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7591U - 离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离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7591U
CN204987591U CN201520671925.9U CN201520671925U CN204987591U CN 204987591 U CN204987591 U CN 204987591U CN 201520671925 U CN201520671925 U CN 201520671925U CN 204987591 U CN204987591 U CN 204987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s
fuel tank
compressor
evapori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19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昕
辜永刚
张海洲
李镇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719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7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7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75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离心机组,包括冷凝器;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相连;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每个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以及油箱,所述油箱具有至少一个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供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分别向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供入润滑油,所述回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所述油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机组,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油箱回油不均的问题,同时简化了管路结构的连接,使得供油系统和回油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

Description

离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机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离心式双压缩机机组中每台压缩机均对应一套供油管路以对压缩机的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不但管路连接复杂,而且由于机组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制冷剂流路中,造成回油过程中的两个油箱回油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离心机组,所述离心机组具有一个油箱,并通过一个油箱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供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个油箱回油不均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包括冷凝器;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相连;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每个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以及油箱,所述油箱具有至少一个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供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分别向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供入润滑油,所述回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所述油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通过设置一个油箱,并使油箱的供油口分别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内供入润滑油,且回油口与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使至少两个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油箱,不但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油箱回油不均的问题,同时简化了管路结构的连接,使得供油系统和回油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箱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供油口,每个所述供油口处设有油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离心机组进一步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油箱上,且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油箱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离心机组进一步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油箱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心机组还包括:油回收装置,所述油回收装置设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油箱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并联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串联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供油口连通的流路上设有油过滤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心机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离心机组100;
冷凝器1;蒸发器2;
压缩机3;吸气口31;吸气管路311;排气口32;
油箱4;供油口41;油泵411;回油口42;
油分离器5;平衡管路51;第三控制阀511;
加热器6;
油回收装置7;第四控制阀71;
油过滤器8;
供油管路9;第一控制阀91;
回油管路10;第二控制阀101;
油冷却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100,离心机组100可以为离心冷水机组或离心热泵机组,从而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环境。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离心冷水机组可以用于给室内制冷,离心热泵机组可以用于制冷、制热和提供热水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100,可以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至少两个压缩机3和油箱4。其中,蒸发器2的第一端(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右端)与冷凝器1的第一端(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左端)相连,至少两个压缩机3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左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右端)之间,从而形成整个制冷剂流路,以便于制冷剂在蒸发器2、至少两个压缩机3和冷凝器1之间循环流通。
每个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32和吸气口31,制冷剂从吸气口31返回到压缩机3,经压缩机3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从压缩机3的排气口32排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3的其它结构均已成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油箱4具有至少一个供油口41、回油口42、至少两条供油管路9和至少两条回油管路10。供油口41与至少两个压缩机3相连以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供入润滑油。例如,当油箱4具有一个供油口41时,供油口41与至少两条供油管路9同时相连,并通过至少两条供油管路9分别与对应的压缩机3相连,以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供入润滑油,从而便于对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的轴承和齿轮等结构进行润滑。
再例如,当油箱4具有至少两个供油口41(即供油口41的数量、供油管路9的数量和压缩机3的数量相同)时,每个供油口41分别与对应的供油管路9相连,并通过对应的供油管路9与对应的压缩机3相连,以分别向每个压缩机3内供入润滑油,从而便于对压缩机3内的轴承和齿轮等结构进行润滑。由此,通过利用一个油箱4分别与至少两个压缩机3相连以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3供油,不但简化了管路结构的连接,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个压缩机分别对应一套供油系统所带来的两个油箱回油不均的问题。
回油口42与至少两个压缩机3相连以使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油箱4。具体而言,至少两个压缩机3通过对应的回油管路10均连接至油箱4的回油口42,以使得每个压缩机3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油箱4,从而使得润滑油在压缩机3和油箱4之间循环流通以对压缩机3内的轴承和齿轮等结构进行润滑。由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两个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分别通过对应的回油管路返回到对应油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每个压缩机3通过对应的回油管路10同时返回到一个油箱4内,不但简化了管路连接的结构,而且回油系统的集成化程度高。
可选地,供油管路9中可以串联有至少一个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一控制阀91,以控制供油管路9的通断。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91为电动阀、手动阀、或电磁阀。
可选地,回油管路10中可以串联有至少一个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二控制阀101,以控制回油管路10的通断。进一步地,第二控制阀101为电动阀、手动阀、或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机组100,通过设置一个油箱4,并使油箱4的供油口41分别与至少两个压缩机3相连以分别向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供入润滑油,且回油口42与至少两个压缩机3相连以使至少两个压缩机3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油箱4,不但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油箱回油不均的问题,同时简化了管路结构的连接,使得供油系统和回油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油箱4上形成有至少两个供油口41,每个供油口41处设有油泵411。具体而言,油泵411的数量、供油管路9的数量和压缩机3的数量相同。由此,每个供油口41与对应的供油管路9相连,并在相应的油泵411的作用下,通过对应的供油管路9将油箱4内的润滑油供给对应的压缩机3,从而便于润滑油对每个压缩机3内的轴承和齿轮等的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心机组100还进一步包括油分离器5,油分离器5设在油箱4上,且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连接在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具体而言,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通过吸气管路311连通,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通过平衡管路51连接在吸气管路311上。由此,可以在油分离器5中将混合在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分离,且分离后的润滑油返回到油箱4,分离后的制冷剂则通过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和平衡管路51流向吸气管路311,从而减少溶解在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含量,进而在离心机组100更换润滑油时,无需将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抽出,节省时间和成本。另外,将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通过平衡管路51连接在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可以保证油箱4内的压力与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的压力相同,即油箱4内的压力与上述吸气口31对应的压缩机3内的压力相同。
例如,当离心机组100为离心冷水机组时,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可以连接在至少两个压缩机3中的其中一个压缩机3(例如,图1中所示的下面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从而使得油箱4内的压力与上述其中一个压缩机3的压力相同。
再例如,当离心机组100为离心热泵机组时,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可以连接在至少两个压缩机3中的低压端的压缩机3(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下面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和蒸发器2之间,从而使得油箱4内的压力与低压端的压缩机3内的压力相同,进而可减少溶解在润滑油中的制冷剂量,从而使得润滑油的粘度保持在理想状态以同时满足至少两个压缩机3的粘度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压缩机离心热泵机组因高压端的压缩机对应的油箱内的压力比低压端的压缩机对应的油箱内的压力大,而导致的两个油箱内的润滑油的粘度不同,使得润滑油难以同时满足两台压缩机的最佳粘度范围的问题。
可选地,油分离器5设置在油箱4的顶部。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油分离器5设置在油箱4的靠近其中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的顶部位置处,从而便于油分离器5连接至相应的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顶部”仅是根据图1-图2的示意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油分离器5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实际应用中为准。
可选地,平衡管路51中可以串联有至少一个处于常开状态的第三控制阀511,以控制平衡管路51的通断。进一步地,第三控制阀511为电动阀、手动阀、或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离心机组100还进一步包括加热器6,加热器6设置在油箱4的下部。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油分离器5设置在油箱4下部的中间位置处,从而当离心机组100停机时,通过开启加热器6便于对油箱4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以使得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制冷剂过多的溶解于润滑油中。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加热器6还可以设置在油箱4的其它位置处,例如,油箱4的左端或右端。可选地,加热器6为电加热器6,从而通过通断电的方式实现加热器6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心机组100还包括油回收装置7,油回收装置7设在蒸发器2和油箱4之间,从而便于离心机组100运行过程中进入制冷剂流路中的润滑油通过油回收装置7进行回收并返回到油箱4中。可选地,在油回收装置7与蒸发器2之间和/或油回收装置7与油箱4之间可以串联有第四控制阀71。进一步地可选地,第四控制阀71可为电动阀、手动阀、或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压缩机3并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具体而言,至少两个压缩机3中的每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均与蒸发器2的第二端相连,每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均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至少两个压缩机3并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
当离心机组100为离心冷水机组或离心热泵机组时,如图1所示,通过将至少两个压缩机3并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从而便于离心冷水机组或离心热泵机组对室内环境制冷,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压缩机3串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具体而言,其中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连接至蒸发器2的第二端,排气口32连接至另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上述另一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连接至下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并以此与其它压缩机3顺次相连,最后一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至少两个压缩机3串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例如,如图2所示,当离心机组100为离心热泵机组时,离心热泵机组的低压端的压缩机3(图2中所示位于下面的一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与高压端的压缩机3(图2中所示的位于上面的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相连,低压端的压缩机3的吸气口31与蒸发器2的第二端相连,高压端的压缩机3的排气口32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两个压缩机3串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以便于离心热泵机组对室内环境制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给用户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与供油口41连通的流路上设有油过滤器8,油过滤器8具有至少两个且与压缩机3的数量相同。具体而言,油过滤器8串联在与供油口41连通的每条供油管路9上。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油箱4具有至少两个供油口41,每个供油口41通过相应的供油管路9与相应的压缩机3相连以向相应的压缩机3内供入润滑油,每个油过滤器8串联在相应的供油管路9上,当油过滤器8内有润滑油通过时,油过滤器8可以对润滑油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润滑油内的杂质进入到压缩机3内,对压缩机3内的结构造成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离心机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油冷却器11,且油冷却器11的数量与压缩机3的数量相同。每个油冷却器11均具有一条润滑油通道和一条制冷剂通道。每个油冷却器11的润滑油通道串联在相应的供油管路9上,每个油冷却器11的制冷剂通道串联在冷凝器1的第一端和蒸发器2的第一端之间,从而便于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冷却润滑油通道内的润滑油。可选地,至少两条制冷剂通道之间可以并联连接在冷凝器1的第一端和蒸发器2的第一端之间。
下面参考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离心机组100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机组100为离心热泵机组,离心热泵机组可以用于制冷和制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离心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两个压缩机3(低压端的压缩机3和高压端的压缩机3)、油箱4、油分离器5、加热器6、油回收装置7、两个油过滤器8、两个油冷却器11、两条供油管路9和两条回油管路10。其中,每个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32和回气口。
油箱4上形成有两个供油口41和回油口42,每个供油口41处设有油泵411,每个供油口41通过相应的供油管路9与相应的压缩机3相连,并在相应的油泵411的作用下,将油箱4内的润滑油供入相应的压缩机3内。每个压缩机3通过相应的回油管路10均与油箱4的回油口42相连,以使每个压缩机3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口42回流至油箱4。
油过滤器8设在与供油口41连通的流路上,即每个油过滤器8设置在与每个供油口41连通的供油管路9上,从而便于对相应的供油管路9中的润滑油进行过滤,避免杂质流入相应的压缩机3内。
蒸发器2的第一端与冷凝器1的第一端相连。每个油冷却器11均具有一条润滑油通道和一条制冷剂通道。每个油冷却器11的润滑油通道串联在相应的供油管路9上,每个油冷却器11的制冷剂通道串联在冷凝器1的第一端和蒸发器2的第一端之间,从而便于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冷却润滑油通道内的润滑油。电加热器6设置在油箱4的下部,当离心热泵机组停机时,电加热器6开启以给油箱4内的润滑油加热,从而保持润滑油具有一定的温度,以防止制冷剂过多的溶解在油箱4内的润滑油中。
油回收装置7设在蒸发器2和油箱4之间,从而便于在离心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对进入制冷剂流路中的润滑油通过油回收装置7回收,并使已回收的润滑油返回到油箱4中。
如图1所示,当离心热泵机组的两个压缩机3并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时,离心热泵机组可以用于给室内制冷。具体而言,每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均与蒸发器2的第二端相连,每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均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两个压缩机3并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进而实现离心热泵机组的制冷功能。
油分离器5设在油箱4的顶部,且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连接在其中一个压缩机3(例如,低压端的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由此,一方面以便于将混合在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在油分离器5中分离,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油箱4内的压力与低压端的压缩机3的压力相同,从而减少溶解在润滑油中的制冷剂量,进而使得润滑油的粘度保持在理想状态以同时满足至少两个压缩机3的粘度要求。
如图2所示,当离心热泵机组的两个压缩机3串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时,离心热泵机组可以用于给室内制热。具体而言,离心热泵机组的低压端的压缩机3(图2中所示位于下面的压缩机3)的排气口32与高压端的压缩机3(图2中所示的位于上面的压缩机3)的吸气口31相连,低压端的压缩机3的吸气口31与蒸发器2的第二端相连,高压端的压缩机3的排气口32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两个压缩机3串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以便于离心热泵机组对室内环境制热。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机组100为离心冷水机组,离心冷水机组可以用于给室内环境制冷。
如图1所示,离心冷水机组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两个压缩机3、油箱4、油分离器5、加热器6、油回收装置7、两个油过滤器8、两个油冷却器11、两条供油管路9和两条回油管路10。其中,每个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32和回气口。
油箱4上形成有两个供油口41和回油口42,每个供油口41处设有油泵411,每个供油口41通过相应的供油管路9与相应的压缩机3相连,并在对应的油泵411的作用下将油箱4内的润滑油供入相应的压缩机3内,每个压缩机3通过相应的回油管路10均与油箱4的回油口42相连,以使每个压缩机3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口42回流至油箱4。
油过滤器8设在与供油口41连通的流路上,即每个油过滤器8设置在与每个供油口41连通的供油管路9上,从而便于对相应的供油管路9中的润滑油进行过滤,避免杂质流入相应的压缩机3内。
蒸发器2的第一端与冷凝器1的第一端相连。每个油冷却器11均具有一条润滑油通道和一条制冷剂通道。每个油冷却器11的润滑油通道串联在相应的供油管路9上,每个油冷却器11的制冷剂通道串联在冷凝器1的第一端和蒸发器2的第一端之间,从而便于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冷却润滑油通道内的润滑油。电加热器6设置在油箱4的下部,当离心冷水机组停机时,电加热器6开启以给油箱4内的润滑油加热,从而保持润滑油具有一定的温度,以防止制冷剂过多的溶解在油箱4内的润滑油中。
油回收装置7设在蒸发器2和油箱4之间,从而便于在离心冷水机组运行过程中,对进入制冷剂流路中的润滑油通过油回收装置7回收,并使已回收的润滑油返回到油箱4中。
如图1所示,当离心冷水机组的两个压缩机3并联连接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时,离心冷水机组可以用于给室内制冷。具体而言,每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均与蒸发器2的第二端相连,每个压缩机3的排气口32均与冷凝器1的第二端相连,从而将两个压缩机3并联在蒸发器2的第二端和冷凝器1的第二端之间,进而实现离心冷水机组的制冷功能。
油分离器5设在油箱4的顶部,且油分离器5的出气口连接在其中一个压缩机3的吸气口31和蒸发器2的第二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相连;
至少两个压缩机,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每个所述压缩机具有吸气口;以及
油箱,所述油箱具有至少一个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供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分别向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供入润滑油,所述回油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相连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回流至所述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供油口,每个所述供油口处设有油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油箱上,且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连接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蒸发器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设在所述油箱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油箱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油回收装置,所述油回收装置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油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并联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机串联连接在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机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供油口连通的流路上设有油过滤器。
CN201520671925.9U 2015-09-01 2015-09-01 离心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7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1925.9U CN204987591U (zh) 2015-09-01 2015-09-01 离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1925.9U CN204987591U (zh) 2015-09-01 2015-09-01 离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7591U true CN204987591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19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7591U (zh) 2015-09-01 2015-09-01 离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75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92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低温涡轮制冷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092A (zh) * 2016-07-15 2018-01-23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低温涡轮制冷机
CN107621092B (zh) * 2016-07-15 2021-07-20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低温涡轮制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72077B1 (en) Heat storage air conditioner
CN105180491A (zh) 全工况高效蒸发冷螺杆并联热虹吸满液式中低温冷水机组
CN105371532A (zh) 空调器
EP2754980B1 (en) Refrigerating circuit
CN101929753A (zh) 双工况制冰制冷水的制冷系统
CN103486780A (zh) 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
EP3637025B1 (en) Refrigerant vaporizer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CN103799860A (zh) 饮水机及饮水机的制冷控制方法
CN104285110A (zh) 制冷装置
CN102798245B (zh) 制冷设备及其制冷系统和该制冷设备的深度制冷方法
CN204987591U (zh) 离心机组
US20200181890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water-cooled apparatus
CN108317759B (zh) 制冷机组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87644A (zh) 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28076U (zh) 双工况制冰制冷水的制冷系统
CN105299983B (zh) 热交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943992U (zh) 一种制冷剂回收及充注装置
CN202919930U (zh) 饮水机
CN103486773B (zh) 基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回油控制系统
CN107246749B (zh) 工业超高温热泵机组
CN106766326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制冷中压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CN205174910U (zh) 空调系统
CN202100532U (zh) 离心式压缩机的外置油冷却装置
CN202851366U (zh) 开启式螺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