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2883U -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2883U
CN204882883U CN201520558332.1U CN201520558332U CN204882883U CN 204882883 U CN204882883 U CN 204882883U CN 201520558332 U CN201520558332 U CN 201520558332U CN 204882883 U CN204882883 U CN 204882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ntillator
radioactive source
scintillator detector
detecto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83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庆
邱若谷
展琳琳
陶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Zhongwe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Zhongwei Instrument (Shan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Zhongwei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Zhongwei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Zhongwei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83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2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2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2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本实用新型利用放射源射线垂直打在闪烁体表面上时,闪烁体探测器获得的放射源射线的辐射强度最大的原理,通过优化闪烁体探测器的结构及闪烁体探测器的探测方法来定位遗失的放射源,提高了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了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源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遗失放射源的搜寻与定位,一般采用传统探测器在遗失放射源可能存在的位置进行地毯式搜寻。地毯式搜寻需要人员携带探测器逐渐缩小探测范围,费时费力,搜寻精度低,搜寻速度慢,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一个包括放射源在内的区域,而不是确定的位置,降低了定位遗失放射源的效率,增加了未处于防护状态下的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因此,如何提高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该定位仪能够提高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包括:
自行式移动小车,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包括台座、竖杆和支撑架,所述竖杆设置在所述台座上且可沿自身的轴向中心线转动,所述竖杆通过固定在所述台座上的轴承与所述台座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竖杆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竖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架上的转轴插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闪烁体探测器,所述闪烁体探测器包括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在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上,所述光电倍增管与所述闪烁体光耦合,所述闪烁体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整体设置在所述屏蔽管内的空腔内;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前屏蔽盖板,所述前屏蔽盖板设置在所述屏蔽管上位于所述闪烁体一侧的端部;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后屏蔽盖板,所述后屏蔽盖板设置在所述屏蔽管上位于所述光电倍增管一侧的端部;
用于透射或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准直管,所述准直管设置在所述前屏蔽盖板上且贯穿所述前屏蔽盖板的厚度方向。
优选的,所述闪烁体探测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水平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将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竖直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
优选的,所述闪烁体为与所述准直管同轴向中心线的圆台状,所述闪烁体靠近所述准直管的前端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准直管出口端的半径,所述闪烁体的侧面上涂覆有反射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准直管为从外向内内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管。
优选的,所述闪烁体与所述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光导,所述光导外形呈圆柱状,所述光导的一个端面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面积相同且通过光耦合剂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光连接,所述光导的另一个端面通过所述光耦合剂与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前端面光连接;
所述光导由若干个横向截面为圆形且圆形横向截面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通过光耦合剂粘合而成,若干个所述凸透镜沿可见光传输的方向构成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紧邻所述闪烁体后端面的第一层包含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微型凸透镜,若干个所述微型凸透镜均匀且布满整个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第二层包含一个外径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第三层包含一个外径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
所有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均与所述闪烁体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所述光耦合剂为硅脂或光学水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使所述闪烁体探测器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为无线遥控式移动小车。
优选的,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还包括机械手,以及用于安全存放所述遗失放射源的容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该定位仪将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整体设置在用于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内,所述屏蔽管位于所述光电倍增管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后屏蔽盖板,所述屏蔽管位于所述闪烁体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前屏蔽盖板,所述前屏蔽盖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前屏蔽盖板的准直管,通过屏蔽管和后屏蔽盖板将其它方向上的放射源射线屏蔽掉,使得放射源射线只可以从前屏蔽盖板上的准直管中进入屏蔽管内,打在闪烁体探测器内的闪烁体上;然后,利用放射源射线以放射源为球心,在立体空间内呈放射状发射,当放射源射线垂直打在闪烁体表面上时,即闪烁体探测器的长度方向经过放射源时,探测器获得的射线量最大,放射源射线的辐射强度最大的原理,先将闪烁体探测器沿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360°,根据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再将闪烁体探测器转回至前一步骤得到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然后沿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转动180°,根据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通过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和目标竖直转动角度最终确定闪烁体探测器的位置,此时闪烁体探测器长度方向朝向闪烁体一侧的延伸方向所指向的位置即是遗失放射源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放射源射线垂直打在闪烁体表面上时,闪烁体探测器获得的放射源射线的辐射强度最大的原理,通过优化闪烁体探测器的结构及闪烁体探测器的探测方法来定位遗失的放射源,提高了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了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进一步的,所述闪烁体与所述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光导,所述光导由若干个横向截面为圆形且圆形横向截面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通过光耦合剂粘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凸透镜能够对光会聚的原理,在可见光的传输路径上设置多层、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将闪烁体产生的可见光逐层地向中心会聚,使得可见光最终会聚成外径较小的一束平行光,甚至是合并成一条可见光射线,然后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得多条可见光射线的能量能够比较集中地被光电倍增管吸收,从而使得位置较远或者埋于泥土中或者浸没在液体中的遗失放射源发出的能量较小的放射源射线可以被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到,可以使得闪烁体探测器接收的放射源射线的数量较少时,闪烁体探测器也可以给出射线辐射强度值及其变化趋势,提高了定位仪的灵敏度和可探测距离,从而提高了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了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闪烁体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行式移动小车,101机械手,102铅盒,2闪烁体探测器,201屏蔽管,202前屏蔽盖板,203后屏蔽盖板,204准直管,205闪烁体,206光导,2061凸透镜,2062光耦合剂层,207光电倍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闪烁体探测器2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包括:
自行式移动小车1,包括台座、竖杆和支撑架,竖杆设置在台座上且可沿自身的轴向中心线转动,竖杆通过固定在台座上的轴承与台座转动连接,竖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支撑架与竖杆转动连接以使支撑架在竖直面内转动,竖杆上设置有通孔,支撑架上的转轴插在通孔内,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闪烁体探测器2,闪烁体探测器2包括闪烁体205和光电倍增管207,光电倍增管207设置在闪烁体205的后端面上,光电倍增管207与闪烁体205光耦合,闪烁体探测器2设置在支撑架上。
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竖杆沿自身轴向中心线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水平状态的支撑架在水平面内转动360°,带动闪烁体探测器2沿垂直于闪烁体探测器2长度方向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360°。通过第二步进电机带动支撑架沿其转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架在竖直面内转动,带动闪烁体探测器2沿垂直于闪烁体探测器2长度方向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转动180°。
优选的,当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竖杆转动时,断开第二步进电机与相应联轴器的连接,使得闪烁体探测器2只在水平面内转动;当第二步进电机带动支撑架转动时,断开第二步进电机与相应联轴器的连接,使得闪烁体探测器2只在竖直面内转动。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201,闪烁体探测器2整体设置在屏蔽管201内的空腔内;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前屏蔽盖板202,前屏蔽盖板202设置在屏蔽管201上位于闪烁体205一侧的端部;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后屏蔽盖板203,后屏蔽盖板203设置在屏蔽管201上位于光电倍增管207一侧的端部;用于透射或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准直管204,准直管204设置在前屏蔽盖板202上且贯穿前屏蔽盖板202的厚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闪烁体探测器2包括闪烁体205和光电倍增管207,将闪烁体探测器2整体设置在用于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201内,在屏蔽管201位于闪烁体205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前屏蔽盖板202,在前屏蔽盖板202上设置有贯穿前屏蔽盖板202的准直管204,屏蔽管201位于光电倍增管207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后屏蔽盖板203。上述屏蔽管201、前屏蔽盖板202、后屏蔽盖板203以及准直管204,优选的,为纯铅或铅合金制作。屏蔽管201用来屏蔽闪烁体探测器2上、下、左、右方向上的放射源射线及可见光,后屏蔽盖板203用来屏蔽闪烁体探测器2后方的放射源射线及可见光,前屏蔽盖板202和准直管204用来屏蔽闪烁体探测器2前方的可见光及部分放射源射线,使得仅有与闪烁体205垂直的射线和近乎与闪烁体205垂直的射线进入屏蔽管201内,打在闪烁体205上。
优选的,控制闪烁体探测器2水平转动的速度恒定,闪烁体探测器2自带的数据记录模块会记录每个角度下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然后根据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优选的,控制闪烁体探测器2竖直转动的速度恒定,闪烁体探测器2自带的数据记录模块会记录每个角度下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然后根据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
闪烁体205为与准直管204同轴向中心线的圆台状,闪烁体205靠近准直管204的前端面的半径大于准直管204出口端的半径,优选的,前端面的半径略大于准直管204的半径,既使得与闪烁体205垂直的射线能够全部打在闪烁体205上,又降低了与闪烁体205不垂直的射线打在闪烁体205上的概率。闪烁体205的侧面上涂覆有反射材料层,避免了放射源射线从闪烁体205侧面进入闪烁体20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准直管204具有一定的长度,进一步的,准直管204为从外向内内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管,当与闪烁体205不垂直的射线沿准直管204向闪烁体205运动时,会不可避免地在某一部位与准直管204的管壁相遇,从而被准直管204吸收,减少了与闪烁体205不垂直的射线进入屏蔽管201的数量,提高上述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
鉴于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上述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得到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同样的,得到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也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而传统的闪烁体探测器2中的数据记录模块,仅可以记录数据,给出最大的辐射强度以及此时的转动角度,很可能该最大辐射强度仅是众多最大辐射强度中的一个,此时的目标转动角度也很可能是转动角度范围内的一个点,影响了定位仪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闪烁体探测器2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水平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将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竖直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上述的关系曲线可能出现波峰、波谷或者梯形曲线。通过得到的水平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辐射强度在整个水平面内的分布情况及随转动角度的变化情况,当关系曲线出现波峰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定位峰值辐射强度所对应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值,当关系曲线出现梯形曲线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定位目标水平转动角度范围。竖直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的操作同上。然后,再以得到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值或目标竖直转动角度范围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此设置,提高了获取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和目标竖直转动角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上述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优选的,上述水平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以水平转动角度为横坐标,以辐射强度为纵坐标;上述竖直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以竖直转动角度为横坐标,以辐射强度为纵坐标。
鉴于实际应用中,多数情况下,得到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和目标竖直转动角度为数值范围,为了缩小该数值范围,提高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闪烁体探测器2的外壳上设置有与导轨配合以使闪烁体探测器2可沿导轨滑动的凹槽,以使得闪烁体探测器2可以沿导轨滑动,改变闪烁体探测器2的前屏蔽盖板202与竖直轴的直线距离。当闪烁体探测器2在水平面内转动360°后,将前屏蔽盖板202与竖直轴的直线距离延长,然后将闪烁体探测器2在水平面内再次转动360°。闪烁体探测器2在水平面内转动时,很可能闪烁体探测器2和放射源并不在一个水平面内,而闪烁体205的接收射线的前端面始终是一个竖直面,当距离延长后,改变了竖直端面与放射源的相对位置,使得原先与闪烁体205垂直的射线变得与闪烁体205不再垂直,从而减少了进入屏蔽管201内的射线量,缩小了最大辐射强度的范围,进而缩小了目标水平转动角度的范围,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将闪烁体探测器2在竖直面内转动180°后,将前屏蔽盖板202与水平轴的直线距离延长,然后将闪烁体探测器2在竖直面内转动180°,以缩小目标竖直转动角度的范围,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
实际应用中,闪烁体205的前端面是具有一定面积的,而射线的本质是光子,根本没有外径的概念,当射线打在闪烁体205上时,是分散的,当射线在闪烁体205内激发出可见光后,可见光的激发方向没有规律可循,完全是随机的,相比于入射的射线更加分散,导致可见光打在光电倍增管207上也是分散的,分散的可见光能量不集中,如此限制了定位仪的灵敏度和可探测距离。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闪烁体205与光电倍增管207之间设置有光导206,光导206外形呈圆柱状,光导206的一个端面与闪烁体205的后端面面积相同且通过光耦合剂与闪烁体205的后端面光连接,光导206的另一个端面通过光耦合剂与光电倍增管207的前端面光连接;
光导206由若干个横向截面为圆形且圆形横向截面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2061通过光耦合剂粘合而成,若干个凸透镜2061沿可见光传输的方向构成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紧邻闪烁体205后端面的第一层包含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微型凸透镜2061,若干个微型凸透镜2061均匀且布满整个闪烁体205的后端面,第二层包含一个外径与闪烁体205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2061,第三层包含一个外径与闪烁体205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2061;
所有凸透镜2061的主光轴均与闪烁体205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光耦合剂为硅脂或光学水泥。光耦合剂形成光耦合剂层2062。
优选的,凸透镜2061的材质为光学玻璃。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凸透镜2061能够对光会聚的原理,在可见光的传输路径上设置多层、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2061,将闪烁体205产生的可见光逐层地向中心会聚,使得可见光最终会聚成外径较小的一束平行光,甚至是合并成一条可见光射线,然后进入光电倍增管207,使得多条可见光射线的能量能够比较集中地被光电倍增管207吸收,从而使得位置较远或者埋于泥土中或者浸没在液体中的遗失放射源发出的能量较小的放射源射线可以被闪烁体探测器2探测到,可以使得闪烁体探测器2接收的放射源射线的数量较少时,闪烁体探测器2也可以给出射线辐射强度值及其变化趋势,提高了定位仪的灵敏度和可探测距离,从而提高了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了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行式移动小车1为无线遥控式移动小车,通过无线遥控装置控制自行式移动小车1在遗失放射源的疑似区域内移动,代替了以前的人工携带放射源探测器,从而避免了对搜寻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辐射损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自行式移动小车1还包括机械手101,以及用于安全存放遗失放射源的容器,当定位仪发现遗失放射源后,通过无线遥控装置控制自行式移动1小车移动至放射源所在位置,利用机械手101将放射源拾取,然后放入可以安全存放遗失放射源的容器,优选的,上述容器为铅盒10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该定位仪将闪烁体探测器2整体设置在用于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201内,屏蔽管201位于光电倍增管207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后屏蔽盖板203,屏蔽管201位于闪烁体205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前屏蔽盖板202,前屏蔽盖板202上设置有贯穿前屏蔽盖板202的准直管204,通过屏蔽管201和后屏蔽盖板203将其它方向上的放射源射线屏蔽掉,使得放射源射线只可以从前屏蔽盖板202上的准直管204中进入屏蔽管201内,打在闪烁体探测器2内的闪烁体205上;然后,利用放射源射线以放射源为球心,在立体空间内呈放射状发射,当放射源射线垂直打在闪烁体205表面上时,即闪烁体探测器2的长度方向经过放射源时,探测器获得的射线量最大,放射源射线的辐射强度最大的原理,先将闪烁体探测器2沿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360°,根据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再将闪烁体探测器2转回至前一步骤得到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然后沿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转动180°,根据闪烁体探测器2测得的辐射强度与闪烁体探测器2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定位辐射强度最大值时闪烁体探测器2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通过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和目标竖直转动角度最终确定闪烁体探测器2的位置,此时闪烁体探测器2长度方向朝向闪烁体205一侧的延伸方向所指向的位置即是遗失放射源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放射源射线垂直打在闪烁体205表面上时,闪烁体探测器2获得的放射源射线的辐射强度最大的原理,通过优化闪烁体探测器2的结构及闪烁体探测器2的探测方法来定位遗失的放射源,提高了遗失放射源的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减小了遗失放射源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性。
本实用新型提到多个技术问题,同时针对每个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多个技术问题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的,使得上述的多个技术方案在解决对应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与其它技术方案组合,会显著提高解决对应的技术问题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或者可以同时解决多个技术问题。在每个单独技术方案解决对应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多个递进式的技术方案相互组合叠加,技术方案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远好于上述任何一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叠加效应显著。
本申请未详细描述的物料、方法及装置均为现有技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行式移动小车,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包括台座、竖杆和支撑架,所述竖杆设置在所述台座上且可沿自身的轴向中心线转动,所述竖杆通过固定在所述台座上的轴承与所述台座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竖杆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竖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架上的转轴插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闪烁体探测器,所述闪烁体探测器包括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在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上,所述光电倍增管与所述闪烁体光耦合,所述闪烁体探测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屏蔽管,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整体设置在所述屏蔽管内的空腔内;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前屏蔽盖板,所述前屏蔽盖板设置在所述屏蔽管上位于所述闪烁体一侧的端部;
用于屏蔽可见光和放射源射线的后屏蔽盖板,所述后屏蔽盖板设置在所述屏蔽管上位于所述光电倍增管一侧的端部;
用于透射或屏蔽放射源射线的准直管,所述准直管设置在所述前屏蔽盖板上且贯穿所述前屏蔽盖板的厚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水平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水平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水平转动角度;将所述闪烁体探测器测得的辐射强度与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竖直转动角度的对应关系绘制成竖直转动角度—辐射强度关系曲线,并定位所述辐射强度最大值时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目标竖直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为与所述准直管同轴向中心线的圆台状,所述闪烁体靠近所述准直管的前端面的半径大于所述准直管出口端的半径,所述闪烁体的侧面上涂覆有反射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管为从外向内内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口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与所述光电倍增管之间设置有光导,所述光导外形呈圆柱状,所述光导的一个端面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面积相同且通过光耦合剂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光连接,所述光导的另一个端面通过所述光耦合剂与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前端面光连接;
所述光导由若干个横向截面为圆形且圆形横向截面面积大小不等的凸透镜通过光耦合剂粘合而成,若干个所述凸透镜沿可见光传输的方向构成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紧邻所述闪烁体后端面的第一层包含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微型凸透镜,若干个所述微型凸透镜均匀且布满整个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第二层包含一个外径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第三层包含一个外径与所述闪烁体的后端面外径相同的凸透镜;
所有所述凸透镜的主光轴均与所述闪烁体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所述光耦合剂为硅脂或光学水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闪烁体探测器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以使所述闪烁体探测器可沿所述导轨滑动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为无线遥控式移动小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式移动小车还包括机械手,以及用于安全存放所述遗失放射源的容器。
CN201520558332.1U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Active CN204882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8332.1U CN20488288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8332.1U CN20488288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2883U true CN204882883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7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8332.1U Active CN20488288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288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1267A (zh) * 2015-07-28 2015-10-21 济南中威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N105929434A (zh) * 2016-04-19 2016-09-07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式核辐射监测装置
CN106908827A (zh) * 2017-03-24 2017-06-3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核辐射探测灵敏度放大器
CN107064987A (zh) * 2017-01-16 2017-08-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放射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4460625A (zh) * 2022-04-12 2022-05-10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用于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的自动定位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1267A (zh) * 2015-07-28 2015-10-21 济南中威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N104991267B (zh) * 2015-07-28 2018-08-10 济南中威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N105929434A (zh) * 2016-04-19 2016-09-07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式核辐射监测装置
CN107064987A (zh) * 2017-01-16 2017-08-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放射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7064987B (zh) * 2017-01-16 2019-10-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放射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6908827A (zh) * 2017-03-24 2017-06-3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核辐射探测灵敏度放大器
CN114460625A (zh) * 2022-04-12 2022-05-10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用于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的自动定位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14460625B (zh) * 2022-04-12 2022-10-28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用于通道式放射性监测系统的自动定位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2883U (zh)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N104991267A (zh)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CN105068109A (zh)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方法
CN107064987B (zh) 一种放射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2854208B (zh) 一种可甄别深度信息的射线背散射成像系统
CN102722183B (zh) 双筒多视场太阳光度计图像跟踪系统及算法
CN104067112A (zh) 扫描方法和扫描设备
ES2629092A1 (es) Sistema de cámara compton de rayos gamma con medida de tiempo de vuelo
CN103815925B (zh) 一种多模态同态等时医学影像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205067759U (zh) 一种应用于放射源定位的多晶体耦合γ射线方向探测器
CN106595638B (zh) 基于光电跟踪技术的三轴气浮台姿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8169263A (zh) 一种用于中子小角散射的掠入射实验装置
US10302774B2 (en) Detector assembly for use in CT imaging systems
CN104808177A (zh) 基于可转动的倾斜接收端的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713291A (zh) 一种半主动激光目标探测装置
CN203053678U (zh) 一种多光轴动态一致性检测标定装置
CN208596253U (zh) 一种测绘仪
CN109596146B (zh) 一种星敏感器性能外场测试系统
CN107063172A (zh) 一种外置式光学定向设备及其测向方法
CN109188499B (zh) 放射源检测定位装置
CN209231517U (zh) 全身计数器系统
CN207095568U (zh) 一种360激光定位盘
CN209356497U (zh) 一种监理用墙面粉刷质量检测装置
CN213581346U (zh)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测距装置
CN103900562B (zh) 一种脉冲星导航x射线计时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000 plant 101, building 16, phase II, Demai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3000, Meili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wei Instrument (Shan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31 room 506, Quan Quan center, 68 dike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INAN ZHONGWEI INSTRU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7

Address after: 250000 plant 101, building 16, phase II, Demai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3000, Meili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an Zhongwei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plant 101, building 16, phase II, Demai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3000, Meili East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wei Instrument (Shando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