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8839U -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8839U
CN204888839U CN201520618611.2U CN201520618611U CN204888839U CN 204888839 U CN204888839 U CN 204888839U CN 201520618611 U CN201520618611 U CN 201520618611U CN 204888839 U CN204888839 U CN 204888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s
rectangular steel
odd
shaped cross
squar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86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荣兰
于小军
吴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6186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8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8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88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包括方柱以及若干层树形结构组件,各层树形结构组件等间距并排设置于方柱上;每层树形结构组件沿方柱四周向外均匀设置,共有两组,每组均左右对称分布于方柱的两侧,方柱上通过第一矩形钢板连接有异形截面梁,第一矩形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方柱,第一矩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异形钢板,异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同时异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也固定连接,异形截面梁上还设置有第三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上双面焊接有第四矩形钢板,第四矩形钢板上连接有方形挑梁,方形挑梁与异形截面梁上共同柔性连接有PVC微发泡花箱。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筑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背景技术
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实践活动,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配景,从城市到乡村,景观寄托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传统景观结构采用较重结构,施工周期也长,所用材料多、成本高;传统景观结构非绿色环保、非持续发展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包括方柱以及若干层树形结构组件,各层树形结构组件等间距并排设置于方柱上;每层树形结构组件沿方柱四周向外均匀设置,共有两组,每组均左右对称分布于方柱的两侧,每侧均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和第四矩形钢板,所述方柱上通过第一矩形钢板连接有异形截面梁,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方柱,第一矩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异形钢板,异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同时异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也固定连接,异形截面梁上还设置有第三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上双面焊接有第四矩形钢板,第四矩形钢板上连接有方形挑梁,方形挑梁与异形截面梁上共同柔性连接有PVC微发泡花箱。
进一步的,所述树形结构组件共有三层,第一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1m,第二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1.9m,第三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2.8m,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距离设置,只要保证三层树形结构组件之间为等距离设置即可,采用1米,1.9米以及2.8米的高度设置既便于实际施工操作,又能够节省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钢板的两端均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矩形钢板和第二矩形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方柱的高度为2.5~3m(例如为2.8m),方柱的宽度与厚度均为18~22cm(例如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截面梁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15~2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与方柱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异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方形挑梁与第四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通过圆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方柱、异形截面梁、方形挑梁均由红松木料制成,并进行防火、防虫以及防腐处理;并且该红松木料的抗压强度值为10兆帕,该红松木料抗弯强度值为13兆帕,该红松木料的含水率不大于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异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第四矩形钢板、第三螺栓以及圆钉均采用Q235-B钢制成;所述双面焊接的焊条采用E43型且焊缝高不小于6mm,焊缝为通长。
进一步的,所述每层树形结构组件呈对称四叶结构,所述异形截面梁由变截面梁和等截面梁组成,每一层树形结构组件中的变截面上表面长度不相等,下表面为圆弧段,圆弧对应弦长也不相同,每一层的等截面部分梁长均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传统景观设计装置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传统景观结构非绿色非环保、非持续发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重量轻、成本低;采用环保绿色木结构,为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采用装配式结构,施工周期短、速度快。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异形截面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包括方柱1以及若干层树形结构组件,各层树形结构组件等间距并排设置于方柱1上;每层树形结构组件沿方柱1四周向外均匀设置,共有两组,每组均左右对称分布于方柱1的两侧,每侧均包括第一矩形钢板3、第二矩形钢板7、第三矩形钢板9和第四矩形钢板10,所述方柱1上通过第一矩形钢板3连接有异形截面梁2,所述第一矩形钢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方柱1,第一矩形钢板3的另一端连接于异形钢板6,异形钢板6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7,同时异形钢板6与异形截面梁2之间也固定连接,异形截面梁2上还设置有第三矩形钢板9,第三矩形钢板9上双面焊接有第四矩形钢板10,第四矩形钢板10上连接有方形挑梁8,方形挑梁8与异形截面梁2上共同柔性连接有PVC微发泡花箱12。
本实用新型中:方柱1通过第一矩形钢板3连接异形截面梁2,方柱1在正整个结构起到承重受压作用。
第一矩形钢板3起到连接方柱1与异形截面梁2的作用,而异形截面梁2则起到受弯作用。
第一矩形钢板3之间异形钢板6采用双面焊接,异形钢板6和第二矩形钢板7形成T型和异形截面梁2组合形成受弯构件承担弯矩和剪力,同时还起连接作用;相邻第一矩形钢板3之间采用焊接,加强连接作用;异形钢板6连接第二矩形钢板7采用双面焊接,组合形成T型梁作用。
异形钢板6与异形截面梁2通过第二螺栓5连接,方形挑梁8与第四矩形钢板10通过第三螺栓11连接,其中,方形挑梁8承受部分弯矩作用,第四矩形钢板10起连接作用;第三矩形钢板9与第四矩形钢板10采用双面焊接,起连接作用;第三矩形钢板9与异形截面梁2通过80号圆钉13连接,起连接作用。
异形截面梁2与方形挑梁8上柔性连接成品PVC微发泡花箱12,异形截面梁2与方形挑梁8承受花箱、粘土和花重,成品PVC微发泡花箱12装载花及粘土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中树形结构组件共有三层,第一层的第二矩形钢板7最低点距离地面1m,第二层的第二矩形钢板7最低点距离地面1.9m,第三层的第二矩形钢板7最低点距离地面2.8m;每层树形结构及花箱沿方柱1四周均匀设置。
方柱1通过长0.3米宽0.2米厚8毫米的第一矩形钢板3连接于异形截面梁2;异形截面梁2的长和宽均为0.1米,与方柱1接触处的异形截面梁2的梁高均为0.3米,如图3所示,异形截面梁2由变截面梁和等截面梁两部分组成,每一层的变截面上表面长度a1、a2、a3分别为0.65米、0.55米、0.45米,下表面为圆弧段,圆弧所在圆半径均为2米,每一层的圆弧对应弦长c1、c2、c3分别为0.74米、0.64米、0.55米,等截面部分梁长均为0.5米。
第一矩形钢板3与方柱1通过第一螺栓4连接,第一螺栓4的中距均0.9米,横纹边距0.5米,顺纹边距0.5米、0.6米;第一矩形钢板3连接于6毫米厚的异形钢板6,并采用双面焊接,异形钢板6的水平投影宽度0.22米,与方柱1连接处长度为0.3米;相邻两个第一矩形钢板3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异形钢板6与第二矩形钢板7相连并采用双面焊接的连接方式;异形钢板6与异形截面梁2通过第二螺栓5连接,第二螺栓5的水平向边距0.4米、中距0.9米,第二螺栓5的垂直向边距0.5米,中距1.1米。
边长为0.1米且长度为0.25米的方形挑梁8与第四矩形钢板10之间通过第三螺栓11连接,第四矩形钢板10长0.1米宽0.1米厚6毫米;长0.3米宽0.1米厚8毫米的第三矩形钢板9与第四矩形钢板10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而第三矩形钢板9与异形截面梁2则通过80号圆钉13连接。
最后,在异形截面梁2与方形挑梁8上柔性连接有外围长0.6米、宽0.5米的矩形成品PVC微发泡花箱12。
上述方柱1的宽度和厚度均0.2米,高度为2.8米;异形截面梁2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15°夹角。

Claims (9)

1.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柱以及若干层树形结构组件,各层树形结构组件等间距并排设置于方柱上;每层树形结构组件沿方柱四周向外均匀设置,共有两组,每组均左右对称分布于方柱的两侧,每侧均包括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和第四矩形钢板,所述方柱上通过第一矩形钢板连接有异形截面梁,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方柱,第一矩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异形钢板,异形钢板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同时异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也固定连接,异形截面梁上还设置有第三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上双面焊接有第四矩形钢板,第四矩形钢板上连接有方形挑梁,方形挑梁与异形截面梁上共同柔性连接有PVC微发泡花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形结构组件共有三层,第一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1m,第二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1.9m,第三层的第二矩形钢板最低点距离地面2.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钢板的两端均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矩形钢板和第二矩形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的高度为2.5~3m,方柱的宽度与厚度均为18~2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截面梁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15~2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与方柱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异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方形挑梁与第四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与异形截面梁之间通过圆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异形截面梁、方形挑梁均由红松木料制成,并进行防火、防虫以及防腐处理;并且该红松木料的抗压强度值为10兆帕,该红松木料抗弯强度值为13兆帕,该红松木料的含水率不大于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异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第四矩形钢板、第三螺栓以及圆钉均采用Q235-B钢制成;所述双面焊接的焊条采用E43型且焊缝高不小于6mm,焊缝为通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树形结构组件呈对称四叶结构,所述异形截面梁由变截面梁和等截面梁组成,每一层树形结构组件中的变截面上表面长度不相等,下表面为圆弧段,圆弧对应弦长也不相同,每一层的等截面部分梁长均同。
CN201520618611.2U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8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8611.2U CN204888839U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8611.2U CN204888839U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8839U true CN204888839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1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861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8839U (zh) 2015-08-17 2015-08-17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88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461A (zh) * 2015-08-17 2015-11-18 盐城工学院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4461A (zh) * 2015-08-17 2015-11-18 盐城工学院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CN105054461B (zh) * 2015-08-17 2016-08-17 盐城工学院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7361U (zh) 新型钢结构厂房
CN204888839U (zh)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CN202509681U (zh) 加固结构的c型钢
CN103334543A (zh) 一种立体点焊空间网架
CN204804465U (zh) 一种生态学样方围栏设立装置
CN105054461A (zh) 一种树形装配式景观设计装置
CN202249004U (zh) 改进型钢结构厂房结构
CN206917081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03256614U (zh) 一种大跨度盖梁下承式贝雷架模架装置
CN104452967A (zh) 一种生态木屋系统
CN203921481U (zh) 一种复合型材物流托盘
CN205153312U (zh) 改良型工型钢结构柱
CN201972290U (zh) 超大跨度场馆的屋顶钢结构
CN106760218A (zh) 一种钢管钢筋桁架
CN207314518U (zh) 一种免支撑分层装配式钢结构
CN203066529U (zh) 连廊
CN205604259U (zh) 一种桁架式的组合型钢支撑梁
CN204608588U (zh) 多向防滑玻璃钢栈道
CN203412186U (zh) 一种立体点焊空间网架
CN209277325U (zh) 一种三单元交错斜拉钢带加固的钢木组合墙体
CN204370290U (zh) 一种带观光通道的步行廊桥
CN204782214U (zh) 圆顶形篷房
CN204551888U (zh) 一种轻质钢梁及其结构钢骨架
CN202152501U (zh) 欧式天花大跨度木桁架
CN203514206U (zh) 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