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0509U - 雨水收集池 - Google Patents

雨水收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0509U
CN204940509U CN201520716721.2U CN201520716721U CN204940509U CN 204940509 U CN204940509 U CN 204940509U CN 201520716721 U CN201520716721 U CN 201520716721U CN 204940509 U CN204940509 U CN 20494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ond body
hole
closed pond
filtering po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67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大勇
沈佳欣
闫红新
罗志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5207167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0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05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所述封闭式池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均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由一根主管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分出的支管构成,其中主管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与封闭式池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不仅可以提高雨水收集效率,而且能够缓解城市排涝压力,另外,在水量过多的情况下,设置的溢水管可以将多余的雨水重新引回市政雨水管,从而避免造成水压过大,而设置的两根以上的支管则能够减小进水压力。

Description

雨水收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池。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矛盾,人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上,特别是注重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用于收集雨水的水池一般为敞口型,敞口型即开挖一个蓄水池,其顶面敞开,用于接收雨水,可设于地面或屋顶。但是这种敞口型蓄水池存在水分容易蒸发、占地面积大、易二次污染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效率高、水分不易蒸发、不易二次污染的雨水收集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所述封闭式池体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均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由一根主管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分出的支管构成,其中主管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与封闭式池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池体的顶部具有突出的人孔,所述人孔包括由封闭式池体的顶壁向上伸出的人孔侧壁和固定在人孔侧壁的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开有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侧壁内表面设有过滤池,所述进水管的两根以上的支管通向过滤池的底部,过滤池的顶部敞开,过滤池内填充有过滤体,从两根以上的支管流出的雨水从过滤池的底部进入,然后从过滤池的顶部溢出并流入封闭式池体内,所述过滤体为采用植物纤维压缩成型的块体,所述块体的内部设有容腔,所述块体的外表面开有通向块体的容腔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位于过滤池的上方,过滤池的顶部伸入人孔内,且过滤池的顶壁与人孔的顶盖之间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壁和与通孔的孔壁衔接处容腔的腔壁之间的夹角≤90度。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呈矩形块状,所述通孔从块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部延伸至块体的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呈圆柱形,所述通孔从块体的其中一个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的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呈椎台形,所述通孔从块体的面积较小的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的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块体的每一条棱和每一个顶角均做倒圆角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不仅可以提高雨水收集效率,而且能够缓解城市排涝压力,另外,在水量过多的情况下,设置的溢水管可以将多余的雨水重新引回市政雨水管,从而避免造成水压过大,而设置的两根以上的支管则能够减小进水压力,从而使水中的泥沙更容易沉积在过滤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体的第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体的第一种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体的第二种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体的第三种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体的第三种结构的倒圆角示意图。
图8是多个过滤体叠放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封闭式池体、11进水管、111主管、112支管、12溢水管、13排水管、14人孔、141人孔侧壁、142顶盖、143入口、15滤池、16滤网、2市政雨水管、3块体、31容腔、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1,所述封闭式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12、下部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进水管11和溢水管12均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1由一根主管111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111分出的支管112构成,其中主管111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112与封闭式池体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不仅可以提高雨水收集效率,而且能够缓解城市排涝压力,另外,在水量过多的情况下,设置的溢水管12可以将多余的雨水重新引回市政雨水管2,从而避免造成水压过大,而设置的两根以上的支管112则能够减小进水压力,需要用水时,打开排水管13放水,必要时,可通过泵抽水。
本示例中,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顶部具有突出的人孔14,所述人孔14包括由封闭式池体1的顶壁向上伸出的人孔侧壁141和固定在人孔侧壁141的顶部的顶盖142,所述顶盖142上开有入口143,设置人孔14是为了方便人员进入,对封闭式池体1进行维修和清扫;
本示例中,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侧壁内表面设有过滤池15,所述进水管11的两根以上的支管112通向过滤池15的底部,过滤池15的顶部敞开,过滤池15内填充有过滤体,从两根以上的支管112流出的雨水从过滤池15的底部进入,然后从过滤池15的顶部溢出并流入封闭式池体1内,通过设置滤池15,可以将雨水中的泥沙过滤掉,以提高雨水的使用范围。
参见图3和图4,所述过滤体为采用植物纤维压缩成型的块体3,所述块体3的内部设有容腔31,所述块体3的外表面开有通向块体3的容腔31的通孔32,且所述通孔32小于块体3的容腔31,这里所述的“小于”是指通孔32的流通面积小于容腔31的横截面积,能够在不妨碍水体流通的前提下,有效阻止容腔31内收集的泥沙流走。
所述植物纤维是指用植物的秆茎、根系或果壳等经过一定粗加工,得到的丝状或絮状的纤维。为了增加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性,可采用秸秆纤维,秸秆是籽实收获后纤维成分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残留物,包括玉米、稻草、小麦、马铃薯等的秸秆。由于植物纤维间存在很小的缝隙,因此块体3具有滤水性,这样在水体流经过滤体时,水体中的泥沙被过滤并逐渐沉积在植物纤维间的缝隙内,而从通孔32流入容腔31的水体中的泥沙同样被过滤并逐渐沉积在容腔31内,从而实现过滤雨水的作用,泥沙沉积满后,将过滤体直接移入花盆内,即可用于植物栽培,而且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纤维逐渐分解,其所含的营养元素可以缓慢地释放,供给植物生长,形成非常好的植物栽培基质,因此上述设计可以节约土壤,具有非常好的环保作用。
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阻止容腔31内收集的泥沙流走,所述通孔32的孔壁和与通孔32的孔壁衔接处容腔31的腔壁之间的夹角≤90度,即图4中的α角,这样设计可以在通孔32和容腔31的衔接处形成隆起,从而阻碍泥沙流走。
本示例中,所述块体3呈椎台形,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面积较小的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花盆大多呈椎台形,因此将块体3设计成椎台形,可以在收集完泥沙后,很方便地移入花盆内,并且与花盆契合度高。当然,针对圆柱形花盆,所述块体3呈圆柱形,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其中一个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参见图5;针对矩形花盆,所述块体3呈矩形块状,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参见图6。
具体实施中,将所述块体3的每一条棱和每一个顶角均做倒圆角处理,参见图7,图7显示的是对矩形块状的块体3倒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在将过滤体填充于滤池15时,将多个过滤体叠放组合起来,参见图8,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做上述设计,可以保证水体在多个过滤体之间流动通畅,提升过滤效果,使泥沙尽可能均匀地沉积在多个过滤体内。
本示例中,所述人孔14位于过滤池15的上方,过滤池15的顶部伸入人孔14内,且过滤池15的顶壁与人孔14的顶盖142之间设有滤网16,将过滤池15的顶部伸入人孔14内是为了增加滤池的高度,从而增大过滤效果,设置的滤网16可对雨水做进一步的过滤,还能防止老鼠等动物钻进封闭式池体1内。
封闭式池体1的池壁可通过浇筑钢筋混凝土制成,人孔侧壁141呈矩形筒状,人孔侧壁141的靠近两根以上的支管112的一侧与设有支管的封闭式池体1的一侧侧壁一体成型,封闭式池体1的侧壁和人孔侧壁141兼作滤池15的池壁。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式池体(1),所述封闭式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12)、下部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进水管(11)和溢水管(12)均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1)由一根主管(111)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111)分出的支管(112)构成,其中主管(111)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112)与封闭式池体(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顶部具有突出的人孔(14),所述人孔(14)包括由封闭式池体(1)的顶壁向上伸出的人孔侧壁(141)和固定在人孔侧壁(141)的顶部的顶盖(142),所述顶盖(142)上开有入口(1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侧壁内表面设有过滤池(15),所述进水管(11)的两根以上的支管(112)通向过滤池(15)的底部,过滤池(15)的顶部敞开,过滤池(15)内填充有过滤体,从两根以上的支管(112)流出的雨水从过滤池(15)的底部进入,然后从过滤池(15)的顶部溢出并流入封闭式池体(1)内,所述过滤体为采用植物纤维压缩成型的块体(3),所述块体(3)的内部设有容腔(31),所述块体(3)的外表面开有通向块体(3)的容腔(31)的通孔(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14)位于过滤池(15)的上方,过滤池(15)的顶部伸入人孔(14)内,且过滤池(15)的顶壁与人孔(14)的顶盖(142)之间设有滤网(1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的孔壁和与通孔(32)的孔壁衔接处容腔(31)的腔壁之间的夹角≤90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3)呈矩形块状,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其中一个侧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3)呈圆柱形,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其中一个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3)呈椎台形,所述通孔(32)从块体(3)的面积较小的底面中部延伸至块体(3)的容腔(31)。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3)的每一条棱和每一个顶角均做倒圆角处理。
CN201520716721.2U 2015-09-14 2015-09-14 雨水收集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6721.2U CN204940509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雨水收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6721.2U CN204940509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雨水收集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0509U true CN204940509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67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0509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雨水收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0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7763A (zh) * 2016-01-08 2016-03-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接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7763A (zh) * 2016-01-08 2016-03-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接纳装置
CN105417763B (zh) * 2016-01-08 2018-04-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接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9180B (zh) 一种用于屋顶花园的雨水集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49602A (zh) 一种屋面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CN107761897B (zh) 自给式地下蓄渗系统
CN202247721U (zh) 高速公路集雨水收集系统
CN203152103U (zh) 生态树池
CN207974054U (zh) 一种市政交通用环保护栏
CN204940509U (zh) 雨水收集池
CN210263658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面种植系统
CN204741963U (zh) 一种用于马路中间绿化带的雨水花园
CN202625932U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213014596U (zh) 一种景观园林排水系统设计结构
CN210885691U (zh) 一种生态蓄水池系统
CN205993259U (zh) 一种园林蓄水灌溉装置
CN208964632U (zh) 人工湿地嵌插式加药箱
CN207484651U (zh) Pp蓄水模块
CN102301931B (zh) 用于温室栽培的集雨水调控施肥灌溉设施
CN210421251U (zh) 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装置
CN206371245U (zh) 高效景观浇灌循环装置
CN205357467U (zh) 一种农业园储水装置
CN209105638U (zh) 一种景观植物墙水循环管道排布结构
CN204848615U (zh) 一种三段清滤化粪池
CN219939219U (zh) 一种便捷式沙生植物培养器
CN217053584U (zh) 一种海绵城市花园建设用雨水再利用设备
CN217580219U (zh)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CN213014464U (zh) 一种园林浇灌用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