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3845U -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 Google Patents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3845U
CN204763845U CN201520361232.XU CN201520361232U CN204763845U CN 204763845 U CN204763845 U CN 204763845U CN 201520361232 U CN201520361232 U CN 201520361232U CN 204763845 U CN204763845 U CN 204763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diapire
vacuum breaker
handl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12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Ruis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Ruis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Ruis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Ruis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612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3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3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38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袋。一种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包括袋身,袋身包括袋口折边、底壁、前侧壁和后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都设有端部穿过袋口内折边且被袋口内折边完全覆盖的提手绳,底壁下表面设有前后吸盘,前后吸盘都包括外吸盘、连接座和拉索,外吸盘设有第一破真空通道、第一密封头和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第一密封头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前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前吸盘的前方,后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后吸盘的后方。本实用新型具有拎手绳不会干涉物品的取放及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衣服造成损伤、能够牢固地搁置在地面上且能够轻松地提离地面的优点,解决了提手绳影响物品取放和使用时的安全性、纸袋搁置在地面上时容易倾倒的问题。

Description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袋,尤其涉及一种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背景技术
纸袋是指由纸制作而成的袋子,有着低碳环保可以回收利用的优点。所以的纸袋都包括上端开口的袋身,袋身包括底壁和设置于底壁上的筒形侧壁。侧壁有的为椭圆筒形(即圆体纸袋)、此时侧壁仅包含前侧壁和后侧壁,有的为四棱柱形(即方形纸袋),图1即为方形纸袋的袋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方向纸袋的袋身1包括底壁17和侧壁,侧壁包括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为了便于将方形纸袋合拢,会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痕线15,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痕线16,通过使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沿竖痕线15折叠,底壁17沿前侧壁11的横痕线16弯折而合拢到前侧壁11上或底壁17沿后侧壁12的横痕线16弯折而合拢到后侧壁12上而将袋身1的收拢。
为了便于携带,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外部会设置提手绳,提手绳的端部是裸露在袋身的内部的。
现有的设有提手绳的纸袋存在以下不足:搁置在地面上时容易产生倾倒现象;提手绳的端部裸露在袋身内部,影响在袋身内取放物品,会划伤存放在袋体内的物品;使用过程中提手绳突出袋身外表面的部分容易同人体之间产生刮擦,对使用者的衣服和身体造成损伤,因此使用时的安全性差;由于横痕线的存在,导致使用时侧壁容易产生向前或向后弯折倾倒的现象,使得给袋身内存放物品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拎手绳不会干涉物品的取放且不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衣服造成损伤的、能够牢固地搁置在地面上且能够轻松地提离地面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解决了提手绳影响物品取放和使用时的安全性、纸袋搁置在地面上时容易倾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个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袋身张开时不会沿横痕线去折弯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解决了现有的袋身张开后容易产生沿横痕线处折弯而导致的将物品装入袋内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包括上端开口的袋身,所述袋身包括底壁和设置在底壁上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都设有提手绳,所述袋身设有袋口内折边,所述提手绳的端部穿过所述袋口内折边,所述袋口内折边完全覆盖住提手绳的端部,所述底壁下表面的前端设有前吸盘、后端设有后吸盘,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都包括外吸盘、设置于外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连接座和将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底壁的拉索,所述第一破真空通道内设有第一密封头和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所述第一密封头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前吸盘的前方,所述后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后吸盘的后方。不拉拉索时,在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密封头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道。当本实用新型搁置在地面上时,外吸盘受到挤压而产生真空、从而将本实用新型以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当要拎起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会抓住提手绳上提前侧壁和后侧壁,前侧壁上提时会带动底壁的前端向上弯曲,前侧壁向上弯曲时通过拉索使得前吸盘的第一密封头不能够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道且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储能、从而实现对前吸盘的破真空;同理后侧壁上提时会带动底壁的后端向上弯曲,后侧壁向上弯曲时通过拉索使得后吸盘的第一密封头不能够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道且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储能、从而实现对后吸盘的破真空,从而使得将本实用新型拎起时仍旧轻松省力。也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牢固地进行固定、又能够轻松地被提取。提手绳由袋口内折边穿入并夹持在袋口内折边和袋身之间,提手绳不会突出于袋身的外表面、克服了使用过程中拎手损伤使用者的衣服与身体的问题和端部干涉物体取放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前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所述后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能够根据方便顺畅地通过底壁驱动拉索去开启第一密封头。工作时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都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痕线,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内都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洞,所述洞内设有立杆,所述洞的下端位于所述横痕线的下方,所述横痕线和所述洞的下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立杆的高度,所述横痕线和所述洞的上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立杆的高度。当要将袋身合拢时,则使袋身翻转到袋口朝下而使得立杆滑动到洞的上端内,由于横痕线进和洞的上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立杆的高度,所以立杆不会延伸到横痕线处,也即立杆不会干涉袋身的正常合拢。当袋身撑开而处于底壁朝向的状态时,立杆滑动到洞的下端内,由于横痕线进和洞的下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立杆的高度,所以立杆会延伸到横痕线处,从而起到防止袋身沿横痕线折弯的作用。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都还包括第二破真空通道和位于外吸盘内的内吸盘,内吸盘和外吸盘之间形成吸附沟,所述第二破真空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吸盘,所述第二破真空通道内设有第二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闭合弹簧,所述第二密封头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搁置在地面上时,外吸盘和内吸盘都受到挤压,使得外吸盘的内吸盘都产生负压,也即通过外吸盘和内吸盘一起进行吸附而将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当受到振动或瞬间冲击力而使外吸盘的吸附处产生瞬间局部脱开时,在内吸盘的作用下、当瞬间冲击力消失后外吸盘会重新恢复而进行吸附,使得吸盘受到瞬间冲击而产生局部瞬间断开时不会产生破真空现象,且吸附力的下降量会较小即仍旧保持良好的吸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前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所述后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能够根据方便顺畅地通过底壁驱动拉索去开启第二密封头。第二密封头开启时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吸盘的吸附端超出所述外吸盘的吸附端。因为外吸盘是位于外部的,有否吸附上是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的,而内吸盘是否吸附上是不能够直观地看到的,所以如果外吸盘超出内吸盘则存在以下不足:按压力小了则可能内吸盘没有吸附上、为了确保内吸盘吸附上则需要用较大的力进行按压,而该力到底多大和持续多长时间难以掌握,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力气浪费和时间浪费。本技术方案则只要外吸盘吸附上时内吸盘必定已经吸附上,所以使用时能够方便省力快速地确保内吸盘吸附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提手绳的端部不会对袋内物品的取放产生干涉,提手绳不会损伤使用者的身体及衣服;袋身能够可靠地搁置的地面上而不产生倾倒现象;提起本实用新型时吸盘能够同步自动破真空,从而使得虽然设置了吸盘但是仍旧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缺少地拎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方形纸袋的袋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袋身1、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竖痕线15、横痕线16、底壁17、洞18、袋口内折边19、前吸盘2-1、后吸盘2-2、第二破真空通道21、第二密封头22、第二密封头闭合弹簧221、外吸盘23、内吸盘24、连接座25、拉索26、吸附沟27、第一破真空通道28、第一密封头29、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291、前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31、后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32、立杆4、提手绳5、提手绳的端部51、横痕线和洞的下端壁之间的距离L1、立杆的高度L2、横痕线和洞的上端壁之间的距离L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2,一种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包括上端开口的袋身1。袋身1包括底壁17和侧壁,侧壁包括前侧壁11、后侧壁12、左侧壁13和右侧壁(被剖掉看不到)。左侧壁和右侧壁14上都设置有竖痕线15。竖痕线15沿上下方向延伸。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上设置横痕线16,横痕线16沿左右方向延伸。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都设有提手绳5。袋身1还设有袋口内折边19。提手绳的端部51穿过袋口内折边19。袋口内折边19完全覆盖住提手绳的端部51。底壁17下表面的前端设有前吸盘2-1。底壁17下表面的后端设有后吸盘2-2。前吸盘2-1和后吸盘2-2的结构相同。后吸盘2-2包括外吸盘23、内吸盘24、连接座25和拉索26。外吸盘23同底壁17连接在一起。内吸盘24设置于外吸盘23内。内吸盘的吸附端241超出外吸盘的吸附端231。内吸盘和外吸盘之间形成吸附沟27。拉索26将连接座25同底壁17连接在一起。前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31位于前吸盘2-1的前方。后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32位于后吸盘2-2的后方。
参见图3,外吸盘23设有第一破真空通道28。第一破真空通道28内设有第一密封头29和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291。第一密封头29同连接座25连接在一起。前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后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内吸盘24设置有第二破真空通道21。第二破真空通道21内设有第二密封头22和第二密封头闭合弹簧221。第二密封头22同连接座25连接在一起。前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后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
参见图2和图3,当本实用新型隔震在地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物体上,用地面仅仅是为了描述方便)上,外吸盘23和内吸盘24都收到挤压而使得内吸盘24内和吸附沟27内都产生真空,从而使得袋绳1通过前吸盘2-1和后吸盘2-2吸附住进行固定。当要取走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抓住两根提手绳5使得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上提。前侧壁11上提时会带动底壁17的前端(即图中左端)向上弯曲,前侧壁11向上弯曲时通过前吸盘2-1中的拉索26使得前吸盘的第一密封头29不能够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28和第二密封头22不密封住第二破真空通道21,从而实现对前吸盘2-1的破真空;同理后侧壁12上提时会带动底壁17的后端向上弯曲,后侧壁12向上弯曲时通过后吸盘2-2中的拉索26使得后吸盘的第一密封头29不能够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道28和第二密封头22不密封住第二破真空通道21,从而实现对后吸盘2-2的破真空。因此拎起本实用新型时轻松省力。当不手提前后侧壁是,在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291的作用下、第一密封头29重新密封住第一破真空通道28,在第二密封头闭合弹簧221的作用下、第二密封头22重新密封住第二破真空通道21。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前侧壁11和后侧壁12内都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洞18。洞18内设有立杆4。洞18的下端位于横痕线16的下方。横痕线和洞的下端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立杆的高度L2。横痕线和洞的上端壁之间的距离L3大于立杆的高度L2。
在本发明中,当要折叠而合拢袋身时,使袋身1翻转到袋口朝下而使得立杆4滑动到洞18的上端内,此时立杆4的下端不会延伸到横痕线16处,使得立杆4不会干涉袋身1的正常合拢。当袋身1撑开而处于底壁17朝向的状态时,立杆4滑动到洞18的下端内(即图中状态),此时立杆4的上端会高于横痕线16处,从而起到防止袋身1沿横痕线16折弯的作用。

Claims (7)

1.一种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包括上端开口的袋身,所述袋身包括底壁和设置在底壁上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都设有提手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设有袋口内折边,所述提手绳的端部穿过所述袋口内折边,所述袋口内折边完全覆盖住提手绳的端部,所述底壁下表面的前端设有前吸盘、后端设有后吸盘,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都包括外吸盘、设置于外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连接座和将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底壁的拉索,所述第一破真空通道内设有第一密封头和第一密封头闭合弹簧,所述第一密封头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所述前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前吸盘的前方,所述后吸盘的拉索同底壁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后吸盘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所述后吸盘的第一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都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痕线,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内都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洞,所述洞内设有立杆,所述洞的下端位于所述横痕线的下方,所述横痕线和所述洞的下端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立杆的高度,所述横痕线和所述洞的上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立杆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盘和后吸盘都还包括第二破真空通道和位于外吸盘内的内吸盘,内吸盘和外吸盘之间形成吸附沟,所述第二破真空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吸盘,所述第二破真空通道内设有第二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闭合弹簧,所述第二密封头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前吸盘的前侧,所述后吸盘的第二破真空通道位于后吸盘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盘的吸附端超出所述外吸盘的吸附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盘的吸附端超出所述外吸盘的吸附端。
CN201520361232.XU 2015-05-31 2015-05-31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3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1232.XU CN204763845U (zh) 2015-05-31 2015-05-31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1232.XU CN204763845U (zh) 2015-05-31 2015-05-31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3845U true CN204763845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123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3845U (zh) 2015-05-31 2015-05-31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3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2261U (zh) 绳绳配合封口的设有提手绳和提手孔的纸袋
CN204763849U (zh) 雌雄扣合带封口的设有提手孔与内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45U (zh) 提手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76554U (zh) 吸附固定式纸袋
CN204763831U (zh) 绳孔配合封口的设有提手孔与内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50U (zh) 绳柱配合封口的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41U (zh) 绳柱配合封口的吸附固定式纸袋
CN204763844U (zh) 设有提手孔和外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47U (zh) 提手外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56U (zh) 绳绳配合封口的外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32U (zh) 袋口可收拢的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55U (zh) 绳孔配合封口的外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51U (zh) 袋口可收拢的设有提手孔与内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38U (zh) 雌雄扣合带封口的内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54U (zh) 绳孔配合封口的设有提手孔与外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53U (zh) 袋口可收拢的设有提手孔与外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48U (zh) 吸附固定式手提纸袋
CN204763857U (zh) 袋口可收拢的外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46U (zh) 绳柱配合封口的外置式双提绳纸袋
CN204763852U (zh) 绳柱配合封口的设有提手孔与外置提手绳的纸袋
CN204763830U (zh) 雌雄扣合带封口的吸附固定式手提纸袋
CN204776557U (zh) 设有双手提孔的纸袋
CN204763837U (zh) 袋口可收拢的设有提手绳和提手孔的纸袋
CN204763840U (zh) 绳柱配合封口的吸附固定式手提纸袋
CN204763839U (zh) 雌雄扣合带封口的双提手绳纸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