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9498U -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9498U
CN204929498U CN201520705702.XU CN201520705702U CN204929498U CN 204929498 U CN204929498 U CN 204929498U CN 201520705702 U CN201520705702 U CN 201520705702U CN 204929498 U CN204929498 U CN 204929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tensioning
main body
tensioning block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57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g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Shenzhen Kuang Ch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Shenzhen Kuang Ch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7057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9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9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9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定位机构,包括:调节件;张紧主体包括叠置的多个张紧块,调节件与至少一个张紧块连接以调节相邻两个张紧块之间的移动距离,以使张紧主体在垂直于多个张紧块的叠置的方向上的变形距离可调节。首先需要在电路板主体上装配有该定位机构,然后将该电路板放置在机箱的卡槽内,而后通过对调节件进行控制,以使多个张紧块彼此错位移动并调节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从而使张紧块与卡槽的内壁紧贴,以使电路板相对机箱卡接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电路板在机箱内晃动,并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隐患、提高了电路板的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主机的运行噪音,保证了主机的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背景技术
在机箱内部,一块电路板通过接线端子插于另一块电路板上,此时,电路板限位在机箱的卡槽内,为了保证电路板可以顺利插拔,因而电路板与卡槽之间留存有安装间隙。
由于电路板与卡槽之间留存有安装间隙,因而在主机使用的过程中,电路板会频繁晃动,极易造成电路板损坏,并存在噪音大、振动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主机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采用填充泡沫材料的方式将电路板固定在卡槽内。由于卡槽与电路板之间留存的安装间隙很小,因而无法有效地在安装间隙内填充泡沫材料,从而导致电路板晃动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缓解。并在在填充泡沫材料的过程中,还使电路板在外力作用下存在易损坏的风险。且适用于填充在安装间隙内的厚度薄强度高的泡沫材料难以寻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无法得到有效固定容易晃动、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包括:调节件;张紧主体,张紧主体包括叠置的多个张紧块,调节件与至少一个张紧块连接以调节相邻两个张紧块之间的移动距离,以使张紧主体在垂直于多个张紧块的叠置的方向上的变形距离可调节。
进一步地,调节件与张紧主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件为调节螺杆,多个张紧块顺次穿设在调节螺杆上,至少一个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相邻两个张紧块的斜面彼此接触并可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多个张紧块包括依次穿设在调节螺杆上的第一张紧块和第二张紧块,第一张紧块具有朝向第二张紧块设置的第一斜面,第二张紧块具有与第一斜面接触并可相对滑动的第二斜面,第一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第二张紧块具有通孔,且调节螺杆与通孔间隙配合,当调节螺杆转动时,第一张紧块相对第二张紧块错位移动以调节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
进一步地,多个张紧块还包括第三张紧块,第三张紧块穿设在调节螺杆上并与第二张紧块的远离第一张紧块的一端斜面配合,当调节螺杆转动时,第一张紧块、第二张紧块和第三张紧块彼此相对错位移动以调节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
进一步地,第三张紧块的朝向第二张紧块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第二张紧块具有与第三斜面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平行。
进一步地,第三张紧块的朝向第二张紧块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第二张紧块具有与第三斜面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第三张紧块具有镜像对称面,镜像对称面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并与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的距离分别相等,且第二斜面和第四斜面相对于镜像对称面镜像对称。
进一步地,通孔为腰形孔或直径大于调节螺杆的直径的圆孔。
进一步地,第三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张紧块、和/或第二张紧块、和/或第三张紧块在垂直于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方向上的端面为抵接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电路板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是上述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置在电路板主体上,且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的调节方向与电路板主体的厚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的调节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电路板主体上。
进一步地,电路板还包括拔起机构,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铰接。
进一步地,拔起机构包括操作主体,操作主体的第一端具有扣手位,操作主体的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为抵压端。
进一步地,操作主体具有第一铰接孔,电路板主体的远离电路板主体的插针端的一端的顶角处具有铰接座,铰接座具有第二铰接孔,电路板还包括铰接轴杆,铰接轴杆穿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将操作主体与电路板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拔起机构还包括滚轮,滚轮可枢转地设置在抵压端上,且滚轮的外缘突出于抵压端的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包括电路板和机箱,机箱具有卡槽,电路板限位在卡槽内,电路板为上述的电路板,电路板的电路板主体容纳在卡槽内,且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与卡槽的槽壁面抵接或脱离。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首先需要在电路板主体上装配有该定位机构,然后将该电路板放置在机箱的卡槽内,而后通过对调节件进行控制,以使多个张紧块彼此错位移动并调节张紧主体的变形距离,从而使张紧块与卡槽的内壁紧贴,以使电路板相对机箱卡接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电路板在机箱内晃动,并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隐患、提高了电路板的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主机的运行噪音,保证了主机的运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可靠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变形距离最小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变形距离最大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拔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变形距离最小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变形距离最大化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操作主体;11、扣手位;12、抵压端;13、第一铰接孔;14、避让槽;20、滚轮;30、电路板主体;31、铰接座;31a、第二铰接孔;32、背板;40、机箱;41、卡槽;50、避让间隙;100、张紧主体;200、调节件;110、第一张紧块;111、第一斜面;120、第二张紧块;121、第二斜面;122、第四斜面;123、镜像对称面;130、第三张紧块;131、第三斜面;140、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无法得到有效固定容易晃动、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如图5所示,电路板安装于主机内。具体而言,主机包括电路板和机箱40,机箱40具有卡槽41,电路板限位在卡槽41内。
为了方便说明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在图3和图4中,分别定义了X\Y轴参考坐标,这里的Y轴是垂直于电路板主体30的,而X轴是垂直于Y轴且平行于电路板主体30的下边沿(或上边沿)的。当然,图4中的X\Y轴参考坐标与图3中的X\Y轴参考坐标的定义是一致的。
如图1至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30和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置在电路板主体30上,其中,定位机构包括调节件200和张紧主体100,张紧主体100包括叠置的多个张紧块,调节件200与至少一个张紧块连接以调节相邻两个张紧块之间的移动距离,以使张紧主体100在垂直于多个张紧块的叠置的方向上的变形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的调节方向与电路板主体30的厚度方向一致。
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的调节方向与电路板主体30的厚度方向均平行于Y轴。
当电路板安装在卡槽41内后,通过控制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100与卡槽41的槽壁面抵接或脱离的状态,以调节电路板主体30与卡槽41的装配关系。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时,首先需要在电路板主体30上装配有该定位机构,然后将该电路板放置在机箱40的卡槽41内,而后通过对调节件200进行控制,以使多个张紧块彼此错位移动,通过使张紧主体100变形,从而调节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以使张紧块与卡槽41的内壁紧贴,以使电路板相对机箱40卡接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电路板在机箱内晃动,并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损坏隐患、提高了电路板的使用可靠性,并降低了主机的运行噪音,保证了主机的运行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可靠性好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箱40的卡槽41的宽度仅略大于电路板主体30的宽度(为了保证电路板主体30能够顺利放置在卡槽41内),因而当带有定位机构的电路板主体30在卡槽41内安装到位后,仅需使多个张紧块彼此错位移动,使张紧主体100变形以调节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当多个张紧块彼此错位移动后并与卡槽41的槽壁卡接时,能够使电路板主体30相对卡槽41定位。由于卡槽41的宽度有限,且张紧块的厚度也仅是略小于卡槽41的厚度,因而张紧块仅需错位移动微小的距离,就可以使张紧块快速与卡槽41卡紧。
优选地,调节件200与张紧主体100螺纹连接。由于调节件200与张紧主体100螺纹连接,因而不仅保证了二者的连接可靠性,还使二者具有易调节、调节可靠性好的优点。
具体而言,调节件200为调节螺杆,多个张紧块顺次穿设在调节螺杆上,至少一个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相邻两个张紧块的斜面彼此接触并可相对滑动。由于至少一个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因而当该调节螺杆转动时,该张紧块会相对于该调节螺杆沿调节螺杆的轴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卡槽41仅略宽于电路板主体30和定位机构,因而该张紧块在卡槽41内,张紧块不会随调节螺杆的转动而转动,也就是说,仅调节螺杆在旋转,而张紧块会相对于调节螺杆沿调节螺杆的轴向或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运动。
如图3所示,张紧块为三个,上端的张紧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调节螺杆相对于下端的张紧块仅转动而不会沿着调节螺杆的轴向移动。调节螺杆的下端与电路板主体30接触并可相对于电路板主体30旋转,此时,调节螺杆仅相对于电路板主体30做旋转运动而不会在调节螺杆的轴向上相对于电路板主体30移动。为了保证中部的张紧块能够相对于调节螺杆沿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运动,因而中部的张紧块的通孔面积需要大于调节螺杆的径向截面积。当旋拧调节螺杆时,上端的张紧块相对于调节螺杆下行,以挤压中部的张紧块,从而使中部的张紧块沿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的方向运动,即中部的张紧块与上端的张紧块在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方向相互错开,从而使其顶紧卡槽41以定位,因此,中部的张紧块的通孔在中部张紧块与上端张紧块的错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螺杆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通孔可以为腰形孔或直径大于调节螺杆的直径的圆孔。
当然,还可以将中部的张紧块粘接在电路板主体30的背板32上。调节螺杆的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上端的张紧块和下端的张紧块分别与调节螺杆的两段反向的螺纹连接。当旋拧调节螺杆时,上端的张紧块相对于调节螺杆下行,而下端的张紧块会相对于调节螺杆上行,以同时挤压中部的张紧块,从而使下端和下端的张紧块及调节螺杆均沿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定位机构顶紧卡槽41以定位。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张紧块可以仅为两个,具体而言,多个张紧块包括依次穿设在调节螺杆上的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二张紧块120,第一张紧块110具有朝向第二张紧块120设置的第一斜面111,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第一斜面111接触并可相对滑动的第二斜面121,第一张紧块110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第二张紧块120具有通孔,且调节螺杆与通孔间隙配合,当调节螺杆转动时,第一张紧块110相对第二张紧块120错位移动以调节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当电路板需要安装在卡槽41内时,为了保证电路板顺利放入机箱40内,需要控制调节螺杆,以使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小于卡槽41的宽度,当电路板安装到位后,通过反向旋拧调节螺杆,以使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二张紧块120相互错位移动,并使至少一个张紧块的端面抵接在卡槽41上,从而保证电路板与机箱40卡紧,保证电路板在主机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晃动,有效降低了主机的运行噪音。当拆卸电路板时,为了保证顺利拆卸,需要先将张紧主体100恢复至变形距离最小化,而后再对电路板进行拆卸,从而有效提高了电路板的拆装可靠性。
在图1至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张紧块还包括第三张紧块130,第三张紧块130穿设在调节螺杆上并与第二张紧块120的远离第一张紧块110的一端斜面配合,当调节螺杆转动时,第一张紧块110、第二张紧块120和第三张紧块130彼此相对错位移动以调节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由于在第二张紧块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三张紧块130,因而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三张紧块130对第二张紧块120起到止挡、限位、挤压的作用,有利于第二张紧块120在调节螺杆的作用下与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三张紧块130发生错位移动以改变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张紧块130的朝向第二张紧块120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131,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第三斜面131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122,第三张紧块130具有镜像对称面123,镜像对称面123垂直于调节螺杆的轴向并与第二斜面121和第四斜面122的距离分别相等,且第二斜面121和第四斜面122相对于镜像对称面123镜像对称。当调节螺杆旋转时,第二张紧块120会在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三张紧块130的挤压作用下沿Y轴移动,从而与卡槽41卡紧,如图2和图3所示。
可选地,第三张紧块130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在图7和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三张紧块130的朝向第二张紧块120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131,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第三斜面131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122,且第二斜面121与第四斜面122平行。此时,当调节螺杆旋转时,第一张紧块110、第二张紧块120和第三张紧块130彼此错位移动,并呈阶梯形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张紧块110、和/或第二张紧块120、和/或第三张紧块130在垂直于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方向上的端面为抵接面140(请参考图1和图2)。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张紧块120在沿调节螺杆的轴向上长度相对于第一张紧块110和/或第三张紧块130而言较长,因而其提供的抵接面140的面积较大,从而保证了张紧主体100与卡槽41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压强、有效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定位机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特别适用于机箱40内需要频繁拆装的模块,例如电路板。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还具有固定方式可靠、操作方便、牢固耐用的特点。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板还包括拔起机构,当电路板的电路板主体30容纳在卡槽41内时,拔起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搭接在卡槽41的上边沿处(也就是机箱40的上边沿处)。
如图4所示,拔起机构包括操作主体10,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具有扣手位11,操作主体10的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为抵压端12。当具有拔起机构的电路板主体30安装在卡槽41内时,操作主体10的抵压端12搭接在卡槽41的上边沿处。为了使该拔起机构能够扳动,因而该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铰接。其中,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与X轴平行。
在该实施例中,卡槽41的上边沿对拔起机构的抵压端1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操作者向上扳动拔起机构的扣手位11即拔起机构绕铰接轴杆转动时,该拔起机构的抵压端12会抵压在卡槽41的上边沿处并起到支点的作用,通过继续施力,铰接轴杆受在拔起机构的施力作用下也会向上移动并带动电路板主体30逐渐从卡槽41内拔起、脱出,从而降低了电路板的拆卸复杂度,提高了电路板的受力均匀性,有效延长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由于拔起机构具有扣手位11和抵压端12、且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铰接,因而电路板主体30上装配有拔起机构、拔起机构的抵压端12止挡在机箱40上边沿处后,使用者通过扳动扣手位11沿垂直于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的铰接轴杆的方向运动,即拔起机构绕铰接轴杆转动,就可以使抵压端12抵压机箱40的上边沿,从而使拔起机构相对机箱40产生翻转,并使电路板主体30在拔起机构的杠杆作用下被拔起,从而使电路板可以轻松被卸除,降低了电路板的拆卸复杂度,并保证电路板受力均匀,进而有效避免电路板在拔起过程中损坏,提高了电路板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拔起机构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操作主体10具有第一铰接孔13。由于在操作主体10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13,因而便于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铰接。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铰接孔13的轴向与图4中的Y向同向。拔起机构可以绕第一铰接孔13的轴向转动,从而保证了拔起机构的操作主体10实现翻转的动作,提高了拔起机构的运动可靠性。此外,第一铰接孔13位于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从而使扣手位11便于持握,并使抵压端12便于与机箱40的上边沿抵接,进一步保证了拔起机构的动作可靠性。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电路板主体30的远离电路板主体30的插针端的一端的顶角处具有铰接座31,铰接座31具有第二铰接孔31a,铰接轴杆穿过第一铰接孔13和第二铰接孔31a将操作主体10与电路板主体30连接。通过铰接轴杆可以将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可靠连接。由于铰接轴杆穿过第一铰接孔13和第二铰接孔31a,因而电路板主体30和拔起机构均相对于铰接轴杆可枢转地连接,从而保证了电路板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保证操作者施力均匀,电路板主体30的远离电路板主体30的插针端的一端的两个顶角处均具有上述铰接座31,拔起机构为两个,两个拔起机构与两个铰接座31一一对应铰接。操作者需同时对两个拔起机构进行操作,才可以保证电路板主体30两侧的受力均匀性,从而保证在卸除电路板的过程中不易损坏插针。
优选地,操作主体10具有用于对铰接座31进行让位的避让槽14或避让孔,第一铰接孔13设置在避让槽14的槽壁上,铰接座31容纳在避让槽14处;当避让槽14替换为避让孔时,第一铰接孔13设置在避让孔的孔壁上,铰接座31容纳在避让孔内。不论是避让孔还是避让槽14,只要能够保证操作主体10与铰接座31可靠铰接即可。
在图4和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操作主体10具有上述的避让槽14,避让槽14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由于避让槽14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处,因而第一铰接孔13也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处,此时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铰接后,通过扳动扣手位11可以使拔起机构做类似于翘板的运动,从而使拔起机构的两端均具有运动余量,为电路板主体30的拔起运动预留了足够的拔起距离,进一步提高了电路板的操作可靠性。
在一个未图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操作主体10具有避让孔,避让孔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当操作主体10具有避让孔时,此时铰接座31伸入所述避让孔内,由于避让孔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因而第一铰接孔13也位于操作主体10的中段处,此时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铰接后,通过扳动扣手位11可以使拔起机构做类似于翘板的运动,从而使拔起机构的两端均具有运动余量,为电路板主体30的拔起运动预留了足够的拔起距离,进一步提高了电路板的操作可靠性。
为了优化拔起机构的使用性能,拔起机构还包括滚轮20,滚轮20可枢转地设置在抵压端12上,且滚轮20的外缘突出于抵压端12的端面(请参考图4)。需要说明的是,滚轮20的轴向与图4中的Y轴方向平行。也就是滚轮20的转动轴与拔起机构与电路板主体30的铰接轴杆平行。由于设置有滚轮20,因而通过滚轮20将抵压端12与抵压位置的滑动摩擦有效变为转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拔起机构的磨损程度,有效延长了拔起机构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拔起机构对机箱40的被抵压位置处的伤害。
如图4所示,操作主体10呈板状,且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操作主体10的第二端的厚度。由于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操作主体10的第二端的厚度,不仅很好地适应了电路板主体30的外形,还使拔起机构具有小型化、轻型化的特点,有效减少了拔起机构的占用空间,有效降低了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拔起机构还包括减磨部(未标示),减磨部设置在抵压端12的外表面上。优选地,减磨部包括海绵条、橡胶垫或防磨布等。由于在抵压端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减磨部,使操作主体10与抵压位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因而当抵压端12与抵压位置接触摩擦时,减磨部会对操作主体10和/或抵压位置双向产生保护作用,从而减小了二者的摩擦损耗,有效延长了拔起机构和机箱40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运动损伤。
为了提高拔起机构的操作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中的扣手位11的朝向电路板主体30一侧的表面具有与人的手指形状相适配的凹部和/或用于增加与人手摩擦力的防滑波纹(图未示)。由于在扣手位11处设置有凹部和/或防滑波纹,因而有效降低了人手与扣手位11处的打滑可能性,有效提高了拔起机构的操作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拔起机构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插拔模块上,例如车载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模块、设备的插拔难度,提高模块、设备的拆装可靠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拔起机构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插拔模块上,例如车载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模块、设备的插拔难度,提高模块、设备的拆装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定位机构和拔起机构安装在电路板主体30后可能产生的干涉,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机构作了避让设计。
如图3和图4所示,在Y方向上,拔起机构的操作主体10的抵压端12及中段的宽度小于扣手位11的宽度,以使抵压端12和操作主体10的中段在Y方向上与电路板主体30的背板32预留有避让间隙50。这样当需要对定位机构的调节件200进行操作时,就可以穿过避让间隙50对调节件200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件(200);
张紧主体(100),所述张紧主体(100)包括叠置的多个张紧块,所述调节件(200)与至少一个所述张紧块连接以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张紧块之间的移动距离,以使所述张紧主体(100)在垂直于多个所述张紧块的叠置的方向上的变形距离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0)与所述张紧主体(10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0)为调节螺杆,多个所述张紧块顺次穿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至少一个所述张紧块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张紧块的斜面彼此接触并可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张紧块包括依次穿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第一张紧块(110)和第二张紧块(120),所述第一张紧块(110)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张紧块(120)设置的第一斜面(111),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11)接触并可相对滑动的第二斜面(121),所述第一张紧块(110)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具有通孔,且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当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张紧块(110)相对所述第二张紧块(120)错位移动以调节所述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张紧块还包括第三张紧块(130),所述第三张紧块(130)穿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二张紧块(120)的远离所述第一张紧块(110)的一端斜面配合,当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所述第一张紧块(110)、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和所述第三张紧块(130)彼此相对错位移动以调节所述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张紧块(130)的朝向所述第二张紧块(120)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131),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所述第三斜面(131)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122),且所述第二斜面(121)与所述第四斜面(122)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张紧块(130)的朝向所述第二张紧块(120)的一端具有第三斜面(131),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具有与所述第三斜面(131)接触并滑动的第四斜面(122),所述第三张紧块(130)具有镜像对称面(123),所述镜像对称面(123)垂直于所述调节螺杆的轴向并与所述第二斜面(121)和所述第四斜面(122)的距离分别相等,且所述第二斜面(121)和所述第四斜面(122)相对于所述镜像对称面(123)镜像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或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螺杆的直径的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张紧块(130)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块(110)、和/或所述第二张紧块(120)、和/或所述第三张紧块(130)在垂直于所述张紧主体(100)的所述变形距离方向上的端面为抵接面(140)。
11.一种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是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主体(30)上,且所述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100)的变形距离的调节方向与所述电路板主体(30)的厚度方向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的调节件(20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主体(3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拔起机构,所述拔起机构与所述电路板主体(30)铰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起机构包括操作主体(10),所述操作主体(10)的第一端具有扣手位(11),所述操作主体(10)的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为抵压端(1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体(10)具有第一铰接孔(13),所述电路板主体(30)的远离所述电路板主体(30)的插针端的一端的顶角处具有铰接座(31),所述铰接座(31)具有第二铰接孔(31a),所述电路板还包括铰接轴杆,所述铰接轴杆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13)和所述第二铰接孔(31a)将所述操作主体(10)与所述电路板主体(30)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起机构还包括滚轮(20),所述滚轮(2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抵压端(12)上,且所述滚轮(20)的外缘突出于所述抵压端(12)的端面。
17.一种主机,包括电路板和机箱(40),所述机箱(40)具有卡槽(41),所述电路板限位在所述卡槽(4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主体(30)容纳在所述卡槽(41)内,且所述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的张紧主体(100)与所述卡槽(41)的槽壁面抵接或脱离。
CN201520705702.XU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Active CN204929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5702.XU CN204929498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5702.XU CN204929498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9498U true CN204929498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5702.XU Active CN204929498U (zh) 2015-09-11 2015-09-11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9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0584A (zh) * 2021-08-04 2021-12-21 欧拓飞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fpc基板张紧定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0584A (zh) * 2021-08-04 2021-12-21 欧拓飞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fpc基板张紧定位方法
CN113820584B (zh) * 2021-08-04 2024-04-19 欧拓飞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fpc基板张紧定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4183B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4929498U (zh) 用于电路板的定位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CN113259511A (zh) 电子设备
CN207246251U (zh) 一种轴承端盖
CN206600351U (zh) 使显示屏幕按照指定位移轨迹转动的枢轴器结构
CN205104691U (zh) 用于电路板的拔起机构、电路板和主机
CN209914202U (zh) 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的折弯机构
CN114857426A (zh) 一种计算机多屏连接装置
CN11403392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监控装置
CN107422808B (zh) 一种计算机固态硬盘固定安装防松机构
CN209511450U (zh) 一种凸轮锁紧机构及锁紧装置
CN111526678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07052231U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
CN105929909B (zh) 计算机机箱的板卡压紧装置及计算机机箱
CN217160101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集成电路板
CN21069117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19176129U (zh) 滑轮组件及淋浴房
CN204935027U (zh) 一种自动化整平装置
CN210294997U (zh) 一种计算机固定装置
CN221034997U (zh) 底座及显示器
CN220733075U (zh) 一种超薄柔性线路板
CN214983265U (zh) 导向机构以及3d打印设备
CN219213208U (zh) 一种用于四轴机器人设备的驱动器
CN110948569B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板固定冲孔的冲孔装置
CN216843739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一体机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Room 501, Building D2, Songshan Lak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munity,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Dongg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502, 5th floor, building 1,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ark,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UANG-CHI SPACE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