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2334U -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2334U
CN204752334U CN201520452826.1U CN201520452826U CN204752334U CN 204752334 U CN204752334 U CN 204752334U CN 201520452826 U CN201520452826 U CN 201520452826U CN 204752334 U CN204752334 U CN 204752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floating bed
bed
bed frame
compl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2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劲
李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4528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2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2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23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和网床平面,所述网床平面设置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浮床框架为由多个竹竿围成的多边形的框架,所述网床平面由多个竹条相互纵横交错组成,且相邻所述竹条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竹条之间的间隙为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孔,所述网床平面的四边通过篾条与所述浮床框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竹制材料的生态浮床,材料来源可靠,工艺简单,便于现场加工制作;成型的浮床结构稳固,便于运送和维护;该浮床一次成型可重复使用5年以上,成本低,经济耐用;全竹的原材料,节能环保;种植孔大小可自由调整,便于植物布局,营造植物景观效果;适用于治理农村堰塘、河流等富营养化水体。

Description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竹材料的水上种植植物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也称人工生物浮床,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上,其上种植植物以形成生物群落,用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一种特殊构筑物。浮床制作的选材通常需要考虑材料来源的可靠性、材料的经济性、耐久性及污染性等问题。国外一般选用橡皮艇、废轮胎、钢材、椰子纤维等,用这些材料制作出来的浮床不仅美观,而且结构稳定、使用周期长,但造价较高,不适合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但是聚苯乙烯本身是一种白物污染物质,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抗风性较差;随后,PVC管制作的浮床以其质轻、组装方便、使用周期长等优点,逐渐成为浮床制作材料的另一重要来源,但是PVC管制作的浮床价格较高,很难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推广。竹制浮床以其环保、耐用、成本低廉,推广性强等优点,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的全竹制生态浮床,经济实用,纯竹材料制作,生态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和网床平面,所述网床平面设置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浮床框架为由多个竹竿围成的多边形的框架,所述网床平面由多个竹条相互纵横交错组成,且相邻所述竹条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竹条之间的间隙为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孔。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所述种植孔的大小来确定植物的种植密度。多个所述竹条之间互相咬合交织,插入植物后比较紧密,不容易松动。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为四边形的框架,优选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可根据水域的实际情况设置所述浮床框架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的四边框架由四个直径相同的竹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
优选地,四个所述竹竿分别通过篾条将其首尾捆绑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的四边的竹竿的直径范围为5cm-12cm的毛竹,优选为10cm。
优选地,所述网床平面为与所述浮床框架尺寸相同的四边形,其四边通过篾条与所述浮床框架捆绑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的至少相对的两边上分别设有竹片,多个所述篾条将所述浮床框架、所述网床平面的边缘及所述浮床框架上的所述竹片自下而上依次捆绑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篾条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篾条之间的间隔范围为20cm-40cm。
优选地,所述竹条的宽度范围为1.5cm-3cm。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竹制材料的生态浮床,制作材料来源可靠,制作工艺简单,便于现场加工制作;成型的浮床结构稳固,便于运送和维护;该浮床一次成型可重复使用5年以上,成本低,经济耐用;全竹的原材料,遵循了生态环保的原则;种植孔大小可自由调整,便于植物布局,营造植物景观效果;适用于治理农村堰塘、河流等富营养化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植物在种植孔内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浮床框架,2.网床平面,3.竹条,4.种植孔,5.篾条,6.竹片,7.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1和网床平面2,所述网床平面2设置在所述浮床框架1上,所述浮床框架1为由多个竹竿围成的多边形的框架,所述网床平面2由多个竹条3相互纵横交错组成,且相邻所述竹条3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竹条3之间的间隙为用于种植植物7的种植孔4。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所述种植孔4的大小来确定植物7的种植密度。多个所述竹条3之间互相咬合交织,插入植物7后比较紧密,不容易松动。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1为四边形的框架,优选为矩形。也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可根据水域的实际情况设置所述浮床框架1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1的四边框架由四个直径相同的竹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
优选地,四个所述竹竿分别通过篾条5将其首尾捆绑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1的四边的竹竿的直径范围为5cm-12cm的毛竹,优选为10cm。
优选地,所述网床平面2为与所述浮床框架1尺寸相同的四边形,其四边通过篾条5与所述浮床框架1捆绑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浮床框架1的至少相对的两边上分别设有竹片6,多个所述篾条5将所述浮床框架1、所述网床平面2的边缘及所述浮床框架1上的所述竹片6自下而上依次捆绑连接。为了保证植物7不完全被水淹没,将其放入水中时,令所述浮床框架1铺设所述网床平面2的一面朝上,利用竹竿的浮力,仅使植物7的根系没入水中。该全竹制生态浮床最好是边制作边下水,不可在岸边放置的时间过长,防止接头处的篾条5及篾条5因缺水枯萎而导致浮床松散,并且防止浮床框架1变形。
优选地,多个所述篾条5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篾条5之间的间隔范围为20cm-40cm。
优选地,所述竹条3的宽度范围为1.5cm-3cm。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的制作过程如下:
(1)浮床框架1的制作:选取直径10cm的粗细大致均匀的无破损的竹竿,将竹竿锯成长2m和长1m两种规格,用篾条5将两个2m和两个1m的竹竿首位连接固定,形成2m×1m的矩形框架。
(2)网床平面2制作:首先将竹竿切割成1.5cm-2cm宽的竹条3,竹条3长度为1m和2m,然后用四根竹条3互相咬合,形成“#”状,即为一个种植孔4,根据栽种的密度不同,可编制不同密度的种植孔4,待所有的种植孔4编制完毕后即形成网床平面2,将网床平面2按照长宽对应置于浮床框架1之上固定。
(3)网床平面2与浮床框架1的固定制作:将网床平面2放在浮床框架1上之后,再在两者的上方压上3cm-5cm宽的长形竹片6,然后用篾条5每隔40cm将竹条3与浮床框架1、网床平面2捆紧,以将网床平面2和浮床框架1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框架和网床平面,所述网床平面设置在所述浮床框架上,所述浮床框架为由多个竹竿围成的多边形的框架,所述网床平面由多个竹条相互纵横交错组成,且相邻所述竹条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竹条之间的间隙为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为四边形的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的四边框架由四个直径相同的竹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竹竿分别通过篾条将其首尾捆绑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的四边的竹竿采用直径范围为5cm-12cm的毛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床平面为与所述浮床框架尺寸相同的四边形,其四边通过篾条与所述浮床框架捆绑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框架的至少相对的两边上分别设有竹片,多个所述篾条将所述浮床框架、所述网床平面的边缘及所述浮床框架上的所述竹片自下而上依次捆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篾条均匀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篾条之间的间隔范围为20cm-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条的宽度范围为1.5cm-3cm。
CN201520452826.1U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52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2826.1U CN204752334U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2826.1U CN204752334U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2334U true CN204752334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28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52334U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2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1238A (zh) * 2015-06-26 2015-10-07 湖北大学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1238A (zh) * 2015-06-26 2015-10-07 湖北大学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424B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CN100526234C (zh) 水上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CN203554994U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藻礁
CN104925955A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体污染修复的生态浮床装置
CN108012917A (zh) 一种长苗绳海带养殖筏架及其养殖方法
CN2773062Y (zh) 生物浮岛框架
CN204265533U (zh) 一种适用于水库的沉降式水生植物生态浮床
CN104528941A (zh) 一种强化型立体浮床
CN204474417U (zh) 一种人工水草
CN203021359U (zh) 一种流动水体内漂浮植物的种植装置
CN204752334U (zh)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CN203976483U (zh) 一种以epe为制作材料的新型生态浮床
CN202193664U (zh) 一种具有可再生功能的组合式生物浮床
CN202038918U (zh) 一种轻型可拆卸复合型生态浮岛
CN20917808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新型复合生态浮动湿地
CN202953873U (zh) 水上种植浮床
CN104961238A (zh) 一种全竹制生态浮床
CN102986568A (zh) 底栖贝类养殖装置
CN201962124U (zh) 一种人工漂浮湿地
CN206156868U (zh) 一种用于红鳍东方鲀综合养殖系统的生物浮床
CN204824366U (zh) 一种防倒伏的纯竹生态浮床
CN204607700U (zh) 一种高种植密度柔性生态浮岛
CN209835762U (zh) 一种适用于水产生态养殖的简易浮床
CN203976484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葫芦生态浮岛
CN103214094A (zh) 一种固定式复层网托浮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