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1109U - 一种输油管dn65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油管dn65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1109U
CN204901109U CN201520615250.6U CN201520615250U CN204901109U CN 204901109 U CN204901109 U CN 204901109U CN 201520615250 U CN201520615250 U CN 201520615250U CN 204901109 U CN204901109 U CN 204901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wire
hose lining
carcass
conductive copper
lining lamel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52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彬
吴华强
崔戈
叶嘉
张松飞
姜接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5206152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1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1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1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油管DN65。该输油管DN65包括:第一内层胶片层1、第二内层胶片层2、第三内层胶片层3、第四内层胶片层4、第一胶布层5、第二胶布层6、第一外胶层7和第二外胶层8、第一导电铜线和第二导电铜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布层和第二胶布层的缠绕角度采用54°44′、-54°44′的平衡角度。采用这种特殊缠绕角度,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输油管具有非常好的弯曲性能,不会由于弯曲而产生弯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设计的内层胶片和胶布层的缠绕方式,既能够达到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强度又高,能够实现多次反复的弯曲展开。

Description

一种输油管DN6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油管。
背景技术
实施海上补给是海上作业经常需要的海上后勤保障手段。它可以应用于舰艇或海上钻井平台等各种场合。对于舰艇而言,其不仅能扩大舰艇的活动半径,更重要的是舰艇不必为取得自身补给而来回往返。
在海上补给过程中,油料补给是补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海上航行过程中,油料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油料,将使得舰船的很多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效能。
在海上油料补给过程中,必须采用输油软管,而不能像陆地上一样采用金属材质的硬管,因此,具有性能良好的输油软管是至关重要的。软管性能决定了补给品种、补给速率和补给液货品质。
现有的输油软管在液货补给时溶解度值难以满足油料输送的要求,而且,现有软管弯曲性能不好,容易打折,造成流体阻力损失大;并且现有的输油软管耐磨性差,容易损坏;管体弹性差,与管接头连接时密封性不好;承压强度低,即工作压力低;抗老化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油管,该输油管能够输送柴油、燃料油、喷气燃料等,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耐磨性好、耐海洋环境、密封性好。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输油管DN6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DN65包括:
1)第一内层胶片层,其以第一方向缠绕而成,所述第一内层胶片层的厚度为0.5mm;
2)第二内层胶片层,其以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一内层胶片层1外侧,所述第二内层胶片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3)第三内层胶片层,其以所述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二内层胶片层的外表面上;
4)第四内层胶片层,其在所述第三内层胶片层的外表面上以所述第二方向缠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层胶片层的总厚度为2mm;
5)第一胶布层,其缠绕在所述第四内层胶片层外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纵裁布宽B1=131+1mm,B2=134+1mm;长度=内胶胶管长度×1.82;
6)缠绕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外侧的裸露的第一导电铜线,所述第一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所述第一胶布层的缠绕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
7)在所述第一胶布层以及所述第一导电铜线的外侧缠绕的第二导电铜线,所述第二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所述第一胶布层的缠绕角度具有预定夹角,所述第二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并用自粘胶布固定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外侧;
8)第二胶布层,其缠绕在所述第二导电铜线的外侧,所述第二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3=138+1mm,B4=142+1mm;长度=内胶长度×1.82,帘布缠绕应平整无皱褶,搭缝3~5mm,累计直径∮76+1(周长239+3)mm;
9)在所述第二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的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二者厚度和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DN65还包括在第二导电铜线的外侧缠绕的中胶层,所述中胶层的材料采用丁腈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DN65还包括:
位于所述输油管DN65的第一端的阴端接管;
位于所述输油管DN65的第二端的阳端接管。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层胶片层的材料为NBR丁腈橡胶或者HNBR氢化丁腈橡胶。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各内部胶片层选用NBR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等优点。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各内部胶片层采用氢化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中添加有半补强炭黑。
本实用新型的输油管DN65所采用的胶料使用全自动智能化密炼机炼胶方法,原材料的配制采用多工位智能型自动配料系统。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具有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变形小、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通过了GJB3881-1999标准要求的无毒测试,符合LC50≥30;通过70℃×168h高温老化试验,模拟橡胶快速老化,保证老化后的管体粘合力和扯断强力;外胶通过7天50*10-8pphm*40℃*72h*10%耐臭氧性能检测,和7天Uv-B灯7d8HUV/50%4h冷凝/50%耐紫外线性能检测,保证软管可以长期在大气环境中臭氧和紫外线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通过35℃×24h盐雾试验,保证软管可以在海洋环境盐雾环境下长期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软管还通过‐28℃的环境温度下软管的低温曲挠试验,保证软管可以在‐28℃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弯曲工作;通过‐40℃的低温冷冻试验,保证软管在‐40℃的低温环境下不会损坏;通过GJB150.10A-2009标准的霉菌测试,保证软管在霉菌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不会被霉菌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采用三瓣式卡箍连接,使用螺栓紧固,内芯和卡箍都加工有牙扣,螺栓紧固后可以起到密封和防拔脱的作用。软管总成要求拔脱拉力大于1.2吨,实际测试拉力大于3吨,单独的管体拉力测试大于4吨。无论软管总成和单独的软管管体都有优良的抗拉性能,软管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布层和第二胶布层的缠绕角度采用54°44′、-54°44′的平衡角度。采用这种特殊缠绕角度,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输油管具有非常好的弯曲性能,不会由于弯曲而产生弯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设计的内层胶片和胶布层的缠绕方式,既能够达到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强度又高,能够实现多次反复的弯曲展开。其弯曲性能比通常的油管高两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在密封性试验时,软管长度变化能够不超过10%,外径变化不超过15%,扭转每米不超过1°;泄压后,长度变化不超过2%,外径变化不超过3%,以上基准是软管原始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油管DN65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油管DN65的实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输油管。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地,各层的实际厚度远小于管的直径,图中为了便于表示对各层均进行了放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输油管DN65,其特征在于,输油管DN65包括:第一内层胶片层1、第二内层胶片层2、第三内层胶片层3、第四内层胶片层4、第一胶布层5、第二胶布层6、第一外胶层7和第二外胶层8、第一导电铜线和第二导电铜线(图中未示出)。
第一内层胶片层1的厚度为0.5mm;第二内层胶片层2其以第二方向缠绕在第一内层胶片层1外侧,第二内层胶片层2的厚度为0.5mm,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第三内层胶片层3以第一方向缠绕在第二内层胶片层2的外表面上。
第四内层胶片层4在第三内层胶片层的外表面上以第二方向缠绕,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层胶片层的总厚度为2mm。
第一胶布层5,其缠绕在第四内层胶片层4外部,第一胶布层5的纵裁布宽B1=131+1mm,B2=134+1mm;长度=内胶胶管长度×1.82。
裸露的第一导电铜线缠绕在第一胶布层5的外侧,第一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第一胶布层的缠绕角度相同,第一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
在第一胶布层5以及第一导电铜线的外侧缠绕的第二导电铜线,第二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第一胶布层5的缠绕角度具有预定夹角,第二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并用自粘胶布固定在第一胶布层的外侧。
第二胶布层6缠绕在第二导电铜线的外侧,第二胶布层6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3=138+1mm,B4=142+1mm;长度=内胶长度×1.82,帘布缠绕应平整无皱褶,搭缝3~5mm,累计直径∮76+1(周长239+3)mm。
在第二胶布层6的外侧缠绕第一外胶层7和第二外胶层8,二者厚度和为1.0m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外胶层包含橡塑合金。
在第一外胶层的外侧以与第一外胶层相反的缠绕方向缠绕第二外胶层,第二外胶层的材料与第一外胶层相同。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的厚度之和为1mm。
关于连接头的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除了按照下述方法进行连接头布置之外,本领域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头安装布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瓣卡箍接头。三瓣卡箍接头卡在管体上,导电铜丝从三瓣卡箍的间隙中引出来,先使用普通扳手将螺栓拧紧,确保每个螺栓的扭力一致,然后使用扭矩扳手测量螺栓扭力,使其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管体是输油管的主体,承担介质输送任务,具有耐介质侵蚀,耐介质磨损,承受介质压力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输油管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耐磨性好、耐海洋环境、密封性好。为了使软管更好地彼此连接,还可以再软管两端分别加装一个阴端接管和一个阳端接管。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输油管DN6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DN65包括:
1)第一内层胶片层,其通过以第一方向缠绕在芯棒上而获得,所述第一内层胶片层的厚度为0.5mm;
2)第二内层胶片层,其以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一内层胶片层外侧,所述第二内层胶片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3)第三内层胶片层,其以所述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第二内层胶片层的外表面上;
4)第四内层胶片层,其在所述第三内层胶片层的外表面上以所述第二方向缠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层胶片层的总厚度为2mm;
5)第一胶布层,其缠绕在所述第四内层胶片层外部;
6)缠绕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外侧的裸露的第一导电铜线,所述第一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所述第一胶布层的缠绕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
7)在所述第一胶布层以及所述第一导电铜线的外侧缠绕的第二导电铜线,所述第二导电铜线的缠绕角度与所述第一胶布层的缠绕角度具有预定夹角,所述第二导电铜线采用0.2×16裸铜丝,以130~140mm螺距进行缠绕,在距端部30mm处外露不低于100mm;
8)第二胶布层,其缠绕在所述第二导电铜线的外侧,所述第二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3=138+1mm,B4=142+1mm;长度=内胶长度×1.82,搭缝3~5mm,累计直径∮76+1(周长239+3)mm;
9)在所述第二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的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二者厚度和为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DN6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DN65还包括在第二导电铜线的外侧缠绕的中胶层,所述中胶层的材料采用丁腈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管DN6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DN65还包括:
位于所述输油管DN65的第一端的阴端接管;
位于所述输油管DN65的第二端的阳端接管。
CN201520615250.6U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输油管dn65 Active CN204901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250.6U CN20490110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输油管dn6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250.6U CN20490110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输油管dn6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1109U true CN204901109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5250.6U Active CN204901109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输油管dn65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1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9381U (zh) 带泄漏检测功能的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软管接头组件
CN204901109U (zh) 一种输油管dn65
CN203286195U (zh) 一种全防腐钢塑转换的连接结构
CN110220049A (zh) 具有硬密封接头的复合金属波纹管
CN201993208U (zh) 转向架管路保压测试装置
CN203604863U (zh) 设有泄漏孔的卡波式端面密封管接头
CN2874191Y (zh) 一种带有非金属电热纤维加热的防腐保温管
CN201731218U (zh) 一种管道补偿器
CN206572126U (zh) 一种厚壁不锈钢钢管弯管
CN213206827U (zh)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CN205065080U (zh) 一种输水管
CN201535411U (zh) 永冻土防腐保温管道补口
CN204852659U (zh) 一种用于船间补给的输油管
CN207961800U (zh) 给排水管连接装置
CN105128321A (zh) 一种输油管dn65的制备方法
CN204253022U (zh) 一种阵列声波隔声体
CN203456841U (zh) 一种恶劣环境下专用水工电缆连接装置
CN207945378U (zh) 一种第二导管密封结构
CN201757232U (zh) 不锈钢编织管
CN206130358U (zh) 衬氟塑管道的连接结构
CN110230741A (zh) 一种不锈钢波纹管硬密封接头单元及应用该接头的波纹管
WO2019019507A1 (zh) 一种蒸汽伴行管末端保护套
CN105150509B (zh) 一种用于船间补给的输油管的制备方法
CN218625909U (zh) 一种柔性管端部接头
CN206889903U (zh) 一种pe直管专用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