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1937U - 保护帽 - Google Patents

保护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1937U
CN204951937U CN201520589666.5U CN201520589666U CN204951937U CN 204951937 U CN204951937 U CN 204951937U CN 201520589666 U CN201520589666 U CN 201520589666U CN 204951937 U CN204951937 U CN 204951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ap
protection chamber
cap according
ope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96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宝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rmany Road (Shijia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lut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lut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lut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96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1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1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1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帽,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有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开口的保护腔,靠近于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一端,在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本体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帽能够克服现有保护帽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保护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帽。
背景技术
医用器具中,保护帽多用于和肝素帽配合,以对肝素帽上插设的注射针或取样针的针头部位进行保护。现有的保护帽在使用时,一般均为连接于肝素帽上即可,虽然其能够达到相应的保护作用。但由于现有的保护帽结构较为简单,只具有简单的密封保护作用,使得其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保护帽,以能够克服现有保护帽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护帽,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有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开口的保护腔,靠近于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一端,在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本体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形成于本体外周面上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腔自其开口端向内呈截面渐小的锥形。
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一端,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呈环状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靠外侧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在所述本体上于保护腔开口一端的端部形成有呈环状的垫片安装槽,于所述垫片安装槽中设有胶垫。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护腔的开口处形成有向保护腔内隆起的凸环。
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防滑纹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帽,通过在本体上设置保护腔,可在保护帽经由连接部连接于肝素帽上时,使设置于肝素帽上的取样针的针头部位置于保护腔中,并可在保护腔中注入保护液,由此可与肝素帽相配合而实现对取样针更好的保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连接部为外螺纹可使得保护帽与肝素帽连接后,其整体结构较为紧凑。
(3)保护腔设计为锥形可便于保护帽和肝素帽的连接。
(4)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凹孔,可降低保护帽的材料成本,并有利于保护帽的轻量化。凹孔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可有助于保护帽与其它部件连接。
(5)设置垫片安装槽并设置胶垫,可有助于提升保护帽与肝素帽连接后的密封性。
(6)保护腔的开口处设置凸环,可在保护腔内注入保护液后,在保护腔的开口处形成液膜,以避免保护液成分散失。
(7)设置防滑纹路可便于保护帽和肝素帽的连接操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帽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保护腔,3-环形凹孔,4-外螺纹,5-内螺纹,6-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保护帽,由图1结合图2中所示,其包括本体1,在本体1内设有于本体1的一端开口的保护腔2,靠近于保护腔2的开口一端,在本体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本体1的连接部。
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外径不同的两段式结构,连接部即设置在本体1上外径较小的部分。本体1可采用塑料经注塑成型,而连接部则为设置在本体1外周面上的外螺纹4,当然除了外螺纹4,连接部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如其可为锥形的卡接面,或是带有橡胶圈的呈突出状的卡环,且此时与保护帽相配合的肝素帽上也为采用对应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保护帽和肝素帽之间的连接,可使保护腔2自其开口端向内呈截面渐小的锥形,而为使保护帽轻量化,在本体1上相对于保护腔2的开口一端的另一端也形成有呈环状的凹槽3,且在凹槽3中靠近外侧的内壁上还形成有内螺纹5,设置内螺纹5可便于保护帽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以有利于保护帽的安置等。
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上于保护腔2开口一端的端部还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呈环状的垫片安装槽,并且在该垫片安装槽中也设之有胶垫,通过胶垫可提升保护帽和肝素帽连接后的密封性,以防止注入保护腔2内的保护液漏失。本实施例中在保护腔2的开口处也可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向保护腔2内部隆起的凸环,利用该凸环可在保护腔2内注入保护液后,在保护腔2的开口处形成液膜,以避免保护液成分散失。
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相对于外螺纹4在本体1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上也形成有防滑纹路6,该防滑纹路6可如图1中所示的为竖状突起结构,而除了竖状突起结构,防滑纹路6也可采用多个块状结构或环状突起结构等。本保护帽在使用时,于保护腔2中注入保护液,然后经由外螺纹4将保护帽连接于肝素帽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保护帽,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内设有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开口的保护腔,靠近于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一端,在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本体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形成于本体外周面上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腔自其开口端向内呈截面渐小的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保护腔的开口一端,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有呈环状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靠外侧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于保护腔开口一端的端部形成有呈环状的垫片安装槽,于所述垫片安装槽中设有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腔的开口处形成有向保护腔内隆起的凸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防滑纹路。
CN201520589666.5U 2015-08-07 2015-08-07 保护帽 Active CN204951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9666.5U CN204951937U (zh) 2015-08-07 2015-08-07 保护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9666.5U CN204951937U (zh) 2015-08-07 2015-08-07 保护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1937U true CN204951937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4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9666.5U Active CN204951937U (zh) 2015-08-07 2015-08-07 保护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1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02245A1 (en) Connector against contrary flowing for medical treatment
EP3524299A3 (en) Injection device with sealed luer fitting
WO2007124474A3 (en) Needle shield
MY155666A (en) Syringes
CN204951937U (zh) 保护帽
CN203703440U (zh) 一种磁性快速接头
CN103919680B (zh) 一种无针输液用组合密封盖
CN203971079U (zh) 防脱注射器
CN104010681B (zh) 一次性注射器
CN203634589U (zh) 回拉式固定针安全自毁注射器
CN203620014U (zh) 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
CN206198291U (zh) 一种新型医用橡胶塞
CN209135099U (zh) 一种改进型的植入式玻璃管电子标签
CN109395208A (zh) 一种高压注射器的针筒保护套锁定装置
CN203469088U (zh) 一种引流袋防逆流挡片
CN204864374U (zh) 防污染无菌注射器
CN204951938U (zh) 肝素帽
CN207692230U (zh) 一种用于水下电子设备的防水装置
CN206404132U (zh) 一种医疗注射器用密封头
CN205054287U (zh) 细胞采集器保护装置
CN203469223U (zh) 一种引流袋接头组件
CN204698724U (zh) 保护帽、具有其的口腔种植体
CN218979766U (zh) 一种防漏液的输液瓶组合盖
CN203694111U (zh) 一种无针输液用组合密封盖
CN204275199U (zh) 一种用于安全式胰岛素注射器的分体式侧屏蔽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4

Address after: 050035 7th Floor, Building No. 136 Huanghe Avenue, Shijiazhuang High-tech Zone,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rmany Road (Shijiaz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9, Block A, China Foreign Language Building, 89 West Third Ring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ELUT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