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5416U -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15416U
CN204815416U CN201520550569.5U CN201520550569U CN204815416U CN 204815416 U CN204815416 U CN 204815416U CN 201520550569 U CN201520550569 U CN 201520550569U CN 204815416 U CN204815416 U CN 204815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afety rope
holding rod
bolt
l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05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冉冉
徐克林
张志强
韩龙
秦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iwen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iwen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iwen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iwen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5505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15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15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154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包括:中空结构的套筒,该套筒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螺栓穿过所述贯穿孔后被螺母紧固于套筒上;所述套筒的底部与第一握杆固定连接;一安全绳纵向贯穿所述套筒,且位于套筒内的安全绳至少缠绕于一个螺栓上。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安全绳在本装置内部滑动时具有较大的阻尼,能够帮助逃生人员顺利降落至地面,且在降落过程中安全绳不会被卡死。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层逃生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紧急的意外,例如火灾和地震等情况。特别是在高楼居住和工作的人,当发生火灾或其他灾难时,电梯往往不能使用,且安全逃生通道(楼梯)会因火势蔓延或高楼主体发生结构性改变而无法正常使用,等待救援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部分人群会利用安全绳捆绑在质量较大的物体上,安全绳的另一端绑在身上从窗外逃生。然而,利用安全绳逃生时人们多不具备专业的绑扎技巧,经常发生安全绳脱落或安全绳拧成死结的情况发生,起到相反的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装置,能够使意外发生时高层建筑内的人员迅速降落至地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安全绳在本装置内部滑动时具有较大的阻尼,能够帮助逃生人员顺利降落至地面,且在降落过程中安全绳不会被卡死。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包括:中空结构的套筒,该套筒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螺栓穿过所述贯穿孔后被螺母紧固于套筒上;
所述套筒的底部与第一握杆固定连接;
一安全绳纵向贯穿所述套筒,且位于套筒内的安全绳至少缠绕于一个螺栓上。
优选的,所述安全绳为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套筒为铝合金套筒。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通槽,第二握杆插接于所述通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均为不锈钢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全绳采用不同的方式缠绕于螺栓上,使得人手握住握杆下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阻尼,保证了使用者平稳降落,极大的提高了利用安全绳逃生时的生还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绳,2、螺母,3、螺栓,4、套筒,5、第二握杆,6、第一握杆,7、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套筒4,该套筒4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螺栓3穿过所述贯穿孔后被螺母2紧固于套筒4上;
所述套筒4的底部与第一握杆6固定连接;
一安全绳1纵向贯穿所述套筒4,且位于套筒4内的安全绳1至少缠绕于一个螺栓3上。
较佳的选择为,沿套筒4的轴向看去,螺栓3可设置2排,能够产生更多的安全绳的缠绕方式,来适合不同体重的人。
由于本逃生器主要设计用途是用于家庭应急逃生,这就要求作为主要部件的套筒部分的材料刚性要好、重量要轻、价格要便宜。所述套筒4可选为铝合金套筒。具体来说,为Al-Cu-Mg系的2A12铝合金。该材料的特点是热状态、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成形性能都比较好,热处理强化效果显著。
所述套筒4上还设置有通槽7,第二握杆5插接于所述通槽7内部。
所述第一握杆6和第二握杆5均为不锈钢杆。
本逃生器当中,由于螺栓是该逃生器的主要受力部分,要求刚性要好,便于加工,所以选择合金工具钢材质。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5%),中合金钢(含量5%~10%),高合金钢(含量>10%);按质量分为优质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因此本装置中选择优质合金钢。
所述安全绳1为钢丝绳。钢丝绳是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
本装置当中,设计原理如下:
钢丝绳承重计算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公式:
T=P/K(N)
其中P:产品规格所保证或试验所得的钢丝绳破断拉力(N),
(如P采用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则须乘“换算系数”);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可按下列采用。
因为本装置是用来载人的,安全系数选择14,而一般人体重在100公斤以下,所以设计时按照最大容许拉力100公斤计算(套筒和销轴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则公式如下
100×9.8=P/14
P=13720N
选择钢丝绳时以该数据为准。
使用前,将安全绳1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缠绕或环绕于螺栓3上,且安全绳1也环绕于第一握杆6和第二握杆6之间,安全绳1的一端通过挂钩挂于或直接系于质量较大的物体上。
使用时,人体佩戴好保险带,双手握住第一握杆6和第二握杆5,在重力的作用下,人体与本装置同速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套筒4相对于安全绳1而言不断的产生位移,而位移产生的过程中安全绳1又必须经过螺栓3,产生了一定的阻尼,平缓了人体的下落速度。因为本装置相对于安全绳来说始终是进行向下运动,安全绳是环绕或缠绕于螺栓3上的,所以基本不会发生安全绳1与螺栓3卡死导致逃生者挂在半空的危险情况。又因安全绳1从第一握杆6和第二握杆5之间穿过,用力捏第一握杆6和第二握杆5,则安全绳1与本装置的阻尼就会发生改变,相应的,降落速度也会改变,从而获得最佳降落速度,便可帮助人们及时、安全地离开灾难现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套筒,该套筒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贯穿孔,螺栓穿过所述贯穿孔后被螺母紧固于套筒上;
所述套筒的底部与第一握杆固定连接;
一安全绳纵向贯穿所述套筒,且位于套筒内的安全绳至少缠绕于一个螺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为钢丝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铝合金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通槽,第二握杆插接于所述通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逃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均为不锈钢杆。
CN201520550569.5U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5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0569.5U CN204815416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0569.5U CN204815416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15416U true CN204815416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056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5416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15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8391U (zh) 一种高处作业缓冲器
CN204815416U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
CN2553834Y (zh) 自控式救生背包
CN210750951U (zh) 一种多人安全逃生器
CN207694092U (zh) 高空作业防坠救援装置
CN103585720B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4059910U (zh) 一种可升降的高空室外作业装置
CN203408377U (zh) 一种简易逃生装置
CN203290510U (zh) 一种逃生椅子
CN104998357A (zh) 一种逃生用高空缓降器及逃生系统
CN106075751B (zh) 一种基于各类绳索的速降逃生救援索道装置
CN201469923U (zh) 楼房火灾救生器
CN203634670U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2526786U (zh)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CN202724499U (zh) 一种使用航空器进行救援的牵引装置
CN204815399U (zh) 一种用于人体高空被困的快速救援装置
CN202270273U (zh) 轻坠力高空逃生器
CN206152111U (zh) 双阻尼绳盒一体救生缓降器
CN202605551U (zh) 救生缓降器
CN203355150U (zh) 一种缓降逃生装置
CN204587274U (zh) 多段式救生绳
CN201088797Y (zh) 一种自助救生设备
CN103463746A (zh) 应急救援毯
CN203408382U (zh) 一种逃生绳
CN202724495U (zh) 火灾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