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4490U - 一种智能挂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挂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54490U CN204754490U CN201520426340.0U CN201520426340U CN204754490U CN 204754490 U CN204754490 U CN 204754490U CN 201520426340 U CN201520426340 U CN 201520426340U CN 204754490 U CN204754490 U CN 204754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body
- drive link
- motor
- locking bar
- arrang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937 lozen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9 mar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杆、传动杆、电机和指令控制电路;锁杆一端活动安装在锁体中,锁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储能弹簧,锁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槽;传动杆活动安装在锁体中,传动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复位弹簧,传动杆一端与锁杆限位槽配合实现开锁与上锁;电机安装在锁体中,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指令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并控制电机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钥匙即可实现开锁和上锁,解决钥匙携带不方便,开锁后容易将钥匙留在锁上,忘带钥匙而无法开锁,钥匙易于复制等问题,可以提高挂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挂锁。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挂锁通常包括锁体、锁芯、锁杆和钥匙,锁芯限位安装于锁体中,锁心上同时设置钥匙孔和弹子孔,弹子孔与设置在锁体上的让位孔对应,每一弹子孔中安装一个弹簧和两个高度不同的弹子。插入正确钥匙后,由于齿位高低不同,两弹子便被顶上了不同的高度,此时所有孔内的两颗弹子的分界与锁心的圆周等高,锁芯可以在锁体里转动,实现开锁。
[0003] 然而,传统挂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一,钥匙携带不方便,挂锁越多,所需携带的钥匙越多;二,开锁后容易将钥匙留在锁上造成安全隐患,也容易忘带钥匙而无法开锁;三,钥匙易于复制,使用较为不安全;四,锁心及钥匙易于磨损、生锈,导致挂锁使用寿命不长。
[0004] 为解决所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英国研制的磁性锁,奥地利设计的磁性编码锁,日本发明的带有磁盘旋转机构的磁性锁。八十年代后陆续研制出电子卡片锁、电子遥控锁、光控锁、声控锁、指纹锁、安全报警锁等。然而所述不同的挂锁依然存在不同的缺陷:有些使用寿命非常有限;有些使用环境不广阔,只能应用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些造价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挂锁,以提高挂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0006]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0007] —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杆、传动杆、电机和指令控制电路;锁杆一端活动安装在锁体中,锁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储能弹簧,锁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槽;传动杆活动安装在锁体中,传动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复位弹簧,传动杆一端与锁杆限位槽配合实现开锁与上锁;电机安装在锁体中,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指令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并控制电机转动。
[0008] 进一步,还包括转子和限位开关;转子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电机通过转子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转子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安装在锁体中的限位开关接触,限位开关与指令控制电路连接。
[0009] 进一步,限位凸起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凸起之间形成夹角。
[0010] 进一步,转子设置定位柱,定位柱偏离转子转轴设置,为偏心定位柱;传动杆另一端设置限位凹槽,偏心定位柱伸入限位凹槽中。
[0011] 进一步,定位柱设置为圆柱形,横截面为圆形。
[0012] 进一步,定位柱设置为椭圆柱形,横截面为椭圆形。
[0013] 进一步,锁杆限位槽上侧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对应设置楔形面,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插入锁杆限位槽实现上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脱离锁杆限位槽实现开锁。
[0014] 进一步,指令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处理器输入端分别与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连接,处理器输出端与电机连接。
[0015] 进一步,在锁体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处理器连接。
[0016] 进一步,在锁体上设置语音输出装置,语音输出装置与处理器连接。
[0017]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上锁时,外力作用于锁杆上,锁杆位移,传动杆一端插入锁杆限位槽中上锁。开锁时,指令控制电路得到开锁指令,开锁指令可以为指纹信息、密码信息或者红外信息等,指令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传动杆一端脱离锁杆限位槽,实现开锁,锁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弹起,开锁后,传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以便借助外力上锁。
[0018] 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钥匙即可实现开锁和上锁,解决钥匙携带不方便,开锁后容易将钥匙留在锁上,忘带钥匙而无法开锁,钥匙易于复制等问题,可以提高挂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0021]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开关安装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体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0028]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指纹开锁流程图;
[0029]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密码开锁流程图;
[003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指纹密码双重认证开锁流程图;
[0031]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入管理员指纹流程图;
[0032]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删除指纹或密码流程图;
[0033]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添加多名管理员指纹或密码流程图;
[0034]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添加用户指纹或密码方式一流程图;
[0035]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添加用户指纹或密码方式二流程图。
[0036] 标号说明
[0037] 锁体I 底壳11
[0038] 面壳12 锁杆2
[0039] 限位槽21 传动杆3
[0040] 限位凹槽31 电机4[0041 ] 指令控制电路5 处理器51
[0042] 指纹输入模块52 密码输入模块53
[0043] 显示屏54 语音输出装置55
[0044] 储能弹簧6 复位弹簧7
[0045] 转子8 限位凸起81
[0046] 定位柱82 限位开关9。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0048] 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1、锁杆2、传动杆3、电机4和指令控制电路5。
[0049] 锁杆2 —端活动安装在锁体I中,锁杆2与锁体I之间安装储能弹簧6,储能弹簧6为锁杆2提供动力,锁杆2另一端设置限位槽21。传动杆3活动安装在锁体I中,传动杆3与锁体I之间安装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 —端安装在锁体I上,复位弹簧7另一端安装在传动杆3上,复位弹簧7为传动杆3复位提供动力。传动杆3 —端与锁杆2限位槽21配合实现开锁与上锁。传动杆3 —端插入锁杆2限位槽21中上锁,传动杆3 —端脱离锁杆2限位槽21开锁。
[0050] 锁体I通常由底壳11和面壳12组成,锁杆2、传动杆3、电机4和指令控制电路5安装在底壳11中,然后用面壳12锁上,面壳12结构如图3所示。
[0051 ] 电机4安装在锁体I中,电机4驱使传动杆3作往复运动。指令控制电路5与电机4连接并控制电机4转动。指令控制电路5控制电机4转动的时间点和转动行程。
[0052]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子8和限位开关9。转子8安装在电机4转轴上,电机4通过转子8驱使传动杆3作往复运动,转子8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81,如图4所示,限位凸起81与安装在锁体I中的限位开关接触,限位开关与指令控制电路5连接。限位开关与转子8限位凸起81接触配合控制电机4转动行程。
[0053] 如图5所示,限位凸起81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凸起81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优选为90度,使得转子8转动时,在第一个限位凸起81转动270度时,第二个限位凸起81即与限位开关接触,输出停止电机4转动信号至指令控制电路5,指令控制电路5控制电机4停止转动,而转子8在惯性作用下,使得第一个限位凸起81转动至初始位置,开锁和上锁更为准确。
[0054] 为使得传动杆3往复运动较为稳定,转子8设置定位柱82,定位柱82偏离转子8转轴设置,为偏心定位柱82 ;传动杆3另一端设置限位凹槽31,如图6所示,偏心定位柱82伸入限位凹槽31中。电机4驱使转子8转动时,转子8驱使传动杆3往复运动。如图4所示,定位柱82可以设置为圆柱形,横截面为圆形。
[0055] 如图5所示,定位柱82优选为设置为椭圆柱形,横截面为椭圆形,使得传动杆3 —端插入锁杆2限位槽21中上锁时,定位柱82与传动杆3限位凹槽31之间的间隙很小,提尚上锁的稳定性。
[0056] 如图1所示,为方便传动杆3 —端插入锁杆2限位槽21中,锁杆2限位槽21上侧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3 —端对应设置楔形面,设置楔形面传动杆3 —端插入锁杆2限位槽21实现上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3 —端脱离锁杆2限位槽21实现开锁。
[0057] 如图7所示,指令控制电路5包括处理器51、指纹输入模块52和密码输入模块53。处理器51输入端分别与指纹输入模块52和密码输入模块53连接,处理器51输出端与电机4连接。处理器51可以为MSP430G2XXX。
[0058] 在锁体I上设置显示屏54,显示屏54与处理器51连接。在锁体I上设置语音输出装置55,语音输出装置55与处理器51连接。通常在锁体I中设置容置腔,容置腔中安装电源,电源为指令控制电路5供电。
[0059] 本实用新型上锁时,外力作用于锁杆2上,锁杆2位移,传动杆3 —端插入锁杆2限位槽21中上锁。
[0060] 开锁时,指令控制电路5得到开锁指令,开锁指令可以为指纹信息,如图8所示指纹开锁;也可以密码开锁,如图9所示;也可以为指纹密码双重认证开锁,如图10所示。可以在指令控制电路5的处理器51中添加或者删除指纹信息或者密码信息,如图11至图15所示。
[0061] 指令控制电路5接收到指纹信息或密码信息等开锁信息时,控制电机4转动,电机4驱使转子8开始转动,转子8限位凸起81触动限位开关,转子8转动驱使传动杆3作往复运动,传动杆3 —端脱离锁杆2限位槽21,实现开锁,此时,转子8限位凸起81再次触动限位开关,限位开关输出电机4停止转动信号给处理器51,电机4停止转动。
[0062] 锁杆2在储能弹簧6作用下弹起,开锁后,传动杆3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以便借助外力上锁。
[0063] 具体为,电压正常时:1、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指纹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指纹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不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4] 2、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密码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5] 3、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密码输入正确后输入指纹,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与指纹输入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6] 4、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指纹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指纹输入错误,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蜂鸣器告警输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7] 5、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密码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输入错误,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蜂鸣器告警输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8] 6、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密码指纹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指纹输入错误,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蜂鸣器告警输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69] 电压欠压时:1、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语音提示更换电池,指纹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指纹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70] 2、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语音提示更换电池,密码输入,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不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71] 3、键盘输入,超低功耗模式唤醒,语音提示更换电池,密码输入正确后输入指纹,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多次密码与指纹输入输入正确,输出电机驱动信号,输出OLED屏幕显示信号,语音引导输出,电机工作,限位检测开启检测,超低功耗处理器对比信号,语音提示,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锁杆、传动杆、电机和指令控制电路;锁杆一端活动安装在锁体中,锁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储能弹簧,锁杆另一端设置限位槽;传动杆活动安装在锁体中,传动杆与锁体之间安装复位弹簧,传动杆一端与锁杆限位槽配合实现开锁与上锁;电机安装在锁体中,电机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指令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并控制电机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和限位开关;转子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电机通过转子驱使传动杆作往复运动,转子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安装在锁体中的限位开关接触,限位开关与指令控制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限位凸起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凸起之间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转子设置定位柱,定位柱偏离转子转轴设置,为偏心定位柱;传动杆另一端设置限位凹槽,偏心定位柱伸入限位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定位柱设置为圆柱形,横截面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定位柱设置为椭圆柱形,横截面为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锁杆限位槽上侧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对应设置楔形面,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插入锁杆限位槽实现上锁,设置楔形面传动杆一端脱离锁杆限位槽实现开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指令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处理器输入端分别与指纹输入模块和密码输入模块连接,处理器输出端与电机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与处理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上设置语音输出装置,语音输出装置与处理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6340.0U CN204754490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智能挂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6340.0U CN204754490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智能挂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54490U true CN204754490U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6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263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54490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智能挂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5449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6930A (zh) * | 2016-08-21 | 2017-01-04 | 比奥香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锁 |
CN106652111A (zh) * | 2016-08-21 | 2017-05-10 | 比奥香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锁 |
CN107700969A (zh) * | 2017-08-21 | 2018-02-16 | 上海曼斐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钥匙锁 |
CN107740641A (zh) * | 2017-11-24 | 2018-02-27 | 大连北良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智能电子锁 |
CN108171836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深圳道尔法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指纹锁 |
-
2015
- 2015-06-19 CN CN201520426340.0U patent/CN2047544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6930A (zh) * | 2016-08-21 | 2017-01-04 | 比奥香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锁 |
CN106652111A (zh) * | 2016-08-21 | 2017-05-10 | 比奥香港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锁 |
CN107700969A (zh) * | 2017-08-21 | 2018-02-16 | 上海曼斐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钥匙锁 |
CN107740641A (zh) * | 2017-11-24 | 2018-02-27 | 大连北良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智能电子锁 |
CN108171836A (zh) * | 2017-12-27 | 2018-06-15 | 深圳道尔法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指纹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54490U (zh) | 一种智能挂锁 | |
CN203472260U (zh) | 一种带有活动外罩的指纹印章 | |
CN203490747U (zh) | 多方位智能门禁系统 | |
CN109356460A (zh) |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
CN204728836U (zh) | 一种智能挂锁电路装置 | |
CN204117224U (zh) | 指纹密码锁 | |
CN201671440U (zh) | 指纹挂锁 | |
CN204175049U (zh) | 一种霍尔感应密码锁 | |
CN104120923A (zh) | 一种指纹锁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2280305U (zh) | 一种机电防盗锁 | |
CN207436728U (zh) | 一种安全性智能锁 | |
CN201826640U (zh) | 机电一体化智能锁具 | |
CN203796000U (zh) | 一种微功耗电子密码挂锁 | |
CN202913798U (zh) | 一种机械钥匙纯备份的电子门锁 | |
CN206144290U (zh) | 一种智能锁应急开锁系统 | |
CN205277097U (zh) | 一种四钩式指纹旅行箱锁 | |
CN201679314U (zh) | 一种智能化低功耗指纹门锁 | |
CN205908129U (zh) | 一种动态数字密码指纹防盗锁 | |
CN204175044U (zh) | 机电结合防盗锁 | |
CN205277098U (zh) | 一种双钩式指纹旅行箱锁 | |
CN201521195U (zh) | 电子密码保险箱 | |
CN202956817U (zh) | 数码电子旋转拨盘密码锁 | |
TWI676728B (zh) | 電子鎖之操作方法 | |
CN205089082U (zh) | 一种插槽锁锁芯控制组件 | |
CN215212839U (zh) | 一种指纹把手电路复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8 Address after: Miaoli City,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is adjacent to No. 25 Linsen Street, No. 6 Shuiyuan Li, Miaoli City, Taiwan Patentee after: Chen Qiufeng Address before: Room 205, Unit 201, 39 Wanhai Road, No. 2, Xiamen Software Park,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Bojia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