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4316U -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4316U
CN204784316U CN201520424675.9U CN201520424675U CN204784316U CN 204784316 U CN204784316 U CN 204784316U CN 201520424675 U CN201520424675 U CN 201520424675U CN 204784316 U CN204784316 U CN 204784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tarber
retarder
series connection
hollow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4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24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4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4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4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包括缓速器的盖子、空心轴、壳体以及热交换器;空心轴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法兰盘与整车传动轴相连;热交换器横置,并与空心轴平行设置;盖子与壳体扣合,形成为定子和转子提供的独立的工作油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缓速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将热交换器横置,不仅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缓速器因轴向尺寸无法匹配主机厂部分布置空间小的车型问题,又能实现热交换器内油液通过放油口放出的目标,并且减少了串联缓速器的零件,降低了缓速器的重量。有利于缓速器更广泛的匹配主机厂的车型,节约液力缓速器成本、降低用户更换油液难度,增加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速器领域,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和人民对道路安全的重视,以及GB7258等一系列安全法规的出台(要求车长大于9m、总重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货车和专项作业车、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应装配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缓速器制动、排气制动、以及发动机制动等辅助制动形式加快走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并且排气制动现已成为大多数主机厂的标配。但随着广大用户对各种辅助制动的使用,慢慢体会到排气制动和发动机制动,制动力不足的缺点,尤其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山路较多且坡度较大的地方。这样缓速器制动,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主机厂和用户的注意。缓速器有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重量重量:175~450kg,持续制动功率:30kW,最高工作温度:~700℃,制动力热衰退明显,这一系列缺点注定其难有大的使用前景,因此液力缓速器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用以取代其它形式的辅助制动。
目前,现有的液力缓速器由定子、转子、空心轴、连接法兰、壳体、盖子、热交换器等组成。壳体和盖子给定子和转子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空心轴通过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为缓速器提供输入转速,连接法兰通过与传动轴相连接,将缓速器的制动力传输到整车的轮胎上。随着液力缓速器产生的制动力将整车速度降下来的,整车的的动能将转换成缓速器工作油液的热能,并需及时散发出去,防止油液温度过高导致缓速器油液碳化,及轴承、油封的损坏。热交换器由一一层层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缓速器工作时,热交换器内一层充满工作完流出的高温油液,一层充满着从整车流入得防冻液,这样防冻液将油液的热量带走,并由整车散热系统进行散发。
目前的热交换器采用横直的形式,这就导致缓速器轴向尺寸无法满足主机厂部分布置空间较小的车型,无法匹配。并且由于热交换器本身结构的原因无法在热交换器上设置单独放油口,这造成产品下线检测,以及用户使用产品后期维修保养困难的现象。国外相同类型的产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包括缓速器的盖子、空心轴、壳体以及热交换器;空心轴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法兰盘与整车传动轴相连;热交换器横置,并与空心轴平行设置;盖子与壳体扣合,形成为定子和转子提供的独立的工作油腔,该工作油腔通过缓速器壳体内部循环油道与油液池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热交换器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连接板,工作后的高温油液通过热交换器连接板进入热交换器中。
热交换器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出热交换器内油液的热交换器放油口螺堵。
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放出油池内油液的油池放油口螺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缓速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将热交换器横置,不仅能有效的解决现有缓速器因轴向尺寸无法匹配主机厂部分布置空间小的车型问题,又能实现热交换器内油液通过放油口放出的目标,并且减少了串联缓速器的零件,降低了缓速器的重量。有利于缓速器更广泛的匹配主机厂的车型,节约液力缓速器成本、降低用户更换油液难度,增加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热交换器的端部开设用于放出热交换器内油液的热交换器放油口螺堵,是热交换器内的油液不用将热交换器从壳体上拆下,就可以直接放出,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热交换器竖直形式的串联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器竖直形式的串联缓速器的油池放油口螺堵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池放油口螺堵位置示意图。
其中:1为盖子;2为空心轴;3为壳体;4为法兰盘;5为热交换器连接支架;6为热交换器;7为油池放油口螺堵;8为热交换器连接板;9为热交换器放油口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现有串联液力缓速器由盖子1、空心轴2、壳体3、法兰盘4、热交换器连接支架5、热交换器6等组成。其中,热交换器6竖直设置,盖子1和壳体3通过结合形成油液循环的油道、润滑油封的油道、储存工作油液的油池、以及为定子、转子提供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空心轴2通过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为缓速器转子提供转速。法兰盘4通过与整车传动轴相连将缓速器产生的制动力传输到整车后桥以及轮胎。热交换器6之间为定转子之间工作的油液进出热交换器6提供油道,并为热交换器6提供支撑。热交换器6将整车动能降低产生的热能散发到整车的防冻液内,进而给缓速器内的工作油液降温,避免温度太高对缓速器造成损害。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缓速器的盖子1、空心轴2、壳体3以及热交换器6;空心轴2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法兰盘4与整车传动轴相连;热交换器6横置,并与空心轴2平行设置;盖子1与壳体3扣合,形成为定子和转子提供的独立的工作油腔,该工作油腔通过缓速器壳体内部循环油道与油液池相连通。热交换器6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连接板8,工作后的高温油液通过热交换器连接板8进入热交换器6中。热交换器6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出热交换器6内油液的热交换器放油口螺堵9。壳体3上设置有用于放出油池内油液的油池放油口螺堵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有盖子1、空心轴2、壳体3、法兰盘4、热交换器连接板8、热交换器6等组成。相对现有串联液力缓速器,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6由竖直变为横置。本实用新型从缓速器盖子和变速箱的接合面到缓速器最后短的距离则由490mm变为466.9mm。同时,增加热交换器放油螺堵9,现有串联液力缓速器仅能放出油池内的油,热交换器内的油液只能将热交换器从壳体上拆下,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通过油池放油口螺堵将油池内的油放出,又能通过热交换器放油螺堵直接将热交换器内的油放出,降低了工作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缓速器零件减少、重量更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从气源取气,气体进入盖子和壳体结合形成的油池上方,油池内的工作油液在气压作用下通过缓速器壳体内部循环油道进入到缓速器盖子和壳体结合形成的定转子工作的独立空间内。缓速器空心轴通过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将转速传到转子上,从而搅动进入定转子之间的油液,进而将油液打到定子上,由于定子和转子的叶片方向不同,从而定子会将油液反方向打到转子上,给转子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通过转子传到空心轴上,进而传到法兰盘、传动轴上,最终形成对整车的制动力。同时工作后的高温油液会经过热交换器连接板进入到热交换器进行散热。当缓速器不工作时,会有部分油液留在热交换器内。为了减小缓速器的轴向尺寸,更加简单方便的放出热交换器内的油液,通过改变缓速器壳体及盖子等结构,难度较难,从而选择将热交换器竖直,在热交换器上新增放油口,新设计连接壳体和热交换器的连接板,这样缓速器轴向尺寸变短,热交换器内的油液通过放油口放出。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的盖子(1)、空心轴(2)、壳体(3)以及热交换器(6);空心轴(2)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法兰盘(4)与整车传动轴相连;热交换器(6)横置,并与空心轴(2)平行设置;盖子(1)与壳体(3)扣合,形成为定子和转子提供的独立的工作油腔,该工作油腔通过缓速器壳体内部循环油道与油液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6)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连接板(8),工作后的高温油液通过热交换器连接板(8)进入热交换器(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6)的前端面设置有用于放出热交换器(6)内油液的热交换器放油口螺堵(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用于放出油池内油液的油池放油口螺堵(7)。
CN201520424675.9U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Active CN204784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4675.9U CN204784316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4675.9U CN204784316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4316U true CN204784316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4675.9U Active CN204784316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43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768A (zh) * 2015-12-10 2016-03-02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N105697603A (zh) * 2016-03-01 2016-06-22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油量定位功能的液力缓速器
CN108533643A (zh) * 2018-05-29 2018-09-14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768A (zh) * 2015-12-10 2016-03-02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N105697603A (zh) * 2016-03-01 2016-06-22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油量定位功能的液力缓速器
CN108533643A (zh) * 2018-05-29 2018-09-14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N108533643B (zh) * 2018-05-29 2024-04-0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4316U (zh) 一种热交换器新布置形式的串联液力缓速器
CN103496321B (zh) 电机与行星减速器一体化动力传动系统
EP2759701B1 (en)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of renewable energy type
CN203023351U (zh) 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结构
CN101846156A (zh) 核发电立式高速准行星减速箱
CN104613106A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油液循环系统
CN105782155A (zh) 一种轻型乳化液马达
CN204060899U (zh) 一种新型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传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203272625U (zh) 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03868191U (zh) 双排前倾叶片液力缓速器
CN103475151A (zh) 带同轴行星齿轮的开关磁阻电机
CN103821851B (zh) 双排前倾叶片液力缓速器
CN103591246A (zh) 一种双腔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CN20345298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框架
CN110614923A (zh) 一种带中置式液冷电涡流缓速器的挂车车轴
CN106594250B (zh) 风电齿轮箱中行星轮系支撑轴承的润滑机构
CN108533643A (zh)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N203948227U (zh) 一种中型低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
CN208442180U (zh) 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CN204367909U (zh) 设置有电池降温保护机构的电动汽车
CN203570970U (zh) 双腔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CN202209359U (zh) 液力缓速器的花键轴
CN20173910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轮毂
CN104728409A (zh) 箱体夹层风冷大热功率行星减速箱
CN104675973A (zh) 箱体夹层风冷大热功率星轮减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