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5936U -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85936U CN204985936U CN201520446446.7U CN201520446446U CN204985936U CN 204985936 U CN204985936 U CN 204985936U CN 201520446446 U CN201520446446 U CN 201520446446U CN 204985936 U CN204985936 U CN 204985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resistance
- solenoid valve
- module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由MCU模块控制、提供瞬时启动电流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分别连接高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而MCU模块还控制持续提供维持电流的维持模块,维持模块连接低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使低压直流输入功率变小,可以采用较小的电源为驱动电路供电,成本低廉,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阀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阀控制领域使用的驱动电路大多采用单一三级管、可控硅等驱动,如图1所示的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端SC串联电阻R1后连接三极管Q基极,三极管Q集电极连接依次连接电磁阀YM、电阻R1和+18V直流输入,三极管Q发射极电阻接地。这种驱动电路通过控制端SC提供一个持续的高电位,使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通路,从而利用+18V直流输入使电磁阀YM启动并持续工作,接通过程耗电量一直维持在较大的启动电流,耗电功率大,同时也需要使用较大的电源为驱动电路供电,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与由MCU模块控制、提供瞬时启动电流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分别连接高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而MCU模块还控制持续提供维持电流的维持模块,维持模块连接低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使低压直流输入功率变小,可以采用较小的电源为驱动电路供电,成本低廉,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驱动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与由MCU模块控制、提供瞬时启动电流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分别连接高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而MCU模块还控制持续提供维持电流的维持模块,维持模块连接低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
所述的启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18和三极管Q16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其中三极管Q18通过电阻R61与MCU模块SC2端连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三极管Q1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6的基极,三极管Q16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YM一端,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电磁阀YM另一端通过分别连接高压电容器EC9一端和电阻R62一端,高压电容器EC9另一端接地,电阻R62另一端连接电阻R71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2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0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交流220V经整流桥SA整流后的高压直流输入。
所述的维持模块包括:三极管Q17和三极管Q15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其中三极管Q17基极通过电阻R29与MCU模块SC1端连接,三极管Q17发射极通过电阻R73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三极管Q17集电极连接三级管Q15基极,三级管Q15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75一端,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电阻R76一端,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电阻R77一端连接,电阻R77另一端与电磁阀YM一端连接,三级管Q15发射极接地,电磁阀YM另一端串联电阻R28和二极管D13后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
所述的电磁阀YM两端子之间设置保护二极管D1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驱动电路待机时,MCU模块SC1、SC2端为低电平,电磁阀YM不工作;驱动电路启动时MCU模块SC1、SC2端为高电平,由于SC2端为高电平使三极管Q18、三极管Q16依次导通,高压电容器EC9放电,通过电磁阀YM的电流为500mA以上,电磁阀YM启动,SC2端高电平持续500ms后下降为低电平,三极管Q18、三级管Q16依次断开,由于MCU模块SC1端为高电平,三极管Q17、Q15依次导通,使+18V低压直流输入为电磁阀YM提供150~200mA的电流,电磁阀YM继续保持启动状态;驱动电路关闭时MCU模块SC1端为低电平,三极管Q17、三极管Q15依次断开,电磁阀YM关闭。
驱动电路中电阻R61、电阻R72、电阻R70、电阻R71、电阻R8、电阻R75、电阻R76、电阻R77为分压电阻,多个电阻串联,提高电阻的使用寿命。
同时应注意的是MCU模块SC2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2S。
在驱动电路启动时,利用高压直流输入和启动模块提供500mA以上的启动电流,使电磁阀启动,在启动之后电磁阀所需维持电流为150mA~200mA,此时启动模块关闭,利用低压直流输入和维持模块为电磁阀提供电流,保持电磁阀的持续工作时间。驱动电路可以使用较低功率的18V直流电源,减低了设备成本,在电磁阀工作时间要远大于启动时间,在工作时可以使用150mA~200mA的维持电流驱动,大幅度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使低压直流输入功率变小,可以采用较小的电源为驱动电路供电,成本低廉,节约能源。
Claims (4)
1.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由MCU模块控制、提供瞬时启动电流的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分别连接高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其特征在于:MCU模块还控制持续提供维持电流的维持模块,维持模块连接低压直流输入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18和三极管Q16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其中三极管Q18通过电阻R61与MCU模块SC2端连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3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三极管Q1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6的基极,三极管Q16的集电极连接电磁阀YM一端,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电磁阀YM另一端通过分别连接高压电容器EC9一端和电阻R62一端,高压电容器EC9另一端接地,电阻R62另一端连接电阻R71一端,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2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0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交流220V经整流桥SA整流后的高压直流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持模块包括:三极管Q17和三极管Q15组成的复合管电路,其中三极管Q17基极通过电阻R29与MCU模块SC1端连接,三极管Q17发射极通过电阻R73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三极管Q17集电极连接三级管Q15基极,三级管Q15集电极通过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阻R75一端,电阻R75另一端连接电阻R76一端与电磁阀YM一端连接,三级管Q15发射极接地,电磁阀YM另一端串联电阻R28和二极管D13后连接+18V低压直流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YM两端子之间设置保护二极管D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46446.7U CN204985936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46446.7U CN204985936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85936U true CN204985936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20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46446.7U Active CN204985936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859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9173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邬惠林 | 单片机驱动直流电磁阀的节能驱动电路 |
-
2015
- 2015-06-26 CN CN201520446446.7U patent/CN2049859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89173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邬惠林 | 单片机驱动直流电磁阀的节能驱动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254720A3 (en) |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 |
CN204985936U (zh) | 一种电磁阀驱动电路 | |
CN102226957B (zh) | 实现电磁制动器得电倍压加速吸合和低功耗保持的电路 | |
CN203367662U (zh) | 一种根据负载电流信号控制通断的插座 | |
CN105207535A (zh) | 电动开窗器的智能控制装置 | |
CN204696451U (zh) | 双电源负离子发生器 | |
CN104991484B (zh) | 待机零功耗倒计时定时器 | |
CN204948411U (zh) | 一种防闪烁led交流驱动电路 | |
CN201035435Y (zh) | 电源电压控制装置 | |
CN204652709U (zh) | 无极性电容器降分压整流线性led驱动电源 | |
CN203827554U (zh) | 一种采用lpc技术的led灯控制电路 | |
CN202473754U (zh) | 无声节能型失电延释器 | |
CN205213080U (zh) | 一种多用途led照明灯 | |
CN202997691U (zh) | 电子开关中电源与电池供电自动切换电路 | |
CN102739046B (zh) | 无电解电容辅助电源电路 | |
CN104368898B (zh) | 焊机供电电路 | |
CN2878726Y (zh) | 智能式医用无油空压机控制电路 | |
CN207068748U (zh) | 一种降低电磁继电器功耗的驱动电路 | |
CN204248184U (zh) | 焊机供电电路 | |
CN103687250A (zh) | 交流电led节能延时灯 | |
CN203896188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的间歇性供电控制电路 | |
CN204559421U (zh) | 一种用于智能电表的降压转换器电路 | |
CN2525727Y (zh) | 宽电压低功耗待机开关电源 | |
CN204068757U (zh) | 一种新型大功率脉冲电源装置 | |
CN204075516U (zh) | Yag激光切割电源电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Room 01-04, 1st floor, No.2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fanchun Road No. 400 Building 1 room 301-18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Xiaomi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