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8146U -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8146U
CN204798146U CN201520343825.3U CN201520343825U CN204798146U CN 204798146 U CN204798146 U CN 204798146U CN 201520343825 U CN201520343825 U CN 201520343825U CN 204798146 U CN204798146 U CN 204798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bar
block
cub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38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438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8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81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包括支撑板、把手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弹性装置、底板、固持装置、固定装置及握持杆,把手装置包括海绵垫、把手及第一支撑柱,第一连接装置包括本体、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杆及固定框,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柱及磁铁,弹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卡扣块及卡扣件,固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主体部、定位杆、水平杆、滚轮及矩形杆,底板设有竖直杆及横杆,固定装置包括框体、定位件、顶靠块及顶靠弹簧,顶靠弹簧的下端与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靠弹簧的上端与顶靠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到需要的角度,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且其固定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急诊抢救中用于转移病人的装置,在地面环境较为恶劣或是走楼梯时,担架难以保持平衡,容易给病人造成不适,严重时很容易使病人从担架上滑落,引发事故。
中国专利CN203029495U揭示了一种医用担架,其包括一个支撑框架,托板通过支撑轴固定于支架框架内,支撑框架下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皮带轮,支撑框架在电机两侧分别设有导轮,托板下侧两端与皮带两端连接,皮带通过两个导轮及皮带轮张紧,托板下侧安装有重力感应器及电机控制器。然而其虽然可以在担架倾斜时,实现自动调整,使得担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然而其需要将电机等结构装置在担架上,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得整个担架的重量增加,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当电机等结构损害时,其无法达到预定的功能,从而无法实现预定的目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所述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把手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下方的第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左右两侧的弹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弹性装置左右两侧的固持装置、位于右侧的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下方的握持杆,所述把手装置包括海绵垫、把手及位于所述把手下方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固定杆及位于所述固定杆下方的固定框,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柱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方的磁铁,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卡扣块及卡扣所述卡扣块的卡扣件,所述固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下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水平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滚轮及位于所述滚轮左右两侧的矩形杆,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竖直杆及位于所述竖直杆一侧的横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定位件、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顶靠块及位于所述顶靠块下方的顶靠弹簧,所述顶靠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呈长方体,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杆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水平杆的上表面与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接触,所述顶靠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定位件呈T字形,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且顶靠在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上。
所述把手包括左端部及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呈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左端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端部呈长方体,所述右端部水平放置,所述右端部的左端与所述左端部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呈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本体轴转连接,所述固定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
所述第二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与所述磁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呈长方体。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块呈长方体,所述卡扣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卡扣件呈L型,所述卡扣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主体部呈长方体,所述主体部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定位腔。
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定位腔中,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中且与所述定位杆轴转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要手动操作即可,而无需电机、重力感应器等结构,降低了成本,同时其仅需旋转定位件,调整支撑板的旋转角度,使得支撑板上的患者感觉到舒适即可,操作简单快速,且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任意调整到需要的角度,而不是只能调整到水平状,从而其功能丰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到需要的角度,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且其固定效果好,且稳固,可以充分保障支撑板上患者的安全,防止其跌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包括支撑板1、位于所述支撑板1上方的把手装置2、位于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第一连接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下方的第二连接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左右两侧的弹性装置6、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下方的底板5、位于所述弹性装置6左右两侧的固持装置7、位于右侧的固定装置8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8下方的握持杆9。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1水平放置。所述把手装置2包括海绵垫21、把手22及位于所述把手22下方的第一支撑柱23。所述海绵垫21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垫2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患者可以在躺下时将头部放在海绵垫21上。所述把手22包括左端部及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呈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左端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端部呈长方体,所述右端部水平放置,所述右端部的左端与所述左端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3的上表面呈曲面状,所述第一支撑柱23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3的上表面与所述左端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把手2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当患者躺在支撑板1上时,手部可以放在把手22上,使得手部有所支撑,同时将头部放置在海绵垫21上,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包括本体31、位于所述本体3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3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2上方的第二支撑杆33、位于所述本体31下方的固定杆34及位于所述固定杆34下方的固定框35。所述本体31呈等腰梯形,所述本体3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3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一凹槽3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支撑杆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2的一端与所述本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33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4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34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11中且与所述本体3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杆34可以旋转。所述固定框35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3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框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35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呈长方体状,所述固定框35采用铁或者其他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柱41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41上方的磁铁42。所述第二支撑柱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柱4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4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41的上表面与所述磁铁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42呈长方体,所述磁铁52水平放置,所述磁铁52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磁铁52吸引所述固定框35。
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装置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弹性装置6包括第一支架6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61一侧的第一弹簧6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61下方的第二弹簧63、位于所述第二弹簧63下方的卡扣块64及卡扣所述卡扣块64的卡扣件65。所述第一支架61呈Z字形,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6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6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6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块64呈长方体,所述卡扣块64水平放置,所述卡扣块64被卡扣件65卡持柱,所述卡扣块64呈长方体,所述卡扣块6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卡扣件6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卡扣件65呈L型,所述卡扣件6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65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64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卡扣柱住所述卡扣块64。
如图1所示,所述固持装置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固持装置7包括第一固定块76、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76上的主体部71、位于所述主体部71下方的定位杆72、位于所述主体部71一侧的水平杆73、设置于所述定位杆72上的滚轮74及位于所述滚轮74左右两侧的矩形杆75。所述第一固定块7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76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76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761,所述第二凹槽761呈长方体状。所述主体部71呈长方体,所述主体部7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61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76轴转连接,使得所述主体部71可以旋转,所述主体部7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定位腔711,所述定位腔711呈长方体状。所述水平杆73呈长方体,所述水平杆73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7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73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72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7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定位腔711中且可以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杆72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721,所述第三凹槽721呈长方体状,所述滚轮74呈圆柱体,所述滚轮74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721中且与所述定位杆72轴转连接。所述矩形杆7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滚轮72的左右两侧,所述矩形杆75长方体,所述矩形杆75竖直放置。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5呈长方体,所述底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竖直杆51及位于所述竖直杆51一侧的横杆52。所述竖直杆51呈长方体,所述竖直杆51竖直放置,所述底板5的侧面与所述竖直杆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2呈长方体,所述横杆52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5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所述矩形杆75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杆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74顶靠在所述横杆52的上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框体81、设置于所述框体81上的定位件82、位于所述框体81左侧的顶靠块83及位于所述顶靠块83下方的顶靠弹簧84。所述顶靠弹簧84的下端与所述横杆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弹簧84的上端与所述顶靠块8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83呈长方体,所述顶靠块83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杆73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框体81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水平杆73的上表面与横杆52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81接触,从而防止水平杆73与所述横杆52过度扩张。所述顶靠弹簧84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所述顶靠块83顶靠在水平杆73的下表面上。所述定位件82呈T字形,所述定位件82的一端穿过所述框体81的上表面且顶靠在所述顶靠块83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件82与所述框体81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杆9呈弯折状,所述握持杆9的一端与所述横杆5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9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使用时,首先让患者躺在支撑板1上,或者可以将手部放置在把手上。当爬楼梯时,旋转定位件82,使得所述定位件82顶靠在所述顶靠块83的上表面上,使得顶靠弹簧84被压缩,使得支撑板1顺时针旋转,使得本体31围绕所述固定杆34的上端旋转,位于右侧的第二弹簧63及第一弹簧62被压缩,为左侧的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被拉伸。所述滚轮74在所述矩形杆75之间滚动。至此,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把手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下方的第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左右两侧的弹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弹性装置左右两侧的固持装置、位于右侧的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固定装置下方的握持杆,所述把手装置包括海绵垫、把手及位于所述把手下方的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固定杆及位于所述固定杆下方的固定框,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柱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方的磁铁,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卡扣块及卡扣所述卡扣块的卡扣件,所述固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下方的定位杆、位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水平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滚轮及位于所述滚轮左右两侧的矩形杆,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竖直杆及位于所述竖直杆一侧的横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定位件、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顶靠块及位于所述顶靠块下方的顶靠弹簧,所述顶靠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呈长方体,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水平杆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水平杆的上表面与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接触,所述顶靠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定位件呈T字形,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且顶靠在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左端部及右端部,所述左端部呈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左端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端部呈长方体,所述右端部水平放置,所述右端部的左端与所述左端部的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本体轴转连接,所述固定框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柱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与所述磁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呈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块呈长方体,所述卡扣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卡扣件呈L型,所述卡扣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块的上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长方体,所述主体部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定位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定位腔中,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中且与所述定位杆轴转连接。
CN201520343825.3U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825.3U CN204798146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3825.3U CN204798146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8146U true CN204798146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38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8146U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81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281A (zh) * 2015-05-25 2015-08-12 王杨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CN109528414A (zh) * 2018-11-01 2019-03-29 祝莉 一种便携式外科护理托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281A (zh) * 2015-05-25 2015-08-12 王杨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CN109528414A (zh) * 2018-11-01 2019-03-29 祝莉 一种便携式外科护理托板
CN109528414B (zh) * 2018-11-01 2021-04-16 祝莉 一种便携式外科护理托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2418B1 (ko) 흉부 압박 시스템
CN210020194U (zh) 一种手臂伸展式康复设备
CN104825281B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KR102039057B1 (ko) 착석형 체중 지지부를 갖춘 보행 훈련 장치
CN204798146U (zh) 一种提高安全性的医用担架
US20170252602A1 (en) Supportive exercise machine
CN211585057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锻炼设备
CN205095353U (zh) 一种新型公共健身组合器材
CN20558620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床
CN104688441A (zh) 一种医用担架
CN205866460U (zh) 一种可摇的办公躺椅
CN205849723U (zh) 一种有利于足下垂患者踝泵运动的训练器
CN205198824U (zh) 新型训练床
CN211245422U (zh) 一种能够自动调节高度的少儿舞蹈训练下腰装置
CN210932096U (zh) 一种脊柱神经康复理疗装置
CN21027786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输液护理装置
CN206896680U (zh) 室外退步走健身器
CN21614841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医疗设备用康复床
CN109157342A (zh) 一种具有全方位防护功能的轮椅
CN219071134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构
CN204734660U (zh) 一种腿部护理支架
CN215126282U (zh) 一种软件开发用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
CN205215461U (zh) 用于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腰部固定的调节装置
KR200475916Y1 (ko) 안마용 침대
CN211095852U (zh) 一种老年人用腿部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