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3815U -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03815U CN205003815U CN201520579765.5U CN201520579765U CN205003815U CN 205003815 U CN205003815 U CN 205003815U CN 201520579765 U CN201520579765 U CN 201520579765U CN 205003815 U CN205003815 U CN 205003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arable
- electrostatic
- unit
- electrostatic equipment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该防静电设备包括可穿戴静电装置和静电报警装置,静电报警装置包括用于监控可穿戴静电装置并在异常情况时提供报警的监控报警装置,和磁性金属吸附单元,可穿戴静电装置适于与磁性金属吸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进一步地使可穿戴静电装置连接至接地,从而使可穿戴静电装置、磁性金属吸附单元、监控报警装置三位一体同步接地,达到即使人员离开只要可穿戴静电装置吸附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上就不会报警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供快速取挂穿戴式静电装置、供静电装置接地、及监控静电装置的防静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许多电子相关行业的工作场合中,为充分保护像是印刷线路板等静电敏感装置或零配件免于受到静电损坏,或在纺织、化工等相关工作场所,为避免静电引发火花而发生火警,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穿戴防静电装置,包括工作服、鞋、手环、脚环等。以其中最被广泛使用的静电手环为例,便可分为有线式静电手环、无线式静电手环及智能防静电手环等。其中,无线式静电手环虽然理论上可以利用静电压平衡之物理原理,藉由静电自高电位向低电位推挤的特性,将人体静电引入手环内部的收集区,由于区内置有离子交换剂,可使被导入的静电被等量离子中和,从而达成静电宣泄的效果与防静电的目的,但实际上,无线式静电手环防静电的效果并不理想,其藉由离子交换方式中和静电的容量也很有限,不适于应用在长时间大量操作的工作场合。因此,上述场合往往需让所有工作人员配戴有线静电手环,甚至搭配更多其他穿戴式静电装置。
但即使在配戴有线静电手环的情况下,手环是否达到防静电的效果仍须取决于手环是否同时有效接地及接触人体,倘若配戴的是传统的一般有线静电手环,万一使用时不慎未能有效接地或接触人体,其将不具备防静电的功能。
有鉴于此,目前较具安全意识的工厂都改已用设有报警装置的有线静电手环,其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类似所谓智能防静电手环,作法为手环本身即配有报警器,能侦测手环是否正常良好地接触人体及接地,并在两者或其一接触不良时,以指示灯、蜂鸣器或其他方式报警,使配戴者能立即排除状况,从而恢复其防静电功能。另一种是在有线静电手环以外设置报警器,也就是将手环线透过报警器接地,倘若手环没正常良好地接触人体及接地,报警器也会以指示灯、蜂鸣器或其他方式报警。一般来说前者优点在于携带便利,适合工作地点经常变换者,例如外派电子维修人员,但缺点在于手环成本较高,且损坏便须一体更换;相对地,后者的报警器往往固定于特定位置,或体积较大,适合在固定区域工作者,例如工厂工人,但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且一旦发生故障,仅须更换故障的手环或报警器即可。
然而目前无论是上述静电手环或其他穿戴式静电装置,如静电脚环,在实际使用上遭遇的问题是,使用人员下班或欲离开工作区时,因为缺乏适当的地点或设备供放置这些静电装置,使得使用人员往往将静电装置随意摆放或堆放,一方面导致静电装置容易在胡乱取放时受损,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工作环境,包括工具及线路放置方式不美观、不符合6S可视化标准,以及报警器因静电装置脱离人体接触、甚至脱离接地而持续发出声、光、或振动警示,污染工作环境。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防静电设备,其兼具静电装置的监控及报警装置,同时利用吸附原理,方便工作人员将脱下的穿戴式静电装置,在仍连接于所述防静电设备的情况下,就地顺手附挂在所述防静电设备的特定位置。其附挂不但因为使用吸附方式从而使取挂都相当方便快速,更因其用来附挂静电装置的吸附单元也接地,使得静电装置在附挂状态时不会因为未接触人体而引发报警,从而可以在附挂的同时达到消除警示导致的污染及环境美观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由于取放方式规范,以及避免长时间发出警示,静电装置和监控装置两者的使用寿命都可大幅度提升,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了更换装置的成本,也更加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利用其磁性金属吸附单元吸附固定可穿戴静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具有监控报警装置,从而可以监控连接及/或附挂于所述取挂装置的可穿戴静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监控报警装置可以在连接的可穿戴静电装置未接地时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监控报警装置可以在可穿戴静电装置未被有效穿戴时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是以可动式方式固定可穿戴静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接地后可使可穿戴静电装置被固定时,透过所述防静电设备多点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接地后可以在可穿戴静电装置被多点接地时视同可穿戴静电装置被有效穿戴,从而避免无谓地持续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悬挂可穿戴静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将可穿戴静电装置固定在指定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容许可穿戴静电装置从多种角度固定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容许可穿戴静电装置在靠近后自动被固定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容许可穿戴静电装置在靠近后被导正到指定的固定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的吸附单元可容许可穿戴静电装置被直接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搭配现有的有线可穿戴静电装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搭配现有的带有报警器的有线可穿戴静电装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同时供一个或多个可穿戴静电装置固定于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同时供一个或多个可穿戴静电装置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同时供多个可穿戴静电装置多点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所述防静电设备可藉由改装一可穿戴静电装置的静电报警仪制成。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静电设备,其包括:
一可穿戴静电装置;以及
一静电报警装置,其包括:
一监控报警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并在异常情况时提供报警,和
一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适于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进一步地连接至接地,以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磁性附接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时,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得以接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静电报警装置还包括一机壳,一用于接地的传导单元,一第一连接单元,及一穿透地嵌于所述机壳的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机壳内外的线路,其中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一固定端和一吸附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嵌入于所述机壳,并电性连接所述传导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并透过所述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传导单元。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包括一第二连接单元及一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具有一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用于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透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一侧表面,用于在作业时间接触人员的体表并于作业时间以外被吸附于所述吸附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导单元包括一传导连接单元、一第一传导单元、及一第二传导单元,所述第一传导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传导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传导单元,所述第二传导单元另连接至接地,所述传导连接单元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导单元于所述固定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报警装置还包括一接地连接结构,用于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导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传导连接单元与所述接地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接地连接结构,所述第二传导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连接结构及接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端包括一吸附部件,嵌于所述吸附端,用于吸附所述接触部,以确保当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被附挂于所述静电报警装置时,所述接触部电性连接于所述吸附单元,从而接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是静电手环或静电脚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静电报警装置,其包括:
一监控报警装置,用于监控一可穿戴静电装置并在异常情况时提供报警;以及
一磁性金属吸附单元,以用于磁性吸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
优选地,其中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进一步地连接至接地,以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磁性附接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时,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得以接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包括一静电报警装置10及一可穿戴静电装置20。所述静电报警装置10包括一机壳11、一磁性金属吸附单元12,包括插入所述机壳11中的一固定端121及一露出所述机壳11的吸附端122、一固定单元13,将所述固定端121锁固,从而固定所述吸附单元12、一传导单元14,电性连接于所述吸附单元12插入所述机壳11的部份或所述固定单元13并穿过所述机壳11后接地、一监控报警装置15,固定于所述机壳11内、一第一连接单元16,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及一连接器17,穿透地嵌于所述机壳,用于电性连接机壳11内外的线路。其中所述传导单元14包括一传导连接单元141,用于电性连接于所述吸附单元12插入所述机壳11的部份或所述固定单元13、一第一传导单元142,电性连接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及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以电性连接所述吸附单元12至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及一第二传导单元143,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另一端穿过所述机壳11后接地或电性连接外部含接地线路的线路。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包括一连接结构151,用于辅助固定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于所述机壳11及/或作为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电性连接其他单元及接地的线路。所述连接结构151包括一第一连接结构1511,用于固定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于所述机壳11并作为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电性连接其他单元及接地的线路,及一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用于辅助或强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的功能。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6包括一第一连接线161,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6至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从而透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6、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使所述连接器17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包括一第二连接单元21及一接触部22,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包括一第二连接线211,电性连接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则电性连接于所述连接器17。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为一穿戴式静电装置,例如静电手环或静电脚环,其中一面包含一用于接触人体的接触部22,所述接触部22是由可磁吸的金属,例如铁或含铁的合金所制成,从而可以在穿戴时用于接触人体以导出静电,并在未穿戴时被以磁吸的方式可动式固定于一具有磁性的所述吸附端122。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及所述吸附端122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及所述吸附端122的类型,例如所述吸附端122也可实施为一内含导线或由导电材质构成的吸盘,其尺寸及样式匹配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被实施用于接触人体的金属面及其周围。
所述机壳11是个坚固外壳,用于固定、容纳及保护其它单元及装置,为避免其中的监控报警装置15受干扰,所述机壳11的材质可采用非导电性的材质,例如塑料或木材,且为容许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传出报警信号,可另设有孔洞或透明窗口等避免影响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发出的声、光,此外,为方便检修,所述机壳11可实施为一可开关之箱体,或是利用螺丝固定其中一面之长方体等。所述吸附单元12为一沟通机壳11内外,并兼具吸附功能及传导功能的物体,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一含磁性金属的圆饼状物延伸一附有螺纹的金属杆,以锁入所述机壳11,并在实施为一螺母的所述固定单元13于所述机壳11内部的锁固下,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上。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所述吸附单元12及所述固定单元13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的所述吸附单元12及所述固定单元13的类型,例如所述吸附单元12也可实施为一塑料杆,外部露出一磁铁,内部露出至少一连接该磁铁的金属部件,或一长杆吸盘,吸盘处布有露出并连通至所述机壳11内部杆身的金属部件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所述吸附单元12及所述固定单元13,并包括不加装所述固定单元13的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吸附单元12插入所述机壳11的部份采用卡榫构造等。
所述传导单元14的传导连接单元141是一个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导单元142充分、稳定地电性连接所述吸附单元12的单元,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冷压端子,套入所述吸附单元12插入所述机壳11内的杆身后,再被实施为一螺母的所述固定单元13紧贴并锁固于所述固定单元13与所述机壳11之间,由于所述固定单元13锁紧时,在所述固定单元13与所述机壳11之间产生一接触压力,使所述固定单元13非仅接触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而是紧压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从而避免两者接触部位因金属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而妨碍静电传导。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及所述固定单元13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的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及所述固定单元13的类型,例如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也可以被实施为一鳄鱼夹或附有螺丝的环状固定夹,如图2所示的传导连接单元141’,以自行夹固的方式达到固定于所述吸附单元12的目的,从而无须透过所述固定单元13便可在保持必要的接触压力的情况下电性连接所述吸附单元12,甚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同时达到锁固,或辅助锁固所述吸附单元12的效果。甚至,所述吸附单元12及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也可以皆不具特殊连接或固定构造,并完全以焊接方式固定,使所述吸附单元12固定嵌于所述机壳11,并使所述传导连接单元141充分电性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吸附单元12位于所述机壳11内部的指定位置。
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在本实施例中是一部根据现有技术的报警器,可藉由线路电流配合设定的电阻值判定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及连接到报警器的可穿戴静电装置20是否成功接地及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所述接触部22是否妥适接触穿戴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用户的皮肤,并在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未成功接地或所述接触部22未妥适接触穿戴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用户的皮肤时分别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包括灯光、声音、振动、或电子信号中的一种或不只一种,例如于一可穿戴静电装置20接地不良时发出黄色闪光及滴滴声,于所述接触部22未妥适接触穿戴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用户的皮肤时发出红色闪光及哔哔声,于两者皆正常工作时发出绿色灯光,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在各种情形发生时同时发出电子信号通知设备管理者。至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的连接结构151,可实施为一连接到所述监控设备的金属架,用于将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固定在所述机壳11中的特定位置,并且因为该金属架一端连接到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对外的感测接口及/或接地接口,因此其他单元的线路可以透过该金属架电性连接至该感测接口,从而受到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监控。具体实施上,第一连接结构1511可以是一金属架,而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则是另一个金属架,两者一同固定或辅助固定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于一固定位置,并连接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的感测接口及接地接口。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和所述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种类及尺寸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和所述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例如,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可被实施为一扁平电缆,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另一端则分别供间接电性连接于两组所述吸附单元12、两组所述连接器17及一组所述第二传导单元143,并且该监控报警装置15倚赖所述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固定于所述机壳11中,又例如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及所述第二接地连接结构1512分别为两个将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锁固于所述机壳11的螺丝,其在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上锁固的位置同时也是该监控报警装置15的感测及/或接地接口。此外,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可被实施为利用内部装设的电池运作,也可以被实施为透过所述第二传导单元143获得外部电力,在后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传导单元143可被实施为一具备中性线或地线的双相或多相线路,透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内含的独立线路单独连接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与外部线路,并不与同时透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511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的其他线路互通。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即靠所述第二传导单元143的中性线或地线达到接地效果。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6可被实施为一柱状金属接头,例如耳机插头,所述第一连接线161则为电线,一端固定连接于该耳机插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151上,从而在容许所述监控报警装置接通位于所述机壳11外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时,也方便在更新或维护时把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拆离所述机壳11,达到模块化的效果。至于所述连接器17则可被实施为一具有卡榫构造的筒状金属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其朝所述机壳11内部端为一耳机孔,朝所述机壳11外部端为一柱状金属,供相匹配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例如一鳄鱼夹接头,连接。然而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所述连接器17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种类及尺寸的所述连接器17,例如,所述连接器17也可被实施为是一两端皆为耳机孔的筒状金属部件,如图2及图4所示,以在机壳11外部供相匹配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如一耳机插头,来连接。
如图2及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防静电设备,所述吸附端122可以被实施为一水平构造,以容许其以含有较低磁性的方式被实施,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一种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主结构中镶嵌一具有磁性材料,实施为一磁铁的吸附部件1221’,从而免过大的磁性在工厂中增加特定待加工的电子产品损伤的风险,或者可以容许含铁量较少的静电装置仍可被附挂于所述吸附端122上,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穿戴静电装置20,例如一静电手环,主要是被挂在所述吸附端122上,而非由侧面吸附,因此所述吸附端122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间的磁吸力无须大到能在所述吸附端122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之间产生一大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重量的最大静摩擦力,即可让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在维持其金属面电性连接所述吸附端122的情况下,被附挂于所述吸附端122上。相对地,倘若是藉由如图1所示的侧面吸附的方式,所述吸附端122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间的磁吸力,尤其在两者间接触面平滑的情况下,必须相当大才能产生足以克服并超过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重量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力量,以免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自行,或仅因微小外力而滑落。此外,此种水平构造的吸附端122也容许在其与所欲吸附的可穿戴静电装置20间产生的磁力大于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重量的情况下,以悬挂或悬吊的方式吸附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从而提供一种额外的吸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是以从上方勾或挂的方式被附挂在所述吸附端122上,所述吸附端122的吸附效果仍具备积极作用,因为其主要在于确保所述接触部22确实紧贴所述吸附端122,以确保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不会无谓报警。
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所述吸附端122及所述吸附部件1221’的类型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合适的所述吸附端122及所述吸附部件1221’的类型,例如以磁性粉末混合其他导体粉末形成所述吸附端122的实施方式,或所述吸附部件1221’被实施为一内含导线或由导电材质构成的吸盘,或者以不同形状、数量、大小等方式嵌入不同形状材质大小或仰角的所述吸附端122中,其尺寸及样式匹配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被实施用于接触人体的金属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设备将两种完成不同作用和功能的装置,利用其共性相结合,从而以一种设备达到多种效果,其使用方式延伸自现有静电报警器,也就是工作人员在配戴可穿戴静电装置20时,使该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1连接到所述连接器17,从而接地并受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的实时监控,此时无论是包括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的整个所述防静电设备未接地,或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未妥适接触工作人员皮肤,都将立即引发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报警,因此工作人员可轻易确保其作业不受自身静电干扰或破坏。待工作人员作业完毕或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时,他可将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脱下,并直接将接触皮肤的接触部22靠向所述吸附端122,从而将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吸附到所述静电报警装置10,同时达到将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存放定位及将所述接触部22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报警装置15或接地的效果,以避免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20未接触人体引发报警,影响工作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设备,即使在所述监控报警装置的警报功能失效的情况下,或选择不设置所述监控报警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取挂装置仍可发挥接地及附挂/吸附静电装置的作用,并可搭配现有的带有报警器的静电装置使用,使现有带报警器的静电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因其接触部被所述吸附端吸附而接地,从而避免该带报警器的静电装置在不使用时无谓报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防静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穿戴静电装置;以及
一静电报警装置,其包括:
一监控报警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并在异常情况时提供报警,和
一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适于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进一步地连接至接地,以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磁性附接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时,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得以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静电报警装置还包括一机壳,一用于接地的传导单元,一第一连接单元,及一穿透地嵌于所述机壳的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机壳内外的线路,其中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一固定端和一吸附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嵌入于所述机壳,并电性连接所述传导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并透过所述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传导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包括一第二连接单元及一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具有一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于所述监控报警装置,用于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透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一侧表面,用于在作业时间接触人员的体表并于作业时间以外被吸附于所述吸附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传导单元包括一传导连接单元、一第一传导单元、及一第二传导单元,所述第一传导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传导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传导单元,所述第二传导单元另连接至接地,所述传导连接单元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导单元于所述固定端。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吸附端包括一吸附部件,嵌于所述吸附端,用于吸附所述接触部,以确保当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被附挂于所述静电报警装置时,所述接触部电性连接于所述吸附单元,从而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防静电设备,其中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是静电手环或静电脚环。
8.一种静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监控报警装置,用于监控一可穿戴静电装置并在异常情况时提供报警;以及
一磁性金属吸附单元,以用于磁性吸附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报警装置,其中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进一步地连接至接地,以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磁性附接于所述磁性金属吸附单元时,使所述可穿戴静电装置得以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9765.5U CN205003815U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79765.5U CN205003815U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03815U true CN205003815U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516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7976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03815U (zh) | 2015-08-04 | 2015-08-04 |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0381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7703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人体静电监控方法和穿戴设备 |
CN111862545A (zh) * | 2020-07-06 | 2020-10-30 | 贵州景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手环报警器及其静电手环 |
CN112362915A (zh) * | 2020-10-29 | 2021-02-1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压试验测试线连接器 |
-
2015
- 2015-08-04 CN CN201520579765.5U patent/CN2050038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7703A (zh) * | 2016-03-30 | 2016-08-24 | 深圳还是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人体静电监控方法和穿戴设备 |
CN111862545A (zh) * | 2020-07-06 | 2020-10-30 | 贵州景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手环报警器及其静电手环 |
CN112362915A (zh) * | 2020-10-29 | 2021-02-1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压试验测试线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03815U (zh) | 防静电设备及静电报警装置 | |
CN204129120U (zh) | 一种雷电监测系统 | |
CN104966953A (zh) | 一种多功能安全插座组 | |
CN203012051U (zh) | 在线自动防静电报警装置 | |
CN107069259B (zh) | 便携式接地线 | |
CN204254900U (zh) | 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触电保护装置 | |
WO2019243388A1 (de) | Mobiler elektroarbeitsplatz mit schutzausrüstung gegen stromschlag | |
CN203183512U (zh) | 一种静电释放报警装置 | |
CN205189480U (zh) | 一种电杆 | |
CN204760675U (zh) | 一种多功能安全插座组 | |
CN207939551U (zh) | 基于nb-iot技术的消防感知物联网远端自检系统 | |
CN209417188U (zh) | 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器带电更换辅助装置 | |
CN207781283U (zh) | 一种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用智能型绝缘子 | |
CN203801845U (zh) | 一种综合防护绝缘鞋 | |
CN209804573U (zh) | 一种电源点断点联接应急工具 | |
CN201993871U (zh) | 一种新型火灾探测器 | |
AT521136B1 (de) |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Sicherheit einer Person im Falle eines Stromunfalls | |
CN207352106U (zh) | 单相接地故障嵌入式管理报警系统成套设备 | |
CN208623052U (zh) | 一种具有电压保护功能的电源线 | |
CN207542415U (zh) | 一种万能接地转换接头 | |
CN204632555U (zh) | 一种可定位的互感器二次端子防护罩 | |
CN104237722A (zh) | 一种接地线的自检装置 | |
AT521138B1 (de) |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Koordination von Hilfe im Falle eines Stromunfalls | |
CN214626508U (zh) | 一种变电站多功能监控装置 | |
CN207398863U (zh) |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的电池放电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