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5859U -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5859U
CN204795859U CN201520542607.2U CN201520542607U CN204795859U CN 204795859 U CN204795859 U CN 204795859U CN 201520542607 U CN201520542607 U CN 201520542607U CN 204795859 U CN204795859 U CN 204795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flexible pcb
adjacent
flexible circui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26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梅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uch Pla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梅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梅霞 filed Critical 李梅霞
Priority to CN2015205426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5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5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58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案为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包括:柔性电路板,通过铜导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相连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每两个电路逻辑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本案通过每两个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的布局方式,使得每两个相邻的焊盘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在相同焊盘数量和相同焊盘总长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相邻焊盘之间距离,达到现有技术方案的两倍,解决了触控屏(膜)焊接容易出现焊点虚焊和相邻焊点短路的问题,在实际焊接中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杜绝相邻焊盘的短路情况;通过在相隔一个焊盘的两焊盘之间添加绝缘层,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达到阻止焊盘因为焊锡溢出而导致的短路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屏的焊盘底座布局。
背景技术
投射式电容触控膜是一种封装微细导线为主的感应薄膜,集精确感应定位、柔性和高透明等优点为一体,用于12英寸以上触控屏的精确触控定位,还应用于精确互动投影。
投射式电容技术,是一种在玻璃或者透明薄膜表面制作横向和纵向电极阵列,利用这些横向和纵向的电极电容变化来检测手指的触控,而根据电容的产生方式的差别又分为两种类型:自电容触控膜和互电容触控膜。
自电容触控膜,在玻璃或者透明薄膜表面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成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这些横向和纵向的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这个电容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电容,也就是电极对地的电容。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屏体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在触摸检测时,自电容屏依次分别检测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电容的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的触摸坐标。自电容的扫描方式,相当于把触摸屏上的触摸点分别投影到X轴和Y轴方向,然后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计算出坐标,最后组合成触摸点的坐标。
互电容触控膜,在玻璃或者透明薄膜表面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它与自电容屏的区别在于,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也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电容的两极。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无论是自电容触控膜还是互电容触控膜,都需要将膜上的微细导线传感器通过柔性电路板延伸出来,而后通过柔性电路板和真实的驱动电路板连接,驱动电路板通过USB线连接控制主机,这样就实现完整的信号通路。
附图1描述了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贴合时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焊盘1和第二焊盘2是相邻的两个焊盘,从图中可以看出1和2非常接近,由于焊盘上的锡在焊接时会溅出,所以在焊接时容易发生短路的现象。目前的技术方案是,焊盘逐个依次等距排布,存在以下缺点:
1)柔性电路板的尺寸偏大,安装不方便,成本增加接近一倍。
2)柔性电路板相邻焊盘间距小,生产时为了防止短路,需要增加两道工序,以检测短路并且割断短路部分。
3)柔性电路板相邻焊盘间距小,所以容易造成短路,导致产品报废,柔性电路板相邻焊盘间的干扰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焊接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旨在缩减柔性电路板的生产工序,节约成本,提高焊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包括:柔性电路板3,通过铜导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相连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4,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电路逻辑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
优选的是,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8,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9,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电路逻辑相邻的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10,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平行且平齐,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于水平方向凸出,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第二柔性电路板在几何分布上错开,即不处于垂直方向的同一条垂直线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中,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1,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
优选的是,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中,还包括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12,其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平行且平齐,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相邻且交错。
优选的是,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中,还包括第二绝缘层13,其位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案通过每两个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的布局方式,使得每两个相邻的焊盘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在相同焊盘数量和相同焊盘总长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相邻焊盘之间距离,达到现有技术方案的两倍,解决了触控屏(膜)焊接容易出现焊点虚焊和相邻焊点短路的问题,在实际焊接中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杜绝相邻焊盘的短路情况;通过在相隔一个焊盘的两焊盘之间添加绝缘层,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达到阻止焊盘因为焊锡溢出而导致的短路现象。从而缩减了柔性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检测短路、割断短路部分的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焊接效率,并消除了因短路带来的干扰、产品报废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背景中的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中的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中的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焊盘,2-第二焊盘,3-柔性电路板,4-柔性电路板的焊盘,5-触控膜将要和柔性电路板的焊盘4进行连接的部分,6-触控膜内部的导线布局,7-触控膜,8-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9-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10-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11-第一绝缘层,12-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13-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包括:柔性电路板3,通过铜导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相连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4,每两个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
图2描述了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此用虚线代表触控膜的布局,实际布局较复杂,在此省略。图2中,5是触控膜将要和柔性电路板的焊盘4进行连接的部分,6是触控膜内部的导线布局,7是触控膜。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8,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10在电路逻辑上是相邻的两个焊接点,而在图3中物理的几何分布上已经左右错开,在图3中不处于上下垂直方向的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包括图3中柔性电路板焊盘9和柔性电路板焊盘10在电路逻辑上是相邻的两个焊接点,而在图3中物理的几何分布上已经左右错开,在图3中不处于上下垂直方向的同一条垂直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包括图3中柔性电路板焊盘8和柔性电路板焊盘9在电路逻辑上是中间相隔一个焊接点的两个焊盘,而在图3中物理的几何分布上已经处于上下垂直方向的同一条垂直线上,而在图3中此二焊盘在物理的几何分布上的上下垂直方向中间间隔了两个焊盘的距离。图3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膜和柔性电路板贴合时的示意图,可以看到每两个相邻的焊盘已经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在相同焊盘数量和相同焊盘总长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相邻焊盘如图3中的焊盘8和焊盘9之间距离达现有解决方案的两倍,所以在实际焊接中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杜绝相邻焊盘的短路情况。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1,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达到阻止焊盘8和9焊锡溢出而导致和它们中间连接焊盘10的铜导线短路的现象。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12,其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10平行且平齐,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焊盘9相邻且交错。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绝缘层13,其位于所述图3中的焊盘10和焊盘12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达到阻止图3中的焊盘10和焊盘12焊锡溢出而导致和它们中间连接焊盘9的膜中的传感导线短路的现象。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5)

1.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包括:柔性电路板(3),通过铜导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相连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4),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电路逻辑相邻的柔性电路板的焊盘相互交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8),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9),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电路逻辑相邻的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10),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平行且平齐,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于水平方向凸出,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第二柔性电路板在几何分布上错开,即不处于垂直方向的同一条垂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1),其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焊盘与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12),其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平行且平齐,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焊盘相邻且交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层(13),其位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焊盘与第四柔性电路板焊盘之间,用于覆盖其下的柔性电路板的铜导线。
CN201520542607.2U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607.2U CN204795859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607.2U CN204795859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5859U true CN20479585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260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859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58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65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李梅霞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N106598346A (zh) * 2017-01-03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58940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栅阵列印制电路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654A (zh) * 2015-07-24 2015-11-04 李梅霞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N106658940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球栅阵列印制电路板
CN106598346A (zh) * 2017-01-03 2017-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49564B2 (en) 2017-01-03 2020-05-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9344B (zh) 显示装置
CN10319778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134828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4203592U (zh) 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1923419A (zh) 设置一维电极的自电容触摸屏及其坐标数据处理方法
CN104991683A (zh)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204795859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N104461207A (zh) 单层电容式触摸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04883668U (zh) 无边框触摸屏
CN10391417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断线修复方法
CN102799329A (zh) 具有单层铟锡化合物电极的投射电容触摸屏面板
CN104063082A (zh) 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CN202453850U (zh) 触控面板
CN202351831U (zh) 具有屏蔽结构之触控面板
CN103105990A (zh) 单层电容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CN104076982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262491A (zh) 一种电容传感器
CN203894734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5025654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焊盘底座
CN203070265U (zh) 单层电容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CN204808255U (zh) 触控元件
CN104915044A (zh)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455186A (zh) 触控面板、其制造方法及应用其的显示设备
CN205656604U (zh) 一种信息输入终端
CN104881168A (zh) 丝网印刷式多点ogs触摸屏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6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 Kwun Tong Road,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Xiang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uzhou Touch Plane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Urumqi city Shuimogou district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plowshare Street No. 8 Building No. 4 Hospital No. 401 unit 2

Patentee before: Li Meixi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