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0134U - 胸腔穿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胸腔穿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90134U
CN204890134U CN201520662362.7U CN201520662362U CN204890134U CN 204890134 U CN204890134 U CN 204890134U CN 201520662362 U CN201520662362 U CN 201520662362U CN 204890134 U CN204890134 U CN 204890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bottle
piston
check valve
bottl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623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623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90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90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901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抽吸瓶,其为透明材质的圆柱形桶体,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自所述抽吸瓶的上端开口处向所述抽吸瓶内延伸;复位弹簧,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内底部与所述活塞下端面之间;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设置在靠近所述抽吸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穿刺针的尾部连接;集液瓶,其为透明材质,其包括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瓶的上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人操作以完成胸腔穿刺抽吸的工作,方便,快捷,安全,减少病人痛苦。

Description

胸腔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胸腔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实施胸腔积液引流术。传统的胸腔积液引流是采用普通的医用注射器抽吸胸腔积液,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其中一人手扶穿刺针,一人使用注射器抽吸胸腔积液。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复杂、穿刺针固定困难、需要抽动注射器来回试探进行抽液、抽液速度不易控制、需要进行多次抽液、费时费力、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若两个人配合不好容易引起病人气胸等风险,而且抽液时注射器的钢针位于病人胸腔内,容易引起病人胸腔意外损伤和胸膜反应。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可以实现单人操作以完成胸腔穿刺抽吸的工作,并且抽吸期间不用换针筒,可连续将胸腔积液或者心包积液抽吸干净,方便,快捷,安全,减少病人痛苦。
为了实现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包括:
穿刺针;
抽吸瓶,其为透明材质的圆柱形桶体,其包括:活塞,其为一个圆柱形桶体,所述活塞自所述抽吸瓶的上端开口处向所述抽吸瓶内延伸,所述活塞的上端设置为直径大于所述抽吸瓶开口的圆盘;复位弹簧,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内底部与所述活塞下端面之间,随所述活塞在抽吸瓶内上下往复运动做压缩及复位运动;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设置在靠近所述抽吸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穿刺针的尾部连接;
集液瓶,其为透明材质,其包括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瓶的上端;以及
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以使得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打开第一单向阀,闭合第二单向阀;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打开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单向阀。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抽吸瓶的高度小于10c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抽吸瓶的横切面直径小于8c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距离所述抽吸瓶底部0.1-1cm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第三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设置方式相同。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抽吸瓶的侧壁内侧相接触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活塞的长度与抽吸瓶的长度的差为2-3cm。
优选的是,其中,两个底座,其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和所述集液瓶的底部,所述两个底座为圆盘状或者方形板体。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为弹性软管。
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脚踩踏活塞上端的圆盘,将活塞压入抽吸瓶内,之后,用穿刺针在定位点穿刺,当穿刺针的尖头扎入皮肤后,松开活塞,使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逐渐上升,此时,在第一单向阀的单向流通作用下,乳胶管内会形成一个呈现压缩状态的负压腔室,当尖头一旦刺破壁层胸膜,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会流至负压腔室内,使得负压腔室体积开始复原,自动抽吸积液,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判断是否触及积液或者积气,当活塞恢复至最高位置后,医护人员继续踩踏活塞,使得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将抽吸的积液或积气排入集液瓶中,完成一次抽吸作业;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可连续对患者的胸腔或者心包积液抽吸干净,不用更换抽吸设备,并且在不需要其他人辅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抽吸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人操作以完成胸腔穿刺抽吸的工作,并且抽吸期间不用换针筒,可连续将胸腔积液或者心包积液抽吸干净,方便,快捷,安全,减少病人痛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位弹簧处于接近复原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方案,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胸腔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1;抽吸瓶11,其为透明材质的圆柱形桶体,其包括:活塞13,其为一个圆柱形桶体,所述活塞自所述抽吸瓶的上端开口处向所述抽吸瓶内延伸,所述活塞的上端设置为直径大于所述抽吸瓶开口的圆盘14;复位弹簧7,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内底部与所述活塞下端面之间,随所述活塞在抽吸瓶内上下往复运动做压缩及复位运动;第一进液口5和第一出液口,其设置在靠近所述抽吸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2与所述穿刺针的尾部连接;集液瓶15,其为透明材质,其包括第二进液口9,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0相连通;排气孔16;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瓶的上端;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8,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以使得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打开第一单向阀,闭合第二单向阀;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打开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活塞上端的圆盘能保证活塞不会被踩入抽吸瓶内,导致复位弹簧过压,无法回弹;医护人员首先要用脚踩踏活塞上端的圆盘,将活塞压入抽吸瓶内,之后,用穿刺针在定位点穿刺,当穿刺针的尖头扎入皮肤后,松开活塞,使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逐渐上升,此时,在第一单向阀的单向流通作用下,乳胶管内会形成一个呈现压缩状态的负压腔室,当尖头一旦刺破壁层胸膜,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会流至负压腔室内,使得负压腔室体积开始复原,自动抽吸积液,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判断是否触及积液或者积气,当活塞恢复至最高位置后,医护人员继续踩踏活塞,使得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将抽吸的积液或积气排入集液瓶中,完成一次抽吸作业;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可连续对患者的胸腔或者心包积液抽吸干净,不用更换抽吸设备,并且在不需要其他人辅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单独完成抽吸作业。在实际使用中,集液瓶还设置有第二出液口,用于将积液排出,并且在第二出液口的管道18上设置安全阀门17,用于启闭该管道,在集液瓶的排气孔上可以连接外集气装置,用于收集排出的气体。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抽吸瓶的高度小于10c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抽吸瓶的横切面直径小于8cm。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距离所述抽吸瓶底部0.1-1cm的侧壁上。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设置位置,保证抽吸工作能够连续完成,密封性好。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
第三单向阀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设置方式相同。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连接管上设置两个单向阀,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在医护人员踩踏抽吸瓶时,起到双重保护,不会使得积液或者气体倒流。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
密封圈12,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抽吸瓶的侧壁内侧相接触处。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塞的长度与抽吸瓶的长度的差为2-3cm。在上述方案中,给复位弹簧留有一定空间,保护复位弹簧不会过压。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两个底座6,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和所述集液瓶的底部,所述两个底座为圆盘状或者方形板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为弹性软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人操作以完成胸腔穿刺抽吸的工作,并且抽吸期间不用换针筒,可连续将胸腔积液或者心包积液抽吸干净,方便,快捷,安全,减少病人痛苦。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刺针;
抽吸瓶,其为透明材质的圆柱形桶体,其包括:活塞,其为一个圆柱形桶体,所述活塞自所述抽吸瓶的上端开口处向所述抽吸瓶内延伸,所述活塞的上端设置为直径大于所述抽吸瓶开口的圆盘;复位弹簧,其竖直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内底部与所述活塞下端面之间,随所述活塞在抽吸瓶内上下往复运动做压缩及复位运动;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其设置在靠近所述抽吸瓶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穿刺针的尾部连接;
集液瓶,其为透明材质,其包括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排气孔;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瓶的上端;以及
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以使得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打开第一单向阀,闭合第二单向阀;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打开第二单向阀,闭合第一单向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瓶的高度小于10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瓶的横切面直径小于8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距离所述抽吸瓶底部0.1-1cm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单向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且所述第三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设置方式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圈,其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抽吸瓶的侧壁内侧相接触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长度与抽吸瓶的长度的差为2-3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底座,其设置在所述抽吸瓶和所述集液瓶的底部,所述两个底座为圆盘状或者方形板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为弹性软管。
CN201520662362.7U 2015-08-28 2015-08-28 胸腔穿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90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2362.7U CN204890134U (zh) 2015-08-28 2015-08-28 胸腔穿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62362.7U CN204890134U (zh) 2015-08-28 2015-08-28 胸腔穿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90134U true CN204890134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623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90134U (zh) 2015-08-28 2015-08-28 胸腔穿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901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7110A (zh) * 2016-01-08 2016-04-06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
CN109602962A (zh) * 2018-12-06 2019-04-12 刘娟 一种心包积液辅助引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7110A (zh) * 2016-01-08 2016-04-06 昆山韦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
CN109602962A (zh) * 2018-12-06 2019-04-12 刘娟 一种心包积液辅助引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5863U (zh)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CN203971057U (zh) 一种留置针
CN204890134U (zh) 胸腔穿刺装置
CN207041707U (zh) 一种注射器
CN203724511U (zh) 一种单人操作胸腔穿刺装置
CN208677530U (zh) 一种产科临床使用的破膜器
CN204192864U (zh) 一种便于密封的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CN203954279U (zh) 内科引流装置
CN205849879U (zh) 一次性气胸、液胸穿刺引流管
CN2848232Y (zh) 一种胸腔穿刺负压引流器
CN203736618U (zh) 输液器用自固式塑料针头
CN102579259A (zh) 一种用于水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
CN204618944U (zh) 一种新型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
CN211460234U (zh) 一种具备液量控制的免疫细胞治疗采血用采血瓶
CN202288978U (zh) 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CN203898839U (zh) 一种安全输液装置
CN209378104U (zh) 一种内科引流装置
CN202933282U (zh) 医用穿刺抽液装置
CN202982743U (zh) 一种胸腔穿刺器
CN207928339U (zh) 一种睾丸取精装置
CN206390942U (zh) 吸脂器
CN204864237U (zh) 一种引流管
CN101947123A (zh) 胸腔穿刺针
CN206414326U (zh) 一种自制简易胸腔穿刺针
CN204106739U (zh) 医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