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9874U -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 Google Patents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9874U
CN204859874U CN201520645034.6U CN201520645034U CN204859874U CN 204859874 U CN204859874 U CN 204859874U CN 201520645034 U CN201520645034 U CN 201520645034U CN 204859874 U CN204859874 U CN 204859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ox
fan
communication machine
box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50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芬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ig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ig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ig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ig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50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9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9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98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包括通信机箱本体、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内的通信设备和电源模块,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4n台风扇;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案,针对上述硬件模块进行连接设置,构成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能够有效提高了通信机箱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移动通信,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必须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运营商通过在城市、乡村、或是偏远地区设置通信基站、通信塔或通信机箱,利用其通信设备将通信网络覆盖通信区域,满足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使用,通信机箱基于其体积小、安装方便和便于维护的优点,被广泛运用在城市大街小巷中,伴随着通信机箱被广泛应用,设计者和生产厂家针对通信机箱做了不少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号:200810113189.X,公开了一种通信机箱,包括背板及围设在背板外侧的机箱外壳,还包括:嵌设在机箱外壳邻近且平行于背板壁面上的风扇盘;设置在背板上,且以背板的中轴线为界,非对称布设的通风孔;设置在机箱外壳与背板相邻的侧壁上的进风孔,且该侧壁为远离背板上集中布设有通风孔的一侧。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通信机箱,采用将风扇盘设置在通信机箱后面、且在机箱外壳侧壁和背板上对应设置进风孔和通风孔的技术手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风扇盘设置位置对通信机箱集成度提高的限制,且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为通信机箱提高集成度导致的功耗增加问题提供了散热方面的有效保障。
还有专利号:201220556741.4,公开了一种通信机箱,包括底座、形成于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及形成于底板后侧的后盖;装设在两个侧板内侧的导轨支架及位于相应导轨支架和与该导轨支架相邻的侧板之间的平板导轨。底板、每个侧板及与侧板相邻的导轨支架之间形成了容纳腔,其中一个容纳腔内设置风扇单元组件,而另一个容纳腔内则设置电源单元组件;平板导轨的纵向两侧形成限位壁,前侧形成安装导向边,后侧形成舌片,舌片上设置导向螺钉及紧固螺钉。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通信机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机箱内部的屏蔽性能优良;机箱可靠性较高,具有美观度。
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310119684.2,公开了一种通信机箱,包括通信机箱本体、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内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外接电源为通信机箱本体内的通信设备进行供电;还包括与电源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内各装置下方、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水浸传感器;电源模块经过控制模块为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各装置进行供电,同时,控制模块根据水浸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源模块;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通信机箱,针对积水具有实时检测功能,使得通信设备在遇水情况下及时断电,保证通信设备日后正常工作。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见,现有的通信机箱均是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改进与创新,用以保证其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随着通信机箱的实际应用,可以发现,现有的通信机箱依旧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众所周知,通信机箱中的通信设备需要不间断工作,保证其所覆盖地区的通信,但是通信设备的不间断工作相应带来的就是产生大量的热,对此,现有技术是通过在通信机箱内安装风扇来解决,但是通信设备产生的大量的热,以及其所处的狭小的空间,使得现有风扇设计安装所起的作用并不大,最终,通信机箱内仍然聚集着大量热,会严重影响到通信设备的工作,甚至会导致通信设备死机,这样,就会直接造成其所覆盖地区的通信瘫痪,给人们的移动通信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通信机箱进行改进,基于机箱内外气压差原理,结合智能检测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包括通信机箱本体、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内的通信设备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4n台风扇,n为整数;其中,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并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温度传感器和各台风扇进行供电;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内部;通信机箱本体上彼此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风扇通孔,风扇通孔的总数与风扇的数量相一致,且分别位于该两个侧壁上风扇通孔数量的比例为1:3,各个风扇通孔连通通信机箱本体内外,风扇通孔的尺寸与风扇的尺寸相适应,各台风扇分别设置在各个风扇通孔中;并且风扇通孔所在通信机箱本体上的两个侧壁中,设置风扇通孔数量相对多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内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外部,设置风扇通孔数量相对少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外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内部;通信机箱本体上的其它各个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连通通信机箱本体内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各个风扇上,对应于所述通信机箱本体内表面上的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为无刷电机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通信机箱本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基于现有通信机箱结构进行改进,基于机箱内外气压差原理,针对风扇的设计安装,采用全新设计策略,控制风扇的风向,在实现高强度水平通风效果的同时,使得通信机箱本体内部的气压小于通信机箱本体外部的气压,采用通信机箱本体其它面设置的通风孔,向通信机箱本体内部引入更多的外部气流进行散热;并且结合温度传感器,实现智能化控制方案,有效提高了通信机箱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中,还分别针对各个风扇,在其对应于所述通信机箱本体内表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防尘网,在实现高效通风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了通信机箱本体内部遭到外部环境灰尘的侵蚀,保证了通信机箱本体内的清洁,进而有效保证了通信机箱本体内通信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中,针对风扇,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风扇,使得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设计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所具有的高效散热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中,针对控制模块的位置,进一步设计设置在所述通信机箱本体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控制模块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证了设计智能电控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不仅如此,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具体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通信机箱本体;2、控制模块;3、温度传感器;4、风扇;5、风扇通孔;6、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包括通信机箱本体1、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的通信设备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还包括控制模块2,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和4n台风扇4,n为整数;其中,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并经过控制模块2分别为温度传感器3和各台风扇4进行供电;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通信机箱本体1上彼此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风扇通孔5,风扇通孔5的总数与风扇4的数量相一致,且分别位于该两个侧壁上风扇通孔5数量的比例为1:3,各个风扇通孔5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风扇通孔5的尺寸与风扇4的尺寸相适应,各台风扇4分别设置在各个风扇通孔5中;并且风扇通孔5所在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两个侧壁中,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多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4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少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4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其它各个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6,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基于现有通信机箱结构进行改进,基于机箱内外气压差原理,针对风扇4的设计安装,采用全新设计策略,控制风扇4的风向,在实现高强度水平通风效果的同时,使得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的气压小于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的气压,采用通信机箱本体1其它面设置的通风孔6,向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引入更多的外部气流进行散热;并且结合温度传感器3,实现智能化控制方案,有效提高了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的散热效果。
基于上述设计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还分别针对各个风扇4,在其对应于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内表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防尘网,在实现高效通风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了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遭到外部环境灰尘的侵蚀,保证了通信机箱本体1内的清洁,进而有效保证了通信机箱本体1内通信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还有,针对风扇4,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风扇,使得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设计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所具有的高效散热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如此,针对控制模块2的位置,进一步设计设置在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的内部,能够有效避免控制模块2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证了设计智能电控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不仅如此,针对控制模块2,进一步具体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通信机箱本体1、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的通信设备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还包括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和4n台无刷电机风扇,n为整数;其中,电源模块与单片机相连接,并经过单片机分别为温度传感器3和各台无刷电机风扇进行供电;单片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通信机箱本体1上彼此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风扇通孔5,风扇通孔5的总数与无刷电机风扇的数量相一致,且分别位于该两个侧壁上风扇通孔5数量的比例为1:3,各个风扇通孔5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风扇通孔5的尺寸与无刷电机风扇的尺寸相适应,各台无刷电机风扇分别设置在各个风扇通孔5中;并且风扇通孔5所在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两个侧壁中,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多的侧壁上的各个无刷电机风扇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少的侧壁上的各个无刷电机风扇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各个无刷电机风扇上对应于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内表面的位置分别设置防尘网;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其它各个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6,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3实时工作检测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的温度,并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针对接收到的温度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当温度检测数据低于等于预设阈值时,若各台无刷电机风扇工作转动,则单片机控制各台无刷电机风扇停止工作,若各台无刷电机风扇未工作,则单片机不做任何操作;当温度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单片机控制与之相连的各个无刷电机风扇工作,由于通信机箱本体1上彼此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风扇通孔5,且分别位于该两个侧壁上风扇通孔5数量的比例为1:3,实际工作中,即由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吹向内部的风要远小于由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吹向外部的风,则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的气压要小于外部的气压,则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周围的空气会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由通信机箱本体1表面上的各个通气孔6吹向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这样,在实现高强度、大面积水平方向通风效果的同时,尽最大限度捕捉周围的空气针对通信机箱本体1进行散热,并且防尘网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外部灰尘进入通信机箱本体1的内部,保证了通信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包括通信机箱本体(1)、以及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的通信设备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外接电源进行取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2),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和4n台风扇(4),n为整数;其中,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2)相连接,并经过控制模块(2)分别为温度传感器(3)和各台风扇(4)进行供电;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通信机箱本体(1)上彼此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风扇通孔(5),风扇通孔(5)的总数与风扇(4)的数量相一致,且分别位于该两个侧壁上风扇通孔(5)数量的比例为1:3,各个风扇通孔(5)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风扇通孔(5)的尺寸与风扇(4)的尺寸相适应,各台风扇(4)分别设置在各个风扇通孔(5)中;并且风扇通孔(5)所在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两个侧壁中,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多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4)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设置风扇通孔(5)数量相对少的侧壁上的各个风扇(4)的风向为由通信机箱本体(1)外部指向通信机箱本体(1)内部;通信机箱本体(1)上的其它各个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孔(6),连通通信机箱本体(1)内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各个风扇(4)上,对应于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内表面上的防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为无刷电机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固定设置在所述通信机箱本体(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为单片机。
CN201520645034.6U 2015-08-25 2015-08-25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59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5034.6U CN204859874U (zh) 2015-08-25 2015-08-25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5034.6U CN204859874U (zh) 2015-08-25 2015-08-25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9874U true CN204859874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50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503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59874U (zh) 2015-08-25 2015-08-25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9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0556U (zh) 智能消防式通信机箱
CN104797122A (zh) 一种散热通信机箱
CN104202938B (zh) 一种智能防水通信机箱
CN204069620U (zh) 一种监控系统用智能控制箱的散热结构
CN104879016B (zh) 一种智能通信机箱
CN205159879U (zh) 散热防潮配电箱
CN204634184U (zh) 智能双箱体叠加式散热式通信机箱
CN104797123A (zh) 一种高效散热通信机箱
CN104797097A (zh) 一种智能双箱体叠加式散热式通信机箱
CN204836933U (zh) 智能滤波式风道通信机箱
CN204836934U (zh) 门控触发式风道通信机箱
CN105050368A (zh) 一种调速风道式通信机箱
CN105050365A (zh) 一种智能滤波式风道通信机箱
CN204859874U (zh) 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CN105050366A (zh) 一种新型风道式通信机箱
CN204782478U (zh) 智能通信机箱
CN204795921U (zh) 提升式通信机箱
CN204795907U (zh) 移动式通信机箱
CN204633952U (zh) 具有高举式天线的通信机箱
CN105050367A (zh) 一种门控触发式风道通信机箱
CN204634250U (zh) 高效散热通信机箱
CN204836935U (zh) 调速风道式通信机箱
CN204634249U (zh) 散热通信机箱
CN204634185U (zh) 风桶式散热式通信机箱
CN104883836A (zh) 一种新型通信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