的CF基板240及位于TFT基板220和CF基板240之间的液晶材料260。背光模组100射出的光由TFT基板220进入液晶面板200,最终由CF基板240射出。
优选地,液晶面板200沿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液晶面板200的弯曲的弧度与背光模组100弯曲的弧度向适应,以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导光板和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所述导光板的一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的一长度方向的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光源对应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量子点玻璃管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导光板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曲延伸,以使得所述入光面的两侧缘呈曲线设置,所述数个量子点玻璃管拼接呈曲折设置,以与所述入光面相匹配,所述光源正对所述相邻量子点玻璃管的拼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白光LED光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LED光珠,所述LED光珠包括所述白光LED光珠及单色波段LED光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玻璃管包括用以与单色波段光线配合的功能段和设于功能段两端的封装端,所述功能段设置有量子点材料,所述封装端不设置所述量子点材料,所述单色波段LED光珠对应所述功能段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对应所述白光LED光珠的位置设有用于将光线进行分散的网点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区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网点区的圆心位于所述出光面靠近所述光源的边沿上,所述网点区上设有用以对进入网点区的光线进行分散的第一网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的密度沿网点区的圆心朝向周缘的方向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用以对进入另一端面的光线进行分散的第二网点。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涂覆有反射层或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另一端面设有反射片。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光面的光学膜片组。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和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入光侧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520752809.XU 2015-09-25 2015-09-25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015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809.XU CN2050155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809.XU CN2050155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5588U true CN205015588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2809.XU Active CN205015588U (zh) 2015-09-25 2015-09-25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5588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703A (zh) * 2016-04-12 2016-06-29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867023A (zh) * 2016-04-12 2016-08-17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911750A (zh) * 2016-04-12 2016-08-31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02515A (zh) * 2017-03-14 2017-06-06 宜昌景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曲面量子点显示器的弧形量子管背光源套件
CN107167867A (zh) * 2017-06-19 2017-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带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8802891A (zh) * 2018-05-11 2018-11-13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WO2018209737A1 (zh) * 2017-05-16 2018-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WO202400033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光学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7703A (zh) * 2016-04-12 2016-06-29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867023A (zh) * 2016-04-12 2016-08-17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911750A (zh) * 2016-04-12 2016-08-31 东莞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02515A (zh) * 2017-03-14 2017-06-06 宜昌景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曲面量子点显示器的弧形量子管背光源套件
WO2018209737A1 (zh) * 2017-05-16 2018-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US10416371B2 (en) 2017-05-16 2019-09-1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system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167867A (zh) * 2017-06-19 2017-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带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WO2018232794A1 (zh) * 2017-06-19 2018-12-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带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US10802204B2 (en) 2017-06-19 2020-10-1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CN108802891A (zh) * 2018-05-11 2018-11-13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CN108802891B (zh) * 2018-05-11 2020-10-02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WO202400033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光学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5588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8010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01558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880860B (zh) 背光组件和包括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CN110133907A (zh) 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视
CN102866526B (zh) 显示装置
CN105891938B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2057827U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KR20100075134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4790052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3731289U (zh) 一种led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784831U (zh) 一种新型反射式透镜
CN103032766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3807672A (zh) 一种面光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5759490A (zh)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5242457A (zh) 一种高色彩饱和度的导光装置
CN203052434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89657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606740U (zh)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
CN203422491U (zh) 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047585A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电视
CN203012174U (zh) 导光板、含该导光板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5210481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242453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256751U (zh) 侧入式导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