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8907U -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8907U
CN204868907U CN201520575060.6U CN201520575060U CN204868907U CN 204868907 U CN204868907 U CN 204868907U CN 201520575060 U CN201520575060 U CN 201520575060U CN 204868907 U CN204868907 U CN 204868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ower edge
baffle plate
upper limb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50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晓明
刘晓光
赫亮
李文钊
王攀
孙克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Priority to CN2015205750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8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8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8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伸缩臂,包括传动结构、伸缩结构与终端,所述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传动结构并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牵引所述终端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相互嵌套、口径逐渐缩小的一上位套筒、若干中间套筒与一下位套筒,所述上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与所述下位套筒能够沿与其相嵌套的套筒进行滑动。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能够使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机械手的负重伸缩;便于拆卸,分级套筒结构可以让维修变得更加便利,只要拆除出故障的套筒即可实现维修,无需把所有的机械手全部拆卸;节省动力、安全可靠,独特的上缘、下缘结构,减少了阻力,节省了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技术背景
国内目前众多生产型企业主要还是劳动力集约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工伤率居高不下、生产精度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设备,以及运用机器人技术,来代替传统劳动力集约型的生产方式。
改变传统劳动力集约型生产方式的重要一环就是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生产线的每个环节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不同的操作,这些操作离不开机械手的动作,而对于机械手来说,伸缩臂是机械手中重要的部件之一。
目前的机械手伸缩臂较为笨重,为完成复杂的工作,设计的较为复杂,针对动作简单的机械手也是如此,目前缺乏设计简便的机械手伸缩臂。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伸缩臂,包括传动结构、伸缩结构与终端,所述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传动结构并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牵引所述终端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相互嵌套、口径逐渐缩小的一上位套筒、若干中间套筒与一下位套筒,所述上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与所述下位套筒能够沿与其相嵌套的套筒进行滑动。
较佳的,所述上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下缘,所述环状下缘与下一级套筒外壁接触,并能够沿其滑动。
较佳的,所述下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上缘,所述环状上缘与上一级套筒内壁接触,并能够沿其滑动。
较佳的,所述上位套筒上端为上位套筒上缘,其能够与外部固定设备进行固定;
所述下位套筒下端为下位套筒下缘,所述下位套筒下缘向下与终端相固定,向上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
较佳的,所述环状下缘包括一下缘远端挡板、一下缘近端挡板与若干滚珠;
所述下缘远端挡板为套筒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下缘近端挡板为一固定在套筒内壁上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下缘远端挡板与所述下缘近端挡板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与下一级套筒外壁相抵。
较佳的,所述环状上缘包括一上缘远端挡板、一上缘近端挡板与若干滚珠;
所述上缘远端挡板为套筒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上缘近端挡板为一固定在套筒外壁上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上缘远端挡板与所述上缘近端挡板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与上一级套筒内壁相抵。
较佳的,所述上位套筒为第三套筒,所述下位套筒为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数量为第二套筒。
较佳的,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设置有限制所述环状上缘的限位装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套筒下端为密封结构,向下通过螺钉与终端连接,向上设置有挂钩,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能够使用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机械手的负重伸缩;便于拆卸,分级套筒结构可以让维修变得更加便利,只要拆除出故障的套筒即可实现维修,无需把所有的机械手全部拆卸;节省动力、安全可靠,独特的上缘、下缘结构,减少了阻力,节省了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下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理解,特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如下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包括传动机构、伸缩机构、终端机构;
伸缩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终端机构,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下,牵引所述终端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
请参见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嵌套的一第一套筒1、一第二套筒2与一第三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终端机构与所述第二套筒2,所述第二套筒2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三套筒3,所述第三套筒3连接所述第二套筒2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三套筒3固定,并与所述第一套筒1连接,能够将动力直接传送至所述第一套筒1并带动所述第一套筒运动。
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嵌套的套筒,但是本专利并不限制套筒的数量,实际上,位置在最上与最下的套筒具有结构上的差异,位于中间的套筒结构均相同。即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上位套筒、一下位套筒与若干中间套筒,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套筒为所述第三套筒,所述下位套筒为所述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数量为1,为所述第二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1、所述第二套筒2与所述第三套筒3形状相似,整体上均为空心圆柱桶状结构,所述第一套筒1内径、外径最小,所述第三套筒内径、外径最大,所述第二套筒2介于二者之间。如此设置使所述第三套筒3套住所述第二套筒2、所述第二套筒2套住所述第一套筒1,并且所述第一套筒1可以缩回所述第二套筒2中,所述第二套筒2可以缩回到所述第三套筒3中,所述第一套筒1与所述第二套筒2可以同时缩回到所述第三套筒3中,以实现伸缩臂的伸缩。
套筒之间相互连接,在伸缩臂实现伸缩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
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套筒1包括第一上缘11与第一下缘12。
所述第一下缘12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下方,其为一密封结构,其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终端机构连接的终端连接结构,例如螺孔。所述第一下缘1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的传动连接结构,例如挂钩。
所述第一上缘11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上方、所述第二套筒2内部,其与所述第二套筒2内壁接触,能够保证套筒之间相对旋转、伸缩动作的完成。
类似地,所述第二套筒2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上缘11类似的第二上缘21.
所述第二套筒还包括一第二下缘22,其位于所述第二套筒2下方,与所述第一套筒1外壁活动连接,能够在所述第一套筒1外壁上自由滑动。
类似的,所述第三套筒3包括一与所述第二下缘22类似的第三下缘32。
所述第三套筒3还包括一第三上缘31,所述第三上缘与外界固定设备相连接,例如吊顶导轨、支架等装置。
所述第二套筒2、所述第三套筒3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上缘21、所述第一上缘11的限位结构,以所述第二上缘21为例,所述第二上缘21能够在所述第三套筒3中的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三上缘之间运动,但是所述第二上缘21的位置不能够低过所述限位结构。如果所述第二上缘21低过所述限位结构,将存在触碰所述第三下缘32而造成其损坏的危险。
请参见图3所示,其为所述第三下缘32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上位套筒的下缘、所述下位套筒的上缘与所述中间套筒的上缘与下缘均采相同的结构,以所述第三下缘32为例说明。
所述第三下缘32包括内壁34上的一第三近端挡板321、一第三远端挡板322、若干滚珠323。
所述第三远端挡板322与所述第三套筒3为一体结构,其为所述第三套筒3在所述第二套筒2方向最远端向所述内壁34方向延伸形成的圆环结构。其用于为所述滚珠323提供向上的支撑,使其固定在所述第三下缘的位置。
所述第三近端挡板321整体为一固定在内壁34上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三近端挡板321与所述第三远端挡板322之间形成环形槽,用于容置若干所述滚珠323,从而形成滑动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进行运动,具体为套筒之间伸缩带来的沿套筒轴向的滑动,以及套筒之间旋转所带来的沿套筒径向的滑动。
所述第三近端挡板321整体为一圆环结构,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其为两块半圆环板拼接而成的,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壁34上。
对于上位套筒的上缘与所述中间套筒的上缘,采用与所述第三下缘完全相同的结构。
对于下位套筒的上缘与中间套筒的上缘,采用与所述第三下缘相似的结构,其区别在于,上缘滑动结构是沿套筒向外延伸形成的,而并非与下缘滑动结构一样向内形成,而相应的,所述上缘滑动结构抵靠在上一级套筒的内壁上,而不是所述下缘滑动结构一样,抵靠在下一级套筒的外壁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机械手伸缩臂,包括传动结构、伸缩结构与终端,所述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终端与所述传动结构并在所述传动结构的带动下牵引所述终端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相互嵌套、口径逐渐缩小的一上位套筒、若干中间套筒与一下位套筒,所述上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与所述下位套筒能够沿与其相嵌套的套筒进行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下缘,所述环状下缘与下一级套筒外壁接触,并能够沿其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套筒、所述中间套筒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环状上缘,所述环状上缘与上一级套筒内壁接触,并能够沿其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套筒上端为上位套筒上缘,其能够与外部固定设备进行固定;
所述下位套筒下端为下位套筒下缘,所述下位套筒下缘向下与终端相固定,向上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下缘包括一下缘远端挡板、一下缘近端挡板与若干滚珠;
所述下缘远端挡板为套筒下端向内延伸形成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下缘近端挡板为一固定在套筒内壁上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下缘远端挡板与所述下缘近端挡板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与下一级套筒外壁相抵。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上缘包括一上缘远端挡板、一上缘近端挡板与若干滚珠;
所述上缘远端挡板为套筒上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上缘近端挡板为一固定在套筒外壁上的环状挡板结构;
所述上缘远端挡板与所述上缘近端挡板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与上一级套筒内壁相抵。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套筒为第三套筒,所述下位套筒为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数量为第二套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设置有限制所述环状上缘的限位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手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下端为密封结构,向下通过螺钉与终端连接,向上设置有挂钩,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
CN201520575060.6U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Active CN204868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5060.6U CN204868907U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5060.6U CN204868907U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8907U true CN204868907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5060.6U Active CN204868907U (zh) 2015-07-31 2015-07-31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8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084A (zh) * 2018-07-04 2018-10-0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鸡肉盐份含量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084A (zh) * 2018-07-04 2018-10-0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鸡肉盐份含量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2505A3 (en) Robot
CN205225984U (zh) 一种旋转卡固连接装置
MX2019000865A (es) Un dispositivo sujetador para sujetar un tubo.
CN105479475A (zh) 一种用于搬运机器人的电磁夹持结构
CN204868907U (zh) 一种机械手伸缩臂
CN105058374B (zh) 一种吊挂式机械手
CN205060882U (zh) 一种自动拨料装置
CN105082177B (zh) 一种多节位置自检机械臂
CN204868864U (zh) 一种多自由度直角坐标机械手
CN203910691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分合闸弹簧的调换装置
CN204049542U (zh) 一种高空冲洗臂
CN103170988A (zh) 电力变压器检修用机械臂装置
CN204094505U (zh) 一种圆管夹具
CN204088849U (zh) 一种接续管操作平台
CN209984529U (zh) 一种环床移动的移动机箱
CN204012040U (zh) 电源接插机构可升降的展位箱
CN204552671U (zh) 石油井井内清理装置
CN204328378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
CN204321637U (zh) 一种夹具
CN108855298B (zh) 试管夹放装置
CN104240565B (zh) 一种用于演示矢量关系的教具
CN203972682U (zh) 一种钢筋弯圆装置
CN105522575A (zh) 一种十字机械手构件
CN203576640U (zh) 多功能手术灯支撑臂
CN103894820A (zh) 一种销轴连接的装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70 building 13, 100 martyrs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0070 15 building, 100 martyrs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dress after: 510070 15 building, 100 martyrs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dress before: 510070 building 13, 100 martyrs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