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4811U - 一种筷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筷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4811U
CN204764811U CN201520320763.4U CN201520320763U CN204764811U CN 204764811 U CN204764811 U CN 204764811U CN 201520320763 U CN201520320763 U CN 201520320763U CN 204764811 U CN204764811 U CN 204764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psticks
right half
half chopsticks
torsion spr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07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展
陈晓东
高寒
仓臣
陈留晓
刘玉忠
徐秀林
何丹丹
杨攀
谢平
潘贺丰
赵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3207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4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4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48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筷子,包括左半筷、右半筷、轴用扭簧;其中左右半筷的前端弯曲向下,后部开有半轴孔,后端内侧削有一定斜度的斜平面,后端外侧开设有从上到下的有一定深度的通槽型凹槽;左右半筷通过安装在半轴孔的轴用扭簧连接成可转动机构,扭簧的支杆分别卡在左右半筷的后部凹槽中,使得左右半筷自动张开,当张开到一定角度时,左右半筷后端的斜平面相撞,限制了左右半筷的进一步张开。本实用新型采用左右半筷弹性连接、可分离设计,方便拆下左右半筷进行清洗;利用弹簧回复力及后限位功能让左右两部分自动弹开,省去了筷子张开的这步手部动作;利用较大把手及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前端弯曲设计,降低了对使用者手指远节、中节的操作要求,使之无需专门学习拿起即可使用,且不分左右手,使手部操作更舒适、自然。本实用新型市场前景广阔,可用于幼儿园、中餐馆、日本餐馆、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医院住院部等。

Description

一种筷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筷子。
背景技术
就餐所用的筷子在东亚国家应用较为普遍。筷子通常为两根小而细的类圆棒,材质不同,外形轮廓单一,熟练使用这种筷子需要上肢,特别是手部,数十个关节与几十条肌肉的灵敏协调、恰当用力。对使用不便的人,如高龄老人或手功能障碍患者,则较难掌控;而且通常人们单手用筷(一般为右手),另只手不会使用,若会用筷子的手因受伤等原因暂时不能使用筷子时常给用餐带来不便。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日益开放,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东西方餐饮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外国人来到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方国家,同时更多的东方餐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非筷子国家的外国人在品尝到中国菜、寿司的同时,也时常遇到上述类似问题。因为,他们并非都会使用筷子,短时间内又难以掌握其中技巧,特别是第一次使用。会用筷子的那只手若因受伤等原因暂时不能使用筷子时,用另只手操作筷子时常给用餐带来不便。传统筷子对于手部受伤或手部残疾者不宜使用,部分传统有助力作用的筷子也需要手指配合使用,对于手指缺失者也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筷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筷子,包括:左半筷、右半筷、轴用扭簧,其中左右半筷的后端通过轴用扭簧连接在一起,组成自弹开的可转动连接结构。
所述左右半筷的前端对称向下弯曲,端头均设有食物防滑纹。
所述左右半筷的中间部位,即手握处设有铆接孔,铆接孔铆接有防滑手套,适合手部抓握。
所述左右半筷的后部内侧开有半轴孔,在半轴孔中装有轴用扭簧,使左右半筷以扭簧主体为转轴,组成可转动机构。
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外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从上到下的通槽,轴用扭簧的两个支杆分别卡在左右半筷的后部凹槽中,使得左右半筷以轴用扭簧主体为轴转动时,自动张开。
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内侧削有预定斜度的斜平面,使得左右半筷在轴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张开,张开到预定角度时,左右半筷的斜平面即相撞在一起,限制了左右半筷的进一步张开。
所述左右半筷可省去防滑手套和铆接孔,使得筷子结构更为简单,更易清洗。左右半筷的材料为塑料、木材或金属材料中可接触食物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左右半筷弹性连接、可快速分离设计,方便及时拆下左右半筷进行清洗;利用扭簧弹性回复力及后限位功能让筷子左右两部分自动分开,省去了进食时筷子张开合拢中的手部张开筷子的这步动作;利用粗大把手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弯曲设计,降低了对使用者手指远节、中节的操作要求,使之无需专门学习拿起即可使用,且不分左右手,使手部操作更舒适、自然,取食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市场前景广阔,可用于幼儿园、涉外中餐馆、日本餐馆、福利院、居家养老、个别医院住院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右半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半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半筷上的防滑把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轴用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右半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左半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图3、图4,一种筷子,包括左半筷3、右半筷1、轴用扭簧2,其中左右半筷3、1的后端通过轴用扭簧2连接在一起,组成自弹开的可转动连接结构。
参照图3、图4,配合参照图1、图2,所述左半筷3的前端37、右半筷1的前端17均弯曲向下,前端头分别设有食物防滑纹38、18。左右半筷前端弯曲设计,是为了在使用时,方便手部从上抓着筷子把手(套)使用;在放下时上下颠倒,前端(筷头)向上自然翘曲,防止筷头污染。
参照图3、图4、图5,配合参照图1、图2,左右半筷3、1的中间部位,即手握处34、14分别固定有防滑手套39、19,固定方法可以通过在左右筷中间开设铆接孔35、15,铆钉通过铆接孔35、15把防滑把手套39、19铆接上。防滑把手套较大,适合手功能障碍者的抓握。
参照图3、图4、图6,配合参照图1、图2,左右半筷3、1的后部内侧开有半轴孔33、13,在半轴孔33、13合起来组成轴孔中装有轴用扭簧2,使左右半筷3、1以轴用扭簧2的主体23作为转轴,组成可转动机构。
左右半筷3、1的后端外侧均开设有凹槽32、12,凹槽32、12为从上到下的通槽,有一定深度,轴用扭簧2的两个支杆22、21分别卡在左右半筷的后部凹槽32、12中,使得左右半筷3、1以轴用扭簧的主体23为轴转动时,筷子自动张开。
左右半筷3、1的后端内侧分别削有一定斜度的斜平面31、11,使得左右半筷3、1在轴用扭簧2的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张开时,张开到一定角度时,左右半筷的斜平面31、11就会相撞在一起,限制了左右半筷3、1的进一步张开。
参照图7、图8、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左右半筷3、1省去了把手套39、19,同时,两者未打铆接孔35、15,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简化,方便清洗。材料可以采用可接触食物的塑料、木材、金属类等。

Claims (13)

1.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筷、右半筷、轴用扭簧,其中左右半筷的后端通过轴用扭簧连接在一起,组成自弹开的可转动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前端对称向下弯曲,端头均设有食物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中间部位,即手握处设有铆接孔,铆接孔铆接有防滑手套,适合手部抓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中间部位,即手握处设有铆接孔,铆接孔铆接有防滑手套,适合手部抓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部内侧开有半轴孔,在半轴孔中装有轴用扭簧,使左右半筷以扭簧主体为转轴,组成可转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部内侧开有半轴孔,在半轴孔中装有轴用扭簧,使左右半筷以扭簧主体为转轴,组成可转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外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从上到下的通槽,轴用扭簧的两个支杆分别卡在左右半筷的后部凹槽中,使得左右半筷以轴用扭簧主体为轴转动时,自动张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外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为从上到下的通槽,轴用扭簧的两个支杆分别卡在左右半筷的后部凹槽中,使得左右半筷以轴用扭簧主体为轴转动时,自动张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内侧削有预定斜度的斜平面,使得左右半筷在轴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张开,张开到预定角度时,左右半筷的斜平面即相撞在一起,限制了左右半筷的进一步张开。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的后端内侧削有预定斜度的斜平面,使得左右半筷在轴用扭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张开,张开到预定角度时,左右半筷的斜平面即相撞在一起,限制了左右半筷的进一步张开。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可省去防滑手套和铆接孔。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半筷可省去防滑手套和铆接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筷子,其特征在于:左右半筷的材料为塑料、木材或金属材料中可接触食物的材料。
CN201520320763.4U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筷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4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0763.4U CN204764811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筷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0763.4U CN204764811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筷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4811U true CN204764811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076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4811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筷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4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9938A (zh) * 2017-08-29 2017-10-20 许昌市建安区第实验学校 一种长筷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9938A (zh) * 2017-08-29 2017-10-20 许昌市建安区第实验学校 一种长筷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4811U (zh) 一种筷子
CN206414111U (zh) 学习型通用中式筷
CN104825028A (zh) 食物夹取装置
CN204670862U (zh) 连体筷子
CN204683239U (zh) 食物夹取装置
CN104856534B (zh) 具有限位功能的一种可快拆式筷子
CN204670859U (zh) 折线形连体筷子
CN201861342U (zh) 插套式勺子
CN202154420U (zh) 一种防烫碗
CN104771043B (zh) 柔性关节连接的抓握式筷柄
CN208988396U (zh) 一种适宜老年人用的汤匙
CN200977027Y (zh) 把手碗
CN204862448U (zh) 剪刀形食品夹具
CN201205174Y (zh) 两用勺子
CN201104738Y (zh) 筷子助持把手
CN204862447U (zh) 夹钳形餐具
CN204654496U (zh) 筷子柄
CN201542312U (zh) 一种筷子使用辅助装置
CN210330218U (zh) 一种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多功能餐具
CN216147746U (zh) 一种婴幼儿用的便携式餐碗
CN202714231U (zh) 一种防止油渍手指套
CN202950458U (zh) 一种筷子勺子一体化餐具
CN208510566U (zh) 一种多功能筷子
CN201847314U (zh) 一种带把手的碗
CN2741456Y (zh) 一种方便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