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1781U -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1781U
CN205001781U CN201520762265.5U CN201520762265U CN205001781U CN 205001781 U CN205001781 U CN 205001781U CN 201520762265 U CN201520762265 U CN 201520762265U CN 205001781 U CN205001781 U CN 205001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ed element
bearing
damping
connecting mechanism
circular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22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璞
张勇
瞿艳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henzhen Magnetic Resonance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22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1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1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1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其中,旋转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转动部件;其包括轴承,以及通过所述轴承实现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和转动限位部件;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止位块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止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止位块和所述止位结构能够在设定位置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旋转操作的可控性,进一步确保悬吊装置悬吊物的调整精确度。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应用、医疗以及办公家用等各种领域,通常会用到悬吊装置,如用于安装照明设备的悬吊装置,用于悬挂显示器或图像采集装置的悬吊装置等。这些悬吊装置可以安装在墙壁上、机架上或天花板上等。在这些悬吊装置中,有些会涉及到悬吊物的角度调整,例如,显示器或图像采集装置等的角度调整,这就需要悬吊装置能够实现旋转操作。目前的有些悬吊装置虽然可以通过轴承或套轴等实现旋转操作,但通常该旋转操作不是很可控,这使得悬吊物的调整精确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旋转连接机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悬吊装置,用以提高悬吊装置的旋转操作的可控性,进一步确保悬吊物的调整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旋转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转动部件;其包括轴承,以及通过所述轴承实现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和转动限位部件;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止位块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止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止位块和所述止位结构能够在设定位置相互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复数组止位块安装孔,所述止位块能够通过任一组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限位部件进一步包括:阻尼可调限位件,其具有一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的一阻尼调节环、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上的一止位结构;其中,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具有设定间隙,通过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圆柱面;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支撑架为一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台面上;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阻尼调节环为一开口圆环,所述开口圆环套装在所述圆柱面外侧,并与所述圆柱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开口圆环的非开口端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连接区,所述开口圆环的开口端延伸出相互分开的两个折弯臂;所述两个折弯臂上具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调节孔,通过螺母与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的所述螺栓之间的缩紧调节,可调节所述两个折弯臂之间的间隙,进而可调节所述开口圆环与所述圆柱面之间的间隙;所述两个折弯臂及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的所述螺栓及螺母共同构成所述止位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圆柱面;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支撑架为一卡环形支撑架,所述卡环形支撑架固定套装在所述圆柱面上;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阻尼调节环为一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与所述环形台面平行布置,并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环形平面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的连接区,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具有与所述环形平面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具有螺纹孔,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后能够与所述环形平面相接触;通过调节旋入所述螺纹孔的螺栓的旋入深度可调节所述环形平面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的间隙;所述环形台面上具有作为止位结构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为一对平面推力轴承;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凸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一轴承盖板和一连接件;所述一对平面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轴承盖板具有小于所述凸台直径的孔径,其从压住所述凸台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对转动部件的轴承为滚珠轴承;所述相对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滚珠轴承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悬吊装置,可包括上述任一实现形式的旋转连接机构。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为旋转操作设置了限位结构,即为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设置了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件上的止位块和固定在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止位结构,使二者能够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相对转动过程中的设定位置相互接触,从而可实现旋转操作的位置可控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连接部件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复数组止位块安装孔,使得止位块能够通过任一组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从而实现了限位位置可调。
此外,通过为旋转操作设置阻尼可调结构,即设置一阻尼可调限位件,其具有一用于固定在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的一阻尼调节环、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上的一止位结构,其中,所述阻尼调节环与第一连接部件之间具有设定间隙。通过调节阻尼调节环与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阻尼调节环与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实现旋转操作的旋转灵活度的可控性。
另外,针对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具体结构,阻尼可调限位件也可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环形的阻尼调节环可以保证阻尼调节环与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均匀性,使得悬吊装置的旋转操作更加均匀平稳。
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限制相对转动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其既可以采用滚珠轴承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平面推力轴承的形式。此外,也不限制本申请中旋转连接部件的应用场景,因此应用较广泛。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仅通过螺栓螺母便可实现限位点的调节和旋转状态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转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旋转连接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旋转连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4a至图4c为图1至图3中所示阻尼可调限位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至图3中所示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使得旋转操作可控,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为旋转操作设置一限位结构。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旋转连接机构可包括一相对转动部件和一转动限位部件。
其中,相对转动部件可包括轴承,以及通过所述轴承实现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实际应用中,该轴承可以为滚珠轴承,也可以为平面推力轴承等。相应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具体结构及其与所述轴承之间的连接关系可根据轴承的类型进行相应设置。例如,如果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则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可分别与所述滚珠轴承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连。又如,如果所述轴承为一对平面推力轴承;则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凸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可包括一轴承盖板和一连接件;所述一对平面推力轴承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轴承盖板可具有小于所述凸台直径的孔径,并从压住所述凸台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
转动限位部件可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止位块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止位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止位块和所述止位结构能够在设定位置相互接触,从而实现悬吊装置转动操作的限位。
进一步地,为了使限位点可调,可在第一连接部件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复数组止位块安装孔,所述止位块能够通过任一组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例如,可在第一连接部件的360度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6组安装孔,则该止位块可实现每30度可调。如果每组安装孔包括2个安装孔,则该第一连接部件的360度圆周方向上可设置12个安装孔。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旋转操作的精确度,可进一步为旋转操作设置一阻尼可调结构,用于调节旋转时的灵活度。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转动限位部件可进一步包括一阻尼可调限位件,该阻尼可调限位件可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的阻尼调节环、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上的止位结构。其中,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具有设定间隙,通过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连接机构进行说明。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所述旋转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旋转连接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旋转连接机构的爆炸图;图4a至图4c为图1至图3中所示阻尼可调限位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至图3中所示上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说明书中将主要基于图1所示方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进行详细描述,除非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为描述方便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竖直以及水平等方位均相对于图1所示视角而言。
结合图1至图5,可以看出,本例子中的悬吊装置的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转动部件100和转动限位部件200。
其中,相对转动部件100包括一对平面推力轴承110、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本例子中,第一连接部件120也可以称为上连接器120,其上端用于与悬吊装置的悬臂1的连接端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件130可包括轴承盖板131和连接件132。其中,连接件132可以称为下连接器132,其下端用于与下方的悬吊物连接。
本例子中,该悬臂1可安装在墙壁上、机架上或天花板上。悬臂1的连接端11可以为一具有套孔的连接圆柱11。相应地,第一连接部件120的上端为一与所述连接圆柱11的套孔相配合的圆柱连接端。所述连接圆柱11上设置有复数个安装孔12,所述圆柱连接端121上对应设置有复数个螺纹孔122,复数个螺栓2分别可通过对应的安装孔12和螺纹孔122将所述连接圆柱11与所述圆柱连接端121固定连接在一起。
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本例子中的上连接器120的下端具有一凸台123。所述一对平面推力轴承110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132的上端之间,所述轴承盖板131具有小于所述凸台123直径的孔径,其从压住所述凸台123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件132上。本例子中,可通过复数个螺栓3及对应的安装孔进行安装。
通过所述平面推力轴承110,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可实现相对转动。
本例子中,转动限位部件200可包括:止位块210和阻尼可调限位件220。
其中,止位块210用于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件120上。本例子中,止位块210上具有两个安装孔211;相应地,在第一连接部件120的圆周方向上具有6组止位块安装孔124,每组的2个止位块安装孔123分别与止位块210上的两个安装孔211相对应。两个螺栓4可通过任一组对应的安装孔211和安装孔124将止位块210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上。该例子中止位块210可实现每30度可调。
本例子中的阻尼可调限位件220具有一环形支撑架221、一与所述环形支撑架221相连的阻尼调节环222、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上的止位结构223。
其中,所述环形支撑架221用于固定安装在轴承盖板131的环形台面1311上。具体地,可通过螺栓5及环形支撑架221上的安装孔2211和轴承盖板131上的安装孔1312将环形支撑架221固定安装在轴承盖板131的环形台面1311上。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为一开口圆环222,所述开口圆环222用于套装在第一连接部件120的圆柱面外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的圆柱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开口圆环222的非开口端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撑架221上的连接区2221,所述开口圆环222的开口端延伸出相互分开的两个折弯臂2222;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上具有可供螺栓6穿过的调节孔2223,通过螺母7与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的所述螺栓6之间的缩紧调节,可调节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之间的间隙,进而可调节所述开口圆环2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的圆柱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可调节所述开口圆环2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悬吊装置的转动操作的灵活度发生改变。可见,开口圆环222相当于一个弹片,当螺母7与螺栓6调紧时,在该紧缩力的作用下,开口圆环222的直径减小,当螺母7与螺栓6调松时,开口圆环222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开口大小,直径增大。其中,前述连接区2221的大小应不影响开口圆环222的直径调节。
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及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的所述螺栓6及螺母7共同构成所述止位结构223。
本例子中,止位块210随第一连接部件120一起旋转,安装在轴承盖板131上的阻尼可调限位件220随第二连接部件130(即轴承盖板131和连接件132)一起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阻尼可调限位件220上的止位结构223可与止位块210在设定位置相互接触,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调节阻尼可调限位件220上的阻尼调节环222与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调节旋转状态。
本例子中,阻尼调节环222的这种环形结构设计保证了阻尼调节环222与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摩擦均匀性,使得悬吊装置的旋转操作更加均匀平稳。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其它结构形式的连接机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也可将图1至图5中所示的第一连接部件120称为第二连接部件,将图1至图5中所示的第二连接部件130称为第一连接部件。相应地,转动限位部件200所包括的止位块210和阻尼可调限位件220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
例如,对于阻尼可调限位件可包括一卡环形支撑架、一与所述卡环形支撑架相连的阻尼调节环、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上的止位结构。其中,卡环形支撑架可固定套装在第二连接部件的圆柱面上;所述阻尼调节环可以为一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环形台面平行布置,并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环形平面上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的连接区,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具有与所述环形平面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具有螺纹孔,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后能够与所述环形平面相接触;通过调节旋入所述螺纹孔的螺栓的旋入深度可调节所述环形平面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的间隙,即当螺栓向下旋时,螺栓端面压着所述环形平面向下移动以减小其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的间隙;当螺栓向上旋时,螺栓端面向上移,所述环形平面也会随着螺栓端面的压紧力的减小而恢复其向上的趋势,从而增大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的间隙。此外,所述环形台面上可具有作为止位结构的凸起。相应地,止位块可以安装在第一连接部件的环形台面上,并且环形台面的圆周方向上可均匀布置复数组止位块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悬吊装置可包括上述任一实现形式的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连接机构不仅可应用于悬吊装置的转轴旋转,而且可应用于其它场合的旋转操作控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此外,环形的阻尼调节环可为转轴的制动提供均匀的摩擦,从而使旋转平稳可控。此外,可仅仅通过螺栓螺母的调节便可实现限位角度调整及旋转状态的调整,因此容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转动部件(100);其包括轴承(110),以及通过所述轴承(110)实现相对转动的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和
转动限位部件(200);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上的止位块(210)和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上的止位结构(223),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和第二连接部件(130)的相对转动过程中,所述止位块(210)和所述止位结构(223)能够在设定位置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复数组止位块安装孔(124),所述止位块(210)能够通过任一组安装孔(124)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部件(200)进一步包括:阻尼可调限位件(220),其具有一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上的支撑架(221)、与所述支撑架(221)相连的一阻尼调节环(222)、以及位于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上的一止位结构(223);
其中,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具有设定间隙,通过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所述阻尼调节环(2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之间的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的一侧具有一圆柱面;
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220)的支撑架(221)为一环形支撑架(221),所述环形支撑架(221)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台面上;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220)的阻尼调节环(222)为一开口圆环(222),所述开口圆环(222)套装在所述圆柱面外侧,并与所述圆柱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开口圆环(222)的非开口端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21)上的连接区(2221),所述开口圆环(222)的开口端延伸出相互分开的两个折弯臂(2222);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上具有可供螺栓(6)穿过的调节孔(2223),通过螺母(7)与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的所述螺栓(6)之间的缩紧调节,可调节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之间的间隙,进而可调节所述开口圆环(222)与所述圆柱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及穿过所述两个折弯臂(2222)的所述螺栓(6)及螺母(7)共同构成所述止位结构(2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侧具有一圆柱面;
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支撑架为一卡环形支撑架,所述卡环形支撑架固定套装在所述圆柱面上;所述阻尼可调限位件的阻尼调节环为一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与所述环形台面平行布置,并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环形平面具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的连接区,所述卡环形支撑架上具有与所述环形平面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具有螺纹孔,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后能够与所述环形平面相接触;通过调节旋入所述螺纹孔的螺栓的旋入深度可调节所述环形平面与所述环形台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环形台面上具有作为止位结构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10)为一对平面推力轴承(110);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的一侧具有一凸台(123);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30)包括一轴承盖板(131)和一连接件(132);所述一对平面推力轴承(11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20)与所述连接(132)件之间,所述轴承盖板(131)具有小于所述凸台(123)直径的孔径,其从压住所述凸台(123)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件(1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转动部件的轴承为滚珠轴承;
所述相对转动部件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滚珠轴承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连。
8.一种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机构。
CN201520762265.5U 2015-09-29 2015-09-29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Active CN205001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2265.5U CN205001781U (zh) 2015-09-29 2015-09-29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2265.5U CN205001781U (zh) 2015-09-29 2015-09-29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1781U true CN205001781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2265.5U Active CN205001781U (zh) 2015-09-29 2015-09-29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17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502A (zh) * 2019-12-30 2020-05-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疗设备的支撑臂和医疗设备
CN115539799A (zh) * 2022-04-22 2022-12-30 广东德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智能自控装置
CN115539799B (zh) * 2022-04-22 2024-05-31 广东德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智能自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502A (zh) * 2019-12-30 2020-05-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医疗设备的支撑臂和医疗设备
CN115539799A (zh) * 2022-04-22 2022-12-30 广东德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智能自控装置
CN115539799B (zh) * 2022-04-22 2024-05-31 广东德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用智能自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58365U (zh) 一种摄像机支架
CN205001781U (zh) 旋转连接机构及悬吊装置
CN204477637U (zh) 啮合式角度固定结构
CN201467335U (zh) 一种电视机底座
CN201238676Y (zh) 一种楦头底盘调节装置
CN209672001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电视会议屏幕
CN207447967U (zh) 用于回转支承油孔加工装置
CN206478546U (zh) 嵌灯
CN104310193B (zh) 倾斜可调的吊装装置
CN205312758U (zh) 一种分线装置
CN104653975A (zh) 旋转调节支架结构及摄像仪器
CN202451698U (zh) 磁力阻尼云台平衡调节装置
CN206401833U (zh) 一种可旋转式电缆支架
CN203980157U (zh) 激光设备和调节组件
CN208128477U (zh) 一种音柱悬挂装置
CN206166931U (zh) 一种用于医用x射线机操作屏旋转锁紧阻尼结构装置
CN205877630U (zh) 一种俯仰角调节机构
CN206959696U (zh) 用于猎枪支撑架的阻尼式转动机构
CN105508820A (zh) 新型显示器支架用转头
CN203239776U (zh) 旋转轴支撑架
CN107692620A (zh) 一种吧椅的旋转结构
CN209115381U (zh) 一种电风扇抬头转轴
CN204625658U (zh) 一种皮革碾压设备
CN202349546U (zh) 旋转支撑装置和电视机
CN204986283U (zh) 一种运动相机及其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