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1250U -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1250U
CN204921250U CN201520700449.9U CN201520700449U CN204921250U CN 204921250 U CN204921250 U CN 204921250U CN 201520700449 U CN201520700449 U CN 201520700449U CN 204921250 U CN204921250 U CN 204921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ppet
blade
rotation
rotating
wind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04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吴克跃
赵江东
刘向远
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7004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1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1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12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上设有转动架。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叶片,在叶片转轴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限制叶片的自转,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利用空气流动,推动转动架上的叶片,转动架旋转过程中,叶片角度通过联动机构同步调整,使得在运转过程中更有效的增大顺风面的吹拂面积,同时更有效的减小逆风面的吹拂面积,从而有效的提高风能转换效率,使得风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转换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即先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因此是清洁能源。
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浆叶时,桨叶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尽管风力发电机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方向。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可分为升力型和阻力型两类。升力型风力发电机旋转速度快,阻力型旋转速度慢。对于风力发电,多采用升力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大多数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具有对风装置,能随风向改变而转动。对于小型风力发电机,这种对风装置采用尾舵,而对于大型的风力发电机,则利用风向传感元件以及伺服电机组成的联动机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风向改变的时候无需对风,在这点上相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一大优势,它不仅使结构设计简化,而且也减少了风轮对风时的陀螺力。
利用阻力旋转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有几种类型,其中有利用平板和被子做成的风轮,这是一种纯阻力装置;S型风车,具有部分升力,但主要还是阻力装置。这些装置有较大的启动力矩,但尖速比低,在风轮尺寸、重量和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供的功率输出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连接支撑轴的两端,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前支架、转动后支架和转动轴,所述支撑轴上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设于转动轴的左右两端,支撑轴的左端设有定子,转动前支架上设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的外部;
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叶片,在叶片转轴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所述叶片自转的角速度,且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上和转动后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通过叶片转轴固定连接叶片;每一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一联动杆;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设于所述支撑轴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伞齿轮、设于叶片转轴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设于联动杆上下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且设于叶片转轴左边的第二伞齿轮与设于联动杆上端的第一锥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联动杆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左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联动杆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右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
所述转动架绕着所述支撑轴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上的第一伞齿轮联动第一锥齿轮,再联动设于叶片转轴上的第二伞齿轮,联动转动轴与叶片,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齿数比为3: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齿数比为4: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叶片为长方形叶片,且叶片转轴设于沿叶片的中心轴线上。
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连接支撑轴的下端,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前支架、转动后支架和转动轴,所述支撑轴上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设于转动轴的下上两端,支撑轴的下端设有定子,转动前支架上设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的外部;
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叶片,在叶片转轴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所述叶片转动,且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上和转动后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通过叶片转轴固定连接叶片;每一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一联动杆;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设于所述支撑轴的上下两端的第一伞齿轮、设于叶片转轴的上下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设于联动杆左右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且设于叶片转轴下端的第二伞齿轮与设于联动杆左端的第一锥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联动杆的右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下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联动杆的右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上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
所述转动架绕着所述支撑轴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上的第一伞齿轮联动第一锥齿轮,再联动设于叶片转轴上的第二伞齿轮,联动转动轴与叶片,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齿数比为3: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齿数比为4: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叶片为长方形叶片,且叶片转轴设于沿叶片的中心轴线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属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且既是阻力型又是升力型的一种新型风能转换装置。与传统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不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同步转动架和叶片的转动角速度,能更有效的增大顺风面的吹拂面积,同时更有效的减小逆风面的吹拂面积,从而可有效的提高风能转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上和转动后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通过叶片转轴固定连接一叶片,利用空气流动,推动转动架上的叶片,转动架旋转过程中,转动架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叶片的自转,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时,旋转的各个阶段中三叶片对转动架贡献的力矩方向都是一致的,大小随转动角度在周期性交替变化,从而有效的增大顺风面的吹拂面积,同时更有效的减小逆风面的吹拂面积,从而有效的提高风能转换效率,使得风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维护。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不限于风能转换,还可用于水力等流动流体的能量转换。也可用于风力或水力等流体推进器使用,运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和转子配合连接的爆炸图。
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前支架中心前面和背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杆和第一锥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和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的支撑架、支撑轴、定子和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
图7(a)-7(f)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状态侧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转动架1、联动杆2、叶片3、支撑架4、定子5、转子6、支撑轴9、转动轴11、转动前支架12、转动后支架13、第一螺纹孔111、定位连接块112、第二螺纹孔121、定位槽122、支撑杆123、第一通孔124、第一连接块125、第二通孔126、第二连接块127、第三通孔128、第四通孔1210、第三螺纹孔1211、第三连接块137、叶片转轴31、转轴圆柱段311,转轴六角形段312、转轴螺纹段313、第五通孔41、第五螺纹孔51、第六螺纹孔61、第七螺纹孔42、第四连接块62、圆柱形外壳63、第一螺母71、第二螺母72、第一锥齿轮81、第二伞齿轮82、第一伞齿轮83、六角形通孔811、第七螺纹孔812、防滑头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4,支撑架4支撑连接支撑轴9的两端,支撑轴9上设有转动架1。转动架1包括转动前支架12、转动后支架13和转动轴11,支撑轴9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11,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设于转动轴11的左右两端,支撑轴9的左端设有定子5,转动前支架12上设有转子6,且转子6设于定子5的外部,转子6用于为定子5的线圈提供变化磁场,将转动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31,叶片转轴31上固定连接有叶片3,在叶片转轴31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转动轴11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叶片3自转的角速度,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和转子配合连接的爆炸图。转动架1包括转动前支架12、转动轴11和转动后支架13,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设于转动轴11的左右两端。其中,转动轴11为空心圆柱,其两端分别有若干个定位连接块112,定位连接块112关于转动轴11的中心轴线对称。本优选实施例中,定位连接块112为三个,每一个定位连接块112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11。
转动前支架12上设有三个支撑杆123,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的三个支撑杆123关于转动前支架1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转动前支架12的内侧的中心设有定位槽122,定位槽122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1210。转动前支架12上的定位槽122与转动轴13一端上的定位连接块112配合连接,并通过对应螺孔固定。定位连接块112上的第一螺纹孔111与定位槽122上的第三螺纹孔1211对应配合。
参见图2、图3-a和图3-b,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前支架中心前面和背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转动前支架12的外侧的靠近中心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块127,其中,第二连接块127为L形连接块,第二连接块127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限位部上设有第三通孔128,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21。每一支撑杆123上靠近末端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块125,且每一支撑杆123的末端设有第一通孔124,第一连接块125上设有第二通孔126。
其中,每一支撑杆123上的第二连接块127的限位部与有第一连接块125连接一联动杆2,联动杆2穿过第二连接块127的限位部上的第三通孔128和第一连接块125上的第二通孔126。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结构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转动前支架12的外侧的靠近中心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块127,第二连接块127为L形连接块,第二连接块127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限位部上设有第三通孔128,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21。而转动后支架13的外侧的靠近中心设有三个第三连接块137,但第三连接块137只包括限位部。
第二连接块127的连接部与转子6的第四固定块62配合连接。本优选实施例中,转子6的圆柱形外壳63的一端面上设有三个第四固定块62,且三个第四固定块62关于圆柱形外壳63的轴线对称。第四固定块62上设有用同转动前支架12相固定的第六螺纹孔61,转动前支架12的第二连接块127的连接部上的第二螺纹孔121与转子6的第四固定块62上的第六螺纹孔61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2、设于支撑轴9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伞齿轮83、设于叶片转轴31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伞齿轮82和设于联动杆2上下两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且设于叶片转轴31左边的第二伞齿轮82与设于联动杆2上端的第一锥齿轮81啮合,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的联动杆2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与设于支撑轴9左端的第一伞齿轮83啮合;设于转动后支架13上的联动杆2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与设于支撑轴9右端的第一伞齿轮83啮合。转动架11绕着支撑轴9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9上的第一伞齿轮83联动第一锥齿轮81,再联动通过设于叶片转轴31上的第二伞齿轮82,联动转动轴11与叶片3,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伞齿轮83与第一锥齿轮81的齿数比为3:4,第一锥齿轮81与第二伞齿轮82的齿数比为4:6,通过该齿数比实现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转动架绕着支撑轴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上的第一伞齿轮83联动第一锥齿轮81,再联动设于叶片转轴31上的第二伞齿轮82,联动转动轴11与叶片3,且第一伞齿轮83与第一锥齿轮81的齿数比为3:4,第一锥齿轮81与第二伞齿轮82的齿数比为4:6,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杆和第一锥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联动杆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81,第一锥齿轮81中心设有六角形通孔811,且六角形通孔811的侧面设有第七螺纹孔812,第一锥齿轮81上的六角形通孔811与联动杆2一端的配合连接,再通过有第七螺纹孔812加强固定第一锥齿轮81和联动杆2。
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和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叶片3为长方形叶片,且叶片转轴31设于沿叶片3的中心轴线上。叶片转轴31两端沿长方形叶片的中心轴线设有转轴圆柱段311,转轴六角形段312、转轴螺纹段313。其中,转轴圆柱段311与第二通孔126、第三通孔128配合,转轴六角形段312用于同第二伞齿轮82配合,转轴螺纹段313与第一螺母71配合。
参见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的支撑架、支撑轴、定子和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的爆炸图。支撑架4支撑连接支撑轴9的两端,支撑轴9的两端穿过支撑架4两端的第五通孔41,并通过第二螺母72固定。其中,支撑轴9为圆柱形,支撑轴9的两端有六角形的防滑头91和用于配合第二螺母72的螺纹。其中六角形的防滑头91用于固定第一伞齿轮83。定子5置于转子6的内部,且通过第五螺纹孔51与第七螺纹孔42对应配合固定连接定子5于支撑架4上。
参见图7(a)-7(f),图7(a)-7(f)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状态侧面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上和转动后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通过叶片转轴固定连接一叶片,转动架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叶片的自转,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时,当风从左向右吹过,图7(a)-7(f)中给出转动架的一个支撑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度、24度、48度、72度、96度和120度装置的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叶片经过一系列旋转形态变化,支撑杆与竖直方向120度时三叶片的状态,与支撑杆与竖直方向0度时的三叶片的状态相同。从而得出:在旋转的各个阶段中三叶片对转动架贡献的力矩方向都是一致的,大小随转动角度在周期性交替变化,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能更有效的增大顺风面的吹拂面积,同时更有效的减小逆风面的吹拂面积,有效的提高风能转换效率,使得风能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见图2、图3-a、图3-b、图4、图5和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4,支撑架4支撑连接支撑轴9的下端,支撑轴9上设有转动架1,转动架1包括转动前支架12、转动后支架13和转动轴11,支撑轴9上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11,所述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设于转动轴11的下上两端,支撑轴9的下端设有定子5,转动轴11上设有转子6,且所述转子6设于所述定子5的外部,转动前支架11和转动后支架13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31,叶片转轴31上固定连接有叶片3,在叶片转轴31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转动轴11转动通过联动杆限制叶片3自转的角速度,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同上述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支撑连接支撑轴(9)的两端,所述支撑轴(9)上设有转动架(1),所述转动架(1)包括转动前支架(12)、转动后支架(13)和转动轴(11),所述支撑轴(9)上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11),所述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设于转动轴(11)的左右两端,支撑轴(9)的左端设有定子(5),转动前支架(12)上设有转子(6),且所述转子(6)设于所述定子(5)的外部;
所述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31),叶片转轴(31)上固定连接有叶片(3),在叶片转轴(31)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转动轴(11)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所述叶片(3)自转的角速度,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上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杆(123),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的若干支撑杆(123)关于转动前支架(1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13)上的若干支撑杆(123)关于转动后支架(1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和转动后支架(13)上的两个支撑杆(123)通过叶片转轴(31)固定连接叶片(3);每一所述支撑杆(123)的外侧固定连接一联动杆(2);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2)、设于所述支撑轴(9)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伞齿轮(83)、设于叶片转轴(31)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伞齿轮(82)和设于联动杆(2)上下两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且设于叶片转轴(31)左边的第二伞齿轮(82)与设于联动杆(2)上端的第一锥齿轮(81)啮合,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的联动杆(2)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与设于支撑轴(9)左端的第一伞齿轮(83)啮合;设于转动后支架(13)上的联动杆(2)的下端的第一锥齿轮(81)与设于支撑轴(9)右端的第一伞齿轮(83)啮合;
所述转动架(1)绕着所述支撑轴(9)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9)上的第一伞齿轮(83)联动第一锥齿轮(81),再联动设于叶片转轴(31)上的第二伞齿轮(82),联动转动轴(11)与叶片(3),使得叶片(3)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11)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齿轮(83)与第一锥齿轮(81)的齿数比为3:4,所述第一锥齿轮(81)与第二伞齿轮(82)的齿数比为4: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前支架(12)和转动后支架(13)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123),设于转动前支架(12)上的三个支撑杆(123)关于转动前支架(1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13)上的三个支撑杆(123)关于转动后支架(1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卧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为长方形叶片,且叶片转轴(31)设于沿叶片(3)的中心轴线上。
6.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支撑轴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转动前支架、转动后支架和转动轴;所述支撑轴上同轴转动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设于转动轴的下上两端,支撑轴的下端设有定子,转动前支架上设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的外部;
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之间架设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叶片,在叶片转轴的端部设有联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转动通过联动机构限制所述叶片自转的角速度,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若干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若干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对应设于转动前支架上和转动后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杆通过叶片转轴固定连接叶片;每一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一联动杆;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设于所述支撑轴的上下两端的第一伞齿轮、设于叶片转轴的上下两端的第二伞齿轮和设于联动杆左右两端的第一锥齿轮,且设于叶片转轴下端的第二伞齿轮与设于联动杆左端的第一锥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联动杆的右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下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联动杆的右端的第一锥齿轮与设于支撑轴上端的第一伞齿轮啮合;
所述转动架绕着所述支撑轴转动,通过设于支撑轴上的第一伞齿轮联动第一锥齿轮,再联动设于叶片转轴上的第二伞齿轮,联动转动轴与叶片,使得叶片的转动角速度为转动轴的转动角速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齿数比为3: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齿数比为4:6。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前支架和转动后支架上对应设有三个支撑杆,设于转动前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前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于转动后支架上的三个支撑杆关于转动后支架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立式风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长方形叶片,且叶片转轴设于沿叶片的中心轴线上。
CN201520700449.9U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1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0449.9U CN204921250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0449.9U CN204921250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1250U true CN204921250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044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1250U (zh) 2015-09-10 2015-09-10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12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0205A (zh) * 2015-09-10 2016-01-13 皖西学院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CN109185049A (zh) * 2018-11-02 2019-01-11 姜海民 一种动叶新引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0205A (zh) * 2015-09-10 2016-01-13 皖西学院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CN109185049A (zh) * 2018-11-02 2019-01-11 姜海民 一种动叶新引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4680B (zh) 发电效率提高的可变型翼潮汐风力发电机
CN201687652U (zh) 升阻式垂直轴风力叶轮
CN204921250U (zh)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CN104454362B (zh) 一种往复式风力发电系统
CN105240205A (zh) 一种卧式、立式风能转换装置
WO2013044421A1 (zh) 一种风力发电系统
KR20170000577A (ko) 양력 블레이드에 탈부착 항력 날개를 구비하는 수직축 풍력 터빈
CN108331709A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201103511Y (zh) 一种可变桨风轮
CN208996871U (zh) 一种垂直轴双风轮风力发电机
CN103195667B (zh) 一种分布式液控稳频垂直轴风力机发电系统
CN110145434B (zh) 一种具有可周期性摆动的小叶片水平轴风机
CN203640924U (zh) 一种变攻角垂直轴风力机
CN206397649U (zh) 一种具有聚风功能的风力机
CN208040620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201705571U (zh) 风力发电机
CN110242488A (zh) 一种基于马格努斯前缘圆柱桨叶潮汐能水利发电机
CN203362399U (zh) 一种带h型风叶的垂直轴风车
CN203394693U (zh) 一种旋柱式清洁能源动力装置
CN204476660U (zh) 垂直式小叶片风车
CN208885452U (zh) 一种同向双轮风力发电机
CN203362404U (zh) 单风叶连杆式风能发电机
CN205936967U (zh)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CN214499314U (zh) 一种微风风力发电装置
CN101315060A (zh) 可调桨距、自启动垂直轴风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