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5257U -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5257U
CN204925257U CN201520652607.8U CN201520652607U CN204925257U CN 204925257 U CN204925257 U CN 204925257U CN 201520652607 U CN201520652607 U CN 201520652607U CN 204925257 U CN204925257 U CN 204925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window
hole
buckle
hermetically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26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林杰
齐波
赵晓林
孙夏青
雷园园
田坤
张�杰
高春嘉
程建伟
朱宗旺
李锐海
李成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6526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5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5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5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卡扣通孔;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卡扣通孔,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中;及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配合,密封所述第一卡扣通孔,所述压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固定位置。该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可调节入射光与固定介质角度,保证每次克尔效应实验中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减少实验偏差,其调整方法便捷,易于操作,结构可靠。

Description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克尔效应测量高压电场,较之于其他高压电场测量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高压电场测量方法,电光场图测量法具有直观、安全、可靠的优点,又易于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特别是采用光信号作为测量的媒介,排除了与高电压的直接联系,不仅安全而且易于进行自动控制和信号处理,应用于高压作用下的电场测量具有很大优势。但是传统的试验方法只能保证光线的顺利通过,不能进行入射角度的调整,无法保证每次实验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无法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容易产生实验偏差,最终导致高压电场测量数据失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使光路与固定介质垂直,保证每次实验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减少实验偏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卡扣通孔;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卡扣通孔,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中;及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配合,密封所述第一卡扣通孔,所述压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固定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的旋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边缘的密封圈,多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观察窗的边缘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及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第一观察窗,并固定于所述箱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紧件设有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压紧部及螺纹杆,所述箱体设有多个与所述螺纹杆一一对应第一螺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卡盘,所述卡盘设有卡固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卡槽通孔,所述卡盘还设有与多个所述旋紧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箱体设有与多个所述旋紧件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卡盘通过与多个所述旋紧件配合将所述第一观察窗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紧件为12个,12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的中心的周向的0°、30°、45°、90°、135°、150°、180°、210°、225°、270°、315°、330°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的中心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套接在所述密封圈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1-10mm,所述密封圈的压缩调节量为其厚度的1/3。
一种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包括前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对设置的第二观察窗及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第二观察窗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通孔,所述第一卡扣通孔、所述第二卡扣通孔均为阶梯状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二卡扣通孔,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中。
上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观察窗的密封结构使用时,利用压紧装置的压缩量,在保持密封性的前提下,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固定位置,使克尔效应实验中的液态介质不会流出污染实验台,同时可以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与入射光之间的角度。上述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可调节入射光与固定介质角度,保证每次实验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减少实验偏差,其调整方法便捷,易于操作,结构可靠。
上述入射光的调整装置,使用时,入射光穿过第二观察窗,并用纸或其他档光物遮在第一观察窗的前面,同时用投影幕设置在光源反射孔周围,观察第一前镜反射光及第一后镜反射光反射回的光斑,通过调节光源发射器的角度,使第一前镜反射光及第一后镜反射光的光斑重合,使入射光与第二观察窗垂直,固定此时光源发射器的角度;再拿开遮挡在第一观察窗前的遮挡物,让入射光进入第一观察窗,再前面的方法观察第二前镜面反射光及第二后镜面是否重合,如果没有重合,通过调整压紧装置使所述第二前镜面反射光与所述第二后镜面反射光重合,保证第二观察窗与第一观察窗均与入射光垂直。所述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可使光路与固定介质垂直,保证每次实验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减少实验偏差,且其调整方法便捷,易于操作,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所述旋紧件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射光的角度调整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入射光的角度调整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110、第一卡扣通孔,120、第二卡扣通孔,200、第一观察窗,300、压紧装置,30、密封圈,320、旋紧件,330、卡盘,332、卡槽通孔,400、第二观察窗,500、光源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从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设有第一卡扣通孔110;第一观察窗200,所述第一观察窗200覆盖所述第一卡扣通孔110,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100中;及压紧装置300,所述压紧装置300与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相配合,密封所述第一卡扣通孔110,所述压紧装置3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固定位置。
上述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使用时,利用压紧装置300的压缩量,在保持密封性的前提下,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固定位置,使克尔效应实验中的液态介质不会流出污染实验台,同时可以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200与入射光之间的角度。上述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可调节克尔效应实验中的入射光与固定介质角度,保证每次克尔效应实验中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减少实验偏差,其调整方法便捷,易于操作,结构可靠。
所述压紧装置300包括多个用于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旋紧件320、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200边缘的密封圈310;多个所述旋紧件320沿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边缘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200及所述箱体100之间;所述密封圈310紧贴所述第一观察窗200,并固定于所述箱体100中。所述密封圈310的厚度为1-10mm,所述密封圈310的压缩调节量为其厚度的1/3,所述密封圈可以使用弹性软材料制成,优选为丁丁橡胶。所述密封圈310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套接在所述密封圈310内。在保持密封性的前提下,利用密封圈310在压缩量允许的范围内,调节旋紧件320来调节第一观察窗200与入射光之间的角度。
如图2所示,所述旋紧件320为12个,12个所述旋紧件320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110的中心周向的0°、30°、45°、90°、135°、150°、180°、210°、225°、270°、315°、330°分布。12个旋紧件320按照一定顺序安装,安装顺序的原则是:先将30°、150°、210°、330°对应的四个角处的旋紧件320进行同步安装,在将0°、90°、180°、270°四处的旋紧件320进行同步安装,最后将45°、135°、225°、315°四处的旋紧件320进行同步安装;并且所有的旋紧件320在此次安装过程留出1/3的压缩量,以便进行克尔效应实验中的入射光与第一观察窗200之间的角度调试。
或多个所述旋紧件320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110的中心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优选的,可按5°、10°或15°的角度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旋紧件320的布置结构,调节第一观察窗200与入射光垂直的时间可以降低到二十秒以内,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所述旋紧件320设有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压紧部及螺纹杆,所述箱体100设有多个与所述螺纹杆一一对应第一螺纹孔。
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装置300还包括卡盘330,所述卡盘330设有卡固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卡槽通孔332,所述卡盘330还设有与多个所述旋紧件320一一对应的通孔334,所述卡盘330通过与多个所述旋紧件320配合将所述第一观察窗200固定在所述箱体100上。所述卡盘330既便于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调节,有能保护第一观察窗200,避免不慎的撞击受到损害,导致实验无效,可提高本实验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观察窗200及第二观察窗400均可使用石英玻璃、方解石、象云母、蓝宝石、橄榄石等双折射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观察窗200及第二观察窗400的前镜面均可涂上一层增透膜,以增加透过光的强度。
上述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同样适用于其他设备或实验中的入射光的角度调节,所述入射光与固体介质之间的调节角度范围45°-135°。
如图4所示,一种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包括前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相对设置的第二观察窗400及所述箱体100设有与所述第二观察窗400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通孔120,所述第一卡扣通孔110、所述第二卡扣通孔120均为阶梯状通孔;所述第二观察窗400覆盖所述第二卡扣通孔120,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100中。
所述入射光的调整装置,使用时,入射光穿过第二观察窗400,并用纸或其他档光物遮在第一观察窗200的前面,同时用投影幕设置在光源反射孔周围,观察第一前镜反射光及第一后镜反射光反射回的光斑,通过调节光源发射器500的角度,使第一前镜反射光及第一后镜反射光的光斑重合,使入射光与第二观察窗400垂直,固定此时光源发射器500的角度;再拿开遮挡在第一观察窗200前的遮挡物,让入射光进入第一观察窗200,再前面的方法观察第二前镜面反射光及第二后镜面是否重合,如果没有重合,通过调整压紧装置300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200的固定位置使所述第二前镜面反射光与所述第二后镜面反射光重合,保证第二观察窗400与第一观察窗200均与入射光垂直。所述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可使克尔效应实验中的入射光与固定介质垂直,保证每次实验入射光的入射角度一致,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减少实验偏差,且其调整方法便捷,易于操作,结构可靠。
从图5、6所示,对所述箱体100中放置的第一观察窗200进行调节,开始时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角度为α,通过调节-90°方向的螺丝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角度先变为β然后变为γ到最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角度变为0°使得第一观察窗200与入射光垂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第一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卡扣通孔;
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一卡扣通孔,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中;及
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配合,密封所述第一卡扣通孔,所述压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的旋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边缘的密封圈,多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观察窗的边缘形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观察窗及所述箱体之间,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第一观察窗,并固定于所述箱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件设有压紧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压紧部及螺纹杆,所述箱体设有多个与所述螺纹杆一一对应第一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还包括卡盘,所述卡盘设有卡固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卡槽通孔,所述卡盘还设有与多个所述旋紧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箱体设有与多个所述旋紧件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卡盘通过与多个所述旋紧件配合将所述第一观察窗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件为12个,12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的中心的周向的0°、30°、45°、90°、135°、150°、180°、210°、225°、270°、315°、330°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旋紧件沿所述第一卡扣通孔的中心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有密封槽,所述第一观察窗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套接在所述密封圈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1-10mm,所述密封圈的压缩调节量为其厚度的1/3。
9.一种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观察窗的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观察窗相对设置的第二观察窗及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第二观察窗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通孔,所述第一卡扣通孔、所述第二卡扣通孔均为阶梯状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观察窗覆盖所述第二卡扣通孔,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中。
CN201520652607.8U 2015-08-26 2015-08-26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Active CN204925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2607.8U CN204925257U (zh) 2015-08-26 2015-08-26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2607.8U CN204925257U (zh) 2015-08-26 2015-08-26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5257U true CN204925257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4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2607.8U Active CN204925257U (zh) 2015-08-26 2015-08-26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52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537A (zh) * 2017-09-01 2017-11-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视化开关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9537A (zh) * 2017-09-01 2017-11-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视化开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9323A (zh) 星敏感器抗杂散光测试用的光学结构工装及测试方法
CN204925257U (zh) 观察窗的密封结构及入射光的调整装置
WO2016033713A1 (zh) 一种非工频工况gis设备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
EP3591790A3 (en) Supplemental techniques for characterizing power quality events in an electrical system
CN106197893A (zh) 手机密封圈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7074166U (zh) 一种利用角锥棱镜增加光程的气体吸收池
CN104914338A (zh) 配网开关柜老化试验装置
CN105137206A (zh) 克尔效应测量实验中入射光的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10285887A (zh) 密封型红外测温镜头
CN206039804U (zh) 一种带声光报警的可燃气体探测器
CN104914070B (zh) 一种防爆防雾型激光气体检测仪气室
CN201897502U (zh) 高功率激光远场焦斑测试用纹影器件
CN209181961U (zh) 一种电缆水密性浸泡试验槽
CN208011512U (zh) 一种列车的光照环境模拟装置
CN109211913A (zh) 激光甲烷检测设备的在线标定及在线性能诊断的方法
CN207965412U (zh) 一种ips屏贴片后测试用背光箱
CN206248773U (zh) 一种应用于电晕检测的日盲紫外成像仪
CN203930346U (zh) 一种表
CN204286590U (zh) 一种光源光照度检测辅助设备
CN103217274B (zh) 检测和判定变形薄膜滤光片光特性合格区域的方法
CN204795293U (zh) 包含有防红外反光结构的监控设备
CN207133186U (zh) 一种新型防爆膜压痕凹凸点快速检验治具
CN108363226A (zh) 一种ips屏贴片后测试用背光箱
CN108681062A (zh) 一种hcn激光干涉仪高速中频调制系统
CN205450270U (zh) 一种应用于放射环境的激光测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2

Address after: 510700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building J1 and 3rd floor of building J3, No.11 Kexiang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3-21 / F, West Tower, Yuedian building, No.6 and 8 shuijungang,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CSG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atentee befor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