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7511U -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7511U
CN204887511U CN201520652079.6U CN201520652079U CN204887511U CN 204887511 U CN204887511 U CN 204887511U CN 201520652079 U CN201520652079 U CN 201520652079U CN 204887511 U CN204887511 U CN 204887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switching tube
heating system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20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钊
陈伟
王云峰
李新峰
麻百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20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7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7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75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开通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与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以驱动开关管的开通或关断;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分压电路对开关管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通过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开关电路的第三端接地,开关电路在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屏蔽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从而,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以及一种电磁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磁加热系统中,IGBT管是核心关键器件之一,当IGBT管因外界干扰导致的误触发而在C极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开通时,IGBT管的开通电压过高、开通峰值电流过大,容易超过IGBT管的电压规格、电流规格,进而损坏IGBT管,同时开通损耗高,导致IGBT管易击穿,影响产品可靠性。但是,相关技术无法预防IGBT管在C极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开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该开通控制装置能够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的误触发,进而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C极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开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以驱动所述开关管的开通或关断;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对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通过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屏蔽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通过分压电路对开关管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输出第一电压,开关电路在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屏蔽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从而,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防止因高电压开通而造成的开关管峰值电压、峰值电流超标和开通损耗过大,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磁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具体地,所述开关管为IGBT管,所述IGBT管的C极与电磁加热系统中并联的加热线圈和谐振电容相连,且所述IGBT的C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IGBT管的E极接地,所述IGBT管的G极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相连。
具体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串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具有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作为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所述驱动信号以输出到所述开关管。
具体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具有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第二NPN三极管,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一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后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由加热线圈、谐振电容和开关管组成的谐振电路;为所述谐振电路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所述开通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以对所述开关管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通过上述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可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防止因高电压开通而造成的开关管峰值电压、峰值电流超标和开通损耗过大,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磁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可包括电磁炉、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所述整流器用于对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以输出直流电;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电路相连,所述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输出滤波后的直流电。
具体地,所述滤波器可包括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100;
谐振电路200、加热线圈L2、谐振电容C2和开关管Q1;
供电电路300、滤波器302、滤波电感L1、滤波电容C1和整流器301;
开通控制装置100、驱动控制电路10、分压电路20、开关电路30、第一电阻R1、三极管Q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控制器11和驱动单元12;
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NPN三极管Q3、第七电阻R7、第二NPN三极管Q4和第一PNP三极管Q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和具有该开通控制装置的电磁加热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根据图2-3的示例,电磁加热系统包括谐振电路200和供电电路300,其中,谐振电路200由加热线圈L2、谐振电容C2和开关管Q1组成,谐振电路200用于对锅具进行谐振加热;供电电路300用于为谐振电路200供电。
具体地,加热线圈L2和谐振电容C2可并联方式或串联方式连接,以并联方式为例,加热线圈L2的一端与谐振电容C2的一端相连后与供电电路302相连,加热线圈L2的另一端与谐振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开关管Q1的集电极相连,开关管Q1的发射极接地,开关管Q1的控制极与开通控制装置100相连。
供电电路300包括整流器301和滤波器302,其中,整流器30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整流器301用于对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以输出直流电;滤波器302的输入端与整流器301的输出端相连,滤波器302的输出端与谐振电路200相连,滤波器302用于对整流器30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输出滤波后的直流电。更具体地,滤波器302可包括滤波电感L1和滤波电容C1,其中,整流器301的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一端相连,整流器301的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另一端相连;滤波电感L1的一端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后与加热线圈L2的一端相连,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整流器30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与整流器301的第二输出端相连后接地。
在电磁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当开关管Q1导通时,加热线圈L2获得充电,为维持加热线圈L2和谐振电容C2之间的振荡做准备,当开关管Q1关断时,加热线圈L2和谐振电容C2进行振荡。由此加热线圈L2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锅具,并在锅具的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如图1-2的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通控制装置100包括:驱动控制电路10、分压电路20和开关电路30。
其中,驱动控制电路10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以驱动开关管Q1的开通或关断。具体地,驱动控制电路10可输出PWM驱动信号给开关管Q1的控制极以驱动开关管Q1的开通或关断。
分压电路20的第一端与开关管Q1的集电极相连,分压电路20的第二端接地,分压电路20对开关管Q1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通过分压电路20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其中,开关管Q1的发射极接地。
开关电路30的第一端与分压电路20的输出端相连,开关电路30的第二端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开关电路30的第三端接地,开关电路30在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拉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的电压,使开关管Q1的控制极电压保持低电平,不受驱动控制电路10的影响,也即是屏蔽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的驱动信号。也就是说,开关电路30可根据第一电压导通或关断,当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开关电路30导通,当第一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时开关电路30关断,预设电压大于0V。
应该理解的是,开关电路30和驱动控制电路10分别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即言开关管Q1的控制极与开关电路30和驱动控制电路10之间的第一节点相连,当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的驱动信号与开关电路30的第二端的信号相与后输入到开关管Q1的控制极。
具体而言,在电磁加热系统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可通过分压电路20对开关管Q1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并将分压后的电压信号(即第一电压)输入至开关电路30的第一端。当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Q1关断,加热线圈L2的电流正向流动并向谐振电容C2充电,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不断上升,当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第一电压将大于预设电压,开关电路30导通,输入到开关管Q1的控制极的电压被拉低并保持为低电平,从而屏蔽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的驱动信号,开关管Q1不受外界干扰信号影响,也即是即使有外界干扰导致驱动控制电路10误触发而输出高电平,开关管Q1也不受影响依然保持关断,不会在集电极高电压状态下开通,从而降低开通峰值电流和开通损耗,提高可靠性。
之后,当加热线圈L2的能量释放完毕时,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达到极大值,在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达到极大值之后,谐振电容C2转为向加热线圈L2放电,加热线圈L2上的电流反向流动,直到谐振电容C2的电能释放完毕,而由于加热线圈L2还有反向电流流动,电感效应使加热线圈L2的电流继续反向流动,在此阶段,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不断下降,直到加热线圈L2的反向电流降为0,在集电极电压下降的过程中,当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下降到低于预设阈值时,第一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开关电路30关断,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的驱动信号不受影响。
当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Q1开通,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压接近0V,进而分压电路10输出的第一电压也接近0V,第一电压小于预设电压,开关电路30关断,驱动控制电路10输出的驱动信号不受影响。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通过分压电路对开关管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输出第一电压,开关电路在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屏蔽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从而,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防止因高电压开通而造成的开关管峰值电压、峰值电流超标和开通损耗过大,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磁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3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通控制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如图3所示,开关电路30包括:第一电阻R1和三极管Q2。其中,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分压电路20的输出端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具体地,当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2导通;当三极管Q2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2断开。
如图3所示,开关管Q1可为IGBT管,IGBT管的C极与电磁加热系统中并联的加热线圈L2和谐振电容C2相连,且IGBT的C极与分压电路20的第一端相连,IGBT管的E极接地,IGBT管的G极与驱动控制电路10相连。
如图3所示,分压电路20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串联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具有第二节点,第二节点作为分压电路20的输出端。具体地,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可对开关管Q1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此分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
驱动控制电路10包括控制器11和驱动单元12,控制器11与驱动单元12相连,驱动单元12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驱动单元12根据控制器11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输出到开关管Q1的控制极,这样,开关管Q1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开通或关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控制器11可为MCU。
其中,驱动单元12可采用图3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地,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12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NPN三极管Q3、第七电阻R7、第二NPN三极管Q4和第一PNP三极管Q5。
其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预设电源VCC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与第四电阻R4之间具有第三节点,第三节点与控制器11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预设电源VCC相连;第一NPN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第一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第一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预设电源VCC相连;第二NPN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一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一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第一PNP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二NPN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第一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第一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后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
如上所述,当驱动单元12输出高电平时,IGBT管开通,IGBT管的C极电压接近0V,C极电压经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限流后输入到三极管Q2的基极,此时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为低电平,三极管Q2截止,驱动信号不受影响,IGBT管依然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开通或关断。
当驱动单元12输出低电平时,IGBT管关断,加热线圈L2的电流正向流动并向谐振电容C2充电,IGBT管的C极电压上升,IGBT管的C极电压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并通过第一电阻R1限流后输入到三极管Q2的基极,当IGBT管的C极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第一电压将大于预设电压,三极管Q2导通,IGBT管的G极电压被拉到低电平,此时IGBT管的G极电压不受驱动信号影响而保持低电平,IGBT管截止,此时IGBT管不受外界干扰信号影响,不会在IGBT管的C极高电压状态下开通,从而降低开通峰值电流和开通损耗,提高可靠性。
之后,当加热线圈L2的能量释放完毕时IGBT管的C极电压达到极大值,在IGBT管的C极电压达到极大值之后,谐振电容C2转为向加热线圈L2放电,加热线圈L2上的电流反向流动,直到谐振电容C2的电能释放完毕,而由于加热线圈L2还有反向电流流动,电感效应使加热线圈L2的电流继续反向流动,在此阶段,IGBT管的C极电压不断下降,直到加热线圈L2的反向电流降为0,在此阶段中,当IGBT管的C极电压下降到低于预设阈值时,第一电压小于预设电压,三极管Q2截止,驱动信号不受影响,IGBT管依然在驱动信号的驱动下开通或关断。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防止因高电压开通而造成的开关管峰值电压、峰值电流超标和开通损耗过大,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磁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系统。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磁加热系统包括谐振电路200、供电电路300和上述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100。
其中,谐振电路200由加热线圈L2、谐振电容C2和开关管Q1组成;供电电路300用于为谐振电路200供电;开通控制装置100与开关管Q1的控制极相连以对开关管Q1进行控制。
具体地,如图2-3所示,供电电路300包括:整流器301和滤波器302,其中,整流器30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整流器301用于对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以输出直流电;滤波器302的输入端与整流器301的输出端相连,滤波器302的输出端与谐振电路200相连,滤波器302用于对整流器30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输出滤波后的直流电。更具体地,滤波器302可包括滤波电感L1和滤波电容C1。
应当理解的是,谐振电路200、供电电路300和开通控制装置100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已再前面的实施例中详细介绍,这里处于简洁的目的,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磁加热系统,通过上述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可有效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导致驱动控制电路误触发,避免开关管因误触发在集电极高电压下开通,防止因高电压开通而造成的开关管峰值电压、峰值电流超标和开通损耗过大,降低开关管被击穿的几率,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磁加热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电磁加热系统可包括电磁炉、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以驱动所述开关管的开通或关断;
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分压电路对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的瞬时电压进行分压以通过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压;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以屏蔽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
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IGBT管,所述IGBT管的C极与电磁加热系统中并联的加热线圈和谐振电容相连,且所述IGBT的C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IGBT管的E极接地,所述IGBT管的G极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串联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具有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作为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所述驱动信号以输出到所述开关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预设电源相连;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具有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
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电源相连;
第二NPN三极管,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相连;
第一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后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
7.一种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加热线圈、谐振电容和开关管组成的谐振电路;
为所述谐振电路供电的供电电路;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中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所述开通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极相连以对所述开关管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电磁炉、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所述整流器用于对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以输出直流电;
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谐振电路相连,所述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以输出滤波后的直流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
CN201520652079.6U 2015-08-26 2015-08-26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2079.6U CN204887511U (zh) 2015-08-26 2015-08-26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2079.6U CN204887511U (zh) 2015-08-26 2015-08-26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7511U true CN204887511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3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20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511U (zh) 2015-08-26 2015-08-26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75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223A (zh) * 2017-03-31 2017-05-31 杨作峰 一种单管驱动电磁加热电路
CN109618440A (zh) * 2019-01-30 2019-04-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223A (zh) * 2017-03-31 2017-05-31 杨作峰 一种单管驱动电磁加热电路
CN109618440A (zh) * 2019-01-30 2019-04-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9618440B (zh) * 2019-01-30 2021-12-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6750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CN205544904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功率开关管的驱动电路
CN204795667U (zh) 电磁加热系统以及电磁加热系统的驱动装置
CN203457342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CN205430653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电路
CN204014137U (zh) 具备过流保护功能的烹饪设备
CN105451385A (zh) 具备过流保护功能的烹饪设备
CN205657861U (zh) 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CN205179404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电磁加热装置中igbt的过压保护电路
CN104640257A (zh) 电磁加热开关控制电路以及具有其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5657421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电压浪涌保护装置
CN204887511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CN205408198U (zh) 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及其加热控制电路
CN204539516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过零开通控制装置
CN103916997B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87863A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
CN102781130B (zh)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大功率电磁炉电路
CN204442725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中开关管的过零开通检测装置
CN107155229A (zh) 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及其加热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6211394A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6413160A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电磁加热系统中继电器的控制方法、装置
CN203457344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CN204634074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
CN106211392B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4284466A (zh) 智能多电磁加热单元的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