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9173U - 可变形的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可变形的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9173U
CN204889173U CN201520657420.7U CN201520657420U CN204889173U CN 204889173 U CN204889173 U CN 204889173U CN 201520657420 U CN201520657420 U CN 201520657420U CN 204889173 U CN204889173 U CN 204889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loading plate
pole
support body
tumb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74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绍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HUAN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ONGHUAN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ONGHUAN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ONGHUAN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74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9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9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91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第八支柱、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的一端和第六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三支柱和第七支柱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上述可变形的置物架,可以根据摆放的空间进行姿态调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可变形的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屉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一种采用支柱和承载平台组合而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架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人们的生活空间有限,置物架能够归类整理大部分的生活用品,提高生活空间的利用率。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置物架也在演变。通过变形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置物架,成为厂家们研发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可变形的置物架。
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第八支柱、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之间。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的一端和第六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三支柱和第七支柱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
上述可变形的置物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当第二支柱沿着第一转动件翻转到与第六支柱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在垂直于第一承载板的方向上形成多层相互平行的纵向的收容空间。当第二支柱沿着第一转动件翻转到与第六支柱位于相互平行状态时,第一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处于同一平面,而第二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处于同一平面,在于第一承载板的延伸面上形成横向的收容空间。通过上述设计,置物架可以根据摆放的空间进行姿态调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包括主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体分别两端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端部的容槽,第一转轴固定在主体的一端且贯穿第二支柱,第二转轴固定在主体的另一端且贯穿第六支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第一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第六支柱和第七支柱之间、第五和第八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的结构相同,第一承载板为方形框架结构且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三转轴,第一承载板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支柱与第四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七支柱与第八支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柱的一端,另一端与第二支杆可拆连接,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柱连接,第一支杆上设有L形的限位片,限位片设有收容第二支杆的端部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螺丝和螺帽实现可拆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后与螺帽旋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均为中空的方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柱与第五支柱抵接的一端、第四支柱与第八支柱抵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接插件,插接件插设于第一支柱的端部和第五支柱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支柱的端部和所述第八支柱的端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插件包括滑动件和固定件,滑动件与固定件为可拆连接。滑动件包括滑动部和接插部。滑动部上连接有凸块。接插部的一端与滑动部连接,另一端延伸向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与接插部连接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第一支柱、第四支柱和加强筋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第一转接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支杆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的第二支杆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一;
图8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二;
图9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5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变形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可变形的置物架;
111-第一支柱,112-第二支柱,113-第三支柱,114-第四支柱,115-第五支柱,116-第六支柱,117-第七支柱,118-第八支柱,119-滑槽;
121-第一承载板,122-第二承载板,123-第三承载板,124-第四承载板;
131-第一转接件,132-第二转接件;
140-加强筋;
150-第三转轴;
160-第一连杆,161-第一支杆,162-第二支杆,163-限位片;
170-第二连杆;
180-接插件,181-滑块,182-滑动件,183-滑动部,184-凸块,185-接插部,186-固定件,18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10,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转动连接。
请结合附图2和4,图2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第一支柱111、第四支柱114和加强筋140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接插件180的示意图。
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第一承载板121和第二承载板122。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承载板121和第二承载板122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之间。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之间、第一支柱111和第四支柱114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140。
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第八支柱118、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之间。
此外,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112的一端和第六支柱11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件131连接,第三支柱113和第七支柱117通过第二转接件132连接,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的结构相同。第六支柱116和第七支柱117之间、第五支柱115和第八支柱118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140。
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均为中空的方管。第一支柱111与第五支柱115抵接的一端、第四支柱114与第八支柱118抵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接插件18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个支柱都是中空的方管,所以,可以通过将接插件180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根相对的支柱之间,用于加强支柱间的连接稳固性。在置物架变形时,将接插件180取出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接插件180的为长方体构造,且中间部分周缘设有凸起。例如,当第一支柱111的端部和第五支柱115端部相互抵接时,将接插件180的一端沿着第一支柱111的端部插入到第一支柱111中,而接插件180的另一端沿着第五支柱115的端部插入到第五115中,凸起用于定位接插件180的位置,避免接插件180掉入到第一支柱111之中。
第一承载板121、第二承载板122、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的结构相同,第一承载板121为方形框架结构且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三转轴150,第一承载板121通过第三转轴150分别与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连接。
请结合附图3,其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第一转接件131的示意图。
第一转接件131包括主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体分别两端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的端部的容槽,第一转轴固定在主体的一端且贯穿第二支柱112,第二转轴固定在主体的另一端且贯穿第六支柱116。
请同时参阅附图1、5和6,图5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160的第一支杆161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160的第二支杆162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60,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170。第一连接杆160和第二连接杆170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杆160包括第一支杆161和第二支杆162,第一支杆161和第二支杆162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杆161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柱113的一端,另一端与第二支杆162可拆连接,第二支杆162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柱114连接,第一支杆161上设有L形的限位片163,限位片163设有收容第二支杆162的端部的限位槽。第一支杆161和第二支杆162通过螺丝和螺帽实现可拆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一支杆161和第二支杆162后与螺帽旋合。
请参见附图7-9,图7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形态一;图8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形态二;图9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形态三。
图7所示的状态为置物架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支柱112和第六支柱116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置物架上的第一承载板121、第二承载板122、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在纵向方向上依次排布,形成三层收容空间。图8所示的状态中,第二支架上沿着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翻转180°后,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并排在一起。最后,将图8所示状态的置物架整个翻转180°后,便可得到置物架的另一种使用状态。
此外,在图7所示的状态中,由于每个承载板都是通过第三转轴150与支柱连接的,可以先将第一连接杆160和第二连接杆170上的螺丝拧松,然后将承载板从与支柱垂直的状态转动为锐角状态,在不考虑将置物架拆开收藏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整个置物架更加扁平,便于收藏。
上述可变形的置物架10,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实现转动连接。当第二支柱112沿着第一转接件131翻转到与第六支柱116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一承载板121、第二承载板122、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在垂直于第一承载板121的方向上形成多层相互平行的纵向的收容空间。当第二支柱112沿着第一转接件131翻转到与第六支柱116位于相互平行状态时,第一承载板121和第三承载板123处于同一平面,而第二承载板122和第四承载板124处于同一平面,在于第一承载板121的延伸面上形成横向的收容空间。通过上述设计,置物架可以根据摆放的空间进行姿态调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实施例2
请参见附图10和11,其中,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与上文的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接插件18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地,请结合附图12一起参阅,其为图1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接插件180的示意图。接插件180的整体为长方体构造且设有一滑块181,同时,在第五支柱115和第八支柱118的靠近端部处的侧边分别设有一条形的滑槽119,该滑槽119的形状与滑块181相互匹配,用于供滑块181滑动。例如,当第四支柱114和第八支柱118为相互平行状态(即其端部无需抵接时),使用者可以推动滑块181,进而带动接插件180整个收回到第八支柱118内。当第四支柱114的端部和第八支柱118的端部相互抵接时,使用者可以推动滑块181,进而带动接插件180往第四支柱114的端部移动,使得接插件180的一分部插入到第四支柱114之中,这样变形时就无需取出接插件180,使用更加方便。其他结构与上文的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3
参见附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接插件180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地,参见附图14,图14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接插件180的分解示意图。该接插件180包括滑动件182和固定件186,滑动件182和固定件186之间为可拆连接。滑动件182包括滑动部183和接插部185。接插部185的一端与滑动部183连接,另一端延伸向固定件186。另外,在滑动部183上还设有凸块184,该凸块184与滑动部183通过可拆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在滑动部183上设有一插槽,凸块184卡接在该插槽上。
接插件18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安装在第一支柱111和第五支柱115之间,另一个安装在第四支柱114和第八支柱118之间。此处,以第四支柱114和第八支柱118之间的接插件180为例。参见附图15,其中,图15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接插件180的滑动件182安装在第八支柱118上,而固定件186则安装在第四支柱114上。凸块184位于第八支柱118侧边的滑槽119内,可以沿着该滑槽119移动。同时,接插部185延伸向固定件186并插入到开口187中。当第四支柱114和第八支柱118抵接时,接插件180的状态如附图15所示。可参见附图16,其为图15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变形状态示意图。当需要将第四支柱114和第八支柱118分离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凸块184,带动滑动件182往第八支柱118远离第四支柱114的方向移动,接插部185与开口187分离,改进后的接插件180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第四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第四支柱之间;
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第八支柱、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所述第五支柱、所述第六支柱、所述第七支柱和所述第八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承载板和所述第四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支柱、所述第六支柱、所述第七支柱和所述第八支柱之间;
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和所述第六支柱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第七支柱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主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主体分别两端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支柱和所述第三支柱的端部的容槽,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一端且贯穿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且贯穿所述第六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四支柱之间、所述第六支柱和第七支柱之间、所述第五和所述第八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承载板为方形框架结构且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承载板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第四支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第四支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第四支柱,所述第七支柱和所述第八支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七支柱与所述第八支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柱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L形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有收容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通过螺丝和螺帽可拆连接,所述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后与所述螺帽旋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三支柱、所述第四支柱、所述第五支柱、所述第六支柱、所述第七支柱和所述第八支柱均为中空的方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五支柱抵接的一端、所述第四支柱与所述第八支柱抵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接插件,所述接插件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柱的端部和所述第五支柱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支柱的端部和所述第八支柱的端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形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包括滑动件和固定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为可拆连接;
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部和接插部,所述滑动部上连接有凸块,所述接插部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连接,另一端延伸向所述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接插部连接的开口。
CN201520657420.7U 2015-08-26 2015-08-26 可变形的置物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9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420.7U CN204889173U (zh) 2015-08-26 2015-08-26 可变形的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7420.7U CN204889173U (zh) 2015-08-26 2015-08-26 可变形的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9173U true CN204889173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74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9173U (zh) 2015-08-26 2015-08-26 可变形的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9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287A1 (zh) * 2017-08-16 2019-02-21 葛志强 一种置物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287A1 (zh) * 2017-08-16 2019-02-21 葛志强 一种置物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0891A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书柜
CN203454275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4889173U (zh) 可变形的置物架
CN211065587U (zh) 一种壁挂式折叠置物架
CN205671795U (zh) 具有延展梳妆储存功能的高柜
CN106490832A (zh) 一种可拆卸桌子
CN203262677U (zh) 多功能教师讲台
CN204105085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伞
CN204783764U (zh) 一种防尘风扇
CN205323155U (zh) 方便夹固及收纳的乒乓球网架
CN202014827U (zh) 一种可折叠书立
CN203969759U (zh) 可旋转抽屉柜
CN201726527U (zh) 新型音响
CN206873471U (zh) 一种新型护坡砖
CN203860768U (zh) 多功能桌面整理柜
CN206660612U (zh) 一种玩具收纳装置
CN103799716A (zh) 一种书架
CN206866933U (zh) 一种方便取放图书的图书馆书架
CN206548368U (zh) 便携式烤炉的炉身抽放结构
CN204152317U (zh) 一种钥匙
CN205256880U (zh) 一种正叠tray盘
CN205493078U (zh) 多功能斗柜
CN203776427U (zh) 简易书籍分类整理工具
CN202287505U (zh) 具有抽拉杯把的便携式杯壶
CN204561317U (zh) 便于看书的书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