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40724U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40724U CN204740724U CN201520423025.2U CN201520423025U CN204740724U CN 204740724 U CN204740724 U CN 204740724U CN 201520423025 U CN201520423025 U CN 201520423025U CN 204740724 U CN204740724 U CN 2047407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module
- electric capacity
- resistance
- mcp2120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一上位机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一电平转换模块、一编码模块和一红外发射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一红外接收模块、一解码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一命令转换模块和一VGA接口,所述上位机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VG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VGA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显示设备命令通讯通过无线形式有效稳定的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以白平衡调整为例,当前各客户针对显示设备均有色温、Gamma等白平衡规格要求,为保证显示设备色温可满足客户规格,生产过程中均需进行色温、Gamma等白平衡参数调整,如图1所示,现有调整通讯方式为有线通讯,PC连接ISP转换卡,ISP转换卡连接待调试机台,外接信号发生器画面信号,手动放置彩色分析仪探头,以有线通讯方式的进行调试,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动作浪费多;2、使用线材多;3、人力成本高;4、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实现显示设备命令通讯通过无线形式有效稳定的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一上位机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一电平转换模块、一编码模块和一红外发射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一红外接收模块、一解码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一命令转换模块和一VGA接口,所述上位机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VG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VGA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接口P1,所述电源接口P1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一AS7805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AS7805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AS7805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一MAX232芯片,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4端与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5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8、9、10端分别作为TXD端、RXD端、RX0端、TX0端;所述MAX232芯片的第2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6端与第二十一电容C2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负极接地,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6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5端接地;所述上位机接口为一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的第2端作为R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8端连接,所述串行接口的第3端作为T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1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TX0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2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RX0端,所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A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C8,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电源接口P2,所述电源接口P2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二电容C12的正极、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及一LM7805CT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负极、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及LM7805CT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LM7805CT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及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C17,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十四电阻R14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解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六电阻R16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十四电容C14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1端及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RX1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2端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作为TX1端,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A端接地;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
进一步的,所述命令转换模块包括一MCU_51单片机,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0、11、14、15端分别作为RX1端、TX1端、SCL端和SDA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7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8端和第19端之间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9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及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31、40端及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20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4端、CN2的第4端及CN4的第4端皆经一开关作为R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1端、CN2的第11端及CN4的第11端皆经一开关作为T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2端、CN2的第12端及CN4的第12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DA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5端、CN2的第15端及CN4的第15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CL端;所述CN1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2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4的第5、6、7、10端接地;还包括一SIP_4,所述SIP_4的第1端接地,第2端作为RX1端,第3端作为TX1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命令以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可实现生产自动化、无人化,节省人力;
2、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有线通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平转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码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解码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命令转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VGA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编码时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解码时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MCU_51单片机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一上位机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一电平转换模块、一编码模块和一红外发射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一红外接收模块、一解码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一命令转换模块和一VGA接口,所述上位机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VG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VGA接口连接;
所述上位机接口输出的数据经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电平转换后输送给所述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对电平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将编码后的信号以红外线信号发射出去;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并传输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对信号进行解码调制,并将数据直接或经命令转化模块转化后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待测机器,所述待测机器为TV、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当所述待测机器为TV时,解码后的数据为RS232格式可直接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TV;当所述待测机器为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时,解码后的数据需先经所述命令转换模块转换为IIC格式后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
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接口P1,所述电源接口P1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提供+12V电压并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一AS7805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AS7805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AS7805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提供+5V电压并分别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提供+3.3V电压并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
请参照图4,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一MAX232芯片,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4端与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5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8、9、10端分别作为TXD端、RXD端、RX0端、TX0端;所述MAX232芯片的第2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6端与第二十一电容C2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负极接地,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6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5端接地;所述上位机接口为一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的第2端作为R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8端连接,所述串行接口的第3端作为T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端连接,上位机接口输出的信号电平为-5V,+5V,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电平转换方式为:-5V→+5V,+5V→0.
请参照图5,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1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TX0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2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RX0端,所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A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作用是保护MCP2120芯片,防止瞬间大电流或大电压造成IC损坏;一个零件D2中有两个保护二极管,可保护RX/TX回路;所述MCP20120芯片工作匹配晶振工作效率为7.3728MHz;数据需先经过编码调制,调制后的信号才能驱动红外发射模块,如图12所示为调制信号的编码过程,每bit数值含16-bit 时钟周期。如果该传输值(TX)为逻辑低电平,那么TXIR将输出一个7bit时钟周期的低电平、一个3-bit时钟周期的高电平与一个6-bit时钟周期的低电平。如果传输值是一个逻辑高电平,那么TXIR将输出一整个16位时钟周期低电平。
请参照图6,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C8,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请参照图7,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电源接口P2,所述电源接口P2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提供+12V电压并分别与第十二电容C12的正极、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及一LM7805CT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负极、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及LM7805CT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LM7805CT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提供+5V电压并分别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提供+3.3V电压并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及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
请参照图8,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C17,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十四电阻R14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请参照图9,所述解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六电阻R16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十四电容C14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1端及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RX1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2端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作为TX1端,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A端接地;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作用是保护MCP2120芯片,防止瞬间大电流或大电压造成IC损坏;一个零件D2中有两个保护二极管,可保护RX/TX回路;所述MCP2120芯片工作匹配晶振工作频率为7.3728MHz;如图13所示为调试信号解码过程,每bit数值含16-bit 时钟周期。如果接收到的数值是一个逻辑低电平数值,那么RXIR前3-bit时钟周期为低电平,然后余下的13-bit时钟周期将为高电平。如果接收到的数值为逻辑高电平,那么RXIR将为一整个16位时钟周期的高电平。
请参照图10,所述命令转换模块包括一MCU_51单片机,所述MCU_51单片机为80C51,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0、11、14、15端分别作为RX1端、TX1端、SCL端和SDA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7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8端和第19端之间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9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及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31、40端及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20端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如图14所示。
请参照图11,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4端、CN2的第4端及CN4的第4端皆经一开关作为R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1端、CN2的第11端及CN4的第11端皆经一开关作为T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2端、CN2的第12端及CN4的第12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DA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5端、CN2的第15端及CN4的第15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CL端;所述CN1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2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4的第5、6、7、10端接地;还包括一SIP_4,所述SIP_4的第1端接地,第2端作为RX1端,第3端作为TX1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一上位机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一电平转换模块、一编码模块和一红外发射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一红外接收模块、一解码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一命令转换模块和一VGA接口,所述上位机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VG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VGA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接口P1,所述电源接口P1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一AS7805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AS7805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AS7805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及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一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一MAX232芯片,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4端与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5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8、9、10端分别作为TXD端、RXD端、RX0端、TX0端;所述MAX232芯片的第2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6端与第二十一电容C2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负极接地,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6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5端接地;所述上位机接口为一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的第2端作为R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8端连接,所述串行接口的第3端作为T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1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TX0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2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RX0端,所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A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八电容C8,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电源接口P2,所述电源接口P2的第1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二电容C12的正极、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及一LM7805CT芯片的第1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负极、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及LM7805CT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LM7805CT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并分别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及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1端接地,所述第二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并分别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及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负极、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一TFDS4500芯片,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2、7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和第5端之间连接有第十七电容C17,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3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4端接地,所述TFDS4500芯片的第8端经第十四电阻R14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模块包括一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端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六电阻R16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R端、TXIR_R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十四电容C14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1端及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作为RX1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K2端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作为TX1端,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A端接地;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D1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1端和K2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转换模块包括一MCU_51单片机,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0、11、14、15端分别作为RX1端、TX1端、SCL端和SDA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7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8端和第19端之间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9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及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31、40端及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20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4端、CN2的第4端及CN4的第4端皆经一开关作为R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1端、CN2的第11端及CN4的第11端皆经一开关作为TX1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2端、CN2的第12端及CN4的第12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DA端,所述VGA接口的CN1的第15端、CN2的第15端及CN4的第15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CL端;所述CN1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2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4的第5、6、7、10端接地;还包括一SIP_4,所述SIP_4的第1端接地,第2端作为RX1端,第3端作为TX1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3025.2U CN204740724U (zh) | 2015-06-18 | 2015-06-18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3025.2U CN204740724U (zh) | 2015-06-18 | 2015-06-18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40724U true CN204740724U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22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2302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40724U (zh) | 2015-06-18 | 2015-06-18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407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1803A (zh) * | 2017-03-30 | 2017-07-28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遥控器遥控系统及遥控器 |
CN107170227A (zh) * | 2017-06-29 | 2017-09-15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Ir发射装置及方法 |
-
2015
- 2015-06-18 CN CN201520423025.2U patent/CN2047407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1803A (zh) * | 2017-03-30 | 2017-07-28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遥控器遥控系统及遥控器 |
WO2018176982A1 (zh) * | 2017-03-30 | 2018-10-04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遥控器遥控系统及遥控器 |
CN106991803B (zh) * | 2017-03-30 | 2020-08-07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遥控器遥控系统及遥控器 |
CN107170227A (zh) * | 2017-06-29 | 2017-09-15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Ir发射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40724U (zh)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
CN203761654U (zh) | 一种数字式自适应型调光电源 | |
CN205247378U (zh)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ps2接口转usb接口转换器 | |
CN102968963B (zh) |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驱动方法 | |
CN203276265U (zh) | 基于usb接口的i2c总线测试装置 | |
CN104317691B (zh) | 一种仿真调试与代码下载工具 | |
CN203537622U (zh) | 并联led点光源控制系统 | |
CN104916110A (zh) | 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 | |
CN203659023U (zh) | 一种一维激光条码识别装置 | |
CN103325237B (zh) | 红外载波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6384497A (zh) | 便携式电采运维载波抄表适配器 | |
CN215494580U (zh) | 一种微控制器的单线仿真装置 | |
CN101702615A (zh) | 一种基于双单片机的电动机红外遥控转速控制系统 | |
CN204215551U (zh) | 一种多路红外遥控系统 | |
Wu et al. | Intelligent Light Design Based on Arduino | |
CN213399965U (zh) | 一种红外智能网络采集终端 | |
CN113741217A (zh) | 微控制器的单线仿真装置和编码解码方法 | |
CN209980236U (zh) | 一种板卡通信系统 | |
CN204288237U (zh) | 一种网络读卡器 | |
CN210245417U (zh) | 一种智能多功能时间继电器装置 | |
CN205283735U (zh) | 一种安防监控显示终端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3149558U (zh) | 多串口数据采集卡 | |
CN201130373Y (zh) | 一种转换arinc429设备为usb接口的装置 | |
CN215643095U (zh) | 红外遥控器码值接收测试装置 | |
CN204116862U (zh) | 断路器智能控制器的手持调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50300 Rongqi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uqing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PV Electronic Technology (Fuj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301 Zheng Fujian Jielian Electronics Co.,Ltd. on Yuanhong Road, Fuqing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PV Electronics(Fujian)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