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7254U - 窗机空调 - Google Patents

窗机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7254U
CN204987254U CN201520490722.XU CN201520490722U CN204987254U CN 204987254 U CN204987254 U CN 204987254U CN 201520490722 U CN201520490722 U CN 201520490722U CN 204987254 U CN204987254 U CN 204987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ircular hea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07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腾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4907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7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7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72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且所述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室内侧包括环形换热器,所述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中间的离心风叶;套设在所述环形换热器外部的外壳,且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孔。风从环形换热器的端部进风口进入其内部,然后从环形换热器的侧壁排出,进而经外壳的侧壁排出室内侧。如此窗机空调室内侧的进风口位于环形散热器的端部,即位于室内侧的前面和/或后面,而出风孔位于外壳的侧壁,进风口与出风孔位于不同的面上,因此避免了从出风孔吹出的风一部分又被吸入进风口中重复循环,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窗机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窗机空调。
背景技术
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并且室内侧与室外侧之间一般通过泡沫隔板隔开。现有技术中,窗机空调室内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孔一般均开设在室内侧的前侧面板上,室内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孔上下分布或者左右分布,如此设置导致从出风孔吹出的风一部分又被吸入进风口中重复循环,大大降低了整机的制冷效率。而且,室内侧吹出的风均集中在室内侧的前侧,出风较集中,对人体的波段性冲击较强,大大降低人们的舒适度。
另外,室内侧的风道一般由蜗壳形成,如此风道结构复杂,导致风量较小且噪音大,制冷效果差。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窗机空调的制冷效率以及人们的舒适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机空调,该窗机空调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窗机空调的制冷效率以及人们的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且所述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室内侧包括:
环形换热器,所述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进风口;
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中间的离心风叶;
套设在所述环形换热器外部的外壳,且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孔。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均为进风口,且所述离心风叶为双吸离心风叶。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进风口处的导流圈,且所述导流圈包括导风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和环形蒸发器均连接且所述连接部能够将所述外壳的端部和环形蒸发器的端部之间密封。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的进风面板。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进风面板的出风侧还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进风面板的进风侧为凸起的球面。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外壳为环形外壳,且所述出风孔沿着所述外壳的周向均布。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驱动所述离心风叶的电机位于该窗机空调的室外侧。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环形换热器具有豁口。
优选地,上述窗机空调中,所述隔板为泡沫隔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并且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设置有隔板,其中室内侧包括环形换热器、离心风叶和外壳。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进风口,即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开口,且环形换热器的端部开口为进风口,也可以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均开口为进风口。离心风叶设置在环形换热器中间,即离心风叶位于环形换热器的中空位置,离心风叶的轴线与环形换热器的轴线重合设置。如此离心风叶可以将空气经环形换热器端部的进风口吸至环形换热器中间,进而环形换热器内的空气经环形换热器的侧壁排出。外壳套设在环形换热器的外部,并且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孔,如此从环形换热器侧壁排出的空气可以进一步经外壳的侧壁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机空调结构中,风从环形换热器的端部进风口进入其内部,然后从环形换热器的侧壁排出,进而经外壳的侧壁排出室内侧。如此窗机空调室内侧的进风口位于环形散热器的端部,即位于室内侧的前面和/或后面,而出风孔位于外壳的侧壁,进风口与出风孔位于不同的面上,因此避免了从出风孔吹出的风一部分又被吸入进风口中重复循环,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制冷效率。室内侧吹出的风可以经外壳的侧壁沿着不同的方向吹出,避免了出风较集中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舒适度。另外,室内侧的风道不再由蜗壳形成,大大降低了噪音且提高了风量,进一步提高了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室内侧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室内侧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室内侧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面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面板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风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风叶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形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11中:
A-室外侧、B-室内侧、1-进风面板、1a-通孔、2-导流圈、2a-导风部、2b-连接部、3-外壳、3a-出风孔、4-环形蒸发器、4a-豁口、5-离心风叶、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机空调,该窗机空调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窗机空调的制冷效率以及人们的舒适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B和室外侧A,并且室内侧B和室外侧A之间设置有隔板6,其中室内侧B包括环形换热器、离心风叶5和外壳3。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进风口,即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开口,且环形换热器的端部开口为进风口,也可以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均开口为进风口。离心风叶5设置在环形换热器中间,即离心风叶5位于环形换热器的中空位置,离心风叶5的轴线与环形换热器的轴线重合设置。如此离心风叶5可以将空气经环形换热器端部的进风口吸至环形换热器中间,进而环形换热器内的空气经环形换热器的侧壁排出。外壳3套设在环形换热器的外部,并且外壳3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孔3a,如此从环形换热器侧壁排出的空气可以进一步经外壳3的侧壁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空调结构中,风从环形换热器的端部进风口进入其内部,然后从环形换热器的侧壁排出,进而经外壳3的侧壁排出室内侧B。如此窗机空调室内侧B的进风口位于环形散热器的端部,即位于室内侧B的前面和/或后面,而出风孔3a位于外壳3的侧壁,进风口与出风孔3a位于室内侧B不同的面上,因此避免了从出风孔3a吹出的风一部分又被吸入进风口中重复循环,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制冷效率。室内侧B吹出的风可以经外壳3的侧壁沿着不同的方向吹出,避免了出风较集中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舒适度。另外,室内侧B的风道不再由蜗壳形成,大大降低了噪音且提高了风量,进一步提高了制冷效果。
在相同规格和额定风量下,平均外形尺寸要降低10%左右,平均体积小26%,从而节约大量的安装空间,有利于窗机空调的小型化和集约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量,其中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可以均为进风口,即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均开口形成进风口,并且离心风叶5为双吸离心风叶,即离心风叶5可以双向吸空气,将空气从环形换热器的两端进风口吸入环形换热器中,以此达到提高风量,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当然,也可以环形换热器的一端为进风口,离心风叶5为单吸离心风叶,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该窗机空调的室内侧B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环形换热器进风口处的导流圈2,并且导流圈2包括导风部2a和连接部2b,连接部2b与外壳3和环形蒸发器4均连接,并且连接部2b能够将外壳3的端部和环形蒸发器4的端部之间密封。如此风可以顺着导流圈2的导风部2a进入环形换热器中,降低了噪音。另外,连接部2b将外壳3端部与环形蒸发器4端部之间的间隙密封,以防止风从外壳3端部与环形蒸发器4端部之间的间隙排出。
另外,该窗机空调的室内侧B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环形换热器进风口处的进风面板1,进风面板1上开设有通孔1a。具体地,进风面板1上开设有多个沿着其周向分布的通孔1a。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杂质进入室内侧B中,在进风面板1的出风侧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网。
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减小风阻,进风面板1的进风侧可以为凸起的球面。当然,进风面板1的进风侧也可以为平面,在此不作限定。
外壳3也可以为环形外壳,其套设在环形换热器的外部。如此整个室内侧B为环形,更加美观。其中出风孔3a沿着外壳3的周向均布,如此实现了360°均匀出风,避免了强烈出风给人体带来较大刺激,避免了患空调病的隐患。具体地,环形外壳上可以设置多条出风孔3a,每条出风孔3a的长度平行于环形外壳的轴向设置,并且多条出风孔3a沿着环形外壳的周向均布。每条出风孔3a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菱形孔。当然,外壳3也可以为方形,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节省室内安装空间,驱动离心风叶5的电机可以位于该窗机空调的室外侧A,离心风叶5固定在电机轴上。当然,驱动离心风叶5的电机也可以位于室内侧B,在此不作限定。
该窗机空调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隔板6上的固定架,导流圈2和进风面板1也可以安装在固定架上。
为了便于安装环形换热器,环形换热器还可以具有豁口4a,如此传动轴等部件可以任意穿过豁口4a以进出环形换热器。当然,环形换热器也可以为封闭的环形,在此不作限定。
室内侧B和室外侧A之间的隔板6可以为泡沫隔板,泡沫隔板隔热性较好,如此可以避免室内侧B的空气与室外侧A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影响制冷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窗机空调,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且所述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设置有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包括:
环形换热器,所述环形换热器的至少一端为进风口;
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中间的离心风叶(5);
套设在所述环形换热器外部的外壳(3),且所述外壳(3)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孔(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换热器的两端均为进风口,且所述离心风叶(5)为双吸离心风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进风口处的导流圈(2),且所述导流圈(2)包括导风部(2a)和连接部(2b),所述连接部(2b)与所述外壳(3)和环形蒸发器(4)均连接且所述连接部(2b)能够将所述外壳(3)的端部和环形蒸发器(4)的端部之间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换热器的进风口处的进风面板(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1)的出风侧还设置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1)的进风侧为凸起的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为环形外壳,且所述出风孔(3a)沿着所述外壳(3)的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离心风叶(5)的电机位于该窗机空调的室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换热器具有豁口(4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为泡沫隔板。
CN201520490722.XU 2015-07-07 2015-07-07 窗机空调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87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0722.XU CN204987254U (zh) 2015-07-07 2015-07-07 窗机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0722.XU CN204987254U (zh) 2015-07-07 2015-07-07 窗机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7254U true CN204987254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0722.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87254U (zh) 2015-07-07 2015-07-07 窗机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72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3397A (zh) * 2015-07-07 2015-09-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窗机空调
CN109028309A (zh) * 2018-08-31 2018-12-18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进出风口可调的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3397A (zh) * 2015-07-07 2015-09-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窗机空调
CN104913397B (zh) * 2015-07-07 2017-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窗机空调
CN109028309A (zh) * 2018-08-31 2018-12-18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进出风口可调的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74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8119963A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987254U (zh) 窗机空调
CN104913396A (zh) 一种窗机空调
CN207865567U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913397A (zh) 窗机空调
CN204176761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09108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1387084Y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04757175U (zh) 一种窗机空调
CN208059132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0440340A (zh) 风管机及空调
CN206439942U (zh) 空调电控箱散热装置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06377750U (zh) 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
CN201706606U (zh) 新型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5279302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642342A (zh) 超薄立式空调机
CN20913103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059137U (zh) 空调器
CN202485122U (zh) 出风方式可调的空调室外机
CN20613121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6377755U (zh) 超薄立式空调机
CN110440338A (zh) 风管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