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0594U -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0594U
CN204970594U CN201520365923.7U CN201520365923U CN204970594U CN 204970594 U CN204970594 U CN 204970594U CN 201520365923 U CN201520365923 U CN 201520365923U CN 204970594 U CN204970594 U CN 204970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cervical vertebra
headrest
neck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59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艳
王士超
李红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659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0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0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05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属于颈椎保健枕结构。其包括颈枕和头枕,其间设有连接件;头枕分为后枕和左右侧枕,左右侧枕与后枕之间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头枕的三分之一处。保健枕的高度依次为颈枕、侧枕、后枕,枕内分别设置有不同容量的填充包,其中颈枕的高度依据人体颈椎生理曲线及相关数据订制。本实用新型改传统枕头的一体结构为分体组合结构,使枕头各部分形状稳定、高低有致、软硬有度,与颈、肩、头、面部的生理弧度吻合,既克服一代保健枕睡眠时因体位变换而使枕头形状扭曲的问题,又保护颈椎和矫正颈椎生理曲度;此外,枕头的舒适度、可塑性、实用性得到有效改善。改进后的二代颈椎保健枕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曲线和相关数据灵活定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背景技术
“低头族”的诞生让颈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年轻颈椎病患者并不比老年人少,甚至有不少十多岁的孩子已患有颈椎病。专家介绍,90%以上颈椎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颈椎恢复到正常状态,但人们必须排除生活和工作中的诱发因素,才能彻底远离颈椎病。
排除生活和工作中的诱发因素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对抗性活动便成了保护颈椎最好的选择。简单来说,对抗性活动就是对自己日常经常做的动作“反其道而行之”,抵消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对颈椎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经常伏案工作的人,可以打羽毛球、放风筝等,但这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低头族”是颈椎病的主力军,白天长时间的低头颈部很容易劳损,晚上枕头不合适,颈椎不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且还会诱发颈椎病。所以,一个合适的枕头,无论是对于颈椎病患者还是健康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枕头过高和过低都会对颈椎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对习惯平躺或习惯侧躺的人来说,枕头高低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我们在睡觉时使用过高的枕头,相当于整个睡眠时间中都被迫处于低头、头向左或右歪曲的状态,如果白天伏案工作8小时,晚上再“低头”睡觉8小时,就等于一天中有16小时都在低头状态;同样,枕头过低或不用枕头,会使人在睡眠过程中长时间处于抬头或歪头的状态。所以枕头过高或过低,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会使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扭曲,使颈部某些肌肉过度紧张。久而久之,颈部肌肉就会发生劳损、挛缩,促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引起颈部神经根和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出现反射性痉挛,产生颈、肩、背、臂麻痛、胸痛、心慌、血压异常等;甚至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耳鸣、恶心、听力减退等症状,还会诱发颈源性冠心病和脑血管病。
睡觉时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才能使颈项部皮肤、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及穿过颈部的气管、食道和神经等组织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休息。
最近据医学调查,健康人在8小时睡眠中,姿势变换约20-45次。而且有一半的姿势在不到5分钟就变换一次,其中60%是仰卧,35%是侧卧,5%是俯卧。所以,设计一款平躺和侧躺都能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枕头,才显得更为完美。
市面上保健枕花样百出,良莠不齐,价格从几百元乃至上千元,令人望而却步。对枕头高低的标准,也是众说不一,没有一个精准的数据可供参考。前期的第一代保健枕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但该款枕头塑形不够持久,且较麻烦,也不利于远程定制。尤其是塑形不持久会直接影响到枕头的保健治疗效果。
每个人所需要的枕头高度都不相同,与每个人高矮,胖瘦、肩宽、头围、脖子的长短、颈部弧度有关,并无一定的标准。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从中医针灸的“骨度分寸取穴法”中得到启示: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着非常微妙的数字关系:身高的十分之一、肩到同侧颈部之间的距离、拇食两指一扎间的长度、风府穴到大椎穴(第一颈椎到第七颈椎)的长度,四者之间的数值惊人的相似,约有一半的人几乎相等。更惊奇的是,以这个数值乘以2为周长做成的圆筒枕的弧度,与本人颈椎的生理曲度非常的吻合,由此形成第一代保健枕。一代保健枕的优点:颈枕(圆通枕)设计合理,完全可以达到保持和矫正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缺点:仅具有头枕(低平枕)、颈枕结构,头枕塑形后才可以达到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但体位变换后会出现变形,早晨起床后整个头枕会由于比较软散而堆积在一起,也就是说头枕塑形设计不合理,影响到了整个枕头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颈椎保护枕,可以有效解决市售保健枕高度不精准、塑形不灵活持久、价格太昂贵、不利于推广定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能有效缓解颈椎病、保护颈椎,起到保健治疗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舒适度,满足远程定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包括头枕、颈枕,其中头枕与颈枕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头枕又分为后枕、左侧枕、右侧枕,左右侧枕与后枕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左右侧枕与后枕之间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头枕的三分之一处,保健枕的高度依次为颈枕、左右侧枕、后枕,其中颈枕的高度、后枕的长度依据人体生理数据订制,颈枕、后枕、左右侧枕内分别设置有不同容量的填充包。
颈枕、左右侧枕和后枕的高度比为3:2:1,其中颈枕的高度依据人体颈椎生理曲线及身高、体重、年龄、颈部长度、肩部宽度订制。
颈枕填充包的充容量为100%;后枕填充包的充容量约为40%;左右侧枕填充包的充容量约为80%。
填充包为天然植物包或中草药包。
连接件为隔离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枕头各部形状稳定、高低有致、软硬有度,并能与颈、肩、头、面部的生理弧度形成完美吻合,既克服了一代保健枕睡眠时因体位变换而使枕头形状扭曲的问题,又加强了保护颈椎和矫正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此外,枕头的舒适度、可塑性、实用性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改进后的二代颈椎保健枕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曲线和相关数据灵活定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的后视图。
标记说明:1、颈枕,2、后枕,3、左侧枕,4、右侧枕,5、连接件,6、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依据传统针灸“同身寸”取穴方法为理论依据,量身定做,克服了一代枕头塑形不够持久、不利于推广定制的缺点。中医的养生之道,在枕头使用上最为讲究的几个方面:枕芯的高、低、软、硬及透气度。现代医学评价枕头最重要的标准首先是“承托力”。承托力的形成有三个基本要素:支撑头颈部的基本构造,合适的高度和良好的填充材料。据此医理,提出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构型包括头枕6、颈枕1,其中头枕6与颈枕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头枕又分为后枕2、左侧枕3、右侧枕4,左右侧枕与后枕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左右侧枕与后枕2之间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头枕的三分之一处,连接件为隔离带,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连接方式。3条隔离带将枕头分成四格,分别充入不同容量的内容物,形成一枕四格三个高度的造型,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生理弧度,并能在不同体位下保持良好的枕形。其中颈枕支撑颈部,后枕承托后头部,侧枕可承托侧头部和面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尺寸上依据每个人的生理曲线订制而成,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身高/10+肩宽+一扎长度+风府穴到大椎穴的长度,再除以2,作为颈枕的周长;
经过多次测量、计算和摸索,发现身高的1/10与颈枕的使用参数最为相近,155-195cm为成人身高,依此数据做成的颈枕高度为10-12cm,这与颈椎生理曲线正常值12cm±5mm吻合。
后枕高度为3-4cm,长度等于本人头部两侧的宽度,为15-20cm。
左右侧枕的长度为枕头长度减去后枕长度,除以2,高度为6-8cm。
枕头的长度约为70cm,宽约45cm,与市售枕头大小相一致。
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等信息,就可以按照计算公式订制私人枕头,适合规模化生产,远程定制。
颈枕、左右侧枕和后枕的高度比为3:2:1,是通过充容量来决定的。颈枕填充包的充容量为100%,这样可使颈枕具备一定的硬度,以便能承托和保持颈部的生理弧度;后枕填充包的充容量约为40%,质软而形不散,高度可调,可使颈椎保持在生理曲度位或“反其道而行之”的仰头位;左右侧枕填充包的充容量约为80%,硬度适中,形状稳定,与侧躺时面部与颈部的弧度形成完美的吻合,既增加了侧躺体位的舒适度,又解决了一代颈椎枕的缺点,可谓一举两得。
该设计不仅完美承托了头、面、颈、肩部的多个生理弧度,而且还解决了睡眠过程中因体位变换而使枕头形状扭曲的问题,尤其是保护颈椎和矫正颈椎曲度的作用更加突出了。
填充包为天然植物包或中草药包。填充材质和填充物的数量,决定着枕头的软硬度、透气性、可塑性和功效。选择天然材质比较合宜,如荞麦壳、谷糠、花朵等,也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填充,以增加枕头的功效,如蚕砂、决明子、银杏叶等等。但材质必须具有可以塑形的特性,睡觉时头颈部起到了模具的作用将枕头挤压成不同的凹型,与颈部、枕部和面部充分贴合,以增加其塑形效果和舒适度,起到更好的承托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健枕无论是平躺或侧躺,整条脊柱均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对颈椎病引起的颈椎曲度变直、反曲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颈肩部肌肉紧张和疲劳,对颈椎的保健作用尤其明显。
外形设计新颖,塑形舒适持久,保健治疗作用突出;技术参数删繁就简,适合远程定制,可以规模化生产;并且节约成本投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包括颈枕(1)、头枕(6),其中颈枕(1)与头枕(6)之间设置有连接件(5),其特征在于:头枕(6)分为后枕(2)、左侧枕(3)、右侧枕(4),左右侧枕与后枕(2)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左右侧枕与后枕(2)之间的连接件分别位于头枕的三分之一处,颈枕、后枕、左右侧枕内分别设置有不同容量的填充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颈枕、左右侧枕和后枕的高度比为3: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颈枕填充包的充容量为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枕填充包的充容量为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后枕填充包的充容量为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填充包为天然植物包或中草药包。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隔离带。
CN201520365923.7U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0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5923.7U CN204970594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5923.7U CN204970594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0594U true CN204970594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59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0594U (zh) 2015-06-01 2015-06-01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05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886A (zh) * 2019-12-06 2020-02-07 姚永青 一种填充中药组合物的医疗保健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886A (zh) * 2019-12-06 2020-02-07 姚永青 一种填充中药组合物的医疗保健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7645U (zh) 热能颈椎枕
CN101268901A (zh) 可调颈枕高度的多功能颈椎康复保健枕
CN204970594U (zh) 一种新型颈椎保健枕
CN2834340Y (zh) 一种健康枕
CN203195224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枕
CN204708488U (zh) 一种学生专用休息趴睡枕
CN2904836Y (zh) 护颈保健枕
CN105125008A (zh) 保健型香艾颈枕
CN201591388U (zh) 可供趴桌及仰、俯、侧卧睡使用的中空睡枕
CN2576112Y (zh) 凹字形中药睡枕
CN202760810U (zh) 颈椎保健枕
CN204541544U (zh) 可调型颈椎保健枕
CN202366114U (zh) 一种颈椎自体牵引药枕
CN201328610Y (zh) 颈疗枕
CN201426586Y (zh) 自然曲线茶香保健药枕
CN202751528U (zh) 一种脊柱矫正床垫
CN201414638Y (zh) 一种五腔连体保健枕芯
CN201755040U (zh) 新型保健枕头
CN204670818U (zh) 护颈保健枕
CN205433073U (zh) 颈椎生物力学枕
CN202874754U (zh) 颈椎矫姿枕
CN2415689Y (zh) 头颈矫治器
CN201452521U (zh) 保健枕
CN209252292U (zh) 一种硬度分区化多组装多用睡枕
CN203073955U (zh) 一种可调式药物保健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