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8883U -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8883U
CN204758883U CN201520348970.0U CN201520348970U CN204758883U CN 204758883 U CN204758883 U CN 204758883U CN 201520348970 U CN201520348970 U CN 201520348970U CN 204758883 U CN204758883 U CN 204758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distribution frame
housing
line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89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嗣兵
胡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489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8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8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8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该多功能光纤配线架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的线路侧终端模块,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光缆进线口,每一个所述光缆进线口用于一根光缆伸入所述壳体。上述多功能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时,每一个光缆进线口只允许一根外部光缆进入壳体内,所以每根光缆是空间隔开的且很容易区分,因此,可以使光缆在光纤配线架内的固定开剥以及每一根光缆纤芯的标识记录等都很方便,并且可以使光纤配线架在维护管理过程中识别纤芯、调线等都很方便。因此,上述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维护及管理时都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背景技术
现在的光通信已经在长途干线和本地网中继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光纤化也已经成为接入网的发展方向。作为光传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配套设备,光纤配线架的容量、功能和结构都在不断地提升。
现有的在通信传输机房内的光纤配线架,一般包括一个线路侧光纤配线架和一个设备侧光纤配线架,外部光缆进入线路侧光纤配线架并在线路侧光纤配线架的线路侧终端模块内形成光缆终端,在开通业务时,需要从线路侧光纤配线架跳纤至设备侧光纤配线架,使设备侧光纤配线架的设备侧终端模块内形成光口终端。
由于目前各地光纤网络在不断扩展、且在新的光纤网建设中都尽量选用大芯数光缆,因此,光纤配线架的容量在不断提升,但是,目前所有光缆都通过一个光缆进线口进入光纤配线架内,当数十条光缆同时进入光纤配线架内时不易区分,因此容易导致在光纤配线架内安装光缆的过程中对每一条光缆的固定开剥、纤芯的标识记录等不方便,且容易导致光纤配线架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光缆纤芯识别、调线等都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该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维护及管理时都比较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的线路侧终端模块,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光缆进线口,每一个所述光缆进线口用于一根光缆伸入所述壳体。
上述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时,每一个光缆进线口只允许一根外部光缆进入壳体内,所以每根光缆是空间隔开的且很容易区分,因此,可以使光缆在光纤配线架内的固定开剥以及每一根光缆纤芯的标识记录等都很方便,并且可以使光纤配线架在维护管理过程中识别纤芯、调线等都很方便。
因此,上述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维护及管理时都比较方便。
优选地,所述多个光缆进线口成排设置,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从所述光缆进线口进入壳体内的光缆进行固定和保护的光缆固定装置,所述光缆固定装置包括与每排光缆进线口一一对应的光缆固定单元。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架体的设备侧终端模块;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保护跳接尾纤和/或业务尾纤的尾纤槽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壁、下壁、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形成沿所述前侧壁朝向后侧壁方向排列的线路侧配线区域和设备侧配线区域;其中: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光缆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且安装于所述架体顶部;所述尾纤槽道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安装于所述架体顶部。
优选地,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的光纤成端操作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壁;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的光口终端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
优选地,所述多个光缆进线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壁对应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的部位。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用于对光缆中引出的光纤进行固定和布线的多个光纤固定卡槽,安装于所述架体上。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与壳体右侧壁之间的多个跳接尾纤盘留盘,安装于所述架体。
优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与壳体左侧壁之间的多个业务尾纤盘留盘,安装于所述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从前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光纤配线架从后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内的架体2、安装于架体2的线路侧终端模块3,壳体1设有多个光缆进线口10,每一个光缆进线口10用于一根光缆伸入壳体1。
上述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时,由于每一个光缆进线口10只允许一根外部光缆进入壳体1内,所以每根进入壳体1内的光缆是空间隔开的且很容易区分,因此,可以使光缆在光纤配线架内的固定开剥以及每一根光缆纤芯的标识记录等都很方便,并且可以使维护管理过程中识别纤芯、调线等都很方便。
因此,上述光纤配线架在安装光缆、维护及管理时都比较方便。
如图1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的多个光缆进线口10可以为成排设置,并且,光纤配线架还可以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用于将从光缆进线口10进入壳体1内的光缆进行固定和保护的光缆固定装置4;该光缆固定装置4可以包括多个光缆固定单元,光缆进线口10可以设置为多排,每个光缆固定单元可以对应一排光缆进线口10,以将一排光缆引入壳体内并进行固定和保护,上述光缆固定单元的设置考虑了光纤的曲率半径等特性,可以维持光纤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优选地,多个光缆进线口10呈三排设置,光缆固定装置4包括三个光缆固定单元,每一个光缆固定单元对应一排光缆进线口10。进一步优选地,每个光缆固定单元可以包括引入并固定光缆的光缆固定卡、固定并保护纤芯的纤芯固定模块以及将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护套和加强芯连接高压防护接地装置的接地排。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光纤配线架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架体2的设备侧终端模块8;安装于壳体1内、用于保护跳接尾纤和/或业务尾纤的尾纤槽道7,上述尾纤槽道7的设置考虑了光纤的曲率半径等特性,可以维持光纤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传统的光纤配线架中,在开通业务时,需要从线路侧光纤配线架跳纤至设备侧光纤配线架,因此,导致跳接尾纤很长,并且,由于跳接尾纤细、轻、柔软等特点,安装时,需要安装于尾纤槽道或PVC管内,通过尾纤槽道或PVC管固定跳纤,而尾纤槽道或PVC管一般安装于通信机房内走线架上,从而导致通信机房内出现大量的槽道或PVC管,制约了馈线及其他线缆的安装,从而且导致机房内光纤配线架的施工、维护和管理不便。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架中,由于线路侧终端模块3和设备侧终端模块8都位于一个壳体1内,因此可以将尾纤槽道7安装于壳体1内,从而可以缩短跳接尾纤的长度,并且方便进行维护和管理,另外,也节省了机房内的空间,并且使得光纤配线架更加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壁11、下壁12、前侧壁13、后侧壁14、左侧壁15和右侧壁16,前侧壁13和后侧壁14分别设置成可打开或闭合的前门和后门;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形成沿所述前侧壁13朝向后侧壁14方向排列的线路侧配线区域和设备侧配线区域;其中:线路侧终端模块3位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内,设备侧终端模块8位于设备侧配线区域内。将壳体的前侧壁13和后侧壁14分别设置成前门和后门,则可以通过打开前门以对线路侧配线区域内的装置进行施工、维护和管理,通过打开后门以对设备侧配线区域内的装置进行施工、维护和管理,因此,可以使施工、维护和管理方便,并且,在不需维护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将前门和后门关闭,以使光纤配线架的外观更加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缆固定装置4可以位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内,尾纤槽道7可以位于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光缆固定装置4和尾纤槽道7都可以安装于架体2的顶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线路侧终端模块3的光纤成端操作面31朝向背离设备侧终端模块8的光口终端面81一侧,具体地,线路侧终端模块3的光纤成端操作面31可以朝向壳体1的前侧壁13,而设备侧终端模块8的光口终端面81可以朝向壳体1的后侧壁14。由于前侧壁13和后侧壁14分别设置成可打开和关闭的前门和后门,因此,将线路侧终端模块3的光纤成端操作面31和设备侧终端模块8的光口终端面81分别朝向前侧壁13和后侧壁14,可以方便进行线路侧终端模块3和设备侧终端模块8的熔接和调配线等操作,并方便进行维护管理。
上述光纤配线架具有广泛适应性,可以设计为模块式光纤配线架,当上述光纤配线架为模块式光纤配线架时,优选地,线路侧终端模块可以包括6个12芯一体化终端模块;设备侧终端模块可以包括多个72芯光口终端模块。
当然,上述光纤配线架并不限于模块式结构,也可以设计为抽屉式或者单元式光纤配线架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多个光缆进线口10可以设置于壳体1的上壁11对应于线路侧配线区域的部位。由于外部光缆成端于线路侧终端模块3,线路侧终端模块3位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内,因此,光缆进线口10设置于壳体1对应于线路侧配线区域的部位可以尽量缩短光缆在壳体1内的走线长度;并且,将光缆进线口10设置于壳体1的上壁11,且将光缆固定装置4安装于架体2的顶部时,光缆从光缆进线口10进入壳体1后可以直接通过光缆固定装置4进行固定和开剥,从而也可以避免光缆在壳体1内的走线过长,从而可以使得壳体1内的空间布局简洁,且可以节省空间。另外,由于光缆进线口10对应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则在壳体1外部可以直接通过光缆进线口10的位置区分出壳体1内的线路侧配线区域以及设备侧配线区域,并可以很快区分出前门和后门,因此,可以方便线路侧配线区域以及设备侧配线区域的区分和管理。
如图1所示,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光纤配线架还可以包括:位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内、用于对光缆中引出的光纤进行固定和布线的多个光纤固定卡槽5,该光纤固定卡槽5可以安装于架体2上,且该光纤固定卡槽5的设置考虑了光纤的曲率半径等特性,可以维持光纤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优选地,多个光纤固定卡槽5可以沿架体2的顶部到底部方向等间距地设置。
如图1所示,在上述四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光纤配线架还可以包括:位于线路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线路侧终端模块3与壳体1的右侧壁16之间的多个跳接尾纤盘留盘6,该跳接尾纤盘留盘6可以安装于架体2上,用于线路侧尾纤的盘留,该跳接尾纤盘留盘6的设置考虑了光纤的曲率半径等特性,可以维持光纤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优选地,多个跳接尾纤盘留盘6可以沿架体2的顶部到底部方向等间距地设置。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光纤配线架还可以包括:位于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设备侧终端模块8与壳体1的左侧壁15之间的多个业务尾纤盘留盘9,该业务尾纤盘留盘9可以安装于架体2,用于设备侧尾纤的盘留,该业务尾纤盘留盘9的设置考虑了光纤的曲率半径等特性,可以维持光纤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优选地,多个业务尾纤盘留盘9可以沿架体2的顶部到底部方向等间距地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跳接尾纤盘留盘6设置于线路侧终端模块3与壳体1的右侧壁16之间,而将业务尾纤盘留盘9设置于设备侧终端模块8与壳体1的左侧壁15之间,因此,可以为跳接尾纤和业务尾纤提供很大的盘留空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的线路侧终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光缆进线口,每一个所述光缆进线口用于一根光缆伸入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缆进线口成排设置,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将从所述光缆进线口进入壳体内的光缆进行固定和保护的光缆固定装置,所述光缆固定装置包括与每排光缆进线口一一对应的光缆固定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架体的设备侧终端模块;
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保护跳接尾纤和/或业务尾纤的尾纤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壁、下壁、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形成沿所述前侧壁朝向后侧壁方向排列的线路侧配线区域和设备侧配线区域;其中: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缆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且安装于所述架体顶部;
所述尾纤槽道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安装于所述架体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的光纤成端操作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壁;
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的光口终端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缆进线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壁对应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用于对光缆中引出的光纤进行固定和布线的多个光纤固定卡槽,安装于所述架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线路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所述线路侧终端模块与壳体右侧壁之间的多个跳接尾纤盘留盘,安装于所述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设备侧配线区域内、且位于所述设备侧终端模块与壳体左侧壁之间的多个业务尾纤盘留盘,安装于所述架体。
CN201520348970.0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Active CN204758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8970.0U CN20475888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8970.0U CN20475888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8883U true CN204758883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8970.0U Active CN20475888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88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2774A (zh) * 2019-11-29 2020-03-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尾纤固定及纤序记录装置
CN111239941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宿迁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光纤配线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2774A (zh) * 2019-11-29 2020-03-27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尾纤固定及纤序记录装置
CN111239941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宿迁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光纤配线架
CN111239941B (zh) * 2020-01-15 2022-04-08 宿迁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光纤配线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8883U (zh) 一种多功能光纤配线架
CN101846780A (zh) 一种通用的分路器一体化光纤分线盒
CN204903826U (zh) 一种新型光缆交接箱
CN102621646B (zh)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CN205427253U (zh) 一种中继箱
CN101806943B (zh) 准单面跳纤式光纤总配线架
CN201773203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4613468U (zh) 一种主干用分散存纤式免跳纤光缆交接箱
CN211348784U (zh) 一种光纤箱内置理线盒
CN201583709U (zh) 转型式户外机柜
CN202771068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9674061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05404923U (zh)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CN201974554U (zh) 一种多电信运营商共用的光分路器箱
CN202133809U (zh) 适用于三网合一的光纤配线架
CN217484553U (zh) 一种金属配线柜
CN201937596U (zh) 一种独立式光纤收发装置
CN201917695U (zh) 一种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CN205038382U (zh) 插片式光通讯配线箱
CN205484978U (zh) 一种新型三合一光缆交接箱
CN204666902U (zh) 一种双面单元板光纤总配线架
CN204302548U (zh) 一体式原址免割接扩容改造的光缆交接箱
EP3324230A1 (en) Frame for telecommunication lines
CN219997359U (zh) 光纤分线盒
CN218336808U (zh)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超高密度的mpo/mtp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