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4266U - 一种无线充电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4266U
CN204794266U CN201520558482.2U CN201520558482U CN204794266U CN 204794266 U CN204794266 U CN 204794266U CN 201520558482 U CN201520558482 U CN 201520558482U CN 204794266 U CN204794266 U CN 204794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ayer
bag
coil
charg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84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运胜
张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u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r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r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r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84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4266U/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8230 priority patent/WO20162017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4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4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主控板和线圈;所述包包括隔层、夹层、包本体;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隔层中;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主控板内嵌于所述包本体的底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不管移动终端内置到充电包内充电还是放在充电包外充电,充电距离都会在2-8毫米的范围内,使得无线充电工作在最佳状态,主控板和电池设置于充电包的外侧,进一步减少了充电距离,主控板能更好的布局。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包。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源几乎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能量补给来源,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逐渐普及,智能硬件概念的不断推广,将移动电源,无线充电技术和包结合将会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一个时尚元素。
QI标准要求: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必须在2-8毫米范围内才能使无线充电发挥到效率比较好的水平,否则出现发热,当距离低于2毫米的时候将出现通讯中断的现象;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中心点偏移超过10毫米,无线充电的效率也是比较低,损耗大,发热现象严重,用户体验感不好。当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包,往往是将电源、线圈、控制电板和包简单的整合,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例如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距离过近,容易引起移动终端充电反复断开;若电池和控制电板安装于包内,也会增加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的距离,并且,控制电板的布局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包,能够保证不管移动终端内置到充电包内充电还是放在充电包外充电,充电距离都会在2-8毫米的范围内,使得无线充电工作在最佳状态,主控板和电池设置于充电包的外侧,进一步减少了充电距离,使得主控板能更好的布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主控板和线圈;所述包包括隔层、夹层、包本体;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隔层中;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主控板内嵌于所述包本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充电包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内嵌于所述包本体远离所述夹层的一端,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包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夹层和隔层的表面边缘,用于吸合所述夹层和隔层
其中,所述充电包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线圈的表面,所述垫片的两端分别是隔层和线圈。
其中,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其中,所述充电包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包本体的内部,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包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包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开关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其中,所述夹层尺寸与移动终端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将移动终端放入包内充电。
其中,所述夹层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其中,所述夹层与所述线圈位置具有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板内嵌于所述包本体的底部,一方面很好的利用了包本体底部的无效空间,主控板能更好的布局;另一方面,位于所述隔层内的线圈不需要做更多的防护,夹层可以做的更薄,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距离,保证充电距离在2-8毫米的范围内,无线充电包在最佳充电距离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包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包的开关和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包的电池和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包充电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包,12.主控板,13.线圈,14.电池,15.磁铁,16.垫片,17.充放电接口,18.开关,19.移动终端,111.隔层,112.夹层,113.包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和图3,一种无线充电包包括:包11、主控板12和线圈13;包11包括隔层111、夹层112、包本体113;线圈13设置于隔层111中;主控板12与线圈13连接,主控板12内嵌于包本体113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主控板12安装在包本体113的底部,位于包本体113两侧的连接处,并且主控板12包裹在包本体113内,在布局上具有更大的空间,相比较将主控板安装在隔层内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能减少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距离,使其符合QI标准要求,保证充电距离在2-8毫米的范围内,无线充电工作在最佳状态,主控板空间布局大,安装更容易,也有利于提高手包的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无线充电包还包括电池14,电池14内嵌于包本体113远离夹层112的一端,电池14与主控板12连接。电池14安装在移动终端充电的对侧,一方面,不会增加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距离,影响无线充电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电池14形状更多样化,电池14厚度更小,体积更大,容量更大,方便安装。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14安装的位置必须是线圈13发射信号端的异侧,否则容易造成线圈13对电池进行加热,提高了充电包的温度,对电池也有一定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磁铁16,磁铁16设置于夹层112和隔层111的表面边缘,用于吸合夹层112和隔层111。磁铁所起的作用是在充电包闭合时,减少充电包内的线圈13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的距离,保证充电距离在2-8毫米,使充电包无线充电效率正常发挥,减少能耗,减少发热,降低包内部的温度,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
充电包还包括垫片16,垫片16设置于线圈13的表面,垫片16的两端分别是隔层111和线圈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垫片16的材质要求为非金属材料,垫片16的厚度为1-3毫米。由于非金属具有对电磁波进行屏蔽的功能性,保证线圈13正常工作;垫片16的厚度加上包11内其它组件的厚度,能保证充电包内线圈13和移动终端19内的线圈(图未示)的距离在2毫米以上,使线圈13和移动终端19内的线圈之间不出现通讯中断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14为充电电池。
充电包还包括充放电接口17,充放电接口17设置于包本体113的内部,充放电接口17与电池14连接。充放电接口17与电池14连接,实现充放电功能,由于充放电接口17的位置比较隐蔽,在保证充放电接口17的正常的使用功能前提下,充电包具有很好的整体美观。
充电包还包括开关18,开关18设置在包本体113的外表面,开关18与主控板12连接。开关18控制主控板12的开启和关闭,优选的,开关18可为按键或触摸式的开关,开关18与包本体113融为一体,充电包具有很好的整体美观,并且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夹层112尺寸与移动终端19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将移动终端19放入包内充电。夹层112可根据移动终端19尺寸设计相应的尺寸。例如,移动终端19为智能手机,那么夹层112的尺寸一般可为4-6寸,若移动终端19为平板电脑,那么夹层112的尺寸一般可为7-11寸,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夹层112的尺寸设计与使用者的移动终端19尺寸相匹配,并与包的尺寸相适应。
进而,夹层112的数量不少于一个。由于夹层112的厚度较薄,对充电包内线圈13和移动终端19内的线圈的距离影响较小,对充电距离影响极小,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能保证包的无线充电功能正常使用。
并且,夹层112与线圈13位置具有对应关系。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包11闭合,位于夹层112内的线圈13中心点和位于隔层111内的移动终端19内的线圈中心点偏移距离不超过10毫米。夹层112对移动终端19起固定作用,防止移动终端19滑动,保证了充电包的正常充电功能,防止移动终端19出现严重发热或者根本无法充电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板内嵌于包本体底部,主控板充分利用了包本体的底部空间,主控板布局更合理,线圈与主控板不在同一个面,线圈不需要做更多的防护,夹层可以做的更薄,减少了充电包内的线圈和移动终端内的线圈距离,保证充电距离在2-8毫米的范围内,无线充电包在最佳充电距离下工作。可以进一步减小主控板对包厚度的影响,同时增加电池容量,使得包的厚度分布更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主控板和线圈;
所述包包括隔层、夹层、包本体;
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隔层中;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主控板内嵌于所述包本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内嵌于所述包本体远离所述夹层的一端,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夹层和隔层的表面边缘,用于吸合所述夹层和隔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线圈的表面,所述垫片的两端分别是隔层和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包本体的内部,所述充放电接口与所述电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包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开关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尺寸与移动终端的尺寸相匹配,用于将移动终端放入包内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充电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与所述线圈位置具有对应关系。
CN201520558482.2U 2015-06-16 2015-07-29 一种无线充电包 Active CN204794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8482.2U CN204794266U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无线充电包
PCT/CN2015/088230 WO2016201787A1 (zh) 2015-06-16 2015-08-27 一种无线充电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8482.2U CN204794266U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无线充电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4266U true CN204794266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8482.2U Active CN204794266U (zh) 2015-06-16 2015-07-29 一种无线充电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4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5966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孙杰 一种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5966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孙杰 一种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7132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479426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包
CN205355894U (zh) 一种感应充电移动旋转支架
CN203194822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机保护手袋
CN20470818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包
CN202750721U (zh) 一种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太阳能衣服
CN203261071U (zh) 一种可无线充放电的手机移动电源
CN207353872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7200814U (zh) 一种可拉伸太阳能充电手机壳
CN205831295U (zh) K6多功能充电钱包
CN201717916U (zh) 一种双电池供电手机
CN205004809U (zh) 太阳能磁悬浮无线充电装置
CN209300366U (zh) 一种耳机盒无线充电保护套
CN209119852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7705838U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02004493U (zh) 一种通用多功能无线充电套
CN20780152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座充
CN208112291U (zh) 一种翻盖式无线充电盒
CN203104059U (zh) 一种改进型移动充电器
CN202261447U (zh) 一种双电池结构手机
CN205624915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手机套
CN201957117U (zh) Lcd感应手机
CN201139428Y (zh) 蓄电池便捷火锅
CN204858753U (zh) 一种手机双向无线传电器
CN204794187U (zh) 多功能电子烟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6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100 Xinning Road, Gangzhao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ou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Dongjiang Haoyuan 12A1, Baocheng Distric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RIM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