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44817U -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 Google Patents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44817U
CN204744817U CN201520407453.6U CN201520407453U CN204744817U CN 204744817 U CN204744817 U CN 204744817U CN 201520407453 U CN201520407453 U CN 201520407453U CN 204744817 U CN204744817 U CN 204744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pole
baffle plate
ha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74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o3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o3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o3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o3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4074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44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44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44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包括可使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平板的一端朝着远离平板的方向延伸有两个相平行的延伸板,两个延伸板靠近病者的一侧分别倾斜设置有两个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两个倾斜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转动连接,两个倾斜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每个倾斜板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倾斜板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板相抵接,两个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两个延伸板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使病者不易发生滑动及坠床,还可使得病者腹部始终悬空,确保病者腹部不受压。另外两个倾斜板可以调节倾斜角度,以适应医生对病者不同部位的手术。

Description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手术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背景技术
很多手术需采取侧俯卧位,以便于暴露术野和方便医师操作。在麻醉状态下,病者无法主动配合,一旦发生体位变动,会给手术操作及麻醉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保持病者在手术中的体位,各医院现有的解决措施是采用约束带及体位软垫配合的方法来固定病者的肩、髋部位。但是该解决措施存在一些不利点,具体如下:
1、该方法操作复杂,非常费时费力;
2、约束带力量不易控制,易造成对病者的压伤;
3、软垫容易发生移位或支撑力不够,导致手术中病者体位易发生变动;
4、插管全麻时,病者的腹肌会受压,这会使得病者的膈肌下移受限,进而使得病者的气道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病者容易发生肺部气压伤;
5、非插管麻醉发生呼吸抑制需要平卧时,需要解除约束带,非常浪费时间,不利于对病者的及时抢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包括可使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朝着远离所述平板的方向延伸有两个相平行的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靠近病者的一侧分别倾斜设置有两个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倾斜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每个所述倾斜板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倾斜板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倾斜板相抵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两个延伸板相抵接。
通过设置用于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及两个倾斜的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使得病者腹部悬空而不受压,从而使得病者不会发生肺部气压伤;通过设置两个倾斜板与平板可转动连接,在每个倾斜板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倾斜板的支撑板,且使两个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板抵接,两个支撑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连接,使得两个倾斜板可通过分别移动两个支撑板来调整角度,以使病者处于一个侧俯卧舒服的侧俯卧角度位置,以增加病者在手术中的舒适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板远离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用于将枕头限位于病者的背部和挡板之间。
通过在平板远离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设置挡板,使得枕头被限位于挡板和病者的背部之间,进而使得枕头不易发生偏移,保证了病者更好的稳固于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上,不易发生滑动和坠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平板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设置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
通过设置平板和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且使铰链设置于挡板远离倾斜板的一侧,当将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用于病者的手术时,可使挡板靠近倾斜板的侧面与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以限位枕头;当不需要使用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时,可将挡板平放于平板上,以减小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存放体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挡板角度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位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具有第一支杆第一端和第一支杆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杆第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具有第二支杆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杆第一端与所述平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通过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相配合的调整螺母相连接。
通过旋转调整螺母,可改变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挡板的倾斜角度,以使枕头适应病者的侧卧体位需求来增加病者的舒适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平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不可转动连接,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平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所述平板上沿着所述挡板至所述倾斜板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孔组,每个所述卡接孔组包括与所述挡板上的所有所述卡接柱相同数目且一一对应的的卡接孔,以使所述挡板上的所有所述卡接柱能分别插入每组所述卡接孔组的所有所述卡接孔内,每个所述卡接孔均穿过设置于所述平板靠近人体一侧的软包层。
通过设置挡板与平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不可转动连接,且在平板上沿着挡板至倾斜板的方向设置若干组卡接孔组,使得挡板可根据枕头的大小沿着挡板至倾斜板的方向发生平移,以使人体的背部和挡板之间具有适合枕头放置的空间,进而使得病者背部能更好的靠于枕头上,增加了整个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通用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沿所述延伸板移位后的所述支撑板的固定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延伸板上的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位于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倾斜板相抵接的一侧,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插入所述齿条结构的齿间隙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结构为可在所述延伸板上滑动的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包括两个具有螺杆的滑块及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杆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的尺寸小于所述滑块的尺寸,两个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延伸板上对应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设置有可使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在其内沿着所述延伸板上长度方向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板和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呈S形。
通过设置倾斜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呈S形,使得倾斜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形成平滑的弧面,可避免病者被刮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板、所述连接板及每个所述倾斜板靠近人体的一侧均设置有软包层。
通过在平板、连接板及每个倾斜板靠近人体的一侧设置软包层,可以增加病者躺于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舒适性。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病者不易发生滑动及坠床;
2、病者腹部始终悬空,确保腹部不受压;
3、两个倾斜柱可以调节倾斜角度,以适应医生对病者不同部位的手术;
4、接触病者部分均为软包层,确保了病者的舒适与无压伤;
5、当发生呼吸抑制时,可以拆除挡板,以使病者直接快速翻身或直接连同体位架一起翻转,无需再解除固定带,节约了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述的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板;11、卡接孔;2、延伸板;21、滑槽;3、倾斜板;4、连接板;5、支撑板;6、挡板;61、卡接柱;7、齿条结构;8、支架结构;81、第一支杆;82、第二支杆;83、调整螺母;9、滑块结构;91、滑块;92、螺杆;93、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包括可使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1,平板1的一端朝着远离平板1的方向延伸有两个相平行的延伸板2,两个延伸板2靠近病者的一侧分别倾斜设置有两个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3,两个倾斜板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2转动连接,两个倾斜板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4连接,每个倾斜板3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倾斜板3的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板3相抵接,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与两个延伸板2相抵接。
通过设置用于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1及两个倾斜的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3,使得病者腹部悬空而不受压,从而使得病者不会发生肺部气压伤;通过设置两个倾斜板3与平板1可转动连接,在每个倾斜板3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用于支撑倾斜板3的支撑板5,且使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板3抵接,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延伸板2连接,使得两个倾斜板3可通过分别移动两个支撑板5来调整角度,以使病者处于一个侧俯卧舒服的侧俯卧角度位置,以增加病者在手术中的舒适感。
平板1远离延伸板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6,用于将枕头限位于病者的背部和挡板6之间。
通过在平板1远离延伸板2的一端设置挡板6,使得枕头被限位于挡板6和病者的背部之间,进而使得枕头不易发生偏移,保证了病者更好的稳固于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上,不易发生滑动和坠床。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6与平板1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铰链设置于挡板6远离倾斜板3的一侧。
通过设置平板1和挡板6通过铰链连接,且使铰链设置于挡板6远离倾斜板3的一侧,当将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用于病者的手术时,可使挡板6靠近倾斜板3的侧面与平板1之间形成一定角度,以限位枕头;当不需要使用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时,可将挡板6平放于平板1上,以减小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存放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板3和连接板4的连接处呈S形。通过设置倾斜板3和连接板4的连接处呈S形,使得倾斜板3和连接板4的连接处形成平滑的弧面,可避免病者被刮伤。
平板1、连接板4及每个倾斜板3靠近人体的一侧均设置有软包层(图中未画出)。
通过在平板1、连接板4及每个倾斜板3靠近人体的一侧设置软包层,可以增加病者躺于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舒适性。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调整好两个倾斜板3的倾斜角度,当两个倾斜板3调整好倾斜角度后,将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倾斜板3上,而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抵靠于两个延伸板2上,然后使病者侧俯卧于平板1上,且使两个倾斜板3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最后将枕头放置于病者背部和已与平板1形成一定角度的挡板6之间,使人体背部抵靠于枕头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病者不易发生滑动及坠床;
2、病者腹部始终悬空,确保腹部不受压;
3、两个倾斜柱可以调节倾斜角度,以适应医生对病者不同部位的手术;
4、接触病者部分均为软包层,确保了病者的舒适与无压伤;
5、当发生呼吸抑制时,可以拆除挡板6,以使病者直接快速翻身或直接连同体位架一起翻转,无需再解除固定带,节约了抢救时间。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挡板6远离倾斜板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挡板6角度的支架结构8,支架结构8位于挡板6远离倾斜板3的一侧,支架结构8包括第一支杆81及第二支杆82,第一支杆81具有第一支杆第一端和第一支杆第二端,第一支杆第一端通过铰链与挡板6连接,第二支杆82具有第二支杆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第二端,第二支杆第一端与平板1通过铰链连接,第一支杆第二端和第二支杆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通过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第二端和第二支杆第二端相配合的调整螺母83连接。
通过旋转调整螺母83,可改变第一支杆81和第二支杆8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挡板6的倾斜角度,以使枕头适应病者的侧卧体位需求来增加病者的舒适感。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调整好两个倾斜板3的倾斜角度,当两个倾斜板3调整好倾斜角度后,将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倾斜板3上,而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抵靠于两个延伸板2上,随后使病者侧俯卧于平板1上,且使两个倾斜板3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然后将枕头放置于病者的背部和已与平板1形成一定角度的挡板6之间,使人体背部抵靠于枕头上,最后根据病者的舒适需要旋转调整螺母83,通过改变第一支杆81和第二支杆82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挡板6与平板1之间的角度,以使挡板6驱动枕头形成一个适合病者背部抵靠的角度。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挡板6与平板1通过卡接的方式不可转动连接,挡板6靠近平板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61,平板1上沿着挡板6至倾斜板3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孔组,每个卡接孔组包括与挡板6上的所有卡接柱61相同数目且一一对应的的卡接孔11,以使挡板6上的所有卡接柱61能分别插入每组卡接孔组的所有卡接孔11内,每个卡接孔11均穿过设置于平板1靠近人体一侧的软包层。
通过设置挡板6与平板1通过卡接的方式不可转动连接,且在平板1上沿着挡板6至倾斜板3的方向设置若干组卡接孔11组,使得挡板6可根据枕头的大小沿着挡板6至倾斜板3的方向发生平移,以使人体的背部和挡板6之间具有适合枕头放置的空间,进而使得病者背部能更好的靠于枕头上,增加了整个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6靠近平板1的一端设置有三个卡接柱61,每个卡接孔11组具有三个可分别使挡板6上的三个卡接柱分别插入的卡接孔11。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调整好两个倾斜板3的倾斜角度,当两个倾斜板3调整好倾斜角度后,将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倾斜板3上,而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抵靠于两个延伸板2上,随后使病者侧俯卧于平板1上,且使两个倾斜板3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最后将枕头放置于病者背部和挡板6之间,最后根据枕头的大小移动挡板6,以使病者能抵靠于枕头上,当挡板6移好位置后,将挡板6上的卡接柱61插入相对应的卡接孔组的卡接孔11内,以使挡板6稳固于平板1上。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每个延伸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沿延伸板2移位后的支撑板5的固定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设置于延伸板2上的齿条结构7,齿条结构7位于延伸板2与倾斜板3相抵接的一侧,支撑板5靠近延伸板2的一端插入齿条结构7的齿间隙中。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调整好两个倾斜板3的倾斜角度,当两个倾斜板3调整好倾斜角度后,将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倾斜板3上,而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插入两个延伸板2的齿条结构7的齿间隙中,然后使病者侧俯卧于平板1上,且使两个倾斜板3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最后将枕头放置于病者背部和已与平板1形成一定角度的挡板6之间,使人体背部抵靠于枕头上。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点在于:固定结构为可在延伸板2上滑动的滑块结构9,滑块结构9包括两个具有螺杆92的滑块91及两个分别与两个螺杆92配合的固定螺母93,螺杆92的尺寸小于滑块91的尺寸,两个滑块91位于支撑板5的两侧,延伸板2上对应两个滑块91的螺杆92设置有可使两个滑块91的螺杆92在其内沿着延伸板2上长度方向滑动的滑槽21,两个固定螺母93位于延伸板2远离倾斜板3的一侧,两个滑块91的螺杆92穿过滑槽21分别与两个固定螺母93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调整好两个倾斜板3的倾斜角度,当两个倾斜板3调整好倾斜角度后,将两个支撑板5的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倾斜板3上,而两个支撑板5的另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个延伸板2上,随后分别移动位于两个延伸板2上的两个滑块结构9,使每个滑块结构9的两个滑块91压紧相对应的支持板,再随后旋转每个滑块结构9的两个固定螺母93,使每个滑块结构9的两个滑块91紧固于相对应的延伸板2上,然后使病者侧俯卧于平板1上,且使两个倾斜板3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最后将枕头放置于病者的背部和已与平板1形成一定角度的挡板6之间,使人体背部抵靠于枕头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使人体侧卧于其上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朝着远离所述平板的方向延伸有两个相平行的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靠近病者的一侧分别倾斜设置有两个当病者侧卧时可用于分别支撑病者的上胸部和髋部的倾斜板,两个所述倾斜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倾斜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每个所述倾斜板远离病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倾斜板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倾斜板相抵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两个延伸板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远离所述延伸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用于将枕头限位于病者的背部和挡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平板通过铰链可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设置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挡板角度的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位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具有第一支杆第一端和第一支杆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杆第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具有第二支杆第一端和第二支杆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杆第一端与所述平板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通过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第二端相配合的调整螺母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平板通过卡接的方式不可转动连接,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平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所述平板上沿着所述挡板至所述倾斜板的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孔组,每个所述卡接孔组包括与所述挡板上的所有所述卡接柱相同数目且一一对应的的卡接孔,以使所述挡板上的所有所述卡接柱能分别插入每组所述卡接孔组的所有所述卡接孔内,每个所述卡接孔均穿过设置于所述平板靠近人体一侧的软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沿所述延伸板移位后的所述支撑板的固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延伸板上的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位于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倾斜板相抵接的一侧,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插入所述齿条结构的齿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可在所述延伸板上滑动的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包括两个具有螺杆的滑块及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螺杆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螺杆的尺寸小于所述滑块的尺寸,两个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延伸板上对应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设置有可使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在其内沿着所述延伸板上长度方向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延伸板远离所述倾斜板的一侧,两个所述滑块的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和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呈S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所述连接板及每个所述倾斜板靠近人体的一侧均设置有软包层。
CN201520407453.6U 2015-06-12 2015-06-12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44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7453.6U CN2047448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7453.6U CN2047448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44817U true CN204744817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5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745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448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448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3123A (zh) * 2017-10-24 2018-03-06 邵伟 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
CN109464254A (zh) * 2018-10-30 2019-03-15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 一种体位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3123A (zh) * 2017-10-24 2018-03-06 邵伟 一种新型小儿外科手术体位固定器装置
CN109464254A (zh) * 2018-10-30 2019-03-15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 一种体位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5220U (zh) 一种可调式颈托
CN204521284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04744817U (zh) 侧俯卧位手术体位架
CN203970728U (zh) 防止病人下滑的病床
CN205988375U (zh) 一种护理床
CN209033001U (zh) 一种用于骨科固定护理装置
CN204932097U (zh) 一种便携式四肢支撑架
CN201906043U (zh) 下肢防旋鞋架
CN20456248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颈椎矫形装置
CN207562072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托架
CN201019843Y (zh) 手术用肢体固定架
CN201244147Y (zh) 侧卧位靠背
CN201790984U (zh) 具有可弯曲枕头托板的变形床板
CN205947964U (zh) 脚托
CN207755440U (zh) 一种骨科康复便于调节的颈部支架
CN202604316U (zh) 颈椎枕
CN207492898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支架式头部气垫
CN216962865U (zh)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垫
CN213822342U (zh) 血透护理康复锻炼装置
CN220588502U (zh) 一种可调节俯卧位通气垫
CN214549926U (zh) 一种外科用护理托架
CN216496154U (zh) 一种便于供气的医用气垫床
CN217162496U (zh) 一种便捷使用的床
CN219662130U (zh) 一种体位垫
CN215193157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带有调节功能的卧床辅助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