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8047U - 往复转动的刷头 - Google Patents

往复转动的刷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8047U
CN204798047U CN201520328059.3U CN201520328059U CN204798047U CN 204798047 U CN204798047 U CN 204798047U CN 201520328059 U CN201520328059 U CN 201520328059U CN 204798047 U CN204798047 U CN 204798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driving shaft
drivewheel
rotation axi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80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晓国
徐振武
戴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80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8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8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80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往复转动的刷头,包括:设有对中分布的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的刷头外壳,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的中心线和刷头驱动轴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刷头驱动轴穿过中部通孔;主动轮上分布有主动轮通孔,在部分刷头驱动轴穿过该通孔后,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的配合区域进入主动轮通孔,使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固联;刷盘上分布有沿刷盘旋转轴线朝向远离清洁元件方向的刷盘凸起,刷盘凸起上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匹配的从动轮从动部分,刷盘凸起在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方向上设有刷盘中空区域,刷头驱动轴穿过或进入该中空区域,刷头驱动轴限制刷盘沿刷盘旋转轴线朝清洁元件方向运动。在未安装刷头驱动轴或驱动轴被损坏时,刷盘不能作往复旋转。

Description

往复转动的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刷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防止承载体脱离头部的往复转动的刷头,该刷头体积小、结构简单且装配操作方便。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实用新型人享有的实用新型专利CN2614048Y中公开了一种电动牙刷,其刷头上的刷毛支架安装在安装部中,在刷毛支架一侧的外壁上加工出凹槽,限制销钉被插入凹槽中,该限制销钉的另一端固定在空心支撑管的锅形安装部的顶壁上。批量生产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牙刷刷头时,由于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误差,固定于空心支撑管的限制销钉可能产生松动,从而限制销钉不能可靠地固定刷毛支架,导致刷毛支架脱离空心支撑管;或由于使用者超长时间使用电动牙刷刷头,造成限制销钉和刷毛支架的凹槽严重磨损或限制销钉和空心支撑管的固定的松动,从而导致刷毛支架脱离空心支撑管。运动中的刷毛支架若脱离空心支撑管将导致严重后果,如:刷毛支架被使用者吞咽入气管、胃部等。更有甚者,刷毛支架可能卡在喉咙处,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难。
市场上诸多类型的电动牙刷刷头已多次发生因刷毛支架脱离产品伤害使用者的产品召回事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实用新型人的另一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3784207A)中公开了一种个人电动清洁工具,其头部连接有承载清洁元件的承载体,承载体包括可容纳在该头部内的连接部分以及从连接部分沿其第一转动轴线延伸并在垂直于该第一转动轴线的径向上同时延伸的用于固定清洁元件的固定部分,在连接部分的外表面上,周向地开设有一对彼此相对的弧形凹槽,相应地,头部固定有一对彼此径向相对的限位销,其中,每个限位销的一端被固定在头部上,另一端向头部内凸伸以分别被容纳并接合于弧形凹槽中。藉此,当承载体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时,限位销始终定位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并与之接合,从而限制承载体脱离头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转动的刷头,其具有能防止承载体与头部脱离且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安全结构。此外,该刷头体积小、结构简单且装配操作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包括:与手柄可拆卸地联接的刷头接口、刷头外壳、刷头驱动轴、联接手柄驱动轴和刷头驱动轴的刷头联接件、至少一个刷盘、分布于刷盘上的清洁元件及与刷头驱动轴紧固联接的主动轮;其中,刷头外壳设有对中分布的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所述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的中心线和刷头驱动轴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刷头驱动轴穿过刷头外壳中部通孔,刷头驱动轴可以在刷头外壳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中自由地往复旋转并被该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约束在刷头外壳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作往复旋转运动;主动轮上分布有主动轮通孔,部分刷头驱动轴可穿过主动轮通孔,在部分刷头驱动轴穿过主动轮通孔后,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的配合区域进入主动轮通孔,该配合区域的形状使得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不可相对移动地固联在一起;刷盘上分布有沿刷盘旋转轴线朝向远离清洁元件方向的刷盘凸起,刷盘凸起上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刷盘凸起在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方向上设有刷盘中空区域,刷头驱动轴穿过或进入该刷盘中空区域,刷头驱动轴限制刷盘沿刷盘旋转轴线朝向清洁元件方向运动,并且在未安装刷头驱动轴或驱动轴被损坏时,刷盘不能作往复旋转运动。所述顶部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
优选主动轮上设有的驱动部分位于以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为中心线的远离清洁元件的一侧,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和刷盘旋转轴线彼此基本垂直,因而可将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从远离主动轮的位置沿刷盘旋转轴线从清洁元件指向主动轮的方向越过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安装到和主动轮驱动部分正确配合的位置。
主动轮驱动部分可以是一个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其沿刷盘旋转轴线远离清洁元件的方向分布,在刷盘凸起上朝向远离清洁元件方向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该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为和所述主动轮上的单一锥形齿相匹配的、由同一锥齿轮上两个相对的齿形面所形成的单个齿槽结构。
优选刷头驱动轴被刷盘中空区域包含的部分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朝上的长度大于主动轮脱离与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配合的距离。优选刷头驱动轴由金属制成。
刷头外壳的头部还包括凹形区域,该凹形区域限制刷盘凸起沿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所述刷头外壳限制刷盘沿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
可将主动轮上的主动轮驱动部分设计成大体为球体或圆柱体,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在大致垂直于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方向上分布有二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且该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和主动轮驱动部分之间存在运动间隙,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的平行面和主动轮驱动部分相切。
刷盘凸起上分布有刷盘旋转表面,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的侧面分布有刷头外壳内表面,刷盘旋转表面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或以刷盘旋转轴线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刷头外壳内表面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或以刷盘旋转轴线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
刷盘还可包括双刷盘,即,包括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或相反,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各自包括刷盘凸起,这些刷盘凸起上分布有与相应主动轮驱动部分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和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方向的刷盘中空区域。双刷盘的刷头驱动轴穿过或进入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的刷盘中空区域,并被刷头外壳的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约束在双刷盘刷头的刷头外壳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作往复旋转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刷头外壳顶部孔和/或中部通孔约束刷头驱动轴只能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旋转,同时,限制刷头驱动轴沿刷盘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刷盘中空区域下壁和被约束在刷头外壳中的刷头驱动轴共同作用,可限制刷盘沿刷盘旋转轴线朝向清洁元件方向运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刷盘在绕刷盘旋转轴线往复旋转时脱离刷头外壳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先用工装固定主动轮,再把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越过主动轮装配到能和主动轮正确啮合的位置上,装配操作简单且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牙刷的正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牙刷刷头正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动牙刷刷头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电动牙刷刷头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组合图;
图6为图2所示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及刷盘组合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牙刷刷盘的透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2所示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及刷盘的组合正视图;
图10为图2所示刷头外壳的局部视图;
图11为图2所示刷头外壳、刷盘、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组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牙刷刷头第二实施例中主动轮和刷头驱动轴的组合图,图中主动轮驱动部分为球体;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牙刷刷头第二实施例中主动轮和刷头驱动轴的组合图,图中主动轮驱动部分为圆柱体;
图13为图12A、图12B所示的主动轮和刷头驱动轴与刷盘的组合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牙刷刷头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该刷头具有双刷盘;
图15为图14所示刷头的主动轮和刷头驱动轴及刷头外壳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为电动牙刷手柄
2为刷头11为手柄驱动轴
21为刷头接口
22为刷头外壳
23为刷头联接件
24为刷盘
25为清洁元件
26为刷头驱动轴
27为主动轮
34为第二实施例的刷盘
36A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球体驱动部分的主动轮的刷头驱动轴
36B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圆柱体驱动部分的主动轮的刷头驱动轴
37A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球体驱动部分的主动轮
37B为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圆柱体驱动部分的主动轮
50为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双刷盘的刷头
52为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双刷盘的刷头的刷头外壳
54A为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刷盘
54B为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刷盘
55A为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清洁元件
55B为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清洁元件
56为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双刷盘的刷头驱动轴
57为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双刷盘的刷头主动轮
221为刷头外壳顶部孔
222为刷头外壳内表面
223为刷头外壳中部通孔
224为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
L1为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
L2为刷盘旋转轴线
241为刷盘中空区域
242为刷盘旋转表面
243为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
244为刷盘中空区域下壁
245为刷盘凸起
261为刷头驱动轴顶端
262为刷头驱动轴和刷头联接件配合区域
263为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配合区域
271为主动轮驱动部分
272为主动轮通孔
341为第二实施例的刷盘中空区域
342为第二实施例的刷盘旋转表面
343为第二实施例中与主动轮圆柱体驱动部分配合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
344为第二实施例的刷盘中空区域下壁
345为第二实施例的刷盘凸起
371A为第二实施例的主动轮球体驱动部分
371B为第二实施例的主动轮圆柱体驱动部分
372A、372B为第二实施例的主动轮通孔
521为第三实施例的刷头外壳顶部孔
523为第三实施例的刷头外壳中部通孔
541A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刷盘中空区域
541B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刷盘中空区域
544A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刷盘中空区域下壁
544B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二刷盘中空区域下壁
561为第三实施例的刷头驱动轴顶端
571为第三实施例的主动轮第一驱动部分
572为第三实施例的主动轮第二驱动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以电动牙刷的刷头为例并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下面仅以电动牙刷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显然,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其他可往复转动的刷头。
在本申请中采用了表述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如“内”、“外”、“上”、“下”、“上部(或上端)”、“下部(或下端)”等来简单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一或多个)或特征(一或多个)的相互关系。在本说明书中,“内”和“外”是相对于电动牙刷的径向而言的,邻近其中心定义为内,远离中心定义为外;“上”、“下”、“上部”、“下部”、“上端”、“下端”是相对于电动牙刷的纵向轴线而言的,当电动牙刷处于直立或倾斜的工作状态时,邻近刷盘端定义为“上”、“上部”、或“上端”,与其相反的一端定义为“下”、“下部”、或“下端”。
将元件描述为“在……上”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是直接位于或联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居于其间的元件。而将元件描述为“直接在……上”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间则没有元件存在。对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理解为具有类似的含义(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对,等)。
尽管本申请中使用了词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或构成部分,这些元件或构成部分不应受这些词语的限制。这些词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或构成部分和另一元件或构成部分,而不包含“顺序”。因此,将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或构成部分称为第二元件或构成部分也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
参照图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动牙刷包括内部容纳有驱动部分的手柄1和与手柄1可拆卸地联接的刷头2。刷头2包括:刷头接口21、刷头外壳22、刷头联接件23、刷盘24、清洁元件25、刷头驱动轴26及主动轮27。通过刷头接口21可将刷头2可拆卸地安装在手柄1上。手柄驱动轴11可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运动。
如图3所示,将手柄驱动轴11插入刷头联接件23下端,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合理设计手柄驱动轴11和刷头联接件23的配合区域形状(如用小平面紧配合),手柄驱动轴11旋转时可以驱动刷头联接件23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刷头驱动轴26紧配地插入刷头联接件23上端,合理设计刷头驱动轴26和刷头联接件23的配合区域形状(如采用刷头驱动轴26局部滚花工艺,如图5中262所示),可使刷头驱动轴26相对于刷头联接件23不可移动地联接在一起,并且刷头驱动轴26和刷头联接件23具有相同的往复旋转轴线,该往复旋转轴线为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即刷头驱动轴26和刷头联接件23都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
刷头驱动轴26穿过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刷头驱动轴26可以在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中自由地往复旋转,此处的配合为工程中典型的可运动的轴孔配合。在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上方,刷头驱动轴26紧固地联接主动轮27。如图5所示,主动轮27上分布有主动轮通孔272,部分刷头驱动轴26可穿过主动轮通孔272,在部分刷头驱动轴26穿过主动轮通孔272后,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配合区域263进入主动轮通孔272,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配合区域263的形状使得刷头驱动轴26和主动轮27不可相对移动地固联在一起。如图3所示,在主动轮27上方,刷头驱动轴26穿过刷盘中空区域241,刷盘24可自由地、不受刷头驱动轴26干涉地绕刷盘旋转轴线L2按预定角度往复旋转。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和刷盘旋转轴线L2彼此基本垂直。在刷盘中空区域241上方,刷头驱动轴顶端261插入刷头外壳顶部孔221,刷头驱动轴顶端261相对于刷头外壳顶部孔221可以自由地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刷头外壳顶部孔221和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对中分布,即两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中刷头驱动轴26由金属制成,当然刷头驱动轴26也可以由塑料制成。由于金属相比塑料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因此金属件比塑料件具有更好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运动稳定性。
如图4、图7、图8、图10所示,刷盘24上分布有清洁元件25。刷盘24沿刷盘旋转轴线L2在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上分布有刷盘凸起245,刷盘凸起245在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方向上设有刷盘中空区域241,刷头驱动轴26穿过刷盘中空区域241,并且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时,刷盘中空区域241使刷盘24和刷头驱动轴26没有运动干涉。在刷盘凸起245上分布有和主动轮27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27的驱动部分271包括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该单一锥形齿沿刷盘旋转轴线L2远离清洁元件25的方向分布,即,主动轮驱动部分(单一锥形齿)271位于以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为中心线的远离清洁元件25的一侧。在刷盘凸起245上朝向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271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在本实施例中,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为和主动轮27的驱动部分271的单一锥形齿相匹配的、由同一锥齿轮上两个相对的齿形面所形成的单一齿槽结构。
刷头外壳22在头部区域分布有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容纳刷盘凸起245,在刷盘凸起245上分布有刷盘旋转表面242,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侧面分布有刷头外壳内表面222。在本实施例中,刷盘旋转表面242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也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刷头外壳内表面222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也可以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刷盘旋转表面242和刷头外壳内表面222之间存在运动间隙,所述运动间隙允许刷盘凸起245自由地在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刷盘旋转表面242和刷头外壳内表面222共同作用约束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头部传动部分包括锥齿轮中的单齿形式的主动轮驱动部分271和与所述单齿适配的、同一锥齿轮中两个相对的齿形面形成的单个齿槽结构形式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如图9、图3所示,由于主动轮驱动部分271为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刷头外壳22分布有用以容纳刷盘凸起245的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图10),在刷头驱动轴26尚未插入主动轮27且主动轮驱动部分271位于以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为中心线的远离清洁元件25的一侧时,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可以从位于以主动轮27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分布单个锥形齿一侧的相反侧沿刷盘旋转轴线L2越过主动轮27的旋转轴线安装到分布有主动轮驱动部分271的区域,以使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和主动轮驱动部分271正确啮合。因此,刷盘24和主动轮27的装配更灵活。否则,必须先将主动轮27预装在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中,再把该组合件放入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中,显然,此种方法很难保证主动轮27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的正确啮合状态。而根据本例中的结构,可以先用工装固定主动轮27,再把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越过主动轮27装配到能和主动轮27正确啮合的位置上,装配操作简单且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图8为刷盘24的局部剖视图,其清楚地示出了刷盘中空区域241,沿刷盘中空区域241的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设有刷盘中空区域下壁244。图11为刷盘24、刷头外壳22、刷头驱动轴26和主动轮27组合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和刷头外壳顶部孔221约束刷头驱动轴26只能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旋转,同时,限制刷头驱动轴26沿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的运动。刷盘中空区域241在靠近刷头外壳顶部区域呈扇形。当主动轮27受手柄驱动轴11驱动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时,主动轮27驱动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使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本实施例中,刷盘24受主动轮27驱动,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单方向最大旋转角度约为60°,因此,刷盘中空区域241被设置成拥有足够大的避空区域,以允许刷盘24和刷头驱动轴26无干涉地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显然,刷盘中空区域241的避空区域越大,越有利于刷盘24和刷头驱动轴26无干涉地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由于本例中避空区域即为刷盘中空区域241,该中空区域意味着避空区域四周应具有相应的实体部分,而且由于刷头驱动轴26具有相应的直径,在工业应用中,考虑到刷盘中空区域241的机械强度,要求避空区域241四周应具有相应合适壁厚的实体部分。同样,考虑到刷头驱动轴26的机械强度,要求所述刷头驱动轴26具有合适的直径,所以避空区域不可能太大。所述中空区域241的实体部分的壁厚和刷头驱动轴26直径限制了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和刷头驱动轴26无干涉旋转的角度。通过试验得出,刷盘中空区域241的避空区域只能允许刷盘24和刷头驱动轴26无干涉地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的最大单边旋转角度为150°左右。优选地,刷盘中空区域241的避空区域允许刷盘24和刷头驱动轴26无干涉地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的最大单边旋转角度为90°。
再如图3所示,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和刷头外壳顶部孔221约束刷头驱动轴26只能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旋转,同时,限制刷头驱动轴26沿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的运动。刷盘中空区域241在绕刷头驱动轴26的径向上形成包围部分刷头驱动轴26的环形实体,刷头驱动轴26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可自由地穿过刷盘中空区域241。由上所述,刷盘中空区域下壁244和被约束在刷头外壳22中的刷头驱动轴26共同作用,限制刷盘24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向清洁元件25方向运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刷盘24在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时脱离刷头外壳22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刷头成品没有安装刷头驱动轴26的情况,主动轮27则不能运动,同样刷盘24也不能被主动轮27驱动,从而刷盘24丧失运动功能,这种缺陷极易被产线检测工位发现而拣出。同样,这种情况若发生在使用产品时,使用者也会马上停止使用,即使使用刷头2,由于刷盘24不能运动也不足以伤害使用者。更进一步,依机械常识可知,若主动轮27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朝向手柄方向移动了使主动轮27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脱离配合的距离,则主动轮27与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脱开,即主动轮27不再能驱动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为了使刷盘24在运动期间更加可靠地被刷头驱动轴26约束在刷头外壳22中,在本例中,刷头驱动轴26穿过或进入刷盘中空区域241,优选刷头驱动轴26被刷盘中空区域241包围的部分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朝上的长度大于主动轮27脱离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配合的距离。
如上所述,刷头外壳22的头部分布有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容纳刷盘凸起245,刷盘凸起245被约束在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中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运动,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约束刷盘凸起245处于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中,即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限制刷盘凸起245在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上的运动,也就是说,刷头外壳22限制刷盘24在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上的运动。
当使用者启动电动牙刷手柄1使牙刷工作时,手柄驱动轴11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手柄驱动轴11驱动刷头联接件23,刷头联接件23带动刷头驱动轴26和主动轮27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主动轮27驱动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使刷盘2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刷盘24带动紧固在刷盘24上的清洁元件25(如刷毛)往复旋转以达到清洁牙齿的功效。
由上所述,刷头驱动轴26上安装有与刷头驱动轴26不可相对移动的主动轮27,且主动轮驱动部分271位于以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为中心线的远离清洁元件25的一侧,刷盘24上分布有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向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上的刷盘凸起245,刷盘凸起245上分布有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主动轮27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配合运动,刷头驱动轴26驱动主动轮27运动,主动轮27驱动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运动,刷盘24运动,刷盘24带动清洁元件25运动,从而达到清洁效果。显然,可将主动轮27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旋转180°形成新的传动组合结构,这种新的传动组合结构也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刷头驱动轴26穿过或进入刷盘中空区域241,并且被刷头外壳22的顶部孔221和/或中部通孔223约束在刷头外壳22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运动。刷头驱动轴26限制刷盘24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向清洁元件25方向运动,并且在未安装刷头驱动轴26或驱动轴被损坏时,刷头2中刷盘24不能实现往复旋转运动。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限制刷盘凸起245在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上的运动,即,刷头外壳22限制刷盘24在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上的运动,而刷头外壳22为静止部件,运动的刷盘凸起245处于刷头外壳22中,使人体口腔组织接触不到运动的刷盘凸起245,更进一步确保刷盘24在运动过程中不伤害到口腔组织。
当然,主动轮驱动部分271不只限于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结构,图12A显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主动轮37A。主动轮37A设有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为近似的球体,第二种主动轮37A在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方向上分布有第二种主动轮通孔372A,第二种主动轮通孔372A和第二种驱动轴36A配合使第二种主动轮37A不可相对移动地固定在第二种驱动轴36A的合适位置上,以正确驱动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
如图13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刷盘34上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上分布有第二种刷盘凸起345,在第二种刷盘凸起345朝向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上分布有和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匹配的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在大致垂直于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方向上分布有二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且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和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存在运动间隙,所述运动间隙确保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在驱动第二种刷盘34绕刷盘旋转轴线L2往复旋转时,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和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除传动外无多余干涉,且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的平行面和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相切。当然,也可将主动轮驱动部分设计成圆柱体,如图12B所示,其中,与图12A中相应部件以字母B代替字母A,在此不再赘述。显然,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和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的组合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主动轮驱动部分271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的组合结构具有相同的装配灵活性,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可以从位于以第二种主动轮37A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一侧的相反侧沿刷盘旋转轴线L2越过第二种主动轮37A旋转轴线安装到分布有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的区域,以使第二种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和第二种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正确配合。这种结构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单一锥形齿-齿槽结构而言,其对啮合的中心距的要求较宽松,因为球体或圆柱体与小平面的配合误差仅改变转动角度,而对噪音、传动磨损及转动效率影响较小。同样第二种刷盘34上分布有相应的第二种刷盘旋转表面342、第二种刷盘凸起345、第二种刷盘中空区域341及第二种刷盘中空区域下壁344。上面列举的第二种刷盘、刷头外壳22、第二种刷头驱动轴36A及第二种主动轮37A的配合类似于刷盘24、刷头外壳22、刷头驱动轴26及主动轮27的配合,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也可以只在刷头外壳22设置一个和刷头驱动轴26配合的中部通孔或顶部孔,该顶部孔可以是盲孔或通孔,用以约束刷头驱动轴26在所述孔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以上相应改型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双刷盘的刷头。参照图14和15,在第三实施例中,双刷盘刷头50可拆卸地安装在手柄1上,双刷盘刷头50包括:刷头接口21、双刷盘刷头的刷头外壳52、刷头联接件23、第一刷盘54A、第二刷盘54B、第一清洁元件55A、第二清洁元件55B、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及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通过刷头接口21,双刷盘刷头50可拆卸地安装在手柄1上,手柄驱动轴11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运动。手柄驱动轴11插入刷头联接件23下端,合理设计手柄驱动轴11和刷头联接件23的配合区域形状(如用小平面紧配合),手柄驱动轴11驱动刷头联接件23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紧配地插入刷头联接件23上端,合理设计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刷头联接件23的配合区域形状(如对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进行局部滚花),可将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相对于刷头联接件23不可移动地联接在一起,并且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刷头联接件23具有相同的往复旋转轴线,所述往复旋转轴线为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即,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刷头联接件23都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运动。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穿过刷头外壳中部通孔523,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可以在刷头外壳中部通孔523中自由地往复旋转,此处的配合为工程中典型的可运动的轴孔配合。在双刷盘刷头的刷头外壳52的中部通孔523上方,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紧固地联接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上分布有双刷盘刷头主动轮通孔572,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的一部分可穿过双刷盘刷头主动轮通孔572,在刷头驱动轴56穿过双刷盘刷头主动轮通孔572后,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的配合区域563(图中未示出)进入双刷盘刷头主动轮通孔572,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的配合区域563的形状使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和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不可相对移动地固联在一起。在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的上方,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穿过双刷盘刷头的第一刷盘中空区域541A,在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的下方,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穿过双刷盘刷头的第二刷盘中空区域541B。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可自由地不受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干涉地绕各自的刷盘旋转轴线L3、L4往复旋转。在双刷盘刷头的第一刷盘中空区域541A上方,双刷盘刷头驱动轴顶端561插入双刷盘刷头外壳顶部孔521,双刷盘刷头驱动轴顶端561相对于双刷盘刷头外壳顶部孔521可以自由地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往复旋转。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上分别分布有第一清洁元件55A和第二清洁元件55B。所述双刷盘刷头外壳顶部孔521和所述双刷盘刷头外壳中部通孔523对中分布,即两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分别设有第一刷盘凸起和第二刷盘凸起以及相应的第一刷盘中空区域541A和第二刷盘中空区域541B。上述特征、功能、和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的配合与前面叙述的单一刷盘24所具有的特征、功能、和刷头驱动轴26的配合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双刷盘刷头的主动轮57分布有主动轮第一驱动部分571和主动轮第二驱动部分572,如前面所述,主动轮第一驱动部分571和主动轮第二驱动部分572可以为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也可以为球体或圆柱体。双刷盘刷头主动轮第一驱动部分571驱动相应的第一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使第一刷盘绕第一刷盘旋转轴线L3往复旋转,双刷盘刷头主动轮第二驱动部分572驱动相应的第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使第二刷盘绕第二刷盘旋转轴线L4往复旋转。第一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被分布在靠近第二刷盘的第一刷盘凸起下方。第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分布在靠近第一刷盘的第二刷盘凸起上方,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绕各自旋转轴线L3、L4始终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比如在某一时刻,第一刷盘54A绕第一刷盘旋转轴线L3逆时针旋转,第二刷盘54B则绕第二刷盘旋转轴线L4顺时针旋转。
由上所述,双刷盘刷头50的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具有相互平行的旋转轴线L3、L4,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绕各自旋转轴线L3、L4始终以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上分别分布有沿各自的刷盘旋转轴线L3、L4朝向远离各自清洁元件55A、55B的方向的刷盘凸起。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在相互靠近的刷盘凸起区域上分布有各自的从动轮从动部分,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上安装有与双刷盘的刷头驱动轴56不可相对移动的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上分布有分别和第一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以及第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相对应的主动轮第一驱动部分571和主动轮第二驱动部分572。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和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配合运动,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驱动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运动,双刷盘刷头主动轮57驱动从动轮从动部分运动,从而使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运动,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带动各自的清洁元件55A、55B运动,从而实现清洁作用。显然,双刷盘刷头50也可以设置两个刷头主动轮,它们分别布置在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的各自的刷盘凸起的远离刷头顶部的下方,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的各自的刷盘凸起的下方分布有各自的从动轮从动部分,从而,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绕各自旋转轴线L3、L4始终以相同的方向旋转。这种改型也都未超出本实用新型范围。
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穿过或进入双刷盘刷头第二刷盘中空区域541B和双刷盘刷头第一刷盘中空区域541A,并且被刷头外壳52的顶部孔521和/或中部通孔523约束在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52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做往复旋转运动。双刷盘刷头驱动轴56限制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沿各自刷盘旋转轴线L3、L4朝向清洁元件55A、55B的方向运动。在未安装双刷盘的刷头驱动轴56或驱动轴被损坏时,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不能实现往复旋转运动。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限制第一刷盘凸起和第二刷盘凸起在垂直于第一刷盘旋转轴线L3或第二刷盘旋转轴线L4方向上的运动,即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52限制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沿垂直于各自刷盘旋转轴线L3、L4方向的运动,而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52为静止部件。由于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52包含了运动的第一刷盘凸起和第二刷盘凸起,人体口腔组织接触不到运动的第一刷盘凸起和第二刷盘凸起,从而确保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伤害到口腔组织。不言而喻,本实用新型的刷头还可包括多于两个的刷盘,它们的结构基本如上所述,这些改型也都未超出本实用新型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手柄(1)可拆卸地联接的刷头接口(21)、刷头外壳(22)、刷头驱动轴(26)、联接手柄驱动轴(11)和刷头驱动轴(26)的刷头联接件(23)、至少一个刷盘(24)、分布于刷盘上的清洁元件(25)及与刷头驱动轴(26)紧固联接的主动轮(27);
其中,所述刷头外壳(22)设有对中分布的顶部孔(221)和/或中部通孔(223),所述顶部孔(221)和/或中部通孔(223)的中心线和刷头驱动轴轴线处于同一直线,刷头驱动轴(26)穿过刷头外壳中部通孔(223),刷头驱动轴(26)可以在刷头外壳(22)的顶部孔(221)和/或中部通孔(223)中自由地往复旋转并被所述顶部孔(221)和/或中部通孔(223)约束在刷头外壳(22)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作往复旋转运动;
所述主动轮(27)上分布有主动轮通孔(272,372A,372B),部分刷头驱动轴可穿过主动轮通孔(272,372A,372B),在部分刷头驱动轴穿过主动轮通孔(272,372A,372B)后,刷头驱动轴和主动轮的配合区域进入主动轮通孔(272,372A,372B),该配合区域的形状使得刷头驱动轴(26)和主动轮(27)不可相对移动地固联在一起;
所述刷盘(24)上分布有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向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的刷盘凸起(245),刷盘凸起(245)上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271)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刷盘凸起(245)在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方向(L1)上设有刷盘中空区域(241),刷头驱动轴(26)穿过或进入该刷盘中空区域(241),刷头驱动轴(26)限制刷盘(24)沿刷盘旋转轴线(L2)朝向清洁元件(25)方向运动,并且在未安装刷头驱动轴(26)或驱动轴被损坏时,刷盘(24)不能作往复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孔(221)包括盲孔或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27)设有驱动部分(271),该驱动部分位于以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为中心线、远离清洁元件(25)的一侧,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和刷盘旋转轴线(L2)彼此基本垂直,因而可将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从远离主动轮(27)的位置沿刷盘旋转轴线(L2)从清洁元件(25)指向主动轮(27)的方向越过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安装到和主动轮驱动部分(271)的正确配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驱动部分(271)为一个锥齿轮中的单一锥形齿,其沿刷盘旋转轴线(L2)远离清洁元件(25)的方向分布,在刷盘凸起(245)上朝向远离清洁元件(25)方向分布有和主动轮驱动部分(271)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该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为和所述主动轮(27)上的单一锥形齿相匹配的、由同一锥齿轮上两个相对的齿形面所形成的单个齿槽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7)设有大体为球体或圆柱体的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或371B),所述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343)在大致垂直于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方向上分布有二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且该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和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371B)之间存在运动间隙,该两个相互平行的小平面的平行面和主动轮驱动部分(371A,371B)相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驱动轴(26)被刷盘中空区域(241)包含的部分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朝上的长度大于主动轮(27)脱离与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243)配合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驱动轴由金属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外壳(22)的头部还包括凹形区域(224),该凹形区域限制刷盘凸起(245)沿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所述刷头外壳(22)限制刷盘(24)沿垂直于刷盘旋转轴线(L2)方向的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盘凸起(245,345)上分布有刷盘旋转表面(242,342),刷头外壳头部凹形区域(224)的侧面分布有刷头外壳内表面(222),所述刷盘旋转表面(242,342)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或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所述刷头外壳内表面(222)是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柱体侧表面,或以刷盘旋转轴线(L2)为纵向轴线的整个或部分圆锥体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50)包括双刷盘,即,包括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第一刷盘(54A)和第二刷盘(54B)各自包括刷盘凸起,这些刷盘凸起上分布有与相应主动轮驱动部分(571,572)匹配的刷盘从动轮从动部分和沿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方向的刷盘中空区域(541A,541B)。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往复转动的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刷盘的刷头驱动轴(56)穿过或进入第一刷盘和第二刷盘的刷盘中空区域(541A和541B),并被刷头外壳(52)的顶部孔(521)和/或中部通孔(523)约束在双刷盘刷头(50)的刷头外壳(52)中绕刷头驱动轴旋转轴线(L1)作往复旋转运动。
CN201520328059.3U 2015-05-20 2015-05-20 往复转动的刷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8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8059.3U CN204798047U (zh) 2015-05-20 2015-05-20 往复转动的刷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8059.3U CN204798047U (zh) 2015-05-20 2015-05-20 往复转动的刷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8047U true CN204798047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805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8047U (zh) 2015-05-20 2015-05-20 往复转动的刷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80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243A (zh) * 2015-05-20 2015-08-12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往复转动的刷头
WO2016183815A1 (zh) * 2015-05-20 2016-11-24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往复转动的刷头
WO2023082876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清洁护理用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243A (zh) * 2015-05-20 2015-08-12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往复转动的刷头
CN104825243B (zh) * 2015-05-20 2016-05-18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往复转动的刷头
WO2016183815A1 (zh) * 2015-05-20 2016-11-24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往复转动的刷头
US10179037B2 (en) 2015-05-20 2019-01-15 Shanghai Shift Electrics Co., Ltd. Reciprocally rotatable brush head
WO2023082876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上海携福电器有限公司 清洁护理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5243A (zh) 往复转动的刷头
US20060174431A1 (en) Electric toothbrush
CN204798047U (zh) 往复转动的刷头
US7832043B1 (en) Toothbrush
CA2677800A1 (en) Powered toothbrush with two-sided moving head
ITGE930014A1 (it) Spazzolino da denti, antiplacca, motorizzato.
US8701236B2 (en) Electric toothbrush
CA2933912A1 (en) Brush head for an electric toothbrush
CN102186435A (zh) 具有旋转头部部件的刷子机构
GB2319170A (en) Power-driven toothbrush
US5173983A (en) Electric toothbrush having spirally arranged bristles
US8590091B2 (en) Dual motion powered toothbrush
CN103108609B (zh) 用于牙刷的刷头
JP2013537824A (ja) 電動歯ブラシ用の交換式ヘッド部
EP3298985B1 (en) Brush head capable of performing reciprocating rotation
KR101427839B1 (ko) 회전 칫솔
WO2022062189A1 (zh) 一种旋转型牙刷头
CN108309487B (zh) 一种电动牙刷及其工作方法
CN206836545U (zh) 一种牙刷装置
JP2003153923A (ja) 電動歯ブラシ
CN2566814Y (zh) 一种电动牙刷
JPH08224126A (ja) 電動回転歯ブラシ
US20150289959A1 (en) Electric Rotary Brush
CN110314008B (zh) 电动牙刷刷头
KR20130003953U (ko) 전동칫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