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1980U -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1980U
CN204951980U CN201520264501.0U CN201520264501U CN204951980U CN 204951980 U CN204951980 U CN 204951980U CN 201520264501 U CN201520264501 U CN 201520264501U CN 204951980 U CN204951980 U CN 20495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rope
mentioned
stay cord
ann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45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645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19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或上方楼层设置有多功能放绳设备,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壳体设备,缓降器设置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一卷筒外并位于第一壳体内,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并从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与第一重物连接,拉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固定端或第二卷筒外的固定端,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并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第二重物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一种具有灭火、救援、逃生功能的建筑。
背景技术
世界第二高塔,540米高的俄罗斯奥斯坦金诺电视塔火灾,导致俄罗斯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全部停播,莫斯科所有寻呼台和内务部、莫斯科急救系统的通信中断,4人困在电梯里死亡,多人受伤,电视塔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震惊世界,高层建筑的火灾一直都在牵引着人们视线,但在火灾时消防电梯的可靠性问题更值得深思。还有现有消防救生采用的举臂登高消防车,一般可实施53米高的火灾扑救和救人,并且消防云梯车的登高是有极限的,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至5级,消防云梯车就无法升高作业,这样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或有人员被困,消防云梯就难以发挥作用,一般情况被困人员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逃生,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全,消火栓门存在被居民用杂物堵住等各种现象,更是给灭火逃生带来阻力。总之,在云梯车高度不够的情况下,消防救援人员全副武装从楼梯登上着火层进行灭火救援,严重影响了救援灭火的速度、效率,现有技术已出现在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设置放绳设备,火灾时上述放绳设备可被控制放下缓降绳索和拉绳用来逃生应急,但其放绳的技术方案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并且还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研究可靠安全的楼外灭火、救援、逃生措施已成必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临时缓降、吊升需求的建筑,它特别可满足火灾时对灭火、逃生、救援工作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或上方楼层设置有多功能放绳设备,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壳体设备,上述两个壳体设备为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第一壳体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机、第一卷筒、缓降器,第一电机与第一卷筒连接可带动第一卷筒转动,上述缓降器设置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一卷筒外并位于第一壳体内,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并从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与第一重物连接,上述第二壳体设备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电机、第二卷筒、拉绳,第二电机与第二卷筒连接可带动第二卷筒转动,上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固定端或第二卷筒外的固定端,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并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第二重物连接,上述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与一段延伸到第一壳体外和第二壳体外的连接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或连接有触动开关的控制拉绳连接,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绳设置在管套内向所述建筑的下方延伸,使用遥控器或使用上述控制器或使用上述控制拉绳可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并让第一重物带动缓降绳索从上述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缓降绳索挂拉在缓降器上,使用遥控器或使用上述控制器或使用上述控制拉绳可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并让第二重物带动拉绳从上述第二卷筒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拉绳挂拉在固定端上,上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的缓降绳索或拉绳是作为使用人的生命线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吊升物的保险绳索单独使用,也就是说上述两个壳体设备中的一个是专门提供生命线或安全保险绳索即不进行其它正常工作如缓降工作或吊升工作,所述电机的转动可带动卷筒转动,卷筒转动的方向与所述拉绳和缓降绳索卷绕在卷筒上的卷绕方向相同时可让拉绳或缓降绳索从卷筒上延伸出来,所述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的数量、第一卷筒或第二卷筒的数量、缓降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拉绳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其中,所述第一卷筒外或第二卷筒外设置有排线机构,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从卷筒延伸出来后穿过排线机构的控线器或控线拨杆后与重物连接,上述控线器或控线拨杆可保证缓降绳索和拉绳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二卷筒上有序地收绳或放绳,不会产生缠绕、打结的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可转动的门板,上述门板可采用拉绳控制开启或采用控制开关控制其开启,电缆线连接在控制开关与设置在多功能放绳设备上的电机或电磁开关或液压装置之间,当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设置在建筑屋面的外墙内侧时,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开口的下方设置有斜面平台,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就可通过上述斜面平台滑落到上述建筑的外墙的外侧并降落,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斜面平台,斜面平台的下方或侧面的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斜面平台位于所述重物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上述开口处或开口处的附近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拉绳穿过限位卡槽后与上述限位板连接,固定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拉绳的末端部分连接有限位板,上述限位板可作为重物与拉绳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处或开口处的附近设置有限位卡槽,上述拉绳穿过限位卡槽后与上述限位板连接,限位板无法穿过限位卡槽,这可防止电机失控时把拉绳吊拉提升的人或物向第二壳体设备卷绕,造成危险;
其中,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设置在建筑的上方,所述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绳设置在套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楼层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使用控制器或拉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并带动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缓降绳索在第一重物的作用下、所述拉绳在第二重物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建筑的下方提供使用,降落后的缓降绳索挂拉在缓降器上,降落后的拉绳挂拉在固定端上,降落后的拉绳可与吊篮的上升机连接,拉绳和缓降绳索还可通过防坠器和吊篮上的使用人连接;
其中,所述卷筒上设置有圆环,圆环可围绕卷筒转动,圆环上设置有滑轮或钢圈,有绳索穿过滑轮的线槽或穿过钢圈的孔洞后在两侧形成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分别卷绕在上述卷筒上;
其中,所述缓降器设置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一卷筒外并位于第一壳体内,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具体结构包括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第一卷筒上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所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和卷线槽三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所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和卷线槽三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一和圆环二,圆环一和圆环二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一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缓降器,在圆环一的两侧的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上述卷绳槽一或卷绳槽二的旁侧设置有上述圆环二,上述圆环二的固定端连接固定有拉绳,上述圆环二的旁侧还设置有卷绳槽三,上述拉绳从圆环二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其盘绕方向与上述缓降绳索的盘绕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套有圆环一,卷筒二上套有圆环二,圆环一可围绕卷筒一转动,圆环二可围绕卷筒二转动,上述圆环一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在圆环一的两侧的卷筒一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圆环二上固定连接,上述圆环二旁的卷筒二上设置有卷绳槽三,上述拉绳从圆环二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套有圆环,卷筒二上设置有固定端,圆环可围绕卷筒一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在圆环的两侧的卷筒一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固定端连接,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筒二的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卷筒二上设置有固定端,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筒一的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固定端连接,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筒二的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从第一卷筒的一边穿过第一卷筒的筒心从第一卷筒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缓降绳索在上述第一卷筒的另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延伸到第一卷筒的一边并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缓降绳索在靠近上述第一卷筒的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卷筒二、卷筒三,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位置处所述壳体内的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绕过变向滑轮一后从卷筒一的一边穿过卷筒一的筒心从卷筒一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一后与重物一连接,缓降绳索二绕过变向滑轮二后从卷筒二的一边穿过卷筒二的筒心从卷筒二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二后与重物二连接,拉绳直接或绕过变向滑轮三后从卷筒三的一边穿过卷筒三的筒心从卷筒三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三后与重物三连接,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上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一,拉绳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二;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卷筒二、卷筒三,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卷筒的筒心位置处所述壳体内的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绕过变向滑轮一后从卷筒一的一边卷绕在卷筒一上后延伸出来与重物一连接,缓降绳索二绕过变向滑轮二后从卷筒二的一边卷绕在卷筒二上后延伸出来与重物二连接,拉绳延伸到卷筒三的一边并卷绕在卷筒三后与重物三连接,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上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一,上述拉绳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二;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穿过第一卷筒上的孔洞进入第一卷筒的筒心分别向两侧延伸并从第一卷筒的两侧延伸出来后分别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分别向缓降器的两侧延伸并卷绕在两侧的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筒心内固定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在筒心内分别向两侧延伸并从第一卷筒的两侧延伸出来后分别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在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其中,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固定端或第二卷筒外的固定端,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具体结构包括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第二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二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二卷筒上;
所述第二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二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上;
所述第二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二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二卷筒的卷绳槽一上,所述第二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二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的卷绳槽二上;
在所述第二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从第二卷筒的一边穿过第二卷筒的筒心从第二卷筒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拉绳靠近上述第二卷筒的另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二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的拉绳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延伸到第二卷筒的一边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拉绳的靠近上述第二卷筒的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二卷筒的筒心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拉绳,拉绳穿过第二卷筒的筒心从第二卷筒的一边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上,盘绕在第二卷筒上的拉绳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重物连接;
其中,所述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从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与第一重物连接,所述拉绳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第二重物连接,具体结构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或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第一重物或第二重物连接,上述悬臂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的轨道上,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在电机或液压机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可壳体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重物连接,上述悬臂可转动设置在一根转轴上,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在电机或液压机构的带动下围绕上述转轴转动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重物连接,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通过翻转或通过折臂的伸展而移动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外侧;
其中,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的设置在轨道上或升降平台上,使用所述控制器或使用所述控制拉绳或所述使用遥控器可控制可控制多功能放绳设备做水平移动动作或做升降动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显而易见上述多功能放绳设备特别能满足所述建筑火灾时需紧急逃生或灭火或救援时的需求,而且此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多种结构方案包含比现有技术均成熟、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虽然本申请技术方案简单易行,但其功能丰富,根据实际的需求可开发多种高安全性的设备,其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具体分析如下:当把上述多功能放绳设备设置在屋面层时,当发生火灾时或其它需要状况下,救援人员就可在所述建筑下方或所述建筑的外部使用控制器或拉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控制电机转动并带动卷筒转动,卷筒上的缓降绳索和拉绳随着卷筒的转动在重物的重力作用下沿建筑的外墙降落到地面提供使用。首先,上述缓降绳索和拉绳的降落延伸是在电机的牵引带动下以安全速度下降且其速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现有技术的放绳方案有时会出现不安全的因素,现有技术所展示的是让绳索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即使如现有技术可采用对上方的卷绳盘施加阻力以减小绳索的降落速度,但由于所施加的阻力是基本恒定的,而降落过程中的绳索是以加速度下降的,而且在降落过程降落的绳索的重量不断增加,这又增加了绳索降落的速度,这样就造成对现有设备的绳索的下降速度就无法控制,因此现有的放绳设备在释放绳索过程就存在风险,特别对高层或超高层楼房来说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有可能造成绳索撞击外墙玻璃或被缠绕不能使用的结果,特别是自由落体到建筑下方后会产生鞭尾效应,使末端的绳索被弹起发生撞击或缠绕在一起而不能使用,这种风险随着建筑高度的上升还是存在的。因此采用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后就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可提高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和拉绳降落的安全性,因为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和固定于固定端的拉绳是通过电动卷筒的带动下降的,且其速度大小可以控制。还有把本申请的多功能放绳设备设置在屋面后,如发生火灾时,从地面消控中心控制从缓降器延伸出的一根或多根缓降绳索、从固定端延伸出的一根或多根拉绳从屋面安全快速地降落延伸到地面,如上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保证了缓降绳索和安全绳索降落的安全性和快捷性,并且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多种技术实施方案可达到多种效果组合,其组合包括:1、缓降绳索可提供建筑着火层的逃生人员使用,多根的缓降绳索还可作为逃生人员的保险绳索使用,也就是说逃生人员戴上安全后与一根缓降绳索连接后还通过防坠器与一根或多根的缓降绳索连接,当下降过程中牵引下降的缓降器发生故障造成逃生人员快速下降时就可通过防坠器动作并卡在其它缓降绳索上缓降下来,这就起了多重保险的作用,同样采用上述降落的一根或多根拉绳也可作为逃生人员的保险绳索使用,提供多重保险;2、用一根拉绳或两根固定于固定端的拉绳与地面的吊篮的提升机连接,消防救援人员穿戴安全带与其它根拉绳连接后可乘坐吊篮上升进行营救工作,上述消防救援人员可通过防坠器与一根或多根的缓降绳索或者一根或多根的拉绳连接,缓降绳索或拉绳就起了保险绳索的作用,并且救援人员采用缓降绳索作为安全绳索时,当救援人员因吊篮设备发生故障被卡在高空中(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时,救援人员就可使用缓降器缓降绳索安全降落到地面或下方楼层,这提高了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性并同时提高了救援人员或逃生人员缓降逃生脱离危险的途径;3、卷筒固定连接卷绕有成卷的拉绳,这相当于现有的卷扬机,上述拉绳降落延伸到地面后可与消防水枪和消防水带连接并提升进行灭火工作;4、设置在建筑上方的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多个电动卷筒,卷筒固定连接卷绕有成卷的绳索,这相当于现有的卷扬机,上述卷筒上还套有多个圆环,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上述卷扬机上的绳索降落到地面后可与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带连接,消防救援人员还可通过防坠器与一根或多根吊拉在建筑上方固定端的上述拉绳连接,消防救援人员还可通过防坠器与一根或多根吊拉在缓降器上的上述缓降绳索连接,这充分保证了利用屋面上方的电动卷筒吊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性,消防救援人员也只有在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和固定于固定端的拉绳的安全保险下才可使用设置在建筑上方的现有卷扬机的绳索进行上升,如果卷扬机出现故障卷扬机绳索断掉或卡在高空中时,上述固定在建筑上方的拉绳就可保证消防救援人员不会坠落并且可利用缓降绳索安全降落到地面,另上述圆环的设计保证了连接在圆环上的拉绳或设置在圆环上的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在降落到上述建筑的地面后,在电动卷筒还在转动时,上述圆环可围绕电动卷筒转动,从而保证上述拉绳和缓降绳索不会反卷到电动卷筒上,这样就可保证降落后的缓降绳索和拉绳可正常受力提供使用;5、设置在建筑上方的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多个电动卷筒,卷筒固定连接卷绕有成卷的绳索,这相当于现有的卷扬机,上述卷筒上还套有多个圆环,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上述卷扬机上的绳索降落到地面后可与吊篮的提升机连接,上述拉绳可作为提升机的保险绳索用,还有上述其它拉绳和缓降绳索通过防坠器与消防救援人员或逃生人员的安全带连接,这就保证了消防救援人员或逃生人员的安全性,另上述圆环的设计保证了连接在圆环上的拉绳或设置在圆环上的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在降落到上述建筑的地面后,在电动卷筒还在转动时,上述圆环可围绕电动卷筒转动,从而保证上述拉绳和缓降绳索不会反卷到电动卷筒上,这样就可保证降落后的缓降绳索和拉绳可正常受力提供使用;6、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卷筒上还设置有圆环,圆环可围绕卷筒转动,圆环上设置有滑轮或钢圈,有绳索穿过滑轮的线槽或穿过钢圈的孔洞后在两侧形成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分别卷绕在上述卷筒上,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降落后可滑动挂拉在上述滑轮或钢圈上,第一拉绳可与救援人或救援物连接,第二拉绳可在人力或卷扬机的带动下拉动第一拉绳上升,这样就又增添了一条所述建筑的楼外提升或缓降的通道,并可提升灭火水枪或灭火物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同样通过防坠器与上述挂拉在缓降器的缓降绳索和挂拉在固定端的拉绳的连接,救援人员或逃生人员就可具备多重保险绳索的保险作用;7、如上所述,固定连接在卷筒上的拉绳的末端部分连接有限位板,上述限位板可作为重物与拉绳连接,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壳体开口处或开口处的附近设置有限位卡槽,上述拉绳穿过限位卡槽后与上述限位板连接,限位板无法穿过限位卡槽,这可防止电机失控时把拉绳吊拉提升的人或物向多功能放绳设备卷绕,造成危险,这也保证了电动卷筒的安全使用;8、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的多壳体设计更加安全可靠,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与第一壳体设备内的缓降绳索连接可进行缓降或者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与第一壳体设备内的拉绳连接可进行升降动作,同时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还通过防坠器与第二壳体设备内的一根或多根拉绳连接,由于上述拉绳位于独立的第二壳体内,这样设计更加保证了使用人的安全,因为逃生人员或救援人员利用第一壳体内的缓降绳索安全下降或利用第一壳体内的拉绳进行升降动作时,如果第一壳体设备发生意外,那么独立的第二壳体设备内的拉绳就起到独立保障的作用,不会受到其它壳体设备的影响,这样更加安全。因此本申请的多功能放绳设备具备安全的缓降逃生功能;具备安全的吊升救援人和救援物的功能;当吊升救援人时电动卷筒的拉绳或连接于固定端的拉绳或缓降器的缓降绳索还具备保险绳索的作用,由此可见,发生火灾时本申请的多功能放绳设备具备安全的逃生缓降功能、安全的灭火救援功能,并且结构合理、简单、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壳体设备的斜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设备的斜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壳体设备的斜视示意图。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设备30、第二壳体设备,第一壳体设备30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电机2、第一卷筒3、第一卷筒5、缓降器6、缓降器29、圆环9、悬臂11、立柱12,上述电机2、第一卷筒3、第一卷筒5、缓降器6、缓降器29、圆环9、立柱12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第一电机2与第一卷筒3、第一卷筒5连接可带动第一卷筒3、第一卷筒5转动,上述圆环9套在第一卷筒5的外周并可围绕第一卷筒5转动,上述缓降器6设置在圆环9上,缓降器29固定在第一卷筒3上。上述第一卷筒5上设置有卷线槽13和卷线槽15,上述第一卷筒3上设置有卷线槽16和卷线槽17,如图1所示,缓降绳索18从缓降器29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16上,缓降绳索19从缓降器29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17上,缓降绳索7从缓降器6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13上,缓降绳索8从缓降器6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15上,悬臂11与立柱12连接,悬臂11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20、防脱线滑轮21、防脱线滑轮22、防脱线滑轮23,悬臂11上与上述防脱线滑轮20、防脱线滑轮21、防脱线滑轮22、防脱线滑轮23对称的位置还设置有4个防脱线滑轮(在图1的背侧无法显示),上述缓降绳索7从卷线槽13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20和防脱线滑轮23的线槽后与重物25连接,上述缓降绳索8从卷线槽15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的线槽后与重物26连接,上述缓降绳索18从卷线槽16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21和防脱线滑轮22后与重物27连接,上述缓降绳索19从卷线槽17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后与重物28连接。上述第一壳体设备30与一段延伸到第一壳体1外的连接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连接或与一段延伸到第一壳体1外连接有触动开关的控制拉绳连接,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第一电机2转动并让重物25、重物26、重物27、重物28带动缓降绳索7、缓降绳索8、缓降绳索18、缓降绳索19从第一卷筒5和第一卷筒3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缓降绳索18、缓降绳索19可挂拉在缓降器29上,延伸后的缓降绳索7、缓降绳索8可挂拉在缓降器5上。如图1所示,相对图1的图面从外向图1查看时,上述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卷筒5和第一卷筒3做顺时针转动时可让缓降绳索7、缓降绳索8、缓降绳索18、缓降绳索19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延伸,如图1所示,缓降绳索7、缓降绳索8、缓降绳索18、缓降绳索19是顺时针卷绕在卷筒上的,其卷绕方向与上述第一卷筒5、第一卷筒3的转动方向一致时,缓降绳索7、缓降绳索8、缓降绳索18、缓降绳索19降落延伸。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设备的斜视示意图。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设备、第二壳体设备80,第二壳体设备80包括第二壳体51、第二电机52、第二卷筒53、第二卷筒55、圆环59、悬臂61、立柱62,上述第二电机52、第二卷筒53、第二卷筒55、圆环59、立柱62设置在第二壳体51内,第二电机52与第二卷筒53、第二卷筒55连接可带动第二卷筒53、第二卷筒55转动,上述圆环59套在第二卷筒53的外周并可围绕第二卷筒53转动,圆环59固定连接有拉绳68、拉绳69,第二卷筒55上固定连接有拉绳57、拉绳58。上述第二卷筒55上设置有卷线槽63和卷线槽65,上述第二卷筒53上设置有卷线槽66和卷线槽67,如图2所示,拉绳68从圆环59上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66上,拉绳69从圆环59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67上,拉绳57从第二卷筒55的固定端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63上,拉绳58从第二卷筒55的固定端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线槽65上,悬臂61与立柱62连接,悬臂61上设置有防脱线滑轮70、防脱线滑轮71、防脱线滑轮72、防脱线滑轮73,悬臂61上与上述防脱线滑轮70、防脱线滑轮71、防脱线滑轮72、防脱线滑轮73对称的位置还设置有4个防脱线滑轮(在图2的背侧无法显示),上述拉绳57从卷线槽63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70和防脱线滑轮73的线槽后与重物75连接,上述拉绳58从卷线槽65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的线槽后与重物76连接,上述拉绳68从卷线槽66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71和防脱线滑轮72后与重物77连接,上述拉绳69从卷线槽67延伸出来后穿过防脱线滑轮后与重物78连接。上述第二壳体设备80与一段延伸到第二壳体51外的连接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连接或与一段延伸到第二壳体51外连接有触动开关的控制拉绳连接,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第二电52转动并让重物75、重物76、重物77、重物78带动拉绳57、拉绳58、拉绳68、拉绳69从第二卷筒55和第二卷筒53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拉绳68、拉绳69挂拉在圆环59上,延伸后的拉绳57、拉绳58可挂拉在第二卷筒55上。如图2所示,相对图2的图面从外向图2查看时,上述第二电机52带动第二卷筒55和第二卷筒53做顺时针转动时可让拉绳57、拉绳58、拉绳68、拉绳69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延伸,如图1所示,拉绳57、拉绳58、拉绳68、拉绳69是顺时针卷绕在卷筒上的,其卷绕方向与上述第二卷筒55、第二卷筒53的转动方向一致时,拉绳57、拉绳58、拉绳68、拉绳69降落延伸。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的屋面层或避难层或上方楼层设置有多功能放绳设备,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壳体设备,上述两个壳体设备为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第一壳体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机、第一卷筒、缓降器,第一电机与第一卷筒连接可带动第一卷筒转动,上述缓降器设置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一卷筒外并位于第一壳体内,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并从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与第一重物连接,上述第二壳体设备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电机、第二卷筒、拉绳,第二电机与第二卷筒连接可带动第二卷筒转动,上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固定端或第二卷筒外的固定端,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并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第二重物连接,上述第一壳体设备和第二壳体设备与一段延伸到第一壳体外和第二壳体外的连接有控制器的控制电缆或连接有触动开关的控制拉绳连接,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绳设置在管套内向所述建筑的下方延伸,使用遥控器或使用上述控制器或使用上述控制拉绳可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并让第一重物带动缓降绳索从上述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缓降绳索挂拉在缓降器上,使用遥控器或使用上述控制器或使用上述控制拉绳可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并让第二重物带动拉绳从上述第二卷筒上延伸出来,延伸后的拉绳挂拉在固定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筒外或第二卷筒外设置有排线机构,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从卷筒延伸出来后穿过排线机构的控线器或控线拨杆后与重物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可转动的门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口,上述开口处或开口处的附近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拉绳穿过限位卡槽后与上述限位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放绳设备设置在建筑的上方,所述控制电缆或控制拉绳设置在套管内向下延伸到所述建筑的下方或外部,在所述建筑的下方楼层或所述建筑的外部可使用控制器或拉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并带动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转动,所述缓降绳索在第一重物的作用下、所述拉绳在第二重物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建筑的外墙降落到建筑的下方提供使用,降落后的缓降绳索挂拉在缓降器上,降落后的拉绳挂拉在固定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筒上或第二卷筒上设置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或第二卷筒转动,圆环上设置有滑轮或钢圈,有绳索穿过滑轮的线槽或穿过钢圈的孔洞后在两侧形成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分别卷绕在上述第一卷筒上或第二卷筒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设置在第一卷筒上或第一卷筒外并位于第一壳体内,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具体结构包括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第一卷筒上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所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和卷线槽三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固定有缓降器,第一卷筒的转动可带动缓降器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上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的末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循环的缓降绳索,上述循环的缓降绳索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一上,所述第一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固定在圆环上并可围绕上述第一卷筒转动,所述缓降器延伸出两根缓降绳索,上述两根缓降绳索朝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的第一卷筒的卷线槽二上和卷线槽三上;
所述第一卷筒上套有圆环一和圆环二,圆环一和圆环二可围绕第一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一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缓降器,在圆环一的两侧的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上述卷绳槽一或卷绳槽二的旁侧设置有上述圆环二,上述圆环二的固定端连接固定有拉绳,上述圆环二的旁侧还设置有卷绳槽三,上述拉绳从圆环二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其盘绕方向与上述缓降绳索的盘绕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套有圆环一,卷筒二上套有圆环二,圆环一可围绕卷筒一转动,圆环二可围绕卷筒二转动,上述圆环一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在圆环一的两侧的卷筒一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圆环二上固定连接,上述圆环二旁的卷筒二上设置有卷绳槽三,上述拉绳从圆环二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套有圆环,卷筒二上设置有固定端,圆环可围绕卷筒一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在圆环的两侧的卷筒一上设置有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固定端连接,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筒二的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和卷筒二,卷筒一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卷筒二上设置有固定端,缓降器延伸出的两根缓降绳索分别朝同一方向盘绕在卷筒一的卷绳槽一和卷绳槽二上并分别与重物一和重物二连接,有拉绳与上述固定端连接,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盘绕在卷筒二的卷绳槽三上并与重物三连接,所述卷筒一和卷筒二与电机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从第一卷筒的一边穿过第一卷筒的筒心从第一卷筒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缓降绳索在上述第一卷筒的另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延伸到第一卷筒的一边并卷绕在第一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缓降绳索在靠近上述第一卷筒的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卷筒二、卷筒三,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筒心位置处所述壳体内的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绕过变向滑轮一后从卷筒一的一边穿过卷筒一的筒心从卷筒一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一后与重物一连接,缓降绳索二绕过变向滑轮二后从卷筒二的一边穿过卷筒二的筒心从卷筒二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二后与重物二连接,拉绳直接或绕过变向滑轮三后从卷筒三的一边穿过卷筒三的筒心从卷筒三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卷筒三后与重物三连接,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上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一,拉绳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二;
所述第一卷筒包括卷筒一、卷筒二、卷筒三,在所述第一卷筒外的卷筒的筒心位置处所述壳体内的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和拉绳,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绕过变向滑轮一后从卷筒一的一边卷绕在卷筒一上后延伸出来与重物一连接,缓降绳索二绕过变向滑轮二后从卷筒二的一边卷绕在卷筒二上后延伸出来与重物二连接,拉绳延伸到卷筒三的一边并卷绕在卷筒三后与重物三连接,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上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一,上述拉绳设置有可转动接头二;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穿过第一卷筒上的孔洞进入第一卷筒的筒心分别向两侧延伸并从第一卷筒的两侧延伸出来后分别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分别向缓降器的两侧延伸并卷绕在两侧的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在所述第一卷筒的筒心内固定有缓降器,缓降器延伸出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缓降绳索一和缓降绳索二从缓降器延伸出后在筒心内分别向两侧延伸并从第一卷筒的两侧延伸出来后分别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一从第一卷筒延伸出在来后与重物一连接,盘绕在第一卷筒上的缓降绳索二从第一卷筒延伸出来后与重物二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卷筒上的固定端或第二卷筒外的固定端,上述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具体结构包括下列方案之一:
所述第二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二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二卷筒上;
所述第二卷筒上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二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上;
所述第二卷筒上设置有固定端,第二卷筒的转动可带动固定端转动,固定端连接固定拉绳的一端,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后卷绕在第二卷筒的卷绳槽一上,所述第二卷筒上还套有圆环,圆环可围绕第二卷筒转动,上述圆环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圆环上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的卷绳槽二上;
在所述第二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拉绳,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从第二卷筒的一边穿过第二卷筒的筒心从第二卷筒的另一边延伸出来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拉绳靠近上述第二卷筒的另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二卷筒外的筒心轴线位置处设置有变向滑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上连接有拉绳,从固定端延伸出来的拉绳通过上述变向滑轮改变方向延伸到第二卷筒的一边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后与重物连接,上述拉绳的靠近上述第二卷筒的一边设置有可转动接头;
在所述第二卷筒的筒心内固定连接有所述拉绳,拉绳穿过第二卷筒的筒心从第二卷筒的一边延伸出来并盘绕在第二卷筒上,盘绕在第二卷筒上的拉绳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重物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延伸出的缓降绳索从第一卷筒上延伸出来与第一重物连接,所述拉绳从第二卷筒延伸出来与第二重物连接,具体结构包括以下方案之一:
所述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或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第一重物或第二重物连接,上述悬臂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或第二壳体内的轨道上,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在电机或液压机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可壳体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重物连接,上述悬臂可转动设置在一根转轴上,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在电机或液压机构的带动下围绕上述转轴转动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外侧;
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变向滑轮,其中一个或部分变向滑轮设置在悬臂构件的一侧,所述缓降绳索和拉绳分别绕过变向滑轮与重物连接,使用控制器或使用控制拉绳或使用遥控器可控制上述悬臂通过翻转或通过折臂的伸展而移动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备或第二壳体设备设置在轨道上或升降平台上,使用所述控制器或使用所述控制拉绳或所述使用遥控器可控制可控制所述第一壳体设备或第二壳体设备做水平移动动作或做升降动作。
CN201520264501.0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5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4501.0U CN204951980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4501.0U CN204951980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1980U true CN204951980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47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450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51980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1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483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4951980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4759041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4951974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5031762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951975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771844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5031763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5031761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951983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4800981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784836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734873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734874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4784839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4951976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951982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4784837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4951981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204745403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4784834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800983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4784833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106552375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6552354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