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3520U -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 Google Patents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3520U
CN204903520U CN201520636997.XU CN201520636997U CN204903520U CN 204903520 U CN204903520 U CN 204903520U CN 201520636997 U CN201520636997 U CN 201520636997U CN 204903520 U CN204903520 U CN 204903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water
channel
pip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69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群
田志刚
管清花
宋玉田
李福林
田婵娟
王爱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5206369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3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3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3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该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在紧邻每组的两个监测通道的监测管本体外侧管壁相同的高度上分别设有一个监测孔组,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位监测探头,在对应每个监测孔组下方20cm处的监测通道内分别设有一内部封堵栓。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在一个监测管上可开设多个孔径较大的监测通道,可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位监测探头,实现对一个目标含水层同时进行水质和水位的立体监测。

Description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二)背景技术
监测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特征是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制定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措施、减轻和防治地下水污染及相关地质灾害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监测,一般是利用单个井孔设施,针对单一的目标含水层或混合含水层,采取现场监测、远程遥测以及井孔取样的方法进行。如果想获取某一地点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和水质信息,需要在特定地点附近,首先通过构建多个井孔,并采取封井技术方法形成多个不同含水层层位的地下水监测井孔,然后再进行水位和水质监测。比如,某一地点分布三个含水岩组,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下水水位,如果需要了解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和水质信息,那么首先需要根据地层岩性和含水层分布情况,建设三个深度由浅到深的井孔,然后在井孔内布设滤管,按照一个井孔只保留一个目标含水层的原则,采用封井技术建成包含三个监测井管的地下水监测系统,从而达到监测不同目标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目标。这种单孔单层位地下水监测井孔的设施和方法,不仅占地面积多,施工时间长,资金投入大,再加上钻探石工精度、封井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真正揭示含水层的各向异性等复杂特征,也不能正确反映地下水的实时动态变化信息。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区域来说,由于不同区域含水层变化、钻孔孔距增大以及人为钻探原因,很难捕获到污染物在不同含水层、不同岩性条件下的迁移、转化和扩散过程。
随着地下水资源评价、污染调查和地下水监测技术精准化的要求,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下水监测设施和技术方面发展迅速。目前,地下水监测设施和方法一般包括单孔混合水监测、单孔单层位监测、巢式监测。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孔多管的地下水监测技术,即在一个井孔中分别将多根不同长度的监测管布设至特定的监测层位,通过分层回天砾石和粘土的方法,在同一监测井内实现分层监测和分层取样的目的。该监测井由于井孔内布设多个监测管,又称“巢式监测井”,其中监测管的材料为PVC。该技术和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当井深过大、监测层位过多时,需要的监测管数量就越多,相应的井径要求也越大,对钻机和钻头也有一定的要求。另外,随着监测层位的增多,使用的监测管越多,需要对多根监测管进行止水,分层封井的技术难度增高,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如果需要同时监测一个含水层的水质和水位情况时,就要把水质和水位监测仪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监测管内,进一步增加了监测管的数量,增大了施工难度。
近年来,加拿大Solinst公司研发了多种型号的地下水检测系统产品,亦称CTM系统。这种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改进PVC监测管工艺,在同一监测管内设计3-7个监测通道,每个监测通道可以监测一个目标层的地下水,从而获得同一地点、同一井孔内的准确地下水分层水位与水质信息。该监测产品以浅层地下水的分层监测为主,监测深度主要在20-50m之间,由于受材料的弹性参数等限制,难以用于深层地下水的监测。另外,由于监测管的通道孔径较小,地下水位测量和水样采集需要应用专用的微型水位计和采样器,普通采样器和水位计不能使用,成为下一步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当需要同时监测一个含水层的水质和水位情况时,就要把水质和水位监测仪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监测通道内,导致所能监测的含水层数量减少。
针对目前国内外地下水监测设施及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水监测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开发建设和管理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可在一个监测井内对多个目标含水层进行监测、可对一个目标含水层同时进行水质和水位的立体监测、防止各含水层之间发生水力混合、准确掌握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扩散情况、能监测深层地下含水层水位水质情况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包括一圆柱形的监测管本体,沿监测管本体的轴线方向在监测管本体上开设有偶数个贯穿监测管本体上下底面的监测通道,各监测通道沿监测管本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连通,所述监测通道按照每组两个进行分组,在紧邻每组的两个监测通道的监测管本体外侧管壁相同的高度上分别设有一个监测孔组,每个监测孔组分别与其中的一个监测通道互相连通,在各监测孔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位监测探头,每组监测通道内的水质监测探头、水位监测探头均与外部的水质分析终端相连,在对应每个监测孔组下方20cm处的监测通道内分别设有一内部封堵栓,在每个监测通道的底端分别设有一端口封堵栓。
所述监测管本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材料。
每个监测孔组包括至少五个监测孔,且各监测孔从上到下竖直等间距排列。
所述监测管本体的直径为75mm-100mm,所述监测通道的数量为6,按照每组两个分为3组,且各监测通道的内径均为30mm。
所述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的材质均为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监测管直径较大,所以在一个监测管上可开设多个孔径较大的监测通道,克服了传统的监测管因管径较小只能使用专用的微型水位计或采样器的缺陷,能够在监测通道内安装普通的水质和水位监测仪器,适应性更强。进一步的,可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位监测探头,实现对一个目标含水层同时进行水质和水位的立体监测。
(2)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一孔多层的设计,实现了在同一监测井内对多个目标含水层的分层监测,大大减少了成井的数量及维修和洗井成本,占地面积小,开发建设和管理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监测管上各监测通道之间的隔断厚度大,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多个隔断组合后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①防止各监测通道在水下发生水力连通,造成含水层之间串层;②对监测管的外侧管壁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监测通道受到挤压后变形,而且对发生弯曲轻微变形的监测管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单孔多层位监测系统不受含水层深度的限制,成井深度大,可安装在30m-50m的浅层地下水监测井中使用,也可安装在深度达到上百米甚至300m的地下水监测井中使用。
(4)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采用不易变形、不易腐烂的橡胶材料制成,每个监测通道相对独立,防止各含水层之间发生水力混合,准确掌握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扩散情况,严格控制一个监测通道除了与目标含水层连通外,不能与其他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监测管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韧性以及硬度,耐腐蚀、牢固耐用,在运输过程中能够盘曲便于运输,且在撤去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不易于变形,耐压强度高,对监测井内周围的压力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能监测深层地下含水层水位水质情况,适用范围广。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安装于监测井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测管本体,2监测通道,3监测孔组,4滤网,5水质监测探头,6水位监测探头,7水质分析终端,8内部封堵栓,9端口封堵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圆柱形的监测管本体1,沿监测管本体1的轴线方向在监测管本体1上开设有偶数个贯穿监测管本体1上下底面的监测通道2,各监测通道2沿监测管本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连通,所述监测通道2按照每组两个进行分组,在紧邻每组的两个监测通道2的监测管本体1外侧管壁相同的高度上分别设有一个监测孔组3,每个监测孔组3分别与其中的一个监测通道2互相连通,在各监测孔组3外侧包裹有滤网4,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质监测探头5,另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位监测探头6,每组监测通道内的水质监测探头5、水位监测探头6均与外部的水质分析终端7相连,在对应每个监测孔组3下方20cm处的监测通道2内分别设有一内部封堵栓8,在每个监测通道2的底端分别设有一端口封堵栓9。
所述监测管本体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材料。
每个监测孔组3包括至少五个监测孔,且各监测孔从上到下竖直等间距排列。
所述监测管本体1的直径为75mm-100mm,所述监测通道的数量为6,按照每组两个分为3组,且各监测通道2的内径均为30mm。
所述内部封堵栓8和端口封堵栓9的材质均为橡胶材料。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的监测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钻探监测井孔:
人工挖开监测井口后,利用钻机钻进,从第四纪地层钻进,钻机直径为D327mm,钻机进尺至完整基岩面变径为D129mm;钻井完成并洗井后,在监测井孔内下入直径为D217mm的铸铁管,以对井壁进行保护避免监测井孔坍塌,铸铁管管壁上对应目标含水层的位置开设有铸铁管进水孔,各目标含水层的地下水可以通过各铸铁管进水孔进入铸铁管内;
(2)设计、加工监测管本体:
根据每个目标含水层对应一组监测通道的原则,利用模具加工制造出具有若干个监测通道的监测管本体1,并将每个目标含水层的位置标注在对应的一组监测通道2外侧的监测管本体1管壁上,所述监测管本体1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材料;标记完成后,在对应各目标含水层的监测管本体1管壁上,分别用六棱扳手旋转切削器钻出与对应的各组监测通道2相连通的监测孔组3,每个监测孔组3包含的监测孔数量根据目标含水层的厚度确定,包括至少五个监测孔,且各监测孔从上到下竖直等间距排列;在给一个监测通道钻孔时,要防止击穿该监测通道与其他监测通道之间的隔断,避免造成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串层,确保一个监测通道只监测一个目标含水层;
(3)对监测管本体进行封堵:
将每组监测通道的底端分别用端口封堵栓9进行密封,每组监测通道监测孔组下方20cm的监测通道分别使用内部封堵栓8密封,所述内部封堵栓8和端口封堵栓9的材质均为橡胶材料;
(4)安装监测管本体至监测井孔:
在每组监测通道的监测孔组3上包裹滤网4,然后每组监测通道2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质监测探头5,另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位监测探头6,通过导线将每组监测通道内水质监测探头5和水位监测探头6与外部的水质分析终端7相连后,将监测管本体1下入监测井孔的铸铁管内,并对铸铁管与监测管本体1之间的空腔进行分层止水,使各目标含水层的地下水分别进入对应的每组监测通道内;
(5)获取目标含水层的水质和水位信息:
对各水质监测探头5和水位监测探头6传输至地面的数据通过水质分析终端7进行分析,获取每个含水层的水质和水位信息。
本实用新型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在一个监测管上可开设多个孔径较大的监测通道,可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安装一水位监测探头,实现对一个目标含水层同时进行水质和水位的立体监测。

Claims (5)

1.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其特征是:包括一圆柱形的监测管本体,沿监测管本体的轴线方向在监测管本体上开设有偶数个贯穿监测管本体上下底面的监测通道,各监测通道沿监测管本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互不连通,所述监测通道按照每组两个进行分组,在紧邻每组的两个监测通道的监测管本体外侧管壁相同的高度上分别设有一个监测孔组,每个监测孔组分别与其中的一个监测通道互相连通,在各监测孔组外侧包裹有滤网,在每组监测通道的其中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质监测探头,另一监测通道内设有一水位监测探头,每组监测通道内的水质监测探头、水位监测探头均与外部的水质分析终端相连,在对应每个监测孔组下方20cm处的监测通道内分别设有一内部封堵栓,在每个监测通道的底端分别设有一端口封堵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其特征是:所述监测管本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其特征是:每个监测孔组包括至少五个监测孔,且各监测孔从上到下竖直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其特征是:所述监测管本体的直径为75mm-100mm,所述监测通道的数量为6,按照每组两个分为3组,且各监测通道的内径均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其特征是:所述内部封堵栓和端口封堵栓的材质均为橡胶材料。
CN201520636997.XU 2015-08-21 2015-08-21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Active CN204903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6997.XU CN204903520U (zh) 2015-08-21 2015-08-21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6997.XU CN204903520U (zh) 2015-08-21 2015-08-21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3520U true CN204903520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6997.XU Active CN204903520U (zh) 2015-08-21 2015-08-21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352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428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CN106014402A (zh) * 2016-07-25 2016-10-1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井壁变形检测的填充介质测量仪
US10208585B2 (en) 2015-08-11 2019-02-19 Intrasen, LLC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09542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东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四参数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8585B2 (en) 2015-08-11 2019-02-19 Intrasen, LLC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58428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CN106014402A (zh) * 2016-07-25 2016-10-1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井壁变形检测的填充介质测量仪
CN11009542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东赛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四参数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8428A (zh)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CN204877458U (zh) 单孔多层位地下水监测系统
CN105178951A (zh) 单孔多层位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468528A (zh) 一种第四系深井分层抽水止水装置及其抽水止水方法
CN204903520U (zh) 地下水多层位监测管
CN110905403B (zh) 一种大口径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施工方法
CN102937724B (zh) 一种露天煤矿采场底部岩层的探测方法
CN104373118B (zh) 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测定方法
CN109268072B (zh) 煤矿底板突水灾害智能、实时预测预警的大数据云平台
CN106437692B (zh) 基于钻杆内管水位的深岩溶渗漏通道探测结构及方法
CN106872334A (zh) 一种突水突泥开挖模拟装置及模拟突水突泥灾害的方法
CN111425186A (zh) 一种浅层地下水小口径集束式监测井及其成井方法
CN106499383A (zh) 一种评价固井屏障完整性的方法
CN103161434A (zh) 一种页岩气等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方法
CN108563832A (zh) 一种针对地浸采铀流场的岩相物性模拟方法
Zhang et al. Design of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 open cut foundation pit and simplified calcula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 due to dewatering in sandy pebble soil strata
CN205384380U (zh) 一种金属管组合式矿山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测量装置
CN213812473U (zh) 一种适用于岩溶湿地地表和地下水位监测的装置
CN204422007U (zh) 多层地下水位观测结构
CN108106687A (zh) 一种含软夹层的基岩地下水流网探究方法及双胶囊止水器
CN111119992B (zh) 一种煤层顶板疏放水钻孔参数确定方法
CN112309088A (zh) 一种利用土洞气体监测预警岩溶塌陷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7689007U (zh) 一种单井地下水监测系统
Davison Monitoring Hydrogeologlcal Conditions in Fractured Rock at the Site of Canada's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CN105134123B (zh) 工程膨胀剂分层止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