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5890U - 一种光纤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5890U
CN204855890U CN201520444478.3U CN201520444478U CN204855890U CN 204855890 U CN204855890 U CN 204855890U CN 201520444478 U CN201520444478 U CN 201520444478U CN 204855890 U CN204855890 U CN 204855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fibre
fiber distributing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44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卫东
杜欣
杨肖波
韩伟东
杜力宇
郑雷
俞志辉
范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204444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5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5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5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机框和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还包括固定光纤的正纤带,所述光纤在所述正纤带中排列为单层,所述正纤带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块;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竖直嵌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并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正纤带的所述第一贴合块贴合固定的第二贴合块,光纤配线盘从光纤配线架后部进出机框,避免制作操作与运行操作的冲突,且光纤配线盘采用竖盘横叠方式排列,更有效的利用光纤配线架的空间,光纤固定于正纤带中,正纤带装配简易,解决柱状光缆穿纤长度较短,穿纤困难的问题,且可利用贴合块贴合固定于光纤配线盘上,优化光纤配线架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架。
背景技术
ODF(OpticalDistributionFrame)光纤配线架是专为光纤通信机房设计的光纤配线设备,是光传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套设备,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调接、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它对于光纤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和灵活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几乎所有的光纤配线盘都是从光纤配线架的正面进出,这就造成了光纤配线盘上层的配线影响下层的光纤配线盘的进出。同时,配线的自然下垂也会影响层间的操作空间,使得制作操作与运行操作造成冲突且光纤配线架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配线架,可以优化光纤配线架的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机框和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还包括固定光纤的正纤带,所述光纤在所述正纤带中排列为单层,所述正纤带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块;
所述光纤配线盘从所述光纤配线架后部安装到所述机框中或从所述机框中拆卸;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竖直嵌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并沿水平方向排列;
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正纤带的所述第一贴合块贴合固定的第二贴合块。
优选地,所述正纤带由两片基带组成,所述基带沿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槽与卡接头,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头的尺寸相适配,基带的卡接头和卡接槽与另一基带的卡接槽和卡接头分别卡接固定,形成固定单层排列的光纤的轴向空间。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将所述正纤带接入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光缆接入板,所述光缆接入板可卡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固定所述正纤带布线位置的导线桩与导线槽。
优选地,所述正纤带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的单侧布线。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盘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纤配线盘成45°向下方向的穿线法兰。
优选地,所述正纤带可容纳12根光纤。
优选地,一个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12个所述光纤配线盘。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标志区。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前部形成光口矩阵单元、导线桩矩阵单元和控线仓矩阵单元;
所述光口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后部;
所述导线桩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导线桩后部;
所述控线仓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缆接入板后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机框和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还包括固定光纤的正纤带,所述光纤在所述正纤带中排列为单层,所述正纤带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块;所述光纤配线盘从所述光纤配线架后部安装到所述机框中或从所述机框中拆卸;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竖直嵌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并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正纤带的所述第一贴合块贴合固定的第二贴合块,光纤配线盘从光纤配线架后部进出机框,避免制作操作与运行操作的冲突,且光纤配线盘采用竖盘横叠方式排列,更有效的利用光纤配线架的空间,光纤固定于正纤带中,正纤带装配简易,解决柱状光缆穿纤长度较短,穿纤困难的问题,且可利用贴合块贴合固定于光纤配线盘上,优化光纤配线架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二中正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三中光缆接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三光纤配线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架,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框1和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2,所述光纤配线盘组2包括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还包括固定光纤的正纤带3,所述光纤在所述正纤带3中排列为单层,所述正纤带3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块;
所述光纤配线盘从所述光纤配线架后部安装到所述机框1中或从所述机框1中拆卸;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竖直嵌入安装于所述机框1中并沿水平方向排列;
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正纤带3的所述第一贴合块贴合固定的第二贴合块4。
本实施例中正纤带3外的第一贴合块和光纤配线盘上的第二贴合块4可采用尼龙搭扣,进行贴合实现正纤带3在光纤配线盘上的固定。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架,光纤配线盘从光纤配线架后部进出机框,避免制作操作与运行操作的冲突,且光纤配线盘采用竖盘横叠方式排列,更有效的利用光纤配线架的空间,光纤固定于正纤带中,正纤带装配简易,解决柱状光缆穿纤长度较短,穿纤困难的问题,且可利用贴合块贴合固定于光纤配线盘上,优化光纤配线架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上述的正纤带由两片基带组成,采用适合宽度厚度的耐油材料如尼龙、聚氯乙烯制作,如图2所示,所述基带沿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槽与卡接头,卡接槽可采用双PE骨,卡接头采用单PE骨,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头的尺寸相适配,基带的卡接头和卡接槽与另一基带的卡接槽和卡接头分别卡接固定,第一基带的101端与第二基带的103端相对,第一基带的102端与第二基带的104端相对,两基带对合,形成固定单层排列的光纤的轴向空间。
制作正纤带时将光缆内的松套管切割适合尺寸后放入两基带并闭合轴向自封条一侧,然后一边将脱离的松套管拉出,一边闭合另一侧自封条,实现光纤在正纤带内的封闭,正纤带装配简易,解决柱状光缆穿纤长度较短,穿纤困难的问题。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光纤配线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对应于实施例一,还包括:
将所述正纤带接入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光缆接入板5,固定所述正纤带布线位置的导线桩6与导线槽7;
所述光缆接入板5可卡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所述光缆接入板5具有开孔,且开孔数量可调,如利用两具有相同数量开孔的板叠放设置,可通过拉动调节两板的重叠部分面积实现开孔数量的调节,正纤带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的单侧布线,所述光纤配线盘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纤配线盘成45°向下方向的穿线法兰,所述法兰拆卸是可通过弹出方式取下。
本实施例中光缆接入板的结构如图4所示,考虑到光缆进入光缆配线架后在狭小空间难以进行制作安装,所以所有的制作工艺,如正纤带的制作在光缆配线架外完成再通过光缆接入板卡接到机框上完成正纤带的接入,采用无金属光缆接入方式可避免光纤配线架带电可能;
正纤带通过光缆接入板进入光纤配线架后在光纤配线盘组单侧向上布线,避免如左侧上行的光纤连接右侧光纤配线盘的错误,以及在导线槽上产生的面交叉,正纤带向上布线利用导线槽与导线桩固定布线位置,将正纤带引入光纤配线盘,盘限为12芯,将正纤带与光纤配线盘贴合固定,光纤配线盘后部的穿线法兰设置角度使尾纤比较舒服的自然下垂,减小尾纤微弯损耗,法兰损坏时可通过弹出方式拆卸取下,防止损坏时产生的碎料对尾纤的影响。
12芯正纤带可容纳12根光纤,一个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12个所述光纤配线盘,本实施例中有3组光纤配线盘组,可安装432芯光纤,光缆接入板上的开孔数量可调,如按12芯一孔则需36个孔位,如果144芯一孔则需3个孔位,以此类推。
导线桩设置为可拆卸的实现正纤带同层定位,减小面交叉;光纤配线盘上可设置标志区进行标识。
正纤带长度由导线桩路径长度和光缆进入端至导线桩长度确定,导线桩路径长度由导线桩个数与导线桩间距乘积确定,精度偏差为正纤带层叠厚度和转角个数,可进行修正。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光纤配线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光口矩阵单元、导线桩矩阵单元和控线仓矩阵单元,所述光口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后部,所述导线桩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导线桩后部,所述控线仓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缆接入板后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纤配线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机框和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光纤的正纤带,所述光纤在所述正纤带中排列为单层,所述正纤带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贴合块;
所述光纤配线盘从所述光纤配线架后部安装到所述机框中或从所述机框中拆卸;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配线盘竖直嵌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并沿水平方向排列;
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正纤带的所述第一贴合块贴合固定的第二贴合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纤带由两片基带组成,所述基带沿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槽与卡接头,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头的尺寸相适配,基带的卡接头和卡接槽与另一基带的卡接槽和卡接头分别卡接固定,形成固定单层排列的光纤的轴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正纤带接入所述光纤配线架的光缆接入板,所述光缆接入板可卡接安装于所述机框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所述正纤带布线位置的导线桩与导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纤带于所述至少一个光纤配线盘组的单侧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盘后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纤配线盘成45°向下方向的穿线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纤带可容纳12根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3到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包括12个所述光纤配线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盘上设置有标志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架前部形成光口矩阵单元、导线桩矩阵单元和控线仓矩阵单元;
所述光口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纤配线盘组后部;
所述导线桩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导线桩后部;
所述控线仓矩阵单元位于所述光缆接入板后部。
CN201520444478.3U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光纤配线架 Active CN204855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4478.3U CN204855890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光纤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4478.3U CN204855890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光纤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5890U true CN204855890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4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4478.3U Active CN204855890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光纤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5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918A (zh) 用于光纤盘的模块化支撑系统
WO2013120270A1 (zh)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N103809260A (zh) 光纤配线架及光纤配线架内的布线方法
CN204855890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103412375B (zh) 一种光纤纤芯对接连接器
CN101738687B (zh) 一种光纤分路器托盘
CN104898245A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102364367A (zh) 一种12芯直插式熔配一体化托盘
CN105044849B (zh) 光信号传输装置及其光纤背板单元
CN202221485U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转接模块
CN205139440U (zh) 一种光缆引入板及应用有该光缆引入板的熔纤盘单元箱
CN203012203U (zh) 光纤配线箱
CN202393956U (zh) 集束用蝶形引入光缆
CN202383337U (zh)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03025393U (zh)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02904086U (zh) 光纤总配线架
CN202057856U (zh) 一种光纤综合分配箱
CN101324684A (zh) 一种光纤跳线架
CN205122287U (zh) 多路一体式光电复合缆
CN215641972U (zh) 一种用于野战光缆成端的光缆分纤箱
CN205643811U (zh) 一种尾纤布设槽
CN204666902U (zh) 一种双面单元板光纤总配线架
CN205484977U (zh) 一种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的综合底板
CN205581361U (zh) 可独立成端的多芯布线光缆
CN204945467U (zh) 一种光缆接头盒用盘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