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4256U -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4256U
CN204874256U CN201520570933.4U CN201520570933U CN204874256U CN 204874256 U CN204874256 U CN 204874256U CN 201520570933 U CN201520570933 U CN 201520570933U CN 204874256 U CN204874256 U CN 204874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axle
homonymy
fork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09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桥
孙磊
徐仙
魏国侠
孙宝明
原宏梅
魏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5709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4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4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425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翻抛装置,包括自动行走机构、翻动机构和通风系统;自动行走机构前后各设有一限位开关及相应的挡板Ⅰ;翻动机构包括位于桥式机身前方的摇架,摇架设有左右两个摇臂,摇臂的后端与挡板铰接,两个摇臂的前端安装有一根翻耕轴,在翻耕轴上固装多组翻动刀头;在摇臂上设有自锁机构和解锁机构;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位于翻耕轴的后上方,在通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出风口。本实用新型运行后,沿着整个干化床的长度前移或后移,并对污泥进行360°翻抛和切割,无需专人照看即可自行循环翻动操作,具有干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安全、结构紧凑、体积小、投资省、成本低及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太阳能干化预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体积占处理水量体积的0.3%~0.5%左右,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将产生几百甚至几千吨的污泥。据统计,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95.4亿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全国每年的污泥(含水率80%)总产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强污染性、大产出量、高含水率等特点使得污泥处置问题变得很棘手。基于污泥自身的双重属性——污染物和资源,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能源化利用、土地利用、建材化利用等,而这些利用技术应用的前提都是污泥干化。污泥脱水干化也成为一个越来越凸显的制约瓶颈,如何低碳地实现污泥干化也随之成为一个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问题。
太阳能温室污泥干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传统热干化技术相比,该系统的优点表现在:系统运行安全性高,后续运行费用低,系统结构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资源利用率高等,但太阳辐射受地理条件和季节的限制,如在我国北方,一年四季太阳辐射能量有较大的差异,如何解决太阳辐射差异所带来的系统热量来源的不稳定,使其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是当前太阳能温室干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烟气废热是锅炉排烟损失的一种,排烟损失的存在,不仅大大影响了锅炉对燃料的有效利用率,并且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也严重损害了空气质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在符合节能减排时代主题的同时,也为电厂的循环经济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75748A在2011年12月21日公开了一种废热烟气/太阳能干化污泥的方法和设备,提出利用烟气废热和太阳能资源作为主要能源干化污泥的工艺,一方面污泥在温室中得到太阳能的辐射热提高温度,另一方面污泥与来自地热板的烟气进行换热提高温度,污泥在经过太阳能/电厂热烟气的加热脱水干化,形成高热值的污泥颗粒,可作为锅炉的燃料使用。这种系统的运作,不仅满足了污泥干化处理最经济和最方便的目标,又使污泥变废为宝。将原本无用的污泥变为资源重新利用,达到了污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处理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也比其他污泥干化方式小很多。
翻泥机是废热烟气/太阳能干化污泥工艺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直接影响到该工艺的干化效果。我国于2012年引进了德国的污泥干化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套温室太阳能—热泵污泥干化系统,运行结果显示:这套系统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1)翻泥机进料后在运行时,由于两端重量不等,会出现左右两端导轨受力不均匀,造成翻泥机的滚轮严重磨损,甚至损坏翻泥机本身;2)温室上部没有安装扰流风机,无法使温室上部受太阳能热源加热产生的高温气体与污泥充分接触,不能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和温室效应原理来实现污泥的干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泥翻抛装置,它可自行循环翻泥,无需专人照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翻抛装置,包括自动行走机构、翻动机构和通风系统;所述自动行走机构包括一横跨在干化床上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桥式机身,在所述桥式机身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挡板,在两个所述挡板上支撑有一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由与其同侧的一个所述挡板支撑,在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内侧,所述从动链轮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水平固定在运行导轨的下面,所述运行导轨水平固定在干化床的外侧,在所述运行导轨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其滚动摩擦连接的负重轮,所述负重轮安装在所述挡板的内侧;在所述链条中部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安装在所述挡板上;在所述机架的一侧上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配电箱,在所述配电箱的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开关,两个所述限位开关各设有一块挡板Ⅰ,两块所述挡板Ⅰ分别固装在与所述配电箱同侧的所述运行导轨的起始端和终止端;所述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桥式机身前方的摇架,所述摇架设有左右两个摇臂,两个所述摇臂的中部分别固定在一根连接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摇臂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铰接,两个所述摇臂的前端安装有一根翻耕轴,所述翻耕轴的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与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摇架上,在所述翻耕轴上固装多组翻动刀头和两个爬升轮,两个所述爬升轮分别位于干化床的内部两侧,多组所述翻动刀头位于两个所述爬升轮之间;在干化床的尾部内侧设有与两个所述爬升轮一一对应的上升斜坡,所述上升斜坡的坡顶设置在干化床的尾端;在所述摇臂上设有自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一根拉杆、一根自锁摆杆和一根拉紧拉簧,所述拉杆的前端与摇臂前部铰接,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自锁摆杆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的上端与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的下端和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撞杆、一根中间连杆和一根解锁摆杆,所述撞杆的中部由水平导向座支撑,所述撞杆和所述水平导向座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导向座固装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上,所述撞杆的后端与所述中间连杆的后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杆的前端与所述解锁摆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解锁摆杆的下端铰接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上,所述解锁摆杆位于所述自锁摆杆的后方,所述解锁摆杆在向前摆动时碰撞所述自锁摆杆;在对应的所述运行导轨的起始端设有与撞杆相对的挡板Ⅱ;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与其相连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固定在两个所述挡板之间,位于所述摇架的后上方,在所述通风管道上设有多个与干化床床面相对的出风口,所有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通风管道的轴向均匀布置,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每组所述翻动刀头为一把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所述翻滚刀片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翻耕轴上。
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蜗轮减速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桥式机身上。
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桥式机身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翻抛装置运行后,沿着整个干化床的长度前移或后移,并对污泥进行360°翻抛和切割,无需专人照看即可自行循环翻动操作,具有干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安全、结构紧凑、体积小、投资省、成本低及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行走机构传动部分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动机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机构和解锁机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侧视图。
图中:1、限位开关,2、主传动轴,3、翻动电机,4、爬升轮,5、翻动刀头,6、摇臂,7、负重轮,8、驱动齿轮,9、从动链轮,10、撞杆,11、桥式机身,12、驱动电机,13、挡板Ⅰ,14、配电箱,15、上升斜坡,16、运行导轨,17、挡板,18、链条,19、齿条,20、干化床,21、翻耕轴,22、拉杆,23、拉紧拉簧,24、自锁摆杆,25、解锁摆杆,26、中间连杆,27、水平导向座,28、鼓风机,29、通风管道,3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7,一种污泥翻抛装置,包括自动行走机构、翻动机构和通风系统。
请参阅图1~图4,所述自动行走机构包括一横跨在干化床20上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桥式机身11,在所述桥式机身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挡板17,在两个所述挡板17上支撑有一主传动轴2,所述主传动轴2由驱动电机12驱动,所述驱动电机12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在所述主传动轴2的两端各设有一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18与从动链轮9连接,所述从动链轮9安装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由与其同侧的一个所述挡板17支撑,在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8,所述驱动齿轮8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内侧,所述从动链轮9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驱动齿轮8与齿条19啮合,所述齿条19水平固定在运行导轨16的下面,所述运行导轨16水平固定在干化床20的外侧,在所述运行导轨16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其滚动摩擦连接的负重轮7,所述负重轮7安装在所述挡板17的内侧;在所述链条18中部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安装在所述挡板17上。
在所述机架的一侧上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配电箱14,在所述配电箱14的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开关1,两个所述限位开关1各设有一块挡板Ⅰ13,两块所述挡板Ⅰ13分别固装在与所述配电箱同侧的所述运行导轨16的起始端和终止端。
所述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桥式机身11前方的摇架,所述摇架设有左右两个摇臂6,两个所述摇臂6的中部分别固定在一根连接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摇臂6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17铰接,两个所述摇臂6的前端安装有一根翻耕轴21,所述翻耕轴21的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与翻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动电机3安装在所述摇架上,在所述翻耕轴21上固装多组翻动刀头5和两个爬升轮4,两个所述爬升轮4分别位于干化床20的内部两侧,多组所述翻动刀头5位于两个所述爬升轮4之间;在干化床20的尾部内侧设有与两个所述爬升轮4一一对应的两个上升斜坡15,所述上升斜坡15的坡顶设置在干化床20的尾端。
在所述摇臂6上设有自锁机构和解锁机构,请参阅图6,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一根拉杆22、一根自锁摆杆24和一根拉紧拉簧23,所述拉杆22的前端与摇臂6前部铰接,所述拉杆22的后端与所述自锁摆杆24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23的上端与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23的下端和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17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撞杆10、一根中间连杆26和一根解锁摆杆25,所述撞杆10的中部由水平导向座27支撑,所述撞杆10和所述水平导向座27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导向座27固装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17上,所述撞杆27的后端与所述中间连杆26的后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杆26的前端与所述解锁摆杆25的上端连接,所述解锁摆杆25的下端铰接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17上,所述解锁摆杆25位于所述自锁摆杆24的后方,所述解锁摆杆25在向前摆动时碰撞所述自锁摆杆24;在对应的所述运行导轨16的起始端设有与所述撞杆10相对的挡板Ⅱ。在本实施例中,挡板Ⅱ和与其同端设置的挡板Ⅰ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7,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28和与其相连的通风管道29,所述通风管29固定在两个所述挡板17之间,位于所述摇架的后上方,在所述通风管道29上设有多个与干化床床面相对的出风口30,所有所述出风口30沿所述通风管道29的轴向均匀布置,所述鼓风机28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翻动刀头5为一把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所述翻滚刀片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翻耕轴21上。经济实用。所述主传动轴2与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蜗轮减速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安装在所述桥式机身11上。结构紧凑。所述通风管道29与所述桥式机身11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驱动电机12驱动主传动轴2旋转,将动力通过其两侧的链传动机构传递给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在齿条19上滚动,进而带动整个污泥翻抛装置前后移动;配电箱14两侧的限位开关1和运行导轨两端的挡板Ⅰ协同工作,当装置运行到运行导轨的一端时,限位开关1触碰挡板Ⅰ后被打开,自动行走机构即可反向运转,原路返回到另一端,依次循环。
在翻动机构中,翻耕轴21安装在两个摇臂上,靠自重压入泥中,翻动电机3通过链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翻耕轴21,翻耕轴旋转,带动多组翻动刀头5转动,转动中的刀头将污泥翻起,由于干化床尾端设有上升斜坡15,因此当翻动机构运行到干化床尾端时,爬升轮4沿上升斜坡15继续上升,摇臂6被逐渐抬起,使翻动刀头5远离已经完成翻抛作业的污泥。爬升轮4的高度由于上升斜坡15的作用不断上升,在达到自锁机构的死点位置后,自锁摆杆24的上端摆至自锁机构的死点位置后方,翻耕轴21连同轴上的翻动刀头5被抬起至一定高度并固定,使翻动刀头5在随自动行走机构原路返回时不会碰到已经完成抛翻作业的污泥。而在翻动机构返回至运行导轨起始端位置时,解锁机构后部的撞杆10碰到挡板Ⅱ,在挡板Ⅱ的作用下,撞杆10向前移动,推动解锁摆杆24向前摆动,并使其上端摆至自锁机构的死点位置前方,自锁机构被重新打开,摇臂6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压入污泥中,准备进行二次翻抛作业,以此循环。
在进行翻抛作业时,位于翻耕轴21后上方的出风口不断喷出热风,热风与下方翻起的污泥接触,对污泥进行干化。翻动机构启动后,通风机构始终处于开启状态。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污泥翻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行走机构、翻动机构和通风系统;
所述自动行走机构包括一横跨在干化床上的机架,所述机架设有桥式机身,在所述桥式机身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挡板,在两个所述挡板上支撑有一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在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由与其同侧的一个所述挡板支撑,在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内侧,所述从动链轮位于与其同侧的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水平固定在运行导轨的下面,所述运行导轨水平固定在干化床的外侧,在所述运行导轨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其滚动摩擦连接的负重轮,所述负重轮安装在所述挡板的内侧;在所述链条中部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安装在所述挡板上;
在所述机架的一侧上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配电箱,在所述配电箱的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开关,两个所述限位开关各设有一块挡板Ⅰ,两块所述挡板Ⅰ分别固装在与所述配电箱同侧的所述运行导轨的起始端和终止端;
所述翻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桥式机身前方的摇架,所述摇架设有左右两个摇臂,两个所述摇臂的中部分别固定在一根连接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摇臂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铰接,两个所述摇臂的前端安装有一根翻耕轴,所述翻耕轴的一端通过链传动机构与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翻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摇架上,在所述翻耕轴上固装多组翻动刀头和两个爬升轮,两个所述爬升轮分别位于干化床的内部两侧,多组所述翻动刀头位于两个所述爬升轮之间;在干化床的尾部内侧设有与两个所述爬升轮一一对应的上升斜坡,所述上升斜坡的坡顶设置在干化床的尾端;
在所述摇臂上设有自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一根拉杆、一根自锁摆杆和一根拉紧拉簧,所述拉杆的前端与摇臂前部铰接,所述拉杆的后端与所述自锁摆杆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的上端与铰链连接,所述拉紧拉簧的下端和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连接;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一根水平设置的撞杆、一根中间连杆和一根解锁摆杆,所述撞杆的中部由水平导向座支撑,所述撞杆和所述水平导向座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导向座固装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上,所述撞杆的后端与所述中间连杆的后端连接,所述中间连杆的前端与所述解锁摆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解锁摆杆的下端铰接在与其同侧设置的所述挡板上,所述解锁摆杆位于所述自锁摆杆的后方,所述解锁摆杆在向前摆动时碰撞所述自锁摆杆;在对应的所述运行导轨的起始端设有与撞杆相对的挡板Ⅱ;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与其相连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固定在两个所述挡板之间,位于所述摇架的后上方,在所述通风管道上设有多个与干化床床面相对的出风口,所有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通风管道的轴向均匀布置,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翻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动刀头为一把纵断面为S形的翻滚刀片,所述翻滚刀片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翻耕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翻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蜗轮减速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桥式机身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翻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桥式机身平行。
CN201520570933.4U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74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0933.4U CN204874256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0933.4U CN204874256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4256U true CN204874256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093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74256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42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788A (zh) * 2015-07-30 2015-10-28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N108317825A (zh) * 2018-04-09 2018-07-24 四川顶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棚蚯蚓粪自动化通风干燥系统
CN112608197A (zh) * 2020-12-18 2021-04-06 重庆市放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微生物复合有机肥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788A (zh) * 2015-07-30 2015-10-28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N105000788B (zh) * 2015-07-30 2017-04-12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N108317825A (zh) * 2018-04-09 2018-07-24 四川顶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棚蚯蚓粪自动化通风干燥系统
CN112608197A (zh) * 2020-12-18 2021-04-06 重庆市放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微生物复合有机肥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4256U (zh)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N201588198U (zh) 遥控式太阳能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08330798B (zh) 一种沥青道路双微波加热养护车
CN205042874U (zh) 热脱附装置和热脱附修复系统
CN105000788A (zh) 一种污泥翻抛装置
CN202045125U (zh) 一种连续式微波土壤修复装置
CN108870350B (zh) 一种隧道式高温渣余热干法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5239796A (zh) 一种用于挖掘垃圾山的移动房
CN105668980A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CN204554764U (zh) 一种带除尘装置的生物质锅炉
CN105084712A (zh) 一种利用废热烟气和太阳能干化污泥的装置
CN203395928U (zh) 阶梯炉排焚烧炉的垃圾焚烧搅拌装置
CN205501087U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装置
CN209567976U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CN206198927U (zh) 湿式除尘器
CN204644097U (zh) 负压高效热解析装置
CN204803200U (zh) 一种牧场粪便处理装置
CN205046878U (zh) 一种用于挖掘垃圾山的移动房
CN205275436U (zh) 一种沥青污泥干化装置
CN203625217U (zh) 新型污泥干燥器
CN203558956U (zh) 一种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的处理装置
CN208166949U (zh) 畜禽粪便固定床气化发电系统
CN206896975U (zh) 一种生活垃圾粉碎脱水装置
CN202482293U (zh) 高钠煤脱钠净化循环系统
CN206269157U (zh) 一种利用低品位烟气余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