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6265U - 接地侧压块 - Google Patents

接地侧压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6265U
CN204906265U CN201520465732.8U CN201520465732U CN204906265U CN 204906265 U CN204906265 U CN 204906265U CN 201520465732 U CN201520465732 U CN 201520465732U CN 204906265 U CN204906265 U CN 204906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ground side
side briquetting
utility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57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ko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enk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enke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enke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57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6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6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6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侧压块,该侧压块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第三面板组成;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第三面板与第一面板固定连接;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组成“Z”字型;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刺破电池板边框氧化膜的刺破尖端;第三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该接地侧压块的刺破尖端实现有正面穿刺,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可以反复使用,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简单;与垫片的配合使用,做到了整体接地,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接地侧压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侧压块。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市场对于太阳能支架防雷、接地、静电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屋顶安装太阳能,不能够最大经济化满足,同时安装不方便,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浪费和破坏。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都是采用背面穿刺,即在电池板的背部放一个片状部件,使用紧固压块的时候,背部穿刺电池板边框。但是这样安装一次之后,片状部件就发生变形了,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地侧压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背面刺破中造成材料浪费、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接地侧压块,该侧压块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第三面板组成;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组成“Z”字型;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刺破电池板边框氧化膜的刺破尖端;
所述第三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刺破尖端,这样可以提高刺破氧化膜的几率,保证至少一个刺破尖端可以刺破氧化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刺破尖端镶嵌在所述第一面板上,其尖端设置在第一面板的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面设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与固定块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刺破第三面板的氧化膜的垫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片由多个片和一个圆环组成;多个片设置在圆环的外周上,并且以圆周阵列排列,片与圆环的水平夹角为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接地侧压块的刺破尖端实现有正面穿刺,无需背面穿刺而增加片状一次性部件,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另外该刺破尖端镶嵌在侧压块上可以反复使用,不容易损毁,并且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简单;刺破尖端固定在接地侧压块上是过盈配合,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失效。
(2)该接地侧压块与垫片的配合使用,做到了整体接地,设备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设置了防滑纹,使得接地侧压块固定更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地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地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地侧压块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与本实用新型接地侧压块配套使用的垫片。
其中:
1-接地侧压块、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第三面板、14-刺破尖端、15-通孔、16-固定块、17-垫片、18-防滑纹、19-卡块、171-圆环、172-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接地侧压块1,该侧压块由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以及第三面板13组成。第一面板11与第二面板12固定连接,第三面板13与第一面板11固定连接。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第三面板13组成“Z”字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面板11、第二面板12以及第三面板13是一体成型。为了提高侧压板的使用次数,同时减少材料浪费,在第一面板11上设有至少一个刺破电池板边框氧化膜的刺破尖端14。参见图2所示:该刺破尖端14镶嵌在第一面板11上,并且刺破尖端14的尖端位置设置在第一面板11的外部,这样才能够在接地侧压块1使用的时候刺破尖端14接触到电池板边框,刺破电池板边框的氧化膜,然后接地。该改进由之前的技术为背面穿刺氧化膜,本实用新型变为正面穿刺氧化膜,减少了原背面穿刺氧化膜的片状部件。由于原来的背面穿刺使用的片状部件在一次使用后即发生变形,无法重复利用,因此,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正面穿刺,直接在接地侧压块1的第一面板11上设置刺破尖端14,减少了片状部件的使用,节省了材料,同时减少了一次使用即抛弃的片状部件所造成的浪费。该刺破尖端可以多次重复利用,便于安装使用。同时,为了提高正面穿刺的效果,防止由于板子变形带来的不能接地的问题,所以在第一面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刺破尖端14,本实施例中即选取两个。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三个甚至以上的刺破尖端14。第三面板13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15。参见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接地侧压块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螺栓穿过通孔15,并与通孔15紧固连接。固定块16通过螺栓与第三面板13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6与第三面板13之间还设置有垫片17,该垫片17是为了刺破第三面板13的氧化膜,使得整体接地。螺栓的下部,设置了卡块19。其中垫片17设有能够刺破氧化膜的尖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效果设计不同形状的垫片。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垫片17的结构为:一个圆环171和多个片172,多个片172设置在圆环171的外周上,并且以圆周阵列排列,片172与圆环171的水平夹角为1-5°。为了更好将接地侧压块1固定在电池板边框上,在于电池板边框接触的地方还设有防滑纹1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接地侧压块,该侧压块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第三面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组成“Z”字型;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刺破电池板边框氧化膜的刺破尖端;
所述第三面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刺破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尖端镶嵌在所述第一面板上,其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面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固定块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刺破第三面板的氧化膜的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接地侧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由多个片和一个圆环组成;多个所述片设置在所述圆环的外周上,并且以圆周阵列排列,片与圆环的水平夹角为1-5°。
CN201520465732.8U 2015-07-01 2015-07-01 接地侧压块 Active CN204906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732.8U CN204906265U (zh) 2015-07-01 2015-07-01 接地侧压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732.8U CN204906265U (zh) 2015-07-01 2015-07-01 接地侧压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6265U true CN204906265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5732.8U Active CN204906265U (zh) 2015-07-01 2015-07-01 接地侧压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6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462A (zh) * 2016-04-08 2018-12-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462A (zh) * 2016-04-08 2018-12-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1703U (zh) 一种电气安装柜
CN204906265U (zh) 接地侧压块
CN204793230U (zh) 接地中压块
CN204374863U (zh) 便携式计算机的锁紧结构
CN204498058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
CN204668446U (zh) 一种用于4g网络基站板的天线
CN204288148U (zh) 一种新型夹子式鼠标
CN205069888U (zh) 光伏阵列等电位连接片
CN204290819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板
CN20490627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可收纳支架
CN202839998U (zh) 导电片
CN102941895A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防脱挂钩
CN20296650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防脱挂钩
CN204197697U (zh) 一种浮顶储罐电荷转移装置
CN204271315U (zh) 屏蔽模块
CN204311857U (zh) 一种用于电子锁上的电磁阀离合器
CN204425817U (zh) 一种新型具有防雨功能的现代化电器柜设备
CN204115957U (zh) 室外sf6压力表防雨罩
CN203015005U (zh) 一种电视机用安装条
CN203570051U (zh) 带压板的门窗合页
CN206203633U (zh) 电梯观光玻璃的固定装置
CN203734608U (zh) 带边框太阳能组件的接地结构
CN202832093U (zh) 用于自动门的直角框架连接器
CN203166439U (zh) 高压电线并线钩
CN203135370U (zh) 一种避雷箱用安装固定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3

Address after: 200 000 2 floors of No. 680 Xingwe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iko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3801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yu district on the north side of Taihang Mountain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HENKE NEW ENER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