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6148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6148U
CN204956148U CN201520544525.1U CN201520544525U CN204956148U CN 204956148 U CN204956148 U CN 204956148U CN 201520544525 U CN201520544525 U CN 201520544525U CN 204956148 U CN204956148 U CN 204956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electric capacity
pin
circui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45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洪博
史舒鹏
张晶
李孟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5445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6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6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61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属于车辆安全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相连接,测量电路与偏差增益电路相连接,偏差增益电路和A/D转换电路Ⅰ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Ⅰ和功率放大电路Ⅰ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Ⅰ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Ⅰ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Ⅰ分别与显示、LED灯、定时器相连接,定时器与启动开关相连接,启动开关、单片机控制模块Ⅱ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与步进电机Ⅰ、步进电机Ⅱ相连接;超声波测距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Ⅱ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Ⅱ与A/D转换电路Ⅱ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Ⅱ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的防止轨道车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属于车辆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道车的使用在工厂和大型车间也已经比较普遍,轨道车主要用来运输重物,而对重物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测,智能识别是否装载的货物超过了轨道车的承载范围,以及轨道车运行起来之后,能否有效的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停止,以防止碰撞等问题都是值得人们去解决的。将物联网与轨道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工厂中货物的运输效率,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相联。此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环保耐用。将物联网与轨道车相结合,并加入了显示部分,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实时监测装载货物的重量,以防止超载而带来的隐患。并且通过超声波测距电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结合,及时的制动轨道车,使其有效的防止碰撞,在车辆安全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以用于解决轨道车超载及碰撞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模块、制动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11、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
所述启动模块包括:桥式称重传感器1、测量电路2、偏差增益电路3、A/D转换电路Ⅰ4、功率放大电路Ⅰ5、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显示7、LED灯8、定时器9、启动开关10、蓄电池Ⅰ14、蓄电池Ⅱ15,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与测量电路2相连接,测量电路2与偏差增益电路3相连接,偏差增益电路3和A/D转换电路Ⅰ4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Ⅰ4和功率放大电路Ⅰ5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Ⅰ5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分别与显示7、LED灯8、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与启动开关10相连接,启动开关10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蓄电池Ⅰ14分别与桥式称重传感器1和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蓄电池Ⅱ15分别与步进电机Ⅰ12和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制动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电路16、功率放大电路Ⅱ17、A/D转换电路Ⅱ18、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与功率放大电路Ⅱ17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Ⅱ17与A/D转换电路Ⅱ18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Ⅱ18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11包括:电阻R15、R16,NPN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其中,电阻R15与NPN管Q1的基极连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到NPN管Q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阴极接Vcc电源,继电器K1与二极管D1并行连接,接口插座CON1的1管脚接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的2管脚接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电阻R16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包括:单片机芯片8031,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电容C10、C11,电解电容C12,PNP管Q2、Q3,NPN管Q4,晶振Y1;其中,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2、3、4、5、6、7、8短接接到LED灯8上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D3、D4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一端与电阻R17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8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9相连接,电阻R17、R18、R19短接并接到电源Vcc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21、22、23、24、25、26、27、28分别与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相连接,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与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另一端与电阻R30、R31、R32、R33、R34、R35、R36相连接,电阻R30、R31、R32分别与启动开关10SW1、SW2、SW3相连接,SW1、SW2、SW3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管脚28接电阻R29并接到NPN管Q4的基极,NPN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37并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8、19与晶振Y1相连接,晶振Y1与电容C10、电容C11相连接,并接地;单片机芯片8031管脚31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管脚9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并与电阻R38串联,并使电阻R38接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管脚38与电阻R21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2的基极,PNP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管脚39与电阻R20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3的基极,PNP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2上,PNP管Q2、Q3连接接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线上。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包括:单片机芯片AT89C52,电阻R39、R40、R41、R42、R43、R44,电容C13、C14、C15、C16、C17,晶振Y2、Y3;其中,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8、19分别与电容C14、C13相连接,在电容C13、C14之间连接晶振Y2,同时电容C13、C14相连接接地;单片机AT89C52的管脚9与电容C15相连接并与下拉电阻R38连接接地,按键开关SW4接在电容C15与电阻R44之间;A/D转换电路Ⅱ18中模数转换芯片CS1242的管脚2、3之间接晶振Y3,CS1242的管脚4、5、6、7分别与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1、2、3、4相连接;电阻R43接在CS1242的管脚1、10之间,电阻R43一端与电容C17相连接并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6相连接接地;电阻R39、R41串联、电阻R40、R42串联,并且两对电阻并联连接到CS1242的管脚11与管脚8之间,芯片CS1242的管脚13接到电阻R39与R41之间,管脚14接到电阻R40与R42之间;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21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桥式称重传感器1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使电阻应变计23电阻值产生变化,利用测量电路2检测传感器的电阻值,并将测量电路2的输出电压送到偏差增益电路3中,偏差增益电路3可以校准零位并调节线路的增益。输出的电信号输入到A/D转换电路Ⅰ4转换为数字信号(此处的A/D转换电路采用的是传统的A/D转换电路ADC0808),将数字信号送入到功率放大器5进行信号的放大(此处的功率放大电路采用的是传统的功率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数字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中,在传输之前,通过显示7实时的输出货物的重量。在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中预先设定好货物重量的控制范围,在论文(哈笑天,郭怀天等发表的《单片机的称重传感器的研制》,电子信息工程,2007.04.03中提到“将称重信号转化为数字量后送给单片机处理”,因此用单片机处理称重信号进行比较是种通用的方法)即当传输进来的重量信号大于单片机存储的范围时,点亮LED灯8用以提示使用者可以启动轨道车,同时启动定时器9,当计时结束时还没有开关按下时,自动按下启动开关10控制继电器控制电路11使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正转已达到自动启动。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价格低廉,所以采用超声波测距电路16。在论文(梁军,赵扬.发表的《基于单片机技术的超声波测距》,东南大学,2010.05.28中提到“各探头的信号经单片机综合分析处理,实现超声波测距仪的各种功能”,因此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测距仪进行测距是比较通用的方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受,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出传播距离。因此将超声波测距电路16安装在贴近铁轨的车轮处,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测距,将测量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功率放大器Ⅱ17中进行信号放大,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入A/D转换电路Ⅱ18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输入之前在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中预先设定范围,当输入的信号小于此范围时,控制继电器控制电路11,使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断开,从而达到使轨道运输车自动制动的目的。当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装置工作时,蓄电池Ⅰ14为桥式称重传感器1和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供电;蓄电池Ⅱ15为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供电。
首先,将桥式称重传感器1通过紧固螺钉25以及底座24固定在车厢斗底端,当轨道车装载货物时,位于车辆箱斗底端的桥式称重传感器1连接钢球21的压头20受到重量的作用,使得位于桥式称重传感器1内部的电阻应变计23受力产生形变,位于桥式称重传感器1内的电阻应变计23上粘贴有金属丝,当电阻应变计23产生形变时,电阻应变计23上的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弹性体22是一个有特殊形状的结构体,它有两个功能。首先是承受桥式称重传感器1所受的外力,对外力产生反作用力,达到相对静平衡;其次,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应变场区,使粘贴在此区的电阻应变计23比较理想的完成应变到电信号的转换任务。测量电路2中,由桥式称重传感器1产生的电信号Vc经过开关S3、S4输入到电容C5、C4、C2中,电容C2、C4、C5共同作用产生一个电压差,闭合开关S1、S2后,电信号分别从运算放大器Op1及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输入,电容C1、C3分别在运算放大器Op1和运算放大器Op2的正负极之间平衡电压。电信号从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输出经电阻R4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负极,电信号从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端输出经电阻R5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正极。运算放大器Op2经连接电阻R2输出电压V3。在增益偏差电路3中,电压V3从电阻R9的一端输入,电阻R10的一端输入电源Vc,电信号分别经过可变电阻R9和电阻R8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运算放大器Op4的正极接地,经过电阻R7的连接从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输出电压V4。
输出的V4电信号输入到A/D转换电路Ⅰ4中(此A/D转换电路采用传统的A/D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功率放大器Ⅰ5(此放大器采用传统的功率放大器TDA2030)进行信号放大,将放大的数字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中。在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中,采用的是单片机芯片8031;首先,数字信号由管脚P2.0、P2.1、P2.2、P2.3、P2.4、P2.5、P2.6、P2.7,经过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和NPN管Q4传输到数码管U1、U2进行实时重量的显示,数码管U1、U2的阴极分别连接PNP管Q2和PNP管Q3的发射极,PNP管Q2、PNP管Q3的基极分别经过电阻R20、R21连接到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38、39,将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8031管脚P1.0、P1.1、P1.2、P1.3、P1.4、P1.5、P1.6、P1.7短接接到LED灯8,在LED灯8中有三种颜色的LED小灯,红色发光二极管D2,黄色发光二极管D3,绿色发光二极管D4,D2、D3、D4分别连接电阻R17、R18、R19并且在电阻R17、R18、R19的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与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另一端与电阻R30、R31、R32、R33、R34、R35、R36相连接,电阻R30、R31、R32分别与按键开关SW1、SW2、SW3相连接,管脚18、19连接一个晶振Y1,当传输来的信号大于单片机内的预设值时,启动定时器9亮起黄色发光二极管D3,提示使用者可以启动轨道车,当计时结束后亮起绿色发光二极管D4,控制继电器控制电路11闭合,使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正转,启动轨道运输车。当装载货物超过轨道车承载范围时,亮起红灯提示使用者,货物超载,以保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环保耐用,可以实时显示所装载物品的重量,当超载是可及时提醒使用者;在制动时,精准,快速,有效的防止轨道车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启动模块结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模块结构连接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桥式称重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增益和偏差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测距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Ⅰ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Ⅱ的电路图;
图中各标号为:1-桥式称重传感器、2-测量电路、3-偏差增益电路、4-A/D转换电路Ⅰ、5-功率放大器Ⅰ、6-单片机控制模块Ⅰ、7-显示、8-LED灯、9-定时器、10-启动开关、11-继电器控制电路、12-步进电机Ⅰ、13-步进电机Ⅱ、14-蓄电池Ⅰ、15-蓄电池Ⅱ、16-超声波测距电路、17-功率放大器Ⅱ、18-A/D转换电路Ⅱ、19-单片机控制模块Ⅱ、20-压头、21-钢球、22-弹性体、23-电阻应变计、24-底座、25-紧固螺钉、26-顶部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模块、制动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11、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
所述启动模块包括:桥式称重传感器1、测量电路2、偏差增益电路3、A/D转换电路Ⅰ4、功率放大电路Ⅰ5、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显示7、LED灯8、定时器9、启动开关10、蓄电池Ⅰ14、蓄电池Ⅱ15,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与测量电路2相连接,测量电路2与偏差增益电路3相连接,偏差增益电路3和A/D转换电路Ⅰ4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Ⅰ4和功率放大电路Ⅰ5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Ⅰ5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分别与显示7、LED灯8、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与启动开关10相连接,启动开关10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蓄电池Ⅰ14分别与桥式称重传感器1和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蓄电池Ⅱ15分别与步进电机Ⅰ12和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制动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电路16、功率放大电路Ⅱ17、A/D转换电路Ⅱ18、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与功率放大电路Ⅱ17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Ⅱ17与A/D转换电路Ⅱ18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Ⅱ18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11包括:电阻R15、R16,NPN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其中,电阻R15与NPN管Q1的基极连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到NPN管Q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阴极接Vcc电源,继电器K1与二极管D1并行连接,接口插座CON1的1管脚接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的2管脚接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电阻R16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包括:单片机芯片8031,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电容C10、C11,电解电容C12,PNP管Q2、Q3,NPN管Q4,晶振Y1;其中,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2、3、4、5、6、7、8短接接到LED灯8上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D3、D4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一端与电阻R17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8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9相连接,电阻R17、R18、R19短接并接到电源Vcc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21、22、23、24、25、26、27、28分别与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相连接,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与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另一端与电阻R30、R31、R32、R33、R34、R35、R36相连接,电阻R30、R31、R32分别与启动开关10SW1、SW2、SW3相连接,SW1、SW2、SW3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管脚28接电阻R29并接到NPN管Q4的基极,NPN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37并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8、19与晶振Y1相连接,晶振Y1与电容C10、电容C11相连接,并接地;单片机芯片8031管脚31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管脚9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并与电阻R38串联,并使电阻R38接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管脚38与电阻R21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2的基极,PNP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管脚39与电阻R20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3的基极,PNP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2上,PNP管Q2、Q3连接接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线上。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包括:单片机芯片AT89C52,电阻R39、R40、R41、R42、R43、R44,电容C13、C14、C15、C16、C17,晶振Y2、Y3;其中,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8、19分别与电容C14、C13相连接,在电容C13、C14之间连接晶振Y2,同时电容C13、C14相连接接地;单片机AT89C52的管脚9与电容C15相连接并与下拉电阻R38连接接地,按键开关SW4接在电容C15与电阻R44之间;A/D转换电路Ⅱ18中模数转换芯片CS1242的管脚2、3之间接晶振Y3,CS1242的管脚4、5、6、7分别与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1、2、3、4相连接;电阻R43接在CS1242的管脚1、10之间,电阻R43一端与电容C17相连接并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6相连接接地;电阻R39、R41串联、电阻R40、R42串联,并且两对电阻并联连接到CS1242的管脚11与管脚8之间,芯片CS1242的管脚13接到电阻R39与R41之间,管脚14接到电阻R40与R42之间;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21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11包括:电阻R15、R16,NPN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其中,电阻R15与NPN管Q1的基极连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到NPN管Q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阴极接Vcc电源,继电器K1与二极管D1并行连接,接口插座CON1的1管脚接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的2管脚接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电阻R16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包括:单片机芯片8031,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电容C10、C11,电解电容C12,PNP管Q2、Q3,NPN管Q4,晶振Y1;其中,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2、3、4、5、6、7、8短接接到LED灯8上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D3、D4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一端与电阻R17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8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9相连接,电阻R17、R18、R19短接并接到电源Vcc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21、22、23、24、25、26、27、28分别与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相连接,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与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另一端与电阻R30、R31、R32、R33、R34、R35、R36相连接,电阻R30、R31、R32分别与启动开关10SW1、SW2、SW3相连接,SW1、SW2、SW3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管脚28接电阻R29并接到NPN管Q4的基极,NPN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37并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8、19与晶振Y1相连接,晶振Y1与电容C10、电容C11相连接,并接地;单片机芯片8031管脚31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管脚9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并与电阻R38串联,并使电阻R38接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管脚38与电阻R21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2的基极,PNP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管脚39与电阻R20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3的基极,PNP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2上,PNP管Q2、Q3连接接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线上。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11包括:电阻R15、R16,NPN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其中,电阻R15与NPN管Q1的基极连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到NPN管Q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阴极接Vcc电源,继电器K1与二极管D1并行连接,接口插座CON1的1管脚接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的2管脚接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电阻R16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
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模块、制动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11)、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
所述启动模块包括:桥式称重传感器(1)、测量电路(2)、偏差增益电路(3)、A/D转换电路Ⅰ(4)、功率放大电路Ⅰ(5)、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显示(7)、LED灯(8)、定时器(9)、启动开关(10)、蓄电池Ⅰ(14)、蓄电池Ⅱ(15),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与测量电路(2)相连接,测量电路(2)与偏差增益电路(3)相连接,偏差增益电路(3)和A/D转换电路Ⅰ(4)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Ⅰ(4)和功率放大电路Ⅰ(5)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Ⅰ(5)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分别与显示(7)、LED灯(8)、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与启动开关(10)相连接,启动开关(10)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蓄电池Ⅰ(14)分别与桥式称重传感器(1)和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相连接,蓄电池Ⅱ(15)分别与步进电机Ⅰ(12)和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所述制动模块包括:超声波测距电路(16)、功率放大电路Ⅱ(17)、A/D转换电路Ⅱ(18)、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与功率放大电路Ⅱ(17)相连接,功率放大电路Ⅱ(17)与A/D转换电路Ⅱ(18)相连接,A/D转换电路Ⅱ(18)与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相连接,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称重传感器(1)包括:上压头(20)、钢球(21)、电阻弹性体(22)、应变计(23)、底座(24)、紧固螺钉(25)、顶部固定板(26);所述上压头(20)和顶部固定板(26)相连接,顶部固定板(26)和钢球(21)相连接,在桥式称重传感器(1)中内置电阻应变计(23)和弹性体(22),外部紧固螺钉(25)与下方底座(24)共同作用,使得桥式称重传感器(1)固定在轨道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Op1、Op2、Op3,电阻R1、R2、R3、R4、R5、R6,电容C1、C2、C3、C4、C5,开关S1、S2、S3、S4;其中,Op1负极与R1连接接到Op1的输出端,Op1输出端与R5连接并接到Op2的正极,电容C1并接在Op1的正负极之间,并且将电容C1接地,把Op2的正极接电阻R6并且使电阻R6接地,电阻R2一端接Op2的负极,另一端接到Op2的输出端,将电阻R4与Op2的负极相连接并且接到Op3的输出端,Op3输出端接电阻R3并使电阻R3接到Op3的负极,电容C3接到Op3的正负极之间,并且电容C3一端接地,Op1的正极与开关S1连接,Op3的正极与开关S2连接,将开关S1与开关S2连接,在开关S1、开关S2连接线上连接电容C4,电容C2接地并接到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容C5,并将电容C5接地,开关S3、S4串联连接并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偏差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7、R8、R9、R10;其中,运算放大器Op4正极接地,Op4负极接电阻R7并且电阻R7另一端接到Op4的输出端,可变电阻R9与电阻R8并联,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极,电阻R8与可变电阻R10串行连接,并且电阻R10一端接地,另一端接Vc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测距电路(16)包括:芯片CX20106A,接收探头,电阻R11、R12、R13、R14,电容C6、C7、C8、C9;其中,芯片CX20106A的1管脚接到接收探头的一端,将接收探头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8接到芯片CX20106A的6管脚上,芯片CX20106A管脚2与电阻R11和电容C6连接并与电容C8并联,电容C7与芯片CX20106A的管脚3相连接,芯片CX20106A的管脚4单独连接一根导线,芯片CX20106A的管脚5连接电阻R12并连接到管脚8上,芯片CX20106A的管脚7连接电阻R13、R14,并且电阻R14一端引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电容C9并且接地,另一个分支接一个输入信号INT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11)包括:电阻R15、R16,NPN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其中,电阻R15与NPN管Q1的基极连接,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到NPN管Q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阴极接Vcc电源,继电器K1与二极管D1并行连接,接口插座CON1的1管脚接双向开关S5,接口插座CON1的2管脚接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电阻R16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Ⅰ(6)包括:单片机芯片8031,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电容C10、C11,电解电容C12,PNP管Q2、Q3,NPN管Q4,晶振Y1;其中,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2、3、4、5、6、7、8短接接到LED灯(8)上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D3、D4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一端与电阻R17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8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9相连接,电阻R17、R18、R19短接并接到电源Vcc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21、22、23、24、25、26、27、28分别与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相连接,电阻R22、R23、R24、R25、R26、R27、R28与定时器(9)相连接,定时器(9)另一端与电阻R30、R31、R32、R33、R34、R35、R36相连接,电阻R30、R31、R32分别与启动开关(10)SW1、SW2、SW3相连接,SW1、SW2、SW3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管脚28接电阻R29并接到NPN管Q4的基极,NPN管Q4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37并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单片机芯片8031的管脚18、19与晶振Y1相连接,晶振Y1与电容C10、电容C11相连接,并接地;单片机芯片8031管脚31接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管脚9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并与电阻R38串联,并使电阻R38接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管脚38与电阻R21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2的基极,PNP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1上;管脚39与电阻R20相连接并接到PNP管Q3的基极,PNP管Q3的集电极接电源Vcc,发射极接到显示(7)的数码管U2上,PNP管Q2、Q3连接接到管脚32、33、34、35、36、37、38、39短接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Ⅱ(19)包括:单片机芯片AT89C52,电阻R39、R40、R41、R42、R43、R44,电容C13、C14、C15、C16、C17,晶振Y2、Y3;其中,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18、19分别与电容C14、C13相连接,在电容C13、C14之间连接晶振Y2,同时电容C13、C14相连接接地;单片机AT89C52的管脚9与电容C15相连接并与下拉电阻R38连接接地,按键开关SW4接在电容C15与电阻R44之间;A/D转换电路Ⅱ(18)中模数转换芯片CS1242的管脚2、3之间接晶振Y3,CS1242的管脚4、5、6、7分别与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1、2、3、4相连接;电阻R43接在CS1242的管脚1、10之间,电阻R43一端与电容C17相连接并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6相连接接地;电阻R39、R41串联、电阻R40、R42串联,并且两对电阻并联连接到CS1242的管脚11与管脚8之间,芯片CS1242的管脚13接到电阻R39与R41之间,管脚14接到电阻R40与R42之间;单片机芯片AT89C52的管脚21与继电器控制电路(11)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11)与步进电机Ⅰ(12)、步进电机Ⅱ(13)相连接。
CN201520544525.1U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56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4525.1U CN204956148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4525.1U CN204956148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6148U true CN204956148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452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56148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6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362A (zh) * 2015-07-27 2015-11-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362A (zh) * 2015-07-27 2015-11-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53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CN20495614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轨道运输车智能启动和制动实时控制装置
CN103566573A (zh) 基于篮球投篮综合训练系统的自动计数装置及其计数方法
CN203909295U (zh) 仿生机器人用超声波发射模块
CN105471463A (zh) USB可充电的ZigBee网络无线气压传感器
CN207457835U (zh) 一种两轮无线遥控智能小车
CN106526439A (zh) 一种可调高压脉冲式电池极板绝缘性能检测系统
CN102879742A (zh) 一种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CN208579835U (zh) 一种基于LoRa的无线工业机械振动装置
CN203720573U (zh) 一种带压力控制的振动棒及其控制系统
CN207623740U (zh) 一种滚球智能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CN203540016U (zh) 基于篮球投篮综合训练系统的自动计数装置
CN103063293B (zh) 应用于超声波声强测量的电路
CN103454642A (zh) 基于单片机的短距离超声波测距系统
CN208736930U (zh) 微电网储能系统用电流检测装置
CN107808942A (zh) 自保护车载电动叉车用电池管理系统
CN103970059A (zh) 仿生机器人动物感测电路
CN206664795U (zh) 姿态车
CN209117822U (zh) 一种安全回路远程自动检测装置
CN202994997U (zh) 一种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CN103308240B (zh) 一种基于工业485总线的高精度数字气压测量电路
CN208073906U (zh) 一种电液伺服阀静态测试仪
CN202854346U (zh) 无线地震计
CN212067689U (zh) 一种基于体感技术的滑板重力系统
CN204988550U (zh) 无线远程谷物温度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