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0023U -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0023U
CN204830023U CN201520552827.3U CN201520552827U CN204830023U CN 204830023 U CN204830023 U CN 204830023U CN 201520552827 U CN201520552827 U CN 201520552827U CN 204830023 U CN204830023 U CN 204830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ip
ignitor
central electrode
pointed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28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Jinhai Pulp and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Jinhai Pulp and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Jinhai Pulp and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Jinhai Pulp and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28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0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0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0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以及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与所述中心电极连接呈夹角,从而使尖头在强电作用下更容易瞬间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从而产生电火花将瓦斯点燃,所述尖头点火电极只需击穿一个点,能快速的击穿,而且不需要重复点火,节省电能和瓦斯。

Description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工厂在燃烧炉方面采用的点火枪是弯形的,点火枪是由两电极组成,一个正极一个负极,正负两个强电瞬间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从而产生电火花,与燃烧炉内的瓦斯和空气混合体点燃,形成小火,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制浆造纸行业,为人类的工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弯形电极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问题,弯形电极末端趋于平行,击穿的区间大,造成空间不易被击穿或者击穿需要较长时间,点燃瓦斯只需要一个点能达到着火点即可,故击穿区间大造成电能耗费,火势很容易对电极电缆造成烧毁和极易发生火焰异常,即容易熄灭,需要多次反复的点火,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浪费瓦斯资源。
中国专利201120167284.5公开了一种点火电极,该点火电极是燃气灶具、烤炉和烤箱常用的点火装置,除了单针结构的尖头点火电极之外还有接地针,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在生活中使用非常的方便。但是在工业生产中,这种点火电极单电极的尖头放电不易使其准确的击穿一个点,火焰的方向也不易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尖头点火电极,通过正负电极形成一个较强的电极区间,使其点火后击穿的是一个着火点,而不是一个面,节省能源,火焰温度集中,不需要重复点火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尖头点火电极,解决了放电区间大、火焰温度不集中和不需要重复点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包括尖头电极针以及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夹角为10°~170°。
优选地,所述夹角的范围值为130°~160°。
优选地,所述中心电极外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套于所述中心电极外表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通过连接外部电源正负两个电极在瞬间同时得电,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所述尖头点火电极针与所述中心电极连接呈夹角,以便所述尖头电极针容易点火后击穿的是一个着火点,而不是一个面,能够快速产生电火花将瓦斯点燃,节省电能和瓦斯,火焰温度集中,方便操作不需要重复点火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尖头电极针,2中心电极,3管套,4电缆,α尖头电极针与中心电极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0°,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所述尖头电极针1云所述中心电极2在夹角α为10°时,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两电极更容易击穿电极区间,达到快速点火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20°,一电极连接在电源正极,另一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还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
实施例三:
图2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70°,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两电极更容易击穿电极区间,达到快速点火的效果。
实施例四:
图2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30°,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所述尖头电极针1云所述中心电极2在夹角α为130°时,两电极在外部电源的提供下形成电极区间,两电极的尖头能快速击穿电极区间点燃瓦斯能源,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固定连接并与瓦斯喷嘴平行置于在燃烧炉内,所述中心电极2外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通过电极在瞬间同时得电,正负两个强电瞬间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能够集中瞬间能量击穿一个点,从而产生电火花,燃烧炉内喷嘴释放的瓦斯和风门进入的空气混合体在电火花作用下点燃,形成小火,之后瓦斯进口控制阀门打开,点燃大火,完成整个点火过程。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两电极更容易击穿电极区间,达到快速点火的效果。
实施例五:
图2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45°,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连接在外部电源的负极,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所述尖头电极针1云所述中心电极2在夹角α为145°时,两电极在外部电源的提供下形成电极区间,两电极的尖头能快速击穿电极区间点燃瓦斯能源,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固定连接并与瓦斯喷嘴平行置于在燃烧炉内,所述中心电极2外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尖头点火电极还包括管套3,所述管套3套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外表面,所述管套3与其连接的所述电缆4置于燃烧炉外,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管套3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通过电极在瞬间同时得电,正负两个强电瞬间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能够集中瞬间能量击穿一个点,从而产生电火花,燃烧炉内喷嘴释放的瓦斯和风门进入的空气混合体在电火花作用下点燃,形成小火,之后瓦斯进口控制阀门打开,点燃大火,完成整个点火过程。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两电极更容易击穿电极区间,达到快速点火的效果。
实施例六:
图2所示,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包括尖头电极针1以及中心电极2,所述中心电极2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1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的夹角α为160°,一电极连接在电源正极,另一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中心电极2的表面是由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制造,使其中心电极2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和绝缘强度高的效果,所述尖头点火电极1调整后在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处进行螺栓固定,所述中心电极2的末端还与电缆4连接到380伏的交流电压外部电源。点燃的火焰能集中,火焰效果良好无异常,不会出现火焰报警,为成功点燃大火提供了基础保证,火焰温度得到集中不分散,不会烧坏电极电缆等设备的效果,设备安全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这种技术广泛利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制浆造纸行业,为人类的工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通过连接在正负的两个电极在瞬间同时得电,将两个电极区间的空间击穿,从而产生电火花将瓦斯点燃,所述尖头电极针1与所述中心电极2连接成夹角α,使其更容易瞬间点火,只需击穿一个点,能快速的击穿,节省电能和瓦斯,经过实践证明,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只需要一次点火即可成功,不需要多次、重复的点火,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增强了设备和人员安全,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尖头电极针以及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的一端与所述尖头电极针远离尖头的一端连接,所述尖头电极针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夹角为10°~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3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外表面由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尖头点火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套于所述中心电极外表面。
CN201520552827.3U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Active CN204830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2827.3U CN2048300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2827.3U CN2048300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0023U true CN204830023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2827.3U Active CN204830023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00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817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点火烧嘴以及燃烧器
CN115264526A (zh) * 2022-06-17 2022-11-01 东南大学 一种远程密闭空间的无源点火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1817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蓄热式燃烧器的点火烧嘴以及燃烧器
CN115264526A (zh) * 2022-06-17 2022-11-01 东南大学 一种远程密闭空间的无源点火装置
CN115264526B (zh) * 2022-06-17 2024-03-26 东南大学 一种远程密闭空间的无源点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8339B (zh) 一种阴极可重复利用的等离子点火器
CN204830023U (zh) 一种尖头点火电极
CN201396783Y (zh) 燃烧器用点火与火焰监测一体化装置
CN209655351U (zh) 一种新型安全电火花点火装置
CN202718760U (zh) 一种阴极可重复利用的等离子点火器
CN201615480U (zh) 煤粉锅炉微波等离子预热煤粉气化小油枪点火装置
CN204880213U (zh) 一种智能等离子闪爆点火装置
CN104566378B (zh) 基于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燃烧器喷嘴
CN104896509A (zh) 一种放空火炬点火系统
CN204786541U (zh) 等离子闪爆点火器
CN205560840U (zh) 远程火焰喷射式点火装置
CN108413294A (zh) 转轮防爆灯
CN205316319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燃烧器
CN203412688U (zh) 用于内燃机燃烧室的瞬态等离子体点火器
CN201682174U (zh) 火花塞
CN202350092U (zh) 一种适用于燃气锅炉的防爆点火枪
CN201836921U (zh) 加热炉点火器
CN2907005Y (zh) 一种直流高压电电压击穿点火的火花塞
CN206875476U (zh) 一种点火检测电极
CN202852874U (zh) 打火间隙可调式点火棒
CN205330862U (zh) 一种电子打火器
CN205048474U (zh) 燃气脉冲吹灰装置的周向脉冲点火装置
CN103672962A (zh) 一种澳斯麦特炉备用烧嘴的点火方法
CN205299608U (zh) 火焰喷射式点火枪
CN201444535U (zh) 并串极多间隙节能环保火花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