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1900U -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1900U
CN204931900U CN201520744462.4U CN201520744462U CN204931900U CN 204931900 U CN204931900 U CN 204931900U CN 201520744462 U CN201520744462 U CN 201520744462U CN 204931900 U CN204931900 U CN 204931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prosthese
cranial defect
antimicrobial
antimicrobial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44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旭升
陈一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7444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1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1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1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骼假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和主体段,所述的固定段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由内而外依次为抗菌涂层1、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抗菌涂层2;所述的抗菌涂层1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促进血管生长因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需求,尤其是骨髓炎导致的股骨大段缺损的患者。在假体抗菌涂层的设计上采用分段涂层的方式,区分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能够满足各区段的需要,达到感染性骨缺损良好的愈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骼假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的假体。
背景技术
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以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多由疖痈或其他病灶的化脓菌毒进入血液而达骨组织,四肢骨两端最易受侵,尤以髋关节为最常见,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劳动能力,急性骨髓炎起病时高热,局部疼痛,若诊断不及时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重症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时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应急办法,治疗过程中去除感染段骨骼后,会多截一部分,防止病菌依附,因此在骨髓炎手术后往往会导致大段骨缺损。
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116362.2的《医用金属表面多种细胞生长因子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医用金属表面缓释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的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共价结合的方式在氧化石墨烯上接枝带氨基的抗生素,以接枝有抗生素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分别包裹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固定在氧化石墨烯层之间,从而在医用金属表面得到同时载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抗生素的涂层。该法制备的涂层能够独立控制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缓慢有序释放,细胞生长因子的固定量大,骨诱导作用强;并且能在细胞生长因子缓慢释放的整个过程中,均有抗生素的释放,具有长期抗菌效果;且细胞生长因子与抗生素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各自效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该发明在骨骼治疗领域有巨大的优势。目前大部分的假体是同一种抗菌涂层,即便在某些部位做了区分,也不能满足骨髓炎患者等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防作用。即没有一种针对感染性骨骼疾病术后的假体。
长骨大段骨缺损之后的修复重建工作非常复杂,目前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带血管蒂的自体腓骨移植,牵拉成骨技术以及结合诱导膜技术的自体骨移植。带血管蒂的自体腓骨移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存在因吻合口瘘、血栓导致移植失败的风险,并且供区有诸多并发症;牵拉成骨技术需要特殊的外固定装置,医务人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曲线,并且治疗周期长,存在针道感染,外固定装置笨重,影响活动等缺点;诱导膜技术是最简单的一种长骨大段骨缺损治疗方法,其唯一缺点是缺损量非常大的情况下,自体骨仍显缺乏,可能出现自体骨无法填满缺损区,最终导致大段骨缺损修复失败。
综上,还没有一种针对感染性骨缺损尤其是骨髓炎术后大段骨缺损的假体。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和主体段,所述的固定段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由内而外依次为抗菌涂层1、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抗菌涂层2;所述的抗菌涂层1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促进血管生长因子。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即效抗菌涂层为混合抗生素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段复合涂层抗菌涂层1内部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菌涂层3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假体由钛合金制成,表面具有孔隙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孔隙为50-80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段设有接口,所述的接口为卡口连接或榫接接口或螺纹接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需求,尤其是骨髓炎导致的股骨大段缺损的患者。在假体抗菌涂层的设计上采用分段涂层的方式。固定段是探入骨骼内部的,与固定件配合起到固定作用的假体部分,主体段与肌肉接触,理想的愈后结果是血供充足,两者在抗菌和生长因子的需求上均有不同。本实用新型区分两者不同需求进行设计,能够满足各区段的需要,达到感染性骨缺损良好的愈后效果。
1假体固定段涂层采用复合涂层,能够满足骨髓炎手术中的各种需求。抗菌涂层2为即效抗菌涂层位于固定段涂层最外侧,不但能预防贮藏运输过程中细菌污染假体表面,被植入后迅速释放抗生素,杀灭骨髓炎手术后的残余细菌。
骨诱导生长因子位于中层,被植入后开始释放,能够诱导骨小梁向假体固定段生长,配合其他紧固件,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抗菌涂层位于涂层里层和假体表面密切接触,在骨诱导生长因子和抗菌涂层2即效抗菌涂层消耗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缓释的作用,长效预防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有效防止骨髓炎的复发。
主体段主要与肌肉接触,设有促进血管生长因子涂层,能够更好的诱导肌肉依附生长,增强血供联系,帮助病人恢复。抗菌涂层3能够防止感染。
2抗菌涂层1即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成本低廉,效果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涂层,过敏率低,副作用少,适合大部分人手术使用。
3抗菌涂层2是即效抗菌涂层,迅速释放达到杀菌的效果,采用混合抗生素涂层,相比单一的抗生素涂层拥有更广泛的细菌杀灭效果。
4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大分子抗生素主要用于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株)、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所致的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如心内膜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两者相辅相成,配合使用,有较广的抗菌范围,能够杜绝大部分可能发生的常见细菌感染,尤其是针对骨髓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抗生素同时使用时不会造成干扰。
5固定段内部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该涂层具有诱导骨细胞生长的作用,能够使人体骨骼与固定段紧密连接,增加假体的稳定性。
6所述的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该制作方法见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16362.2的专利文献,属于现有技术,该法制备的涂层能够独立控制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缓慢有序释放,细胞生长因子的固定量大,骨诱导作用强;骨骼生长因子并非是单一种类的,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生长因子混合涂层,有助于帮助病人的恢复。并且能在细胞生长因子缓慢释放的整个过程中,均有抗生素的释放,具有长期抗菌效果;且细胞生长因子与抗生素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各自效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该发明在骨骼治疗领域有巨大的优势。
7假体固定段使用螺钉固定,更加稳固,稳定性好。
8主体段的抗菌涂层3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制作简单,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在抗菌同时具有诱导的作用,帮助病人恢复。血供充足的情况有助于提高骨缺损处抗感染的能力。
9钛合金制成的假体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假体表面具有孔隙结构可以方便涂层依附,增加涂层的紧密度,对离子注射方式形成的涂层孔隙是必需的。
10所述的孔隙为50-800微米,适合大部分生物涂层的制作。
11所述的主体段中间设有接口,接口为活动接口,可以先将一个固定段放入骨骼内固定,而后放入另外一个,主体段中间接口相连接,有效减少了植入假体时所需要的空间,方便假体的固定,降低手术难度。接口为卡口连接、榫接接口和螺纹接口,稳定性高,不易变形不易移动。这些接口方式是常规接口方式,对原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改进较小,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的固定段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的主体段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的固定段涂层结构示意图;
1-固定段;2-主体段;3-抗菌涂层1;4-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5-抗菌涂层2;6-抗菌涂层3;7-促进血管生长因子;8-接口;9-羟基磷灰石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1和主体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段1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依次为抗菌涂层13、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4、抗菌涂层25;所述的抗菌涂层13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5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2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6,促进血管生长因子7。
更进一步,所述的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即效抗菌涂层为混合抗生素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抗菌涂层36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
更进一步,假体由钛合金制成,表面具有孔隙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孔隙为5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段2设有接口8,所述的接口为卡口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3、5所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1和主体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段1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依次为抗菌涂层13、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4、抗菌涂层25;所述的抗菌涂层13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5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2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6,促进血管生长因子7。
更进一步,所述的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即效抗菌涂层为混合抗生素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段复合涂层抗菌涂层13内部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9。
更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抗菌涂层36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
更进一步,假体由钛合金制成,表面具有孔隙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孔隙为425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段2设有接口8,所述的接口8为榫接接口。
实施例3
如图3、4、5所示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1和主体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段1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依次为抗菌涂层13、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4、抗菌涂层25;所述的抗菌涂层13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5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2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6,促进血管生长因子7。
更进一步,所述的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即效抗菌涂层为混合抗生素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段复合涂层抗菌涂层13内部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9。
更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抗菌涂层36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
更进一步,假体由钛合金制成,表面具有孔隙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的孔隙为80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段2设有接口8,所述的接口螺纹接口。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假体分为固定段(1)和主体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段(1)表面设有固定段涂层;所述的固定段涂层为复合涂层,由内而外依次为抗菌涂层1(3)、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4)、抗菌涂层2(5);所述的抗菌涂层1(3)为缓释型抗菌涂层;所述的抗菌涂层2(5)为即效抗菌涂层;所述的主体段(2)表面设有抗菌涂层3(6),促进血管生长因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型抗菌涂层为银离子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即效抗菌涂层为混合抗生素涂层,所述的混合抗生素涂层为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固定段复合涂层抗菌涂层1(3)内部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诱导生长因子涂层(4)为氧化石墨烯包裹的多种骨骼生长因子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涂层3(6)为氟离子涂层,采用离子注入方式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假体固定段使用螺钉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假体由钛合金制成,表面具有孔隙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隙为50-80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其特征在于,主体段(2)设有接口(8),所述的接口(8)为卡口连接或榫接接口或螺纹接口。
CN201520744462.4U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31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4462.4U CN204931900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4462.4U CN204931900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1900U true CN204931900U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446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31900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190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697A (zh) * 2016-06-08 2016-09-07 施飞 一种胫骨中段假体
CN107059006A (zh) * 2017-03-24 2017-08-18 纳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涂层骨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032A (zh) * 2017-08-28 2017-11-17 胡永成 一种长骨骨干部榫卯结构的人工假体
CN111481744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骨缺损人工修复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697A (zh) * 2016-06-08 2016-09-07 施飞 一种胫骨中段假体
CN107059006A (zh) * 2017-03-24 2017-08-18 纳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涂层骨骼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032A (zh) * 2017-08-28 2017-11-17 胡永成 一种长骨骨干部榫卯结构的人工假体
CN107349032B (zh) * 2017-08-28 2024-02-13 胡永成 一种长骨骨干部榫卯结构的人工假体
CN111481744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骨缺损人工修复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ut et al. Biocompatibility of biomaterials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or replacement
Zantop et al. Extracellular matrix scaffolds are repopulated by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in a mouse model of achilles tendon reconstruction
Baino et al. Bioactive glasses: Special applications outside the skeletal system
Gallo et al. Pathogenesis of prosthesis-related infection
CN204931900U (zh) 一种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手术的假体
Zheng et al. The use of BMP-2 coupled–Nanosilver-PLGA composite grafts to induce bone repair in grossly infected segmental defects
Bölükbaşı et al. The use of platelet-rich fibrin in combination with 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a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study
Dougherty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lloplastic implants in orbital floor reconstruction: an animal model
Li et al. The treatment of osteomyelitis with gentamicin-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composite
Winkler et al. Allograft bone as antibiotic carrier
Song et al. Repair of rabbit radial bone defects using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combined with 3D porous silk fibroin/β-tricalcium phosphate hybrid scaffolds
CN108498873A (zh) 用于脊柱融合手术的组合物和方法
Yao et al. Hollow hydroxyapatite microspheres/chitosan composite as a sustained delivery vehicle for rhBMP-2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unali et al. A novel platelet concentrat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Titanium Prepared Platelet-Rich Fibrin (T-PRF)
Li et al. Bone induction by surface-double-modified true bone ceramics in vitro and in vivo
Shevtsov et al. Protecting the skin‐implant interface with transcutaneous silver‐coated skin‐and‐bone‐integrated pylon in pig and rabbit dorsum models
CN10370598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涂层的髓内钉及其制备方法
Djais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scales Chitosan on soft and hard tissue regeneration intooth extraction socket: A literature review
Williams et al. The 5 hallmarks of biomaterials success: an emphasis on orthopaedics
CN114452441A (zh) 一种颅骨修复聚醚醚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Quan et al. Application of biomaterials in treating early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KR20130115781A (ko) 인체뼈 유래 무기질을 포함하는 천연 골재생재
US20210269775A1 (en) Placental tissu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Wang et al.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rve conduits
IT201900014985A1 (it) Bioprotesi vascolari biodegradabili ingegnerizzate e loro processo di produzi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