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5410U -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65410U CN204965410U CN201520636009.1U CN201520636009U CN204965410U CN 204965410 U CN204965410 U CN 204965410U CN 201520636009 U CN201520636009 U CN 201520636009U CN 204965410 U CN204965410 U CN 2049654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resistance
- diode
- electric capacity
- negative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D1、红外接收二极管D2、三极管V1、电阻R1和扬声器Y,红外发光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负极、三极管V1集电极、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V4发射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4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和扬声器Y,三极管V4基极连接三极管V3集电极,三极管V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能够有效监测风扇运转情况,从而保障CPU安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具体是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CPU是电脑的核心元件,CPU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电脑中的CPU都有安装散热风扇,如果散热风扇出现故障而停转,CPU得不到良好的散热就会致使电脑工作异常,如频繁的蓝屏、死机、重启等不同的现象,严重危及CPU的寿命甚至于致CPU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D1、红外接收二极管D2、三极管V1、电阻R1和扬声器Y,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负极、三极管V1集电极、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V4发射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4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和扬声器Y,三极管V4基极连接三极管V3集电极,三极管V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5负极和三极管V2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V2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3负极,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发射极,三极管V1基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正极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2另一端、二极管D3正极、电容C2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三极管V2发射极、三极管V3发射极和扬声器Y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D1负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D1采用SE30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D2采用PH3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能够有效监测风扇运转情况,从而保障CPU安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D1、红外接收二极管D2、三极管V1、电阻R1和扬声器Y,红外发光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负极、三极管V1集电极、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V4发射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4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和扬声器Y,三极管V4基极连接三极管V3集电极,三极管V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5负极和三极管V2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V2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3负极,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发射极,三极管V1基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正极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2另一端、二极管D3正极、电容C2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三极管V2发射极、三极管V3发射极和扬声器Y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D1负极。
红外发光二极管D1采用SE303。
红外接收二极管D2采用PH30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D1与D2正对着安装(即发射管发出的光正好可以射到接收管的受光面,但它们之间有风扇扇叶,风扇旋转时可以不时地切断光路),并且相距1.2~1.8厘米,通电后,D1发出连续的红外线,这束红外线在叶片的不时遮挡下,断续地射到接收管上。这样,V1便会有一个脉冲型的偏置电流,从而在R2的两端产生脉冲电压,这个电压经C1耦合、D4检波、C2滤波后,变成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为V2提供偏置,如果这个电压足够大,将使V2饱和,饱和后的V2的C-E结压降很小(0.3V以下),这时发光二极管D5亮度最大,指示风扇旋转正常,同时,V3的基极的电压被V2经D6(D6为锗二极管,压降0.2V左右)拉至0.5V以下,V3无法导通,由V3及V4组成的互补管多谐振荡器当然也就无法振荡了,扬声器Y不会发出声响。
当某种原因使风扇停转时,红外线一直可以射到(或一直射不到)接收管上,便没有脉冲电流通过C1,V2失去偏置,不会导通。D5熄灭,指示风扇停转,V3得到偏置,振荡器起振,扬声器Y发出报警,如果风扇旋转很慢,则V2导通不完全,LED亮度将下降,并且也会有报警产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D1、红外接收二极管D2、三极管V1、电阻R1和扬声器Y,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负极、三极管V1集电极、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V4发射极和电源VCC,三极管V4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和扬声器Y,三极管V4基极连接三极管V3集电极,三极管V3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6正极,电阻R6另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二极管D6负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5负极和三极管V2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V2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4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3负极,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V1发射极,三极管V1基极分别连接红外接收二极管D2正极和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2另一端、二极管D3正极、电容C2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三极管V2发射极、三极管V3发射极和扬声器Y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D1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D1采用SE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D2采用PH3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6009.1U CN204965410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6009.1U CN204965410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65410U true CN204965410U (zh) | 2016-01-13 |
Family
ID=5506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360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65410U (zh) | 2015-08-20 | 2015-08-20 |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65410U (zh) |
-
2015
- 2015-08-20 CN CN201520636009.1U patent/CN2049654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26580U (zh) | 电子烟电池反接保护装置 | |
CN201975637U (zh) | 家用停电报警及电器保护电源插座 | |
CN203261005U (zh) | 一种led恒流过温保护电路及led灯具 | |
CN204965410U (zh) | 一种计算机cpu风扇停转监测报警器 | |
CN202906436U (zh) | 一种过压自动断电保护器 | |
CN204559975U (zh) | 一种防抖动保护电路 | |
CN203658871U (zh) | 一种智能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3632811U (zh) | 一种音频监测报警器 | |
CN205451425U (zh) | 一种家用安防报警器 | |
CN204740697U (zh) | 一种红外led火灾报警器 | |
CN203643500U (zh) | 一种低压报警电路 | |
CN204143591U (zh) | 一种烟雾报警器 | |
CN203133533U (zh) | 抽水机运行保护装置 | |
CN104637250A (zh) | 烟雾粉尘报警器 | |
CN103021116B (zh) | 应用于空调器的消防报警传感电路及其方法 | |
CN204376382U (zh) | 用于led高压灯带的保护电路 | |
CN204064490U (zh) | 一种温度监测报警装置 | |
CN203367976U (zh) | 一种云台过电压保护系统 | |
CN204990174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控制电路 | |
CN103698587A (zh) | 一种低压报警电路和方法 | |
CN204553306U (zh) | 一种用于公共卫生间的智能抽风机控制电路 | |
CN204304397U (zh) | 一种市电监测系统 | |
CN205333747U (zh) | 一种用于光伏设备的直流防雷模块 | |
CN104598360A (zh) | 用于电脑cpu风扇停转监测的报警器 | |
CN205248766U (zh) | 一种过压断电的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